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44-1661/X 国内刊号
  • 1674-5906 国际刊号
  • 2.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环境学报是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环境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

生态环境学报 201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水稻土嗜中性微好氧亚铁氧化菌多样性及微生物成矿研究547-554

摘要:微生物驱动亚铁氧化过程在水稻土中十分普遍,该过程被认为是水稻土中联接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中心枢纽.嗜中性微好氧亚铁氧化菌能够利用氧气作为电子受体将亚铁氧化成三价铁,获得生长所需能量.然而,对水稻土中微好氧亚铁氧化菌的多样性与分布及其微生物成矿类型仍然未知.采用铁氧反向浓度梯度管法富集培养并分离水稻土中微好氧亚铁氧化菌,利用16S rRNA 基因测序手段分析培养过程中微好氧亚铁氧化菌群落多样性与分布,并初步研究分离得到的亚铁氧化菌的亚铁氧化能力与生物成矿类型.结果表明,在富集培养和传代培养过程中,Azospira、Magnetospirillum、Clostridium 和Rhodoplanes 等属在群落中占优势.在分离最后阶段,得到几种细菌的混合菌团,可能是由于这几种亚铁氧化菌存在互养关系而难以纯化分离,其中占优势的为Azospira(63.9%).Azospira 是一类已知硝酸盐依赖型FeOB,可以利用硝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为电子受体进行厌氧亚铁氧化.混合菌团具有活跃的亚铁氧化能力,反应第15 天生成6.9 mmol·L-1 HCl-Fe.XRD 结果表明菌团氧化亚铁形成的三价铁矿物类型为无定形铁氧化物.TEM 结果显示微好氧FeOB 菌体呈杆状,细菌表面和周围散布着颗粒状的物质,可能是由无定形铁氧化物组成.综上所述,认为反硝化细菌可能在水稻土有氧-无氧界面进行微好氧亚铁氧化,其氧化亚铁的产物为无定形铁氧化物.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特征555-562

摘要: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变化状况以及与土壤化学因子间的关系,以期为区域土壤微生物研究以及生态环境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采集区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土样38 份,采用生态板(Biolog-ECO)方法测定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状况,利用主成分综合评价和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以及平均吸光值、多样性指数、6 类碳源和土壤化学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平均吸光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微生物活性呈现直线增加趋势,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从表层到底层呈现递减趋势;(2)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总体趋势为林地〉天然草地〉耕地,苜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不同层次间变异大;(3)土壤全量氮、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氮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相同利用方式下不同措施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变化较大,Biolog-ECO 技术可以作为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

不同稻草还田模式下双季稻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研究563-568

摘要:研究双季稻不同稻草还田模式下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对稻田合理利用稻草资源和稻田土壤固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3 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双季稻无草+翻耕+冬季免耕休闲(CK)、双季稻草焚烧还田+翻耕+冬季免耕休闲(BST)、双季稻稻草覆盖免耕+冬季高桩免耕(SNTH)、双季稻稻草覆盖免耕+冬季深埋(SNTB)和双季稻稻草还田+翻耕+冬季稻草翻埋(STB)5 种周年稻草还田模式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活性碳以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旨在探明双季稻田稻草高效碳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无论是翻耕还是免耕,稻草还田均能显著提高耕层0-15 cm 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稻草覆盖免耕显著增加0-5 cm 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以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而双季稻稻草覆盖免耕结合冬季翻埋稻草则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在5-15 cm 积累,弥补因稻草覆盖免耕有机碳在整个耕层累积的不足.因此,认为稻田免耕覆盖稻草+冬季翻埋稻草是适合双季稻田的周年稻草还田增碳的技术模式.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碳库管理指数和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569-575

