生态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经济杂志

《生态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环球视点、生态警示录、特别关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绿色设计、书评等。
  •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671-4407
  • 国内刊号:53-1193/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5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
  • 综合影响因子:1.02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经济 2015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经济杂志环球视点

塑料垃圾污染:海洋的灾难

摘要:在人类长期的海洋开发过程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加之开发利用行为的不当,使得海洋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大量的塑料垃圾被有意或无意地排放入海,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工业化社会生产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回收和再循环利用机制,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塑料垃圾数量越来越多。海洋处于整个生物圈的低端位置,
2-5
生态经济杂志生态警示

触目惊心的黄河污染

摘要:日益严重的水体污染导致了黄河水资源危机的加剧,黄河流域的民众生存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水污染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黄河治理的主要问题。令人忧虑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的治污已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其污染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治理的速度。黄河污染治理之所以出现"越治越严重"的状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看体制不顺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是罪魁祸首。
6-9
生态经济杂志特别关注

正在消失的中国冰川

摘要:冰川被誉为高山"固体水库",虽然仅覆盖陆地11%的面积,却存储着世界75%的淡水资源。中国西部的地形及严酷寒冷的环境为山地冰川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我国成为中低纬度地区山岳冰川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2014年12月23日,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中显示,我国现有冰川46 337条,面积达51 840平方公里,与第一次冰川编目的数据相比,
10-13
生态经济杂志前沿论坛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障碍和路径分析

摘要: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必然要求,而加快推进则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内忧外患的明智选择。为掌握加快结构调整的主动权,必须考察阻碍四大结构调整的深层次因素,这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消费动能不足束缚需求结构调整,传统价值思维妨碍产业结构调整,旧有利润来源格局阻挠投入结构调整,地方本位主义干扰空间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应该认清路径依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制约,增强市场化改革的决心,降低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成本,降低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成本。
14-19

产业集聚与环境影响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检验

摘要:环境和经济增长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产业集聚是随着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种经济活动现象。产业的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产业集聚过程引起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对中国2012年工业行业产业集聚水平测算,分析了中国产业集聚与环境影响的整体关系,同时利用甘肃省2012年工业企业相关数据,对产业集聚与环境影响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进行检验,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因素对环境影响的作用。中部、西部地区随着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引发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环境影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已经步入经济、环境双赢的发展局面;关于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产业集聚过程有着特有特征:轻工业为主的产业在在集聚过程中,环境影响会随着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环境影响有下降趋势,而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在集聚过程中,所引发的环境影响将更加突出。加大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与增长速度,将有效地降低产业集聚造成的环境影响。
20-23

危险废弃物运输人口风险度量模型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危险废弃物产量日益增加,如何合理安全地处理这些危险废弃物成为其管理的关键问题。风险性是危险废弃物运输同其他物品运输的重要区别,风险度量是危险废弃物运输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危险废弃物运输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损失,文章建立考虑事故发生概率以及影响后果的传统风险度量模型,将影响后果分为路上人口和非路上人口,并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求解,得到人口风险最小的、合理的运输路径。
24-26
生态经济杂志低碳研究

中国可再生能源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等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对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影响,结合自愿减排意识的增强、减排交易与可再生能源的相互关系、国际交易环境的变化和国内交易体系的兴起,分析了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建议可再生能源行业率先开展与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体系的融合,利用市场手段发掘其巨大的减排和增收双重效益。同时,也为未来各行业顺利融入全国性碳交易市场提供经验借鉴,为中国在未来国际碳减排交易市场的定价中争得话语权。
31-35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理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政府以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英国政府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之后日本政府提出建设低碳社会,2007年中国开始出现低碳城市的提法,之后国内专家学者也更多地关注低碳城市的研究。文章主要梳理国内外研究者关于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目前低碳城市研究的背景现状,然后从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内涵和特征目标等方面总结我国专家学者的一些研究进展,对当前发展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梳理,最后总体概述了我国专家学者对构建低碳城市的政策建议。
36-43

