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经济杂志

《生态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环球视点、生态警示录、特别关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绿色设计、书评等。
  •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671-4407
  • 国内刊号:53-1193/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5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
  • 综合影响因子:1.02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经济 2013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经济杂志环球视点

全球7000城市接力参与

摘要:“地球一小时”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发出的一项倡议活动,希望人们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堪期六的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半自愿熄灯一小时,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2013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于3月23日举行,主题是“只要你愿意,我就愿意”,得到了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个城市的积极参与。
8-11
生态经济杂志特别关注

改变发展模式建设生态文明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
18-23
生态经济杂志前沿论坛

我国强度目标下与发达国家绝对量目标下实施排放贸易的异同

摘要:随着国内外二氧化碳减排压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碳排放贸易。文章首先总结了欧盟、美国、墨西哥、印度以及新西兰实施碳排放贸易的经验,其次结合我国“十一五”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和我国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体系的开展情况,初步分析了在我国的强度目标下开展碳排放贸易体系与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绝对量目标下开展碳排放贸易体系存在的四方面差异,包括配额分配机理、配额交易过程、监督考核机制以及管理保障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4-28

减排约束下我国近海海域环境规制的演化博弈研究

摘要:基于演化博弈视角,以不同代际涉海类企业行动可调整性、政府监管以及系统参数动态变化为出发点,构建减排约束下我国近海海域环境规制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策略稳定性和演化过程进行推演和证明,在此基础上对有效海洋监管政策的关键要素进行梳理。同时采用2000~2010年我国海域倾废行政执法相关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最后针对我国近海海域环境规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9-34

话语分析——森林政策分析的新视角

摘要:对话语分析理论及其内涵进行了归纳,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分析了最近40年来森林领域出现的新话语,选取话语、联盟、规则及权力关系四个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四者之间存在相互关系。由于观念改变引起话语变化,话语的变化会产生新的联盟,新的联盟、新的规则等反映在森林政策安排的基础上,显示着话语的变化。
35-38

外来物种入侵的刑事控制模式

摘要:物种入侵正日益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安全的又一风险因素;对物种入侵行为的刑法规制的犯罪构成模式设计是危险犯与实害犯并用;建立在统计科学概率论基础上的疫学因果关系是破解生态犯罪刑法因果关系的合理选择。
39-43

绿色生态类网络资源分类分布研究

摘要:现代社会发展必然要求要顾及自然环境的承受和恢复能力以及资源的有限性。人们先后提出了生态、循环、低碳和绿色等概念或经济形式。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各个方面的一面镜子,文章通过收集绿色生态类网站并进行分类交叉统计分析,发现相关概念的网站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状况基本符合人们给予这些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主要结论为能源和节能方面的工业技术依然是这些概念实现的重要保证,同时在商业和生活多方面体现了人们环境上的绿色、生态和环保意识。
44-46

区域低碳竞争力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

摘要:应对全球变化和促进低碳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议题。低碳型发展的目标,一是促进社会发展,二是降低碳排放,因此关键科学问题是提高区域低碳竞争力。作为碳排放量日益增长同时又要提高13亿人社会福利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需要对区域低碳竞争力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文章从区域层面,辨析了区域低碳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关键问题、系统组成及数学表征。基于导向性原则、数据可获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等基本原则,构建区域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区域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引入灰熵评价模型,为区域低碳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47-51
生态经济杂志绿色经济

基于外部性特征的农田防护林生态补偿研究

摘要: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的存在不仅关乎平原地区粮食安全、农民增收问题,更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生态文明。文章在阐述农田防护林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分别对农田防护林的正、负外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生态服务功能效益是生态补偿的主要部分,尝试运用外部性理论对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问题进行分析。
52-55

我国东中西部典型城市EKC曲线的阶段判断

摘要:在东中西部分别选择两个典型城市,分析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及其所处的阶段,从污染物排放、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环境保护投资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这些因素对EKC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两个城市已进入倒“U”型EKC曲线下降阶段;中部地区两个城市处于倒“U”型EKC曲线上升阶段的后期;西部地区两个城市处于倒“U”型EKC曲线的上升阶段。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
56-60

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研究——以森林生物多样性为例

摘要:边际机会成本理论作为自然资源定价方法的重大突破,反映了森林环境资源利用的生产成本、使用者成本和外部成本,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有效弥补了传统环境资源定价中的诸多缺陷。目前该理论多应用于水、煤炭等资源的定价上,而在森林环境资源定价中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较为系统、完善的边际机会成本定价体系。文章在对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机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森林环境资源特点,明确其边际机会成本的具体构成,拓宽了三大成本的估算角度,并以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为例,分别给出更为精确和具体的计算方法,从而为开展森林环境资源价值核算提供理论支持。
61-65

中国省域环境规制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摘要:运用DEA—Tobit两步法估算和解释1992~2008年中国区域环境规制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实证结果发现:第一,总体来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上升的,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推动,并且TFP指数存在时序和区域特征。第二,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支持“波特假说”。第三,环境规制对TFP影响系数的时间虚拟变量不显著,但区域特征显著,其表现为:东部地区环境规制较为严格且TFP较高,这可能与工业化所处的阶段、中央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博弈、FDI技术外溢效有密切关系。
66-70

“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绿色贫困问题研究

摘要:从“绿色贫困”视角出发,分析“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的重要生态价值和区域性贫困现状。认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态脆弱性是当地陷入贫困的主要根源,地方财力有限、经济发展政策与制度性约束以及地理区位限制也是影响当地资源开发和脱贫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增设“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为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制定统一的生态保护与区域开发规划,加大国家对生态工程资助力度,探索绿色资源开发模式,实现当地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双赢,最终走出“绿色贫困”。
71-77

绿色科技视阈下的常规能源转型研究

摘要:我国以石化为主的常规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在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威胁人类整体生存的环境问题。在当今新能源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借助绿色科技的先进成果实现常规能源的绿化转型对我国能源和社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阐明绿色科技对能源变革的现实重要性,其次联系我国实际揭示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煤炭资源、石油能源、天然气转型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78-81

能源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摘要:基于生产理论的非参数DEA方法,探讨了区域能源效率评价问题。选取天津市1990年到2010年数据进行测度,发现天津市能源效率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转折点出现在1995年。使用审查回归模型(TOBIT)对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产业结构、技术进步、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都对天津市能源效率的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制度因素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了区域发展中提升能源效率的途径。
82-85

基于熵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可靠性研究——以“京津冀”经济区为例

摘要:用频率统计分析和专家调查等方法筛选循环经济发展经济、环境、社会、资源四个子系统的具体指标,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的可靠性分析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并利用相对熵集结模型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对“京津冀’’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得出影响“京津冀”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污水处理能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资源回收率、能源综合利用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等。
92-96
生态经济杂志产业观察

附加资源与环境保护约束的矿业权招标出让机制设计

摘要:在矿业权拍卖出让过程中,政府不仅要使矿业权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出让,还要充分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非价格因素。然而,迄今我国的矿业权出让多为一维的价格竞争,缺乏能够实现地质环境保护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出让机制。为此,文章设计了一种附加资源与环境保护约束的矿业权招标出让机制,并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来分析政府与投资者的均衡策略。研究表明,要求投资者增加资源与环境保护投入会导致矿业权出让收益减少,因此政府要在这两方面目标之间进行权衡,政府将根据边际条件确定最优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投入。
102-104

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评价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摘要:在明晰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内涵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区域经济、资源禀赋、研发创新与政策支持维度,运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评分法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以天津市为例量化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确定新能源利用最优比例,以期为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