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44-1661/X 国内刊号
  • 1674-5906 国际刊号
  • 2.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环境学报是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环境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

生态环境学报 2017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院士论坛
中国重金属污染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进展、问题及对策建议2003-2007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开展重金属污染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治理修复和保障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实地调研考察和专题研讨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湖南省重金属污染地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进展和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开展中国重金属污染地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提供决策依据.试点工作取得如下的进展:2016年长沙、株洲、湘潭等3市13县区实施治理式休耕面积10.01万亩(0.6673×104 hm2),2017年以整村推进方式新增并落实10万亩(0.6667×104 hm2)中度至重度重金属污染休耕耕地.通过治理式休耕,大面积水稻(Oryza sativa)镉含量达标,农产品降镉效果明显,土壤酸化得到有效缓解,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总体上呈现降低的趋势.建立了轮作休耕模式,包括实行分区治理,形成"休治培"三融合技术模式,建立以农艺调控为主、边生产边修复的非工程性技术路径,探索了水稻与绿肥的轮作模式.建立了建设机制与体制:突出政府责任主体,强化绩效管理;突出补贴政策保障,强化资金落实;突出农民自愿休耕,强化过程监管;突出组织模式探索,强化产业培育.试点工作中也发现了若干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耕地质量下降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重金属污染区休耕制度的科技支撑明显不足,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文章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加强重金属污染区轮作休耕制度顶层设计;加强重金属污染区轮作休耕的科学技术研究;加快推进重金属污染区轮作休耕制度的体制机制建设,如资金保障机制、生态补偿制度和管理机制等.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紫茎泽兰入侵对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中昆虫多样性的影响2008-2015

摘要: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入侵对不同植物群落中昆虫群落的影响,以及不同植物群落抵御紫茎泽兰入侵的生态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和未入侵不同功能型植物群落样地,采用巴氏罐诱法、扫网法结合黄板法对各样地地表昆虫进行调查分析.在各样地共采集到昆虫标本12099个,隶属于11目64科168种.其中,优势类群为膜翅目、同翅目、双翅目、缨翅目昆虫,占总种数的94.86%.随紫茎泽兰的入侵,群落中直翅目、缨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昆虫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而膜翅目、半翅目昆虫在群落中所占比例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紫茎泽兰群落中的同翅目、半翅目昆虫所占比例较不同功能型本地植物群落低,而膜翅目昆虫所占比例较其他群落高.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加重,昆虫多样性指数D、H、E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昆虫优势度指数C则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群落的昆虫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紫茎泽兰群落,与紫茎泽兰群落间的差异最小,且有较高的相似性(0.602),可能是对紫茎泽兰的入侵具有较强抵御作用的指示因子之一.

放牧扰动对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植被特征及土壤养分的影响2016-2023

摘要:为了揭示放牧扰动下典型草原群落植被特征和土壤养分变化特征,以典型草原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为研究对象,以围封样地为对照(NG-No grazing),选择轻度(LG-Light grazing)、中度(MG-Middle grazing)、重度(HG-Heavy grazing)放牧退化样地开展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植被特征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典型草原的退化演替机理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典型草原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中度放牧区达到最大值,表现为MG〉LG〉NG〉HG;而优势度指数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呈递减趋势,与NG相比,HG、MG和LG植物地上生物量(AGB)和地下生物量(BGB)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28.52%、14.39%、4.71%和19.19%、3.26%、0.52%.土壤容重(BD)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具体表现为HG〉MG〉LG〉NG;土壤总孔隙度(TP)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NG〉LG〉MG〉HG),其中LG与NG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放牧梯度下,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钾(TK)均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表现为NG〉LG〉MG〉HG;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全磷(TP)差异均不显著(P〉0.05).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沿着RDA的第1排序轴,随着显著性影响因子(土壤养分各指标)的增加,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逐渐上升,并且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排序轴可反映土壤因子的梯度变化特征.综合分析表明,禁牧可以改变典型草原植被特征,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利于遏制草原植被和土壤的退化.