碳金融法律制度国际演进对我国雾霾治理的启示

摘要:2014年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有1.43×10^6 km^2雾霾笼罩,其中重度雾霾区更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可见当前雾霾治理之迫切。长期以来雾霾治理往往强调行政手段,突出的矛盾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冲突。从2013年底开始,我国许多城市为治理雾霾而开展排放权交易业务,而从国际法上讲,以排放权为核心的碳金融法律制度对雾霾的治理已有20余年历史,与行政手段相比其更加注重市场的价格机制,不仅效率更高而且避免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
44-49

FDI与我国碳密度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83~2011年数据

摘要:选取1983~2011年数据对我国FDI和碳密度进行了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FDI不是碳密度的格兰杰原因,因此FDI不必然导致碳密度增加;碳密度也不是FDI的格兰杰原因,因此通过"高碳"政策来吸引外资是不可取的。文章根据现实情况对结论进行了解释,进而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55-58

中国旅游交通碳足迹特征分析与低碳出行策略研究

摘要:交通是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旅游碳足迹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气候环境的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对旅游交通碳足迹的科学测算是研究旅游产业碳排放,实现低碳出游的基础。文章基于自下而上的视角,结合终端消费的特征,首次引入时空差异因子,构建了具有较好开放性的区域旅游交通碳足迹测算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空间分析。测算结果表明,2011年我国旅游交通碳足迹总量约为132.1×10^8 kg,各省市区碳足迹结构特征差异明显。最后,认为依靠市场机制,增加低碳交通工具的比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强制度建设和低碳宣传教育将是我国近期出游低碳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59-63
生态经济杂志绿色经济

基于过程-效应原理的循环经济评价方法及其实证研究

摘要:循环经济评价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构建全面、科学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过程—效应原理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基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选取28个指标,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和分析了我国2000~2011年循环经济发展动态,并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全面推进形成规模阶段,从过程和效应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69-74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

摘要: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作为横截面单元,将全国分为三个部分,利用各横截面单元2000~2011年组成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工业化、城镇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在东部地区,提高城镇化水平能有效降低能源强度,而就全国范围和中西部地区而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阻碍了能源强度的降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能源强度的上升。根据得出的结论,文章还对降低能源强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75-79

中国环保投资对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分区域省份数据的面板回归分析

摘要: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8~2012年的面板数据,针对环保投资与城镇化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三项环保投资在全国层面和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层面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但是对东部地区无显著影响;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对各区域城镇化水平均呈现负的影响作用;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对于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影响为正,对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影响均为负。
80-84

地方政府环保投资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及思考

摘要:运用逐步回归模型方法,探究影响地方政府环保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的数据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效果,拟合度R2达0.806;同时得出地方财政收入、垃圾处理率、地区人口、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影响地方环保投资的主要因素,其中效应最显著的是地方财政收入。据此,通过对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促进地方政府环保投资的对策建议:建立合理的地方环保激励机制以及加大中央财力支持可以缓解地方政府投资压力;多元环保投资体制建设可以为地方政府环保投资不足提供新的解决路径。
85-88

激励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动态生态税模型研究

摘要:生态技术创新是实现生态经济的核心动力,动态生态税税制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是发展生态经济的理论需要。建立动态生态税量化模型有利于激励企业生态技术创新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构建了动态生态税方程,动态生态税税率模型,企业本期应交生态税总额模型。
89-92

就业结构变动与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定量分析

摘要:利用1952~2011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与生产总值数据,分别采用Moore指数和HP滤波方法测量就业结构变动和经济波动,在此基础上构建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法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中国就业结构变动和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贡献较大,而经济波动对就业结构影响相对较弱。在实证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来降低就业结构大幅度变动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96-101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摘要: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在提供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同时,还能维持区域自然环境的平衡。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系统阐述了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进展,着重从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概念、性质、原理及研究方法及研究趋向展开论述。最后简要评述了研究领域的拓展及趋向,认为加强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影响因子、作用机制以及定量化研究结果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应用性为今后的研究趋向。
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