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经济杂志

《生态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环球视点、生态警示录、特别关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绿色设计、书评等。
  •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671-4407
  • 国内刊号:53-1193/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5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
  • 综合影响因子:1.02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经济 2012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经济杂志环球视点

世界水资源现状堪忧 水问题挑战异常严峻

摘要:第六届世界水资源论坛2012年3月12日在法国南部城市马赛开幕。论坛由世界水理事会、法国政府和马赛市共同主办,来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5万名代表围绕"治水兴水,时不我待"这一论坛主题,通过部长级会议、区域日、议题分会、水展和水博览会等多种形式,展开研讨和交流,共同为世界水问题的解决做出努力。
8-13
生态经济杂志生态警示录

中国湿地危机(下)

摘要:湿地消失知多少湿地消失或被破坏的主要直接原因是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垦、引水、富营养化、污染、过度捕捞、过度利用以及外来物种的引入,主要间接原因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加快。
14-17
生态经济杂志特别关注

人类迁徙:改变世界的脚步

摘要: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类往往不会总是呆在一个地方,而是要进行大规模的迁徙。从史前时代的游牧部落,到当今席卷世界的移民浪潮,人类迁徙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人类不断的迁徙,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类自身。
18-23
生态经济杂志前沿论坛

马尔萨斯的自然资源稀缺论

摘要:马尔萨斯认为土地生产力与人口增殖之间的不平衡实质上体现了绝对稀缺思想,这种绝对稀缺是无法改变的自然力量决定的;土地的绝对有限性和土地生产力增长的有限性决定了人口平衡是贯穿全生物界的自然法则;同时马尔萨斯认为自然资源的稀缺是相对的,因为自然资源的绝对稀缺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受到社会制度、技术、道德和经济激励等因素的制约。
24-27

流域生态补偿中水源地与受水区的行为研究

摘要:在分析流域生态补偿中水源地和受水区行为选择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监督博弈模型推导出双方行为选择的临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流域水源地的败德行为将随水源地违约超常收益的增大、生态建设机会成本的增加和其冒险意识的增大而放纵,随违约惩罚和生态补偿额度的增大而收敛;受水区的监督行为会随受水区监督成本的增加及冒险程度的提高而强化,随违约惩罚、违约对受水区造成潜在损失的加重而弱化。
28-31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预算管理体系初探

摘要: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结合我国总量控制的刚性减排制度,为提高污染减排积极性,明确地区环境支持经济发展的总量指标,提出总量指标预算管理体系。同时阐述了总量预算指标的定义,分析了总量预算指标从哪里来。通过剖析环境容量、污染物现状排放量、污染物新增排放量与总量预算指标的函数关系,建立基于环境容量的总量指标预算分配模型,以及年度预算演化模型,并对总量指标预算管理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为污染减排提供政策激励机制,量化了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量指标,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32-33

碳密度与投资率的因果关系——对中国1980~2009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务院4万亿元巨额投资计划出台,碳密度的反弹也随之见诸报端。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1980~2009年投资率和碳密度的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投资率和碳密度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投资率是碳密度的格兰杰原因。最后从我国的投资现状出发,提出展望与建议。
34-38
生态经济杂志绿色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淮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研究

摘要:现阶段的淮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不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淮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应当遵循整体开发与各省开发相统一、经济开发与淮河治理相统一的原则,把徐州与蚌埠培育为区域经济增长极,把淮河干流沿岸打造为经济发展轴线。国家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稳妥推进城镇化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有利于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与开发轴线的构建。淮河流域应当把握机遇,壮大徐州与蚌埠的经济实力,提高淮河通航能力,促进人口与产业聚集并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53-57

低碳农业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研究——基于碳金融视角

摘要:低碳农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利用碳金融和外部性理论分析了农村金融与低碳农业对接的可行性,提出面向低碳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包括由政策性金融主导开展三农绿色信贷,农村金融积极参与CDM清洁发展机制,进行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面向低碳农业的金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项目主体各方的共同努力,构建碳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制订人才培训储备计划,建立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碳金融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
68-71

苏南地区物流企业生态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物流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要重视生态效益,发展绿色物流。通过对苏南地区物流企业分类及现有评估标准的分析,阐述物流企业生态效益评价的必要性,基于物流企业在货物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分析,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李科特五分量表法,创建了物流企业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并进行指标内容的效度检验,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进一步构建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结合具体物流企业加以评估,以此促进企业、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2-74

基于制度-技术-资本协同作用的生态经济效果分析

摘要:生态经济涉及到制度、技术、资本三个重要影响变量。分析了制度、技术、资本影响生态经济的发展以及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非线性特征,建构了生态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制度-技术-资本协同影响生态经济进行了系统性思考。
75-78

“负成本”低碳转型及其政策链构建

摘要: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所有问题,低碳经济是最有效的发展模式。在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对于企业或者某个行业来说,转型成本是其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基于麦肯锡成本曲线中负减排成本概念,从成本定义、执行中的障碍及贴现率三个方面分析负减排成本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低碳经济转型"负成本",并从低碳转型成本的增加和减少两方面建立计算模型。最后,以低碳经济转型负成本作为核心要素,构建实现"负成本"低碳经济转型的政策链。
79-82

地方环境规制中的代际公平问题研究

摘要:代际公平问题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福利和资源分配问题,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之一。在地方层面,由于代际市场的缺失以及代内决策者的有限理性,环境规制很难避免代际外部性和代际利益冲突的产生。结合我国转轨时期的现实背景,对地方环境规制中的代际公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
83-87

节能减排政策传导机制及效果研究——以重庆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为例

摘要:"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扩内需的重要方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的重庆市,资源消耗量与废物排放量持续增加,形势不容乐观。拟对重庆市现行节能减排政策传导机制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推动重庆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重庆市促进节能减排以实施命令控制型政策和排污收费政策为主,市场化手段仍不成熟,如排污权交易活跃度低、相关税收政策缺失等。基于这些问题,结合西方国家经验与重庆市资源环境市场特点,提出构建绿色税收体系,加快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机制等建议。
88-93

水资源利用市场化下的水权及其类型化探讨

摘要:水资源利用市场化的前提是建立水权制度。水权是单位或个人对一定之水的使用收益权。水资源具有多用性,对水资源利用的目的和方式不同,水权内容也就存在差异。水权类型化不仅便于明确各类水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便于国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94-98

战后德国城乡等值化发展模式及其启示——以巴伐利亚州为例

摘要:中国城市化历程带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大量优质农田占用,居民生态环境破坏。德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不是通过耕地变厂房、农村变城市的方式,而是城乡等值化发展的模式。笔者根据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实地调研及二手资料搜集,深入剖析其城乡等值化的模式及路径,并提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启示。
99-102
生态经济杂志产业观察

我国节能服务市场主体的博弈分析

摘要:节能服务这一新兴产业在我国出现了发展受阻的不利局面,文章从节能服务市场的供给方——节能服务企业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节能服务市场主体的博弈分析表明,节能服务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对用能企业的外包决策有着重大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节能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节能服务企业资质认证制度和节能服务效果监测制度,以约束节能服务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促进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107-109

低碳经济模式下的西部地区低碳产业发展研究——基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

摘要:路径依赖理论是近些年来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中广为流传的理论。遵循这一理论,以重庆为例对西部地区工业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深入揭示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障碍,并对破除路径依赖,进一步发展低碳产业提出了基本研究思路。
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