围封对荒漠草原沙芦草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特性的影响2024-2029

摘要:以宁夏盐池县四墩子荒漠草原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围栏内外沙芦草种群各构件生物量、构件分配格局及其相关关系,试图揭示围栏封育对植物资源分配格局和生态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围栏封育后,沙芦草种群的高度、丛幅、盖度以及株丛生物量显著提高,提高比例依次为78.96%(P=0.040)、63.50%(P=0.013)、50.89%(P=0.032)、205.38%(P=0.022),而密度无显著变化(P=0.330).(2)围封对沙芦草种群各构件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与围栏外相比,围栏内沙芦草种群根、叶、穗生物量显著提高,提高比例依次为183.52%(P=0.020)、334.09%(P=0.011)、381.25%(P=0.005);且围栏内外均表现为根生物量最大(围栏内为38.53 g,围栏外为13.59 g),穗生物量最小(围栏内为6.16 g,围栏外为1.28 g).(3)围封后,沙芦草种群的生物量分配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生殖枝和叶的生物量分配比显著升高,分别升高了31.45%(P=0.020)和4.20%(P=0.000),而营养枝生物量分配比和根冠比显著降低,降低比例分别为281.62%(P=0.002)和13.33%(P=0.023).(4)除营养枝生物量与丛幅间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外(P=0.039),沙芦草种群各构件生物量间以及各构件生物量与株高、丛幅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围栏封育对沙芦草种群构件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有显著的影响,说明围封是植物维持其种群持续更新能力和恢复其在群落中地位的重要措施之一.

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固碳能力及固碳量研究2030-2035

摘要:湿地植物具有较强的固碳功能,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利用实地测量数据,结合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鄱阳湖湿地洲滩优势植物——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的固碳功能及其空间分异,以期为正确认识鄱阳湖湿地植物在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制定合理有效的湿地生态管理与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灰化苔草年内两个生长季,春草的平均固碳能力(579.46±294.19)g?m-2略低于秋草(629.65±155.85)g?m-2,不同高程带的固碳能力均以13.5~14.5 m高程带最大,而12.5 m以下高程带最小,且各高程带间(除秋草的12.5~13.5 m与〉14.5 m高程带间)固碳能力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01);灰化苔草春草和秋草的固碳量基本相当,分别为44.05±104 t和44.10±104 t;但由于受不同生长季各高程带分布面积和生物量变动的影响,灰化苔草春草生长季内最大固碳量出现在13.5~14.5 m高程带(19.84±104 t),最小固碳量出现在〈12.5 m高程带(4.41±104 t),而秋草生长季内最大固碳量则出现12.5~13.5 m高程带(17.29±104 t),最小固碳量出现在〉14.5 m高程带(4.51±104 t);从全年来看,灰化苔草年固碳量为88.15±104 t,年均固碳能力可达到1103~1180 g?m-2,远高于其生长季内的碳释放能力,是鄱阳湖湿地的一个重要碳汇.

晋北干旱区盐碱地柽柳叶总有机碳与营养元素含量的关系2036-2044

摘要:根据土壤板结程度、地表返盐现象严重程度以及植物生长状况,将晋北干旱区盐碱地划分为相对轻度、中度、重度3个盐碱胁迫等级.以30年生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人工纯林植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盐碱胁迫柽柳叶片总有机碳(TOC)以及叶片和0~15 cm表层土壤全N、全P、全K、Na、Mg、Cu、Zn、Fe、Ca等营养元素及土壤CEC含量进行测定,研究晋北干旱区盐碱地柽柳植株体内元素化学计量特征,探讨晋北干旱区盐碱地柽柳叶片和表层土壤营养元素与柽柳叶碳的相关性,探究其叶碳含量的主要限制性营养元素,分析影响柽柳叶碳即植物生长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pH值在3个等级盐碱胁迫土壤之间无显著差异;Na含量以重度盐碱地最高(1462.51 mg·kg-1),轻度盐碱地最低(436.67 mg·kg-1),差异显著,Na+含量相差较大导致的盐胁迫是影响柽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2)基于单位质量和单位面积叶TOC含量均以中度盐碱地最高(分别为40.47 kg·kg-1和1.79 kg·m-2),Na含量(2.76 kg·kg-1和0.12 kg·m-2)以中度盐碱地最高;基于单位质量的TN(1.95 kg·kg-1)和TP(0.27 kg·kg-1)含量以轻度盐碱地最高,TK含量(0.70 kg·kg-1)以中度盐碱地最高,说明柽柳的生长与体内营养元素密切相关,Na能够在泌盐植物柽柳体内富集,但并不是无限富集,而是存在一个阈值.(3)柽柳叶TOC含量和叶片K、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表层土壤K含量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这两种元素尤其是K在晋北干旱区盐碱地柽柳叶片形态建成、养分吸收和抗盐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湘东大围山土壤垂直带谱微生物群落特征2045-2051

