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论与综述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5906
  • 国内刊号:44-1661/X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272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11
  • 综合影响因子:1.84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环境学报 2015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亚热带竹林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模拟

摘要:2012 年7 月至2013 年1 月,采用松弛涡度积累(Relaxed Eddy Accumulation)技术在我国浙江省亚热带竹林测量了挥发性有机物(BVOC)冠层尺度的排放通量,同步测量了气象参数、太阳辐射(总辐射、直接辐射、光合有效辐射PAR).利用PAR 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冠层尺度异戊二烯和单萜烯排放的经验模式,经验模式对于日变化、季节变化有较好的模拟.采用不同方法对经验模式进行检验,一般而言,BVOC 的模拟值高于测量值.经验模式与MEGANv2.1 全球生物排放模式对BVOC 排放有比较一致的模拟结果,标准状况下(温度t=30 ℃、PAR=1 500 μmol·m^-2·s^-1)排放因子较接近(异戊二烯分别为4.00 和3.60 mg·m-2·h-1,单萜烯分别为0.12 和0.16 mg·m^-2·h^-1).经验模式的计算结果表明:竹林BVOC 排放主要集中于夏季(7-9 月)且以异戊二烯为主(占BVOC 排放的87.3%-95.8%).利用经验模式计算了BVOC 排放对各个因子(PAR、水汽、S/Q-散射因子,散射辐射/总辐射)变化的敏感性:当各个因子增加率大于40%时,异戊二烯对PAR 的变化最敏感,其次是水汽因子,再次是S/Q;单萜烯对S/Q 的变化最敏感,其次是水汽因子,再次是PAR;单萜烯比异戊二烯对S/Q 的变化更敏感;异戊二烯和单萜烯对各因子变化的响应是非线性的.冠层尺度上BVOC 的排放量与卫星测量的HCHO 柱浓度(molec·cm^-1)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异戊二烯排放量(mg·m^-2·h^-1)=3.93×10^-16 HCHO-2.81,单萜烯排放量(mg·m^-2·h^-1)=1.24×10^-17 HCHO-0.05.对比我国不同生态系统实测的排放通量、排放因子,异戊二烯排放以亚热带竹林最高,其次为温带森林,草地最低;单萜烯排放以温带森林最高,亚热带竹林次之,草地最低.
1923-1937

南亚热带3种常绿阔叶次生林的生物量结构和固碳现状

摘要:相对准确地计量地带性森林碳库大小是估算区域森林碳汇潜力的前提.选择我国南亚热带地区受生态公益林保护近三四十年的3 种常绿阔叶次生林:鹿角锥(Castanopsislamontii)+木荷(Schimasuperba)次生林(简称为LJZ)、华润楠(Machiluschinensis)+小红栲(C.carlesii)+黄杞(Engelhardtiaroxburghiana)次生林(简称为HRN)、罗浮栲(C.faberi)+木荷+黎蒴(C.fissa)次生林(简称为LFK),开展完整的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碳库调查,并对其碳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鹿角锥+木荷林、华润楠+小红栲+黄杞林、罗浮栲+木荷+黎蒴林植被总生物量分别为235.0、231.0、261.9 t·hm^-2,0-100cm 土壤碳库分别为126.6、148.1、104.6 t·hm^-2;采用0.45 植物含碳率计算生物量碳库,则整个生态系统碳库分别为232.4、252.1、222.5 t·hm^-2.(2)3 种次生林总生物量的组成中,乔木层生物量比例最大,介于87%-93%,接下来为枯死木生物量比例,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细根(≤2 mm)的生物量比例大多在1%-2%之间.(3)3 种林型乔木层生物量胸径级分布存在差异,其中,鹿角锥+木荷林和罗浮栲+木荷+黎蒴林近似正态分布,最大比例胸径级为15-20 cm,分别占总生物量的30%和36%.华润楠+小红栲+黄杞林则表现为随胸径级增加比例增大的趋势,其最大比例胸径级为35 cm 以上,占总生物量的37%.(4)3 种林型乔木层生物量不同组分比例大小顺序一致,即树干〉树根〉树枝〉树叶,且同一组分在不同林型所占比例相差较小,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比例分别约为46%、19%、3%和32%.(5)参照南亚热带顶极演替阶段季风常绿阔叶林,该研究的3 种次生林碳汇潜力主要在植被固碳上,而土壤固碳潜力有限.该研究全面地计量了我国南亚热带地区3 种不同群落组成的常绿阔叶次生林碳库现状,这对评估该地区较大面积的�
1938-1943

