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经济杂志

《生态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环球视点、生态警示录、特别关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绿色设计、书评等。
  •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671-4407
  • 国内刊号:53-1193/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5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
  • 综合影响因子:1.02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经济 2014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经济杂志环球视点

都市圈:城市发展的方向

摘要:2014年5月28-29日,“大都市圈发展:国际比较与启示”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表示,都市圈、城市群以及大型城市区域的发展有助于减少单一城市的过度膨胀所带来的人口、环境压力,建设都市圈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化发展的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以一个或若干个大城市为核心,形成经济和社会活动活跃,
2-5
生态经济杂志生态警示录

全球半数城市空气污染超标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本文简称“世卫组织”)2014年5月7日的全球城市空气质量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在世卫组织监测的城市中,超过半数城市的空气污染超过了世卫组织设定的健康标准的2.5倍,我国有北京、兰州、西宁、济南等城市上榜,
6-9
生态经济杂志特别关注

中国治污要打“三大战役”

摘要:2014年6月4日,环保部公布了6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该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的环境状况相较于2012年有所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新的环境监测标准的出台,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生态环境治理重点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土壤污染的防治,
10-13
生态经济杂志前沿论坛

区域碳安全评价及预测研究

摘要:运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参考方法,对四川省2000~2011年间的化石能源消费、生物质能利用、特殊工业生产所产生的碳足迹和各类植被的固定能力进行估算和分析,并采用碳赤字、碳压力指数等对四川省的碳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结果表明:四川省碳安全等级除2000年处于“很不安全”外,自2001年以来均处于“极不安全”的状态,且其碳安全程度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为防止碳安全程度的进一步下降,四川省应采取强力措施,切实降低碳足迹和提高固碳能力,努力实现低碳发展。
14-17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工业产业经济与碳排放综合分析——以无锡装备制造业为例

摘要:工业作为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产业,同时也承担了节能减排的重大压力。了解工业中各产业的能源需求、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是工业部门共同完成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问题。以无锡装备制造业为例,以Vensim为平台,建立经济与碳排放综合模型,进行2005-2025年工业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仿真模拟。模型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能源需求量在模拟时间范围内仍保持增长趋势,至2025年达到4.72×10^6tce,年平均增长率为10.31%:相应地,碳排放量在2025年达到17.83×10^6t(以CO2计算);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在2005~2025年持续下降,2015年后逐渐趋于平缓,在2025年分别下降至0.09×10^4t/CNY和0.36×10^4t/CNY;装备制造业在模拟时间范围内GDP将保持稳步增长,2025年达到5014×10^8CNY,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4.27%。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适当缩减能源实物投入量、提高科研投入、降低高碳能源比重是装备制造业节能减排的最优途径,同时可实现经济增长与缩减碳排放量的双重目的。
18-25

基于Synchro的干线协调控制及量化减排效果研究

摘要:借助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中提供的道路交通干线协调控制优化算法模型,以及交通信号协调及配时设计软件Synchro,并据此对淮海中路一线进行了干线协调控制优化。结果表明:(1)干线协调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城市干道通行能力,依据结果进行干线联控优化后,车均延误降低16.38%,平均车速提高12.50%,行程耗时减少13.88%;(2)随着有单电控制向干线协调控制的优化,燃料消耗及污染物排放都能显著减少,对应结果表明,干线协调控制后燃料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均可减少约10%。由此可对城市干道协调控制研究提供参考,并可对节能减排实现定量分析。
26-30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

摘要:海洋经济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海洋产业之间存在关联。为准确评价和科学选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赫希曼的产业关联度标准,利用灰色系统理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首先分析海洋三次产业与海洋经济之间的关联,得出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与海洋经济的关联度较大。其次,分析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的亚产业与海洋经济的关联度,找出具体产业与海洋经济的关联度。最后,根据具体海洋产业的关联度大小,同时综合考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科学选择出滨海旅游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水利用业等八大海洋产业作为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31-36

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演化博弈分析

摘要:将演化博弈理论运用于排放权交易之中,分别通过对排污权交易中的交易企业之间以及交易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复制动态及其进化稳定策略进行分析,求出了各自的复制动态方程以及进化稳定策略,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排污权交易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存在唯一的进化稳定策略;交易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演化博弈情况复杂,在不同的监管成本、监管程度、企业合谋收益下,存在不同的进化稳定策略,其中(H,H)演化策略是期望的系统演化方向。
37-41
生态经济杂志城镇生态

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从国内外研究成果入手,通过对宜居城市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设计了覆盖面更全、操作性更强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24个领域层指标和81个指标层指标,对科学评价城市宜居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2-44

城镇化进程中青藏高原城市适度人口容量分析

摘要:青藏高原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城市人口容量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显著。文章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利用2012年数据测算青藏高原门户城市西宁市的适度人口容量,结果表明,西宁市现居人口超过适度人口容量。分析影响西宁市适度人口容量的因素,发现西宁的区位要素、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三个因素对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
51-53

试论数字生态城指标体系构建——以共青数字生态城为例

摘要:构建数字生态城指标体系的目标是将数字生态城理念由抽象概念落实到具体的可操控层面,并用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来指导评价数字生态城的建设过程和建设水平。文章详细阐述了共青城数字生态城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方法和框架结构,并通过与国内其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比较,得出共青数字生态城融合了数字技术与生态技术,兼具地域特色,具有指标构架明确、指标数量细化、可操作性强等典型特征。
54-56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及农民收入效应研究——来自四川省的证据

摘要: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以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探讨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与四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化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从长期看,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正体现出快速增长特征,城镇化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影响趋于稳定。论文针对四川状况,提出了在城镇化进程中提升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57-59
生态经济杂志绿色经济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视角下的环境规制研究

摘要:资源的稀缺性特征决定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必然是建立在资源的有效配置基础之上,如何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我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环境规制政策有一个演变过程,虽然我国实施环境规制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环境规制作用环节不完备、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制约性,可以通过建立环境保护的市场激励机制、完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体制以及建立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60-64

公共财政支出、人均收入与环境绩效

摘要:环境污染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从公共财政支出的角度,探究公共财政支出、人均收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1990-2011年间中国三类主要环境污染指标,以改进的熵值法计算的环境污染指数代表环境污染状况,通过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公共财政支出、人均收入对我国环境污染的长期动态效应。结果显示:公共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程度,改善环境污染现状;公共财政支出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存在短时间的时滞;人均收入的提高会加重环境污染强度,我国经济的发展未达到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转折点。
65-67

生态产品的供给机制与制度创新研究

摘要:生态产品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文章在阐述生态产品的内涵及其经济学属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产品供铪的切入点,探讨了生态产品的供给机制,提出了有利于增加生态产品供给的制度创新建议。
76-79

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研究

摘要:消费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的必经阶段,有历史性进步意义。目前,我国正步入大规模消费时代,消费社会的形成一方面明显提升了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使我国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为此,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充分重视消费社会这一重要因素,从经济、法律、文化等多个层面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新型消费理念和模式,缓解消费社会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
80-85

生态经济学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摘要:从本质上说,经济学是一种哲学。政治经济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经济学学科科学层面的革命,而西方经济学对客观世界的从技术手段的分析和解释是经济学学科技术层面的革命。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经济学在不断发展,同时对经济学的也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文章对经济学范式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新时期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86-88

发展林下经济的经济学解释

摘要:林下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学者们从林下经济的含义、基础理论、发展模式、经济效益、问题与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但是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特别是经济学理论还显得不足。文章运用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对林下经济发展予以解释,并提出相应建议。
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