摘要: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关键生物学指标之一.为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在中山海拔带上的分异规律,本研究选取亚热带湘东大围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典型土壤垂直带谱:红壤、黄红壤、黄壤、暗黄棕壤和灌丛草甸土(亚类),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研究0~20 cm土壤微生物的PLFA含量、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土壤垂直带PLFA种类较为丰富(38种),PLFA总量介于35.01~103.54 nmol·g-1之间,以细菌最高(25.52~78.31 nmol·g-1),其次为放线菌(3.99~12.90 nmol·g-1)和真菌(4.29~12.33 nmol·g-1).细菌群落中,以革兰氏阴性菌(G-)为主;真菌群落中,以腐生真菌为主.随着海拔升高,微生物PLFA总量、各类群微生物PLFA含量和多样性指数一致升高,显示高海拔地带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更高.此外,真菌与细菌比值(F:B,0.17~0.25)和G+细菌(革兰氏阳性菌)与G-细菌比值(G+:G-,0.52~0.79)以低海拔带的红壤最高,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表明高海拔带土壤微生物群落以细菌、G-群落占优.在湘东大围山土壤垂直带上,各类群的微生物量和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可能是山地小气候、pH、有机底物的数量和质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外源硅对碱性土壤磷位及磷有效性的影响2052-2056

摘要:磷位是表达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强度指标,是决定土壤磷素有效性的首要因素.以分析施硅对土壤磷位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施硅影响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土壤化学机制,有利于促进硅肥的合理施用及土壤磷素的科学调控,对于减少磷矿资源开采及磷肥施用、防治农田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选取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水田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硅酸钾处理,添加量分别为0、30、60、120 mg·kg-1(以SiO2计),分别记作Si0、Si30、Si60、Si120;在中和硅酸钾碱性和消除伴随离子影响的基础上,开展室内培养和水稻盆栽试验,研究外源硅对土壤磷位和苗期水稻吸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硅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浸提液中氢离子活度(P〈0.01),Si30、Si60、Si120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6.02%、25.59%和146.77%;加硅同时极显著提高了H2PO4-离子活度(P〈0.01),Si60、Si120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0.25%和99.26%;加硅促进了水稻植株对磷的吸收,随加硅量的增加,3个施硅处理吸磷量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了16.41%、19.20%和69.07%;加硅条件下土壤磷位和植株吸磷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磷位能较好地反映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表明,施硅可提高土壤溶液中H2PO4-的活度,降低土壤磷位,提高土壤供磷强度,土壤磷位可作为指示土壤磷植物有效性的指标.

生物炭对砂糖桔叶果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2057-2063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开展生物炭对砂糖桔(Citrus reticulate Blanco cv.Shatangju)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叶片养分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以期为生物炭在砂糖桔园的培肥改土及合理农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以10年生砂糖桔为试材,于2014—2015年在广东云浮采用沟施生物炭的方法,设置6个处理,分别施加0(CK)、1.2(T1)、2.4(T2)、3.6(T3)、4.8(T4)、6.0(T5)kg·plant-1生物炭,每个处理3个重复,1个重复2株树,随机排列.收获后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叶片养分,比较各处理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砂糖桔园施生物炭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施用生物炭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质,且随着施用量增加而升高,生物炭处理pH值提高1.72~2.49个单位,T1、T2、T3、T4和T5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93.76%、151.99%、201.53%、254.21%和465.24%;施用生物炭可以提升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锌、有效硼和CEC含量,还可不同程度提高砂糖桔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当施炭量为2.4 kg·plant-1和3.6 kg·plant-1时,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153.68%和163.84%,果实品质也优于其他处理.因此,砂糖桔园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叶片营养及果实产量品质有较大影响,且不同生物炭用量间存在较大差异,当施炭量为2.4 kg·plant-1和3.6 kg·plant-1时,对土壤理化性质、叶片营养、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改善效果最好.