不同林龄阶段的松栎混交人工林碳储量研究

摘要:以不同林龄的马尾松-麻栎(Pinus massoniana-Quercus acutissim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为尽可能减少样木法测定生物量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采取估算和实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人工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且主要分布在乔木层和土壤层.随着林龄的增大,乔木层碳储量增加,马尾松碳储量占乔木层的比重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20 年生所占比重最大,可达61.53%,而麻栎则相反,35 年生麻栎碳储量高达80.30 t·hm^-2,占比重的55.33%,二者生长呈现互补趋势;灌木层和枯落物层碳储量随着林龄的增大呈现“n”型,20 年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3.00 和1.87 t·hm^-2;8 年生林龄的草本层碳储量最大,为0.15 t·hm^-2,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减小;土壤有机碳储量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加,同-林龄土壤机碳碳储量在垂直分布上表现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碳储量减少,有机碳碳储量主要集中在0-20 cm 的土层.植被层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序列是: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情况为8-20 年生林碳储量分布一致:土壤〉乔木〉灌木〉枯落物〉草本,25-35 年生分布一致:乔木〉土壤〉灌木〉枯落物〉草本.该研究认为马尾松-麻栎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林龄增加的变化规律明显,碳汇潜力巨大,为该区人工碳汇林业的经营提供了依据.
1944-1949

喀斯特山地修复的生态学研究

摘要:喀斯特山地矿产资源开发引起地表植被和土壤破坏,而植被破坏后不易恢复,对此采取自然生态修复是目前较合适的修复策略.研究种子生态学对生态修复,尤其是喀斯特森林的自然生态修复有重要意义.设计了种子雨强度实验和枯落物覆盖受损土地的实验.在种子雨强度实验中,样地间(P=0.001 7)和不同年份的种子雨强度(P〈0.000 1)有显著性差异.种子萌发实验中,种子自然萌发率低,低发芽率均导致低密度的种群依靠种子的实生更新能力低.枯落物实验中,枯落物生物量的变化与其持水率变化一致,利用枯落物覆盖受损土地,有利于提高生态修复中污染土壤的保水性能.在花溪进行的土壤修复实验中,使用周边未受损森林采集的土壤来修复样地,1 年后覆盖4 cm 厚度土壤的样方的盖度接近实验结果的最大值,这对于土壤分布零星、土层稀薄的喀斯特山地修复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喀斯特山地的修复策略包括利用未受损森林的土壤种子库、森林枯落物来对受损地进行覆盖,增加其自然更新的潜力.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开展更多的种子库和枯落物的生态学研究,掌握更多的生态恢复规律,为更好地开展喀斯特山地的生态修复提供多样化的方案.
1950-1954

基于CENTURY模型的乌审召滩地草场ANPP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摘要:利用CENTURY 模型对乌审召滩地草场1963-2010 年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动态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将ANPP的模拟值与26 个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探讨气象因子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为草地合理管理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CENRUTY 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模拟这类草原的季节动态和年际变化.在过去的48 年间,乌审召滩地草场生长季温度呈升高趋势,降水呈减少趋势,ANPP 呈下降趋势,且ANPP 下降幅度较降水量明显,其中每10 年ANPP 下降8.10 g·m^-2、降水量下降4.60 mm.利用气象观测资料模拟获得的年ANPP 随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而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生长季内地上生物量对降水和温度的季节性分布也非常敏感.模型订正与验证结果显示,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变化范围为0.41-0.62,误差平方根值(RMSE)变化范围为57.29-87.17 g·m^-2,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D)变化范围为33.76%-63.39%.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时段降水量对ANPP 均有明显影响,其中生长季、冬季和春季降水量对ANPP 影响非常显著.极端高温对ANPP 的负面影响非常显著,低温、蒸发、日照时数、风速以及年最大积雪深度等其他气象因子对ANPP的影响不显著.研究区ANPP 呈下降趋势是降水量减少和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1955-1961

载畜率对荒漠草原群落及植物功能群生物量的影响

摘要: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4 个载畜率水平的随机区组实验,根据生活型和不同光合途径划分植物功能群,探讨载畜率对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和不同功能群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群落地上生物量随载畜率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且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Y=281.54-53.47X;地下生物量呈“T”字型分布,约80%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20 cm 土层中,载畜率对地下生物量及分布无显著影响(P〉0.05);群落根冠比在7-12 之间,随载畜率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载畜率对C4 植物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其相对生物量随载畜率的增大而增大,C3 植物地上生物量与相对生物量均随载畜率的增大而降低(P〈0.05).多年生丛生禾草地上生物量相对稳定,受载畜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其相对生物量在群落中最高,且均随载畜率的增大而增大(P〈0.05);灌木、半灌木和小半灌木的地上生物量随载畜率的增大而减小(P〈0.05),但其相对生物量除重度放牧显著最低(P〈0.05)外,其他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多年生杂类草、多年生根茎禾草和一、二年生植物地上生物量与相对生物量均随载畜率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多年生根茎禾草在轻度放牧下就几乎消失,而一、二年生植物在重度放牧下消失.
1962-1968