摘要:农业土壤碳储量和碳固定是全球变化及碳循环研究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水稻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是描述土壤质量和评价土壤管理水平的良好指标,因此研究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33 年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碳库管理指数及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5 个处理,即对照(CK)、氮肥(N)、氮肥与磷肥配施(NP)、氮磷钾肥配施(NPK)和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结果表明,连续施肥33 年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土壤活性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顺序均为NPKM〉NPK〉NP〉N〉CK.单施无机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增加约42.05%~60.23%,NPKM 处理土壤有机碳增加约70.35%.单施无机肥对土壤活性碳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NPKM 处理对土壤活性碳含量的影响均显著;与CK 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13.19%-67.70%、2.11%-23.41%、2.42%-99.37%、8.18%-31.27%,且NPKM 处理效果优于单施无机肥.长期施肥处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单施化肥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均无显著影响,NPKM 处理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影响显著.各施肥处理的双季水稻年产量顺序为NPKM〉NPK〉NP〉N〉CK,NPKM处理的双季水稻年产量增幅最大,为109.87%-118.8%,晚稻产量高于早稻产量.因此,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水稻高产稳产和提升碳库管理指数有重要的作用.

林型转化对土壤pH、有机碳组分和交换性矿质元素的影响576-582

摘要:人类活动干扰导致地带性森林退化成次生林、人工林后,通常引起表层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损失,尤其是土壤轻组有机碳的淋失.本研究以相对原生阔叶林和与其毗邻的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为对象,测定土壤(0-10、10-20 和20-30 cm)pH 值、总有机碳(TOC)、轻组有机碳(LFOC)和重组有机碳(HFOC)以及交换性K+、Ca2+的含量,旨在阐明林地转化后土壤有机碳及K+、Ca2+养分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原生阔叶林向次生林转变后,0-30 cm 土层中土壤pH 值升高(4.4%),交换性K+、Ca2+含量增加(22.5%、8.2%),其储量增加尤其明显(60.2%、55.1%);而TOC、LFOC 和HFOC 含量明显下降(26.7%、40.8%和11.3%),除LFOC 储量减少22.2%外TOC 和HFOC 储量变化不显著.次生林转变成杉木林后,0-30 cm土层中交换性K+、Ca2+含量微弱增加(6.3%、2.9%),HFOC 储量减少(13.8%),其它指标的变化则均不显著.原生林土壤pH 值与TOC、LFOC、HFOC 及交换性K+、Ca2+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在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中这种相关性的显著水平被削弱,表明林型转变对土壤pH 值、有机碳和养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而言,原生阔叶林向次生林或次生林向杉木人工林转变后导致土壤有机碳大幅下降,但土壤酸度得到改良和矿质养分有效性增加,为植被快速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从森林碳汇的角度优先保护表层土壤,选择速生、高效固碳的目标树种对退化次生林进行更新改造,是提高森林生物量碳和土壤净碳积累,扭转因林地利用转变而引起土壤碳流失的一个重要途径.

降水处理对南亚热带季风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583-590

摘要:全球变暖导致降水格局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土壤碳排放与土壤环境特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是反映这一变化的有效早期响应指示.以南亚热带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土壤为对象,探讨降水变化对不同土壤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试验设置3 种降水变化处理(年降水量不变但降水次数增加、减少50%降水量、自然降水),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提取土壤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降水处理对同-土层土壤微生物总PLFAs 量、细菌PLFAs 量、真菌PLFAs量、放线菌PLFAs 量、丛枝菌根真菌PLFAs 量影响不显著(P〉0.05);(2)0-10 cm 土层中,土壤微生物细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放线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的相对丰度值差异不明显,说明不同降水处理条件下,该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相似;(3)10-20 cm 土层中,不同降水处理对细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相对丰度产生明显的影响(P〈0.05);(4)在所有试验处理中,土壤pH 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与土壤微生物总PLFAs 量成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