热带海滨植物水芫花(Pemphis acidula)的生理生态学特性2064-2070

摘要:热带珊瑚岛生态系统处于高温、强光、台风频发、季节性干旱等恶劣环境气候条件下,极易退化,有必要进行植被恢复.水芫花(Pemphis acidula)为千屈菜科小灌木,自然分布于热带海滨和石灰质岩岸,在海岸固沙和海岛植被恢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以中国西沙群岛自然生长的水芫花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和茎秆形态解剖结构、生理学特征、叶片营养元素及适生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全面了解水芫花的生理生态特性及其对海滨环境的适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芫花叶片厚度达到703.798μm,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厚度比值仅为0.563,叶片高度肉质化,有利于叶片保水.叶片气孔密度低,仅为44.44 mm-2,有利于减小蒸腾.水芫花导管直径偏低(35.639μm),导管密度为49.528 mm-2,有利于提升水分利用效率并有效避免栓塞.水芫花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高(340.827 U·g-1),总抗氧化能力高达834.016 U·g-1,总酚含量较高(16.482 mg·g-1),丙二醛含量仅为10.490 nmol·g-1,说明其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伤害程度.水芫花生长环境的土壤养分含量低,但钙含量高达38.570 g·kg-1,含水量仅为9.5%,土壤环境较差;而水芫花叶片的氮磷含量属于正常水平,说明其能够高效利用贫瘠土壤中的养分.综上,水芫花具有较强的抗干旱能力和抗胁迫能力,适宜生长于土壤较为贫瘠的热带滨海生境中,是热带珊瑚岛植被恢复的重要备选物种.

2016年12月京津冀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2071-2083

摘要:2016年12月16—21日,京津冀地区出现了一次覆盖面积广、污染程度重、污染持续时间长、雾和霾天气相伴发生的重污染过程,北京于16日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文章利用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反演的气溶胶指数(Aerosol Index,AI),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AERONET)观测的AOD、ERA-Interim风场和FNL边界层高度、及实况观测数据对此次重污染过程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污染物的本地排放和区域输送在不同阶段的贡献率,结论如下,此次污染过程的影响范围从河北中南部逐渐向北延伸加重,平原大部分地区能见度持续低于5 km,污染物浓度连续5 d(18—22日)超过150μg·m-3.17日开始,AOD与AI在河北中南部及北京南部地区较高,均超过2.0,伴随风场和辐合线在北京南部和河北中南部南北摆动.16—19日,污染物的外地输送及固定源排放对北京和天津地区污染的发生发展和污染物的累积贡献较大,而本地污染物的排放和移动源的贡献比重自19日起逐渐增加,可能与京津冀地区采取联动减排有关.随着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增加,不同波长的气溶胶AOD均呈增加趋势,细粒子对AOD的贡献率也随之增加,有雾凇和弱冷空气出现的时段除外.稳定的气象条件、较高频率的静风和小风(尤其南风)、持续较低的边界层高度则是污染过程长时间维持的重要气象条件.同时,较高的相对湿度与颗粒物浓度是造成低能见度的重要原因,且经过线性与非线性拟合分析发现,同样的相对湿度条件下,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高于PM10.

城市居住区开发强度与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以合肥市为例2084-2092

摘要:探讨城市居住区开发强度与微气候的关联性,对优化居住区气候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合肥市6种不同类型的居住区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5—6月测定其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指标,分别探讨居住区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与微气候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居住区的温度日变化较明显,呈现白天高、早低、晚中的单峰双谷型特征,温度峰谷值出现时间不同,但谷值都出现在上午,峰值都出现在中、下午,在其他开发强度因素相近的情况下,容积率低、绿地率高、建筑密度低的居住区温度明显低于容积率高、绿地率低、建筑密度高的居住区;(2)居住区的湿度日变化明显,湿度呈现白天低、早高、晚中的单谷双峰型特征,在其他开发强度因素相近的情况下,容积率小、绿地率大、建筑密度小的居住区湿度大;(3)居住区的风速日变化明显,总体而言,风速呈现白天大、早晚小的特征,但是风速变化复杂,在其他开发强度因素相近的情况下,容积率大、建筑密度低的居住区风速大;(4)与两楼之间硬质地面相比,处于居住区中心景观绿带地区温度较低、湿度较高、风速较大;湿度不仅与绿地率有关,还受不同植被类型的较大影响;(5)在城市空间变化上,居住区温度与距离市中心(市府广场)的距离相关性不明显,湿度与风速在空间上总体表现为由市中心向周围增大的趋势;(6)城市开发强度指标中容积率对温度和风速影响最大,容积率越大,温度越高,风速越大;(7)绿地率对湿度影响最大,绿化植被能有效提高空气湿度.