黑河中游盐碱地植物生长与水分变化关系分析

摘要:为了探索在盐碱地荒漠化防治中植物对水分变化的响应机理,提取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建立的试验站长期定位监测的生物量、盖度、土壤各层质量含水率、地下水埋深、降水量等数据,采用特征参数算法、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植物生长和水分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及相关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2006-2014 年,盖度、生物量、地下水埋深呈波动性增加趋势,0-10、10-20、20-40、40-60 cm 土壤质量含水率和降水量呈波动性略有减少趋势.(2)在一年植物生长季的3-11 月份,降水量、地下水埋深、土壤各层含水率、生物量和盖度等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建立了盖度与生物量、10-60cm(10-20、20-40、40-60 cm)土壤质量含水率、降水量、地下水埋深的回归模型以及生物量与盖度、10-60cm(10-20、20-40、40-60 cm)土壤质量含水率、降水量、地下水埋深的回归模型,且均通过了R2 拟合检验、F 方差检验、t 偏回归系数检验.建立的模型可以解释植物盖度、生物量的变差分别为95.3%、98.6%.该研究可为盐碱地荒漠化防治的水资源管理以及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数据.
1969-1975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物种数量预测研究

摘要:群落的数量变动及预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啮齿动物群落数量预测中是一种新尝试.Elman 神经网络通过在前馈网络中增加延时算子,实现了记忆功能,能够对啮齿动物组成物种数量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以腾格里沙漠东缘荒漠为试验区,以啮齿动物数量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志重捕法,逐月监测2006-2014 年每年的4-10 月捕获量,建立Elman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2006-2013 年的捕获量建立训练网络,以2014 年的数据进行验证与测试,比较3 种数据处理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后的平均误差和拟合度,确立最优模型,预测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组成物种数量动态.结果表明:(1)未经归一化处理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mse 为5.30,最小误差1.52%,拟合度为0.80;(2)经[0, 1]归一化处理的预测结果平均误差mse 为4.51,最小误差1.54%,拟合度为0.82;(3)经[-1, 1]归一化处理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mse 为5.03,最小误差1.63%,拟合度为0.69;(4)3 种归一化处理后Elman 神经网络模型差异不显著.通过平均误差和拟合度的比较,文章认为采用[0, 1]归一化建立的Elman 神经网络能较好的预测荒漠啮齿动物数量的变化规律,应用该网络可以预测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组成物种数量变化趋势,对指导当地鼠情监控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976-1982

干湿交替和过氧化物对水稻根表铁膜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摘要:干湿交替是水稻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生产管理技术,通过调控稻田水分含量和土壤通气性,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同时影响土壤中铁氧化物的存在形态.过氧化钙和过氧化尿素施用于水田土壤中可缓慢释放氧气,可能影响水田土壤中铁的形态和水稻根系活力.为了探明干湿交替和过氧化物对水稻根表铁膜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广东特色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增城丝苗为材料,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这两种管理方式对水稻分蘖期至拔节期的根际土壤无定形铁、结晶铁、根系活力、根系抗氧化酶活性、根表铁膜、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长期淹水处理相比,干湿交替3 次分别提高水稻根际土壤中无定形铁浓度35.2%、根系活力11.3%和根表铁膜浓度55.2%,但对水稻氮、磷、钾、铁的吸收和干物质累积无明显影响;与未施用过氧化物且长期淹水相比,过氧化钙和过氧化尿素增加水稻根际土壤中无定形铁23.9%-54.2%、根系活力32.7%-58.0%和根表铁膜58.1%-169.7%,同时增加了水稻对氮、磷、钾、铁的吸收量和干物质的累积;干湿交替和过氧化物都可以增加土壤中无定形铁浓度,同时提高根系活力,从而诱导水稻根表形成更多的铁膜,其中过氧化物处理更有利于促进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累积.该研究为田间条件下调控水稻根表铁膜浓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1983-1988

外源脱落酸对连作障碍下栝楼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摘要:在金华地区选取连作3 年的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为试验材料,通过浇灌不同浓度(0,2.5,5,7.5,10 mg·L^-1)脱落酸(ABA),在正常连作情况下测量其叶片的抗氧化酶系活性,探究外源脱落酸缓解栝楼连作障碍的作用机制,为缓解栝楼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正常连作情况下,栝楼幼苗经过外源ABA 连续处理7 d,处理结束后再过7 d 对叶片进行采样测定酶活性,发现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物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总体随处理的外源ABA 浓度的升高而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除了PPO 酶活性的峰值出现在外源ABA 浓度为7.5 mg·L^-1 外,其余酶的酶活性峰值均出现在5mg·L^-1.在过高的外源ABA 浓度下,SOD、POD、CAT 的酶活性出现低于对照组的现象,推测过高浓度的外源ABA 可能不利于连作植物生长.由隶属函数分析得出,5 mg·L^-1 的外源ABA 可以有效缓解栝楼的连作障碍.
1989-1994