建筑物遮挡对鸢尾生长性状的影响591-596

摘要:城市化进程引起的高层建筑物的增加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目前这一问题尚未受到广泛关注.选择开封某小区的鸢尾(Iris tectorum)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成对比较的实验设计,研究了建筑物不同位置(楼南、楼北)的微气候(包括土壤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和鸢尾的营养高度以及繁殖性状(包括繁殖高度、花朵大小、花蕾密度、花朵密度、果实密度、座果率、显蕾期、开花期、结实期等).结果表明:由于建筑物的遮挡,楼北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日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分比楼南分别低1.0、1.7 和0.7 ℃,楼北光照强度比楼南低了22.5 Klux,而楼南、楼北土壤湿度没有显著差异;楼北鸢尾的营养高度、生殖高度、花冠大小与楼南相比均有所降低.楼北花蕾密度、花密度、果实密度、座果率与楼南相比分别降低了55.2%,58.0%和70.7%.楼南侧鸢尾的显蕾时间、开花时间、结实时间分别集中在4 月6 日、13 日、24 日前后;楼北侧鸢尾的显蕾时间、开花时间、结实时间分别集中在4 月8 日、14 日、25 日前后.楼北鸢尾的显蕾期、开花期比楼南分别显著推迟了1.67 和1.33 d,结实期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证实了建筑物遮挡会抑制鸢尾生长和繁殖.因此在该物种培育和栽培中应当考虑建筑物本身的因素.

冬绿肥-春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597-604

摘要:冬闲田种植绿肥是中国华北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基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结合绿肥作用特性,选取农产品供给、气体调节、土壤养分累积、土壤保持和水分涵养5 类服务功能,采用生态经济学方法,构建了冬绿肥-春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华北主要豆科绿肥作物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Roth)和非豆科绿肥作物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轮作春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并与春玉米单作对照.结果表明,二月兰、毛叶苕子轮作春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分别为7.14 和6.90 万元·hm^-2,较常规春玉米单作分别提高23.45%和19.15%.冬绿肥-春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中,气体调节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60.84%-61.13%;其次为农产品供给功能价值,占总价值的19.92%-20.30%;其他功能价值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水分涵养功能、土壤养分累积功能和土壤保持功能.两种冬绿肥轮作春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在土壤养分累积功能价值上表现差异最大,二月兰-春玉米主要表现为提高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累积价值,毛叶苕子-春玉米则主要表现为提高土壤碱解氮累积价值.该研究实现了对冬绿肥引入农田的综合价值核算,有利于全面认识绿肥的综合效益,同时可为种植绿肥的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乌鲁木齐气溶胶粒径分布及细颗粒物(PM2.5)浓度变化分析605-613

摘要:利用乌鲁木齐市中心区域气象局和黑山头2013 年1 月1 日─2014 年2 月28 日期间Grimm180 在线监测数据,对乌鲁木齐市大气气溶胶数浓度和PM2.5 质量浓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为深入了解乌鲁木齐市颗粒物污染现状,确定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气象局和黑山头气溶胶数浓度分布趋势一致,0.25-0.28 μm 之间的粒子数浓度最大;整体趋势表现为双峰型,第1 峰出现在0.30-0.35 μm 之间,峰值分别为467.0和455.4 particle·cm^-3;第2 峰出现在4.0-5.0 μm 之间,峰值较小;粒径小于2.5 μm 的粒子数占到了粒子总数的99.88%;在粒径0.25-0.45 μm 范围内冬季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最高,在粒径〉0.45 μm 范围内秋季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最高;在粒径0.25-1μm 范围内夏季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最低,在粒径〉1 μm 范围内冬季数浓度最低;0.25-0.5 μm 粒径段内粒子占粒子总数的比例大小顺序为冬〉春〉夏〉秋;0.8-2.5 μm 之间不同粒径段的粒子占粒子总数的比例大小顺序为夏〉秋〉春〉冬;PM2.5 数浓度小时变化采暖期表现为双峰型,非采暖期为不太明显的三峰型.(2)观测期间气象局和黑山头PM2.5 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1.77,43.42 μg·m-3,日平均值超标率分别是30.81%和16.44%.采暖期气象局PM2.5 质量浓度小时变化呈现单峰,在19:00-21:00出现峰值;黑山头则呈现双峰,在6:00-8:00 出现峰值,20:00 出现一个不太明显的小峰;非采暖期气象局与黑山头PM2.5质量浓度小时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双峰型.两个站点PM2.5 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不同季节污染源的排放强度、气象条件是导致PM2.5 质量浓度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广州秋季灰霾生消过程气溶胶单颗粒组成特征研究614-620