大气氮磷湿沉降特征及对沙源区水库水环境的影响2093-2101

摘要:研究典型沙源区水库大气氮、磷湿沉降时空分布特征及水环境污染效应对水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而对于干旱少雨、多大风天气、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的沙源区水库则鲜有报道.以京蒙沙源区大河口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3月—2016年2月在水库周围5个不同区域湿沉降采样点收集样品80个,测定TN、各形态氮和TP浓度,分析湿沉降中N、P营养盐的沉降特征,估算大气氮、磷湿沉降率及湿沉降对水库富营养化的贡献,探讨氮、磷湿沉降对水库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河口水库湿沉降中N沉降所占比例最大,总氮质量浓度年均值为0.50 mg·L-1,其中NH4+-N高于NO3--N,两者共占约70%;P沉降较少,总磷质量浓度年均值为0.08 mg·L-1.湿沉降中氮、磷营养盐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农业化肥施用及秸秆和牛粪焚烧等.大气氮、磷湿沉降率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表现为夏季最大,夏、秋两季TN、TP的湿沉降率分别占全年的75%和80%.水库周围各区域湿沉降呈现西北库区各季节沉降率较东南库区高的特征.通过大气湿沉降进入大河口水库的TN年负荷量为1.89 t·a-1,TP年负荷量为0.10 t·a-1,分别为同期河流入库负荷的5.27%和7.14%,这主要与北方沙源区多风少雨的典型气候特征和当地环境条件有关.尽管大河口水库大气氮、磷沉降仍以干沉降为主,但湿沉降对地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沙源区水库水环境的影响及可能带来的水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小视.

土地利用变化对茂名市降水入渗补给量的影响2102-2111

摘要:大气降水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确定降水入渗补给量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有着重要意义.以茂名市为研究区,基于WetSpass分布式水文模型及GeoSOS-FLUS模型,结合GIS技术,估算2010年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分析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降水入渗补给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水大部分转化为蒸散发量,入渗补给量次之,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为684.63 mm;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径流量、蒸散发量和降水入渗补给量存在显著差异性,由于城市规划的作用和区域土壤质地的差异,林地、居民用地的降水入渗补给能力较大,高达800 mm,荒地最小.(2)近20年来,居民大量开垦荒地,草地转变为耕地和林地,有利于降水入渗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使得降水入渗补给量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着地下水的水量平衡.(3)到2050年,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在区域上的分布更加集中,水域面积大量减少,耕地面积普遍大于其他类型土地,导致大部分面积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将呈现减少的趋势,全年、丰水期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变化较相似,与枯水期的变化相差较大;到2100年则偏向于林地和草地的增加,降水入渗补给量呈增加趋势.可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茂名市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绿化面积,使地下水得到一定量的补给.本研究结果可为茂名市未来土地规划提供一定依据,以进一步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

三亚珊瑚礁区珊瑚体内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2112-2119

摘要:采用高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三亚典型珊瑚礁区珊瑚体内的16种优控PAHs进行定量分析,初步探讨了不同属珊瑚体内PAHs的分布特征、环数组成及来源,对其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珊瑚体内PAHs总质量分数范围为326.63~894.55 ng·g-1(干质量,下同),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凤凰岛最高(778.03 ng·g-1),鹿回头次之(488.23 ng·g-1),蜈支洲岛最低(396.07 ng·g-1);(2)在同一区域,块状珊瑚(滨珊瑚属Porites、盔形珊瑚属Galaxea、牡丹珊瑚属Pavona、蜂巢珊瑚属Favosites和星珊瑚属Montastrea)体内的PAHs质量分数比分枝状珊瑚(杯形珊瑚属Pocillopora和鹿角珊瑚属Acropora)高.其中,滨珊瑚属富集PAHs的能力最强,鹿角珊瑚属和杯形珊瑚属最弱;(3)珊瑚体内的PAHs以低环(2~3环)为主,所占百分比为75%~87%.高环PAHs(4环及以上)在所有珊瑚中均有检出;滨珊瑚属、鹿角珊瑚属和杯形珊瑚属中高环PAHs所占比例高于同地区其他属珊瑚;(4)与海洋贝类相比,珊瑚体内总PAHs质量分数以及高环PAHs在总PAHs中所占的比重更高,这可能与珊瑚自身独特的骨骼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关;(5)结合不同环数PAHs的相对丰度法和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对珊瑚体内的PAHs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亚珊瑚礁区珊瑚体内的PAHs污染来源复杂,主要为石油污染和化石燃料、煤炭及生物质的燃烧,推测与三亚市近年来的工业生产、渔业活动及旅游业的发展有关.该研究不仅可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提供基础信息,而且可以为环境耐受性珊瑚的选育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巢湖表层沉积物氮、磷、有机质的分布及污染评价2120-2125

