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经济杂志

《生态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环球视点、生态警示录、特别关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绿色设计、书评等。
  •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671-4407
  • 国内刊号:53-1193/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5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
  • 综合影响因子:1.02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经济 2010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经济杂志环球视点

生态城市: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摘要:生态城市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概念,对于其含义,不同学者有各自的看法。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
8-13
生态经济杂志特别关注

有害生物入侵:生态系统癌症——中国外来生物入侵大透视(上篇)

摘要:2010年7月29日凌晨,福建省泉州市区刺桐路发现数百只褐云玛瑙螺;2010年7月中旬,有媒体报道说,毒草紫茎泽兰在经历2010年大旱后的西南疯抢地盘;近年来,湖南、山西、广东、云南等地,有害生物入侵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警钟频频响起!
18-25
生态经济杂志前沿论坛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中的不确定性风险研究

摘要: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面临着不确定性风险,不同减排项目类型和减排规模差别较大,如何量化这些不确定性风险以及考虑交易成本后的市场吸引力,对CDM项目各参与方具有重要意义。考虑现有数据基础和可获得性,文章采用概率风险分析方法,对与CDM直接相关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研究,并以风电项目和废能回收项目为例,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CDM规则日趋复杂化和缺乏可操作性是目前CDM项目开发的主要障碍。因此,未来CDM规则改进的主要方向在于,增加CDM规则的可操作性,减少方法学的复杂性,采用简化、客观的额外性评价方法。
26-29

农业市场中企业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

摘要:基于在农业市场中企业竞争行为的理论分析问题,运用古诺模型和斯塔克伯格模型假设的对策分析方法,应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分析我国农业市场的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组织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竞争力的建议。
30-32

环境利益分享现状考察与法律对策研究——以“生态难民”救济为中心

摘要: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认真解决的大问题。这其中的环境利益公平分享不仅仅关系到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还关乎伴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出现的"生态难民"新群体的生存状况。法律机制的构建最能直接保障环境利益的公平分享。
33-36

经济的本质——基于生态能量的研究视角

摘要:从生态能量的角度审视,经济在本质上是人类凭借文化手段对自然的介入而控驭的物质能量形式。生态危机是人类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的"非预期后果"。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加剧生态系统的熵增,破坏生态循环积累所需的环境条件,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选择。
37-41
生态经济杂志绿色经济

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以新疆为例

摘要:金融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合经济、法律、制度等各个方面,构建了新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实证分析表明,新疆金融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在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和社会中介环境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最后提出改善新疆金融生态环境应进一步发展经济、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主导作用等对策建议。
47-49

论环境金融的内涵及外延

摘要:环境金融作为一门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兴学科,目前国内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对环境金融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文章首先对环境金融的定义和功能进行了阐述,认为其本质是基于环境保护目的的创新性金融模式,再从环境金融的制度安排、投资主体、业务范围、主要产品和市场类型这五个方面展开了论述,梳理出环境金融的整个框架体系,最后为将来在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建议。
50-53

环境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重要理念。如何发挥金融功能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是目前环境金融领域研究的重点。文章从金融创新的视角,总结国内外环境金融研究与发展现状,并探究金融创新与环境金融发展的关联性,旨在得到金融创新对环境金融发展促进作用的路径依赖,从而可以为我国环境金融发展的具体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54-58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创新与法律应对

摘要:合同能源管理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市场模式单一、市场规模散小、融资及税收成本较大、收益期限过长的发展瓶颈,难以适应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和节能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合同能源管理应当在模式创新以及法律规范性上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改变过去传统的BOT模式,尝试性将融资租赁模式、金融机构持股模式和专业融资担保模式运用到合同能源管理之中,同时完善能源管理合同,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收益权融资交易制度,防范法律风险,最终实现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定化。
59-61

我国与发达国家生态消费主导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消费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经济发达国家通过消费者、政府、NGO、企业等的推动作用逐步提高了本国生态消费水平。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促进生态消费,但目前尚未形成一整套合理的政策和配套措施来促进全社会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通过与发达国家的生态消费主导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可以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生态消费现状的政府主导型生态消费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62-66

温室气体减排相关问题的研究演进

摘要:温室气体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目标。文章的研究目标是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温室气体减排相关问题的研究演进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实现对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追根溯源及加深对各国在当前气候谈判中存在的重大分歧及原因的理解和认识。依照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的演进顺序,文章重点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关系的科学发现、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估算、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与交易制度、低碳经济研究关注的热点与实质。文章最后对上述问题的演进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与发展重点作出大胆预测,以期对低碳经济时代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研究与实践创新有所启示。
67-72

低碳经济与我国农村发展

摘要:研究表明我国的农村生产和生活都表现出典型的高碳排放特征,农业生产是温室气体产生的第二大重要来源,而农村社会的转型又将带来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幅上升,因此低碳农村的建设势在必然。文章在分析农村温室气体排放路径的基础上对低碳农村的实践障碍和发展思路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改善土地利用、发展农业相关低碳产业以及在开发低碳能源的基础上实施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是农村低碳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73-76

山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山区县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相对落后的一类,由于落后而容易陷入"PPE"("生态贫困—经济落后—环境退化")怪圈的循环,因此,山区县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为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生态屏障。
77-80

都市圈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研究——以济南都市圈为例

摘要:由于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时间短,我国各地对都市圈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具有普遍的盲目性。文章探讨了都市圈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及其在济南都市圈的应用。
81-84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结构的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转变。文章在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对相关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
85-87
生态经济杂志产业观察

农业干旱脆弱性与我国农村贫困的灰色关联分析

摘要:干旱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一种天气灾害,而农户对干旱的脆弱性影响灾害的受损程度,与农村贫困密切相关。文章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计算了干旱脆弱性各影响因子与我国农村贫困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农业干旱脆弱性影响因子中农业GDP所占比例对农村贫困影响最大,单位面积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次之,其他依次为农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农村恩格尔系数、农民人年均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例、耕地灌溉率及财政支农支出。这一结论对增强抗灾能力,减轻农村贫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88-90

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评估了1997~2008年中国与日本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发现中日间总体农产品、各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就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来说,中日市场规模和中日人均收入差距对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不显著,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主要受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由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市场导向型投资,所以阻碍了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
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