摘要:为了解广州地区灰霾天气成因及污染特征,更好地为保障空气质量提供基础数据和科技支撑,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研究了广州市秋季(2013 年9 月26 日-10 月10 日)灰霾生消过程中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组成特征.根据空气质量将观测时段划分为优良、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3 种类型,并对颗粒物化学组成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类型主要可分为8 种:元素碳颗粒(EC)、有机碳颗粒(OC)、元素碳有机碳混合颗粒(ECOC)、大分子有机碳颗粒(HOC)、富钾颗粒(K-rich)、左旋葡聚糖颗粒(LEV)、重金属颗粒(HM)和富硅酸盐颗粒(SI),这8 种颗粒类型占了监测期间总颗粒的96%.重度污染天气下,从颗粒物平均质谱图来看,颗粒中含有的二次离子(硫酸盐和铵盐)相对于优良天气明显升高;从成分类别来看,富钾颗粒比例从15.1%增加到58.3%,说明来自生物质燃烧一次源的比例大幅增加,结合风速变化推断,灰霾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气象扩散条件不利(平均风速小于3 m·s^-1),来自生物质燃烧的颗粒物持续积累,同时二次反应导致气溶胶颗粒更加老化.

四川盆地气溶胶变化对弱降水的影响:基于干能见度的气候分析621-628

摘要:降水是气候变化中最主要也是变化较大的因素,相对于较大量级的降水,小量级降水对增暖、气溶胶等因素的变化更为敏感,但目前有关小量级降水与气溶胶相互关系的研究较少.利用1973-2010 年四川盆地及周边46 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能见度、相对湿度等资料,分析了弱降水(0-1 mm)日数和干能见度资料替代的气溶胶浓度变化趋势及二者可能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38 年来,四川盆地的平均年弱降水日为72.2 d,年平均弱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减少率达3.3 d/10 a,盆地的中南部和西部经济发达区域减少明显.(2)盆地半数以上站点的消光系数变化与弱降水日数变化呈负相关,弱降水日数的减少在干能见度低值区(即气溶胶高值区)比干能见度高值区更显著;(3)借鉴降水地形强化因子(Orographicenhancement factor)的概念,提出弱降水变化因子R0(干能见度低值区弱降水日与干能见度高值区弱降水日比值),R0 反映了气溶胶浓度的差异影响弱降水日数相对变化的程度.弱降水变化因子R0 有逐年减少趋势,弱降水日R0 在38 年间减少了7%,即相较于干能见度高值区,干能见度低值区的弱降水的发生频率较少,这说明气溶胶对于降水的抑制作用在气溶胶高值区较明显.

两种绿地对机动车排放CO2的削减作用比较629-635

摘要:不同群落结构绿地系统中大气CO2 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解析是优化植物配置模式、评价绿地生态效益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乔-灌-草”结构)和四得公园绿地(单一乔木结构)距离北京市四环路0、30、60、90 和120 m 处大气CO2 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浓度和δ13C 值,并利用Keeling plot 方程结合IsoSource 软件对CO2 来源进行定量估算,以期获得不同群落对机动车排放CO2 的消减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城市绿地系统CO2 浓度和CO2 增量中机动车尾气贡献率随与道路距离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乔-灌-草”结构和单一乔木结构绿地中距离道路120 m 处CO2 摩尔分数分别为403.36 和423.57 μmol·mol-1,分别较路旁降低7.42%和4.32%,其中外源CO2 中机动车尾气的贡献率分别降低33.9%和22.5%,土壤呼吸贡献率分别升高12.1%和7.6%,植物呼吸贡献率分别升高21.8%和14.9%.“乔-灌-草”结构较单一乔木结构对CO2 浓度和机动车尾气CO2 贡献率的削减作用更明显,且最大削减率的位置更靠近绿地边缘.在城市系统中临近道路的边缘位置配植“乔-灌-草”结构的绿地能有效削减道路上机动车排放的CO2.