摘要: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近年来富营养化问题严重,氮、磷、有机质增加是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驱动因素,而沉积物是湖泊氮、磷、有机质的主要归宿地.因此,了解巢湖沉积物氮、磷、有机质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对探明巢湖沉积物营养物质的污染状况及其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在全湖布设了33个样点,对表层(0~10 cm)沉积物进行采样,分别采用重铬酸钾-硫酸硝化法、高氯酸-硫酸酸熔-钼锑抗比色法和烧失量法(550℃,焙烧5 h)测定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以及有机质(OM)含量,分析了TN、TP和OM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并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TN、TP和OM的含量范围(以下均称为范围)分别为64~3005 mg·kg-1、333~2122 mg·kg-1、1.79%~10.38%,均值分别为1737 mg·kg-1、691 mg·kg-1、5.86%;空间上均表现为西湖区高于东湖区.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沉积物OM与TN(r=0.75,P〈0.01),OM与TP(r=0.63,P〈0.01),TN与TP(r=0.66,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为0.69~4.24,全湖平均值为1.83,有机污染指数范围为0.01~1.42,全湖平均值为0.63,两种指数法均显示巢湖表层沉积物TN、TP和OM污染严重,且西湖区污染较东湖区严重.

北京路边9种植物叶片表面微结构及其滞尘潜力研究2126-2133

摘要:以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等9种常见于北京市区主干道旁的园林植物的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SEM)对这些植物叶片的气孔、表皮毛等微形态特征及其对颗粒物的滞留作用进行观察和描述,并对在叶片上滞留的颗粒物进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是滞留大气颗粒物的主要器官之一,叶片上下表皮的微结构差异影响其对颗粒物的滞留潜力.叶片上的细纹结构、细胞之间的间隔、气孔等部位镶嵌着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叶片表皮的细纹结构越密集、细胞之间的间隔越小、气孔密度越大,对颗粒物的阻滞作用越明显.另外,叶片表皮毛能够对颗粒物起到一定的滞留作用.植物分泌的液态状物质能够粘滞颗粒物.除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外,其他8种植物叶片表面滞留的粒径介于0.1~0.5 mm之间的颗粒物最多,介于0.5~1 mm之间的次之,粒径〉1 mm以上的颗粒物数量最少.通过能谱分析发现,C和O在植物叶片滞留的颗粒物中广泛存在;Si、Fe、Mn等在大多数植物叶片上也有发现.以北京西三环这一市区主干道为例,根据不同元素在植物叶片上的积累,基本可以判断,植物借助叶表皮微形态学结构特征,在富集颗粒物的同时,对以燃油型、燃煤型和工业生产排放的颗粒为主的大气污染物具有净化作用.

采暖季4种结构的城市绿地对PM2.5和PM10的调控作用2134-2139

摘要:为研究采暖季不同结构城市绿地对大气中PM2.5和PM10的调控作用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于2015年11月—2016年4月,选择滞尘效果较好的4种类型城市绿地和对照点,于07:00—21:00每隔2 h在4种绿地的中心位置同步观测其内部PM2.5、PM10、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光照强度,对比分析绿地内颗粒物质量浓度差异以及不同绿地类型对消减PM2.5和PM10的作用.结果表明:采暖期4种结构城市绿地内PM2.5日均值大小表现为CK(112μg·m-3)〉乔灌草(108μg·m-3)〉大阔叶乔草(107μg·m-3)〉小阔叶乔草(106μg·m-3)〉针叶乔草(100μg·m-3),PM10为CK(23μg·m-3)〉乔灌草(226μg·m-3)〉小阔叶乔草(224μg·m-3)〉大阔叶乔草(223μg·m-3)﹥针叶乔草(211μg·m-3),CK内PM2.5和PM10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绿地类型(P〈0.05);PM2.5和PM10小时均值变化区间分别为81~133μg·m-3和170~278μg·m-3,两者呈极显著相关(P〈0.01),都在09:00左右达到峰值,15:00左右达到最低值,而后至21:00一直呈上升趋势;采暖期PM2.5和PM10月均值稳步上升,但受大范围气象因素影响显著;观测期间,对PM2.5和PM10平均消减率按大小排序为针叶乔草〉乔灌草〉小阔叶乔草〉大阔叶乔草,且针叶乔草的消减率显著高于其他绿地类型(P〈0.05);4种结构城市绿地对PM2.5和PM10的消减率都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仅有PM2.5的消减率与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风速和光照相关性不显著.在城区绿地建设中,可加大针叶乔木的配置以降低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