南京地区地表热通量的遥感反演分析636-646

摘要:利用南京地区2013 年8 月11 日、2013 年10 月14 日、2014 年1 月2 日和2014 年5 月26 日的4 景Landsat 8 OLI/TIRS1B 遥感影像,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借助SEBAL 模型反演了南京地区地表热通量,并利用地表温度实测数据进行验证,且与他人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南京净辐射通量与土壤热通量表现为春季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小;感热通量呈暖季(春、夏)大于冷季(秋、冬)的特征;秋季潜热通量最大,冬季最低,夏春季居中.(2)南京净辐射通量值为长江最高,均值达614.8 W·m-2;湖泊与林地次高,均值大于500 W·m^-2;旧城、草地、农田较高,均值在480-500 W·m^-2 之间;裸地与新城最低,均低于460 W·m^-2.土壤热通量值为旧城、裸地、新城最高,均值在75-85 W·m^-2 之间;湖泊、农田、草地次之,均值在65-75 W·m^-2 之间;长江与林地最低,均值低于60 W·m^-2.感热通量值为城区最高,均值均高于200 W·m^-2;林地、裸地、农田、草地次之,均值在100-200 W·m^-2 之间;水体区域最低,均低于60 W·m-2.潜热通量值为水体区域最高,均值高于400 W·m^-2;林地、草地、农田、裸地次高,均值在220-320 W·m^-2 之间;城区潜热通量最低,均低于200 W·m^-2.(3)土壤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值除冬季均低于0.1 外,其余季节均在0.05-0.25 之间;新老城区的感热通量占净辐射比值在四季典型日均高于0.4,除春季的裸地和冬季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均低于0.3,水体区域均低于0.15.潜热通量占净辐射比值为水体区域在四季均高于0.7,新老城区均低于0.5,除春夏季裸地和冬季的林地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均高于0.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波文比呈现“新城〉旧城〉裸地〉林地〉农田〉草地〉湖泊〉长江”的空间分布和“春季〉冬季〉夏季〉秋季”的时间分布.新城区的波文比在四季典型日均为最高,且均值大于1,而水体的均为最低,均值小于0.

海河入海口表层水体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647-655

摘要:浮游植物是水域生境的初级生产者之一,浮游动物是水生食物网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它们都在水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了解水生生态系统的变化、生态过程等有着重要意义.为了研究海河入海口浮游生物的群落特征以及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4 年6 月(夏季)和2015 年1 月(冬季)进行了两次调查采样,分析了海河入海口区域表层水体的浮游动、植物丰度以及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55 种,浮游动物19 种.夏季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2.98×107 cells·L^-1,冬季为6.0×106 cells·L^-1;夏季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53.56 inds·L^-1,冬季为36.76 inds·L^-1.环境因子方面,夏季平均溶解氧质量浓度为4.10 mg·L^-1,高于冬季的3.72 mg·^L-1.冬季平均盐度为18.98‰,略高于夏季的17.09‰,两个航次盐度的空间分布近乎一致.夏季平均pH为8.25,冬季为8.17,夏季略高于冬季.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和总氮(TN)平均水平均为夏季高于冬季,但在构成上却表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夏季NH4+-N 和NO2--N 占优势,冬季NH4+-N 居于主导.夏季总磷(TP)平均水平为14.03 mg·L^-1,远高于冬季的0.03 mg·L^-1.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对浮游动、植物群落发展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盐度不利于浮游植物生长繁殖,但对浮游动物有-定的积极影响.冬季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增大,下行控制效应突出.

藻华聚集的环境效应:对凤眼莲生态学性状的影响656-663

摘要:化肥的过量使用,工业、生活污水的直排以及农业径流等多种因素,导致当前中国的主要河流、湖泊等均出现了因氮磷过量累积而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而伴随该现象发生的是周期性水体蓝藻水华,对水生态环境以及当地居民生活、社会生产活动等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在各种治理蓝藻水华和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中,原位种养水生植物因具有生态、环保和投入少等优点而成为首选措施.然而,在水生植物种植过程中,蓝藻大量聚集后将会对植物的生态性状产生何种影响,需要深入研究.通过研究藻华聚集后对水生植物的生理生态的影响,有助于揭示藻华规模性爆发引起水生植物消亡的深层机制和更好地发挥植物的水体生态修复功能.以凤眼莲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蓝藻水华聚集下对凤眼莲生态学性状的影响及植物的应答响应.结果表明:藻华聚集后2 h 内植物根区水体溶氧会被耗尽,Eh 降至-200 mV,形成厌氧、强还原环境从而对凤眼莲产生胁迫作用;植物叶片、根系中N、P 及可溶性糖含量上升,K 含量下降,表明凤眼莲对环境胁迫有较强的应答响应;添加60 g·L^-1 处理的根系活力持续增强,添加120 g·L^-1 处理的根系活力在胁迫的前3 d 增加、随后呈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植物根系长度、生物量和根系/茎叶比值呈持续下降趋势,表明在超过了凤眼莲的抗逆能力后,就开始出现根活性降低、生物量下降、K+含量下降等对逆境胁迫的应答现象,植物的新陈代谢受阻,植物开始死亡,表明藻华聚集后水体生态环境恶化,对凤眼莲产生的重度胁迫是导致植物死亡的主要原因.

不同生活型植物腐解过程对人工湿地水质的影响研究664-670

摘要:为探讨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腐解对石佛寺人工湿地水体水质的持续影响,在室内模拟3 种生活型(浮叶型、挺水型和沉水型)6 种水生植物(槐叶苹Salvinia natans 和丘角菱Trapa japonica;蒲草Typha angustifolia 和荷花Nelumbo nucifera;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的腐解过程,研究植物类型、生物量以及底泥对营养盐释放过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最易腐解,而挺水植物腐解最慢,沉水植物腐解最彻底,且生物量越大释放的营养物质越多;(2)同生活型植物之间pH 值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r〉0.826,P〈0.05),且底泥不影响pH 的变化趋势,DO 变化趋势因生活型不同存在明显差异;(3)挺水植物有机物释放过程较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漫长,氮和碳的变化有-定相关性,底泥不影响水中氮的变化趋势,但对水中氮的浓度高低有影响;(4)浮叶植物组和挺水植物组磷的释放速率高于沉水植物,水体中磷浓度的高低与底泥和植物生物量有关,磷在水体和底泥存在明显吸附沉淀和迁移现象.

柘林湾养殖区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风险评价671-679

摘要:对柘林湾养殖区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风险商(RQ)和沉积物质量标准(SQG)评价了沉积物中PAHs 的生态风险和各位点的综合生态风险,初步分析了沉积物中PAHs 的来源以及沉积物中PAHs 与沉积物相关参数的相关性,为有机污染物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柘林湾表层沉积物各位点ΣPAHs 的质量分数为71.03-148.64 ng·g^-1,平均值为107.87 ng·g^-1,各种PAHs 的质量分数为0.50-18.49 ng·g^-1.PAHs的RQERM 值和各位点的mERM-Q 值均小于0.1,RQERL 值绝大部分都小于0.1,表明该养殖区各PAHs 在各位点处的生态风险不明显.柘林湾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PAHs 的来源主要是木柴、煤等燃烧来源与石油燃烧来源的混合,这可能是人类活动与海航交通运输过程石油排放导致的结果.TOC、间隙水TOC、Ca 的含量以及颗粒物粒径大小对PAHs 积累和富集皆有中等以上程度的相关,且相近分子量PAHs 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环氟菌胺在土壤和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研究680-685

摘要:环氟菌胺是一种新型酰胺类杀菌剂,其在环境中的归趋备受关注.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环氟菌胺在不同土壤和水-沉积物体系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好氧条件下,其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中降解速率分别为0.007、0.007、0.009 d-1,降解半衰期分别为99.0、99.0 和77.0 d;积水厌气条件下降解速率为分别为0.004、0.004、0.011 d^-1,降解半衰期为173、173 和63.0 d.不同类型土壤中降解速率大小为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土壤pH 值是影响环氟菌胺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因素.好氧条件下河流与湖泊水-沉积物系统中环氟菌胺总量的降解速率分别为0.032、0.028 d^-1,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1.7 和24.8 d;厌氧条件下其降解速率分别为0.028、0.023 d^-1,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4.8 和30.1 d.河流体系的降解速率高于湖泊体系,好氧条件下降解速率高于厌氧条件.环氟菌胺在水-沉积物体系中主要存在于沉积物中,系统降解速率主要受沉积物中的降解速率影响.环氟菌胺在土壤中具有较强稳定性,进入水-沉积物系统时主要分布于沉积物中,可能会对水体和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