兰州市大气相对湿度与PM10浓度和大气能见度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将相对湿度RH 与PM10 浓度、大气能见度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目前还相对较少.利用兰州2002-2012 年的环境气象资料,对相对湿度RH、PM10 浓度与能见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RH 与PM10 浓度和大气能见度之间的直观联系,加深对灰霾形成过程的认识.将RH 以5%的间隔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各区间ρ(PM10)平均值与RH 平均值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相关系数)达0.940;高颗粒物浓度更多地出现于低湿天气条件下,但高湿度非降雨天气条件下颗粒物容易积聚.随着RH 增大,大气能见度随ρ(PM10)变化率的绝对值增大;RH 在75%以上时,增加相同的ρ(PM10)所导致的大气能见度下降量是RH 在40%-45%时的2 倍以上;RH 45%-60%,大气能见度可较好地反映ρ(PM10)的变化,而RH大于60%时,大气能见度的降低主要反映ρ(PM10)含水量的快速增加而并非指示ρ(PM10)的增加.在分析无降水天气过程时发现,当RH 在80%-90%之间时PM10 的平均值明显下降,二者不呈负相关.可能的原因是这种高湿度天气通常出现在夏秋季节,一方面污染物排放强度较低,另一方面大气稳定度低,逆温层厚度比较稀薄,静风频率出现的概率比较低,风速相对于冬春季节较大(平均风速大于1.5 m·s^-1),污染物易扩散.大气能见度与同期地面气象条件和主要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比较表明,相对湿度、PM10 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兰州能见度变化对PM10 比较敏感.PM10 对能见度的影响以冬季最为明显,秋季次之,夏季最弱.兰州由于特殊的河谷盆地地形,复杂的气象条件使得兰州地区大气相对湿度与PM10 浓度和大气能见度的关系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
1995-2001

乌鲁木齐大气细颗粒物PM2.5水溶性离子浓度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摘要:大气细颗粒物PM2.5 是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最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对其水溶性离子的研究是一项非常必要而迫切的工作.文章对乌鲁木齐市中心区域树木年轮实验室和黑山头2013 年1 月-2014 年2 月期间采集的大气细颗粒物样品,利用离子色谱仪分析了其中的水溶性离子分布特征,采用硫转化率(SOR)、离子相关性分析等分析其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年轮室和黑山头PM2.5 中总离子浓度平均值分别为88.03 和65.11 μg·m^-3,分别占PM2.5 质量浓度的51.21%和33.8%.年轮室各种离子的季节变化明显:SO4^ 2-、NO3^-、Cl^-和NH4^+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Na^+表现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Ca2+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SO4^2-、NO3^-和NH4^+是PM2.5 中主要的离子,(NH4)2SO4、NH4HSO4 和NH4NO3 是乌鲁木齐PM2.5中水溶性组分的可能结合方式.Cl^-和K^+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燃烧排放,Ca^2+和Mg^2+主要来自土壤、二次扬尘和燃煤.乌鲁木齐大气PM2.5 中ρ(NO3^-)/ρ(SO4^2-)为0.40,说明目前固定排放源仍然是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本研究为更深入了解乌鲁木齐市颗粒物污染现状提供参考,同时为确定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2002-2008

机动车排放对PM2.5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

摘要:PM2.5 的大量存在已对人类生活和大气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机动车作为城市PM2.5 的主要污染源,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旨在研究机动车对道路两旁PM2.5 数浓度时空分布和影响情况.选取北京市西三环主干道旁校园、居民区、公园3 类典型区域,分别在水平及垂直方向进行PM2.5 浓度连续监测,分析其分布规律,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讨论了交通主干道两旁车流量、车速与PM2.5 浓度分布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空间上,PM2.5 浓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均呈现一定规律性.水平方向上,PM2.5 浓度变化整体的下降趋势明显.距离道路0-200 m 之间平均下降幅度为5%,但0-50 m 出现反常增大的现象,增大幅度高达8%,随着水平距离的继续增加,均匀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6.5%.垂直方向上,由于大气垂直结构复杂,不同垂直距离的PM2.5 浓度随高度递增变化不显著,呈波动趋势,其中1-10 m 下降幅度为10%-11%,10-20 m 的增大幅度为7%-11%,20-35 m 的下降幅度不明显,PM2.5 浓度趋于稳定.时间上,PM2.5 浓度在7:00-9:00 时间段受机动车流量影响大幅度上升,午间11:00-13:00 PM2.5 浓度变化不明显,13:00-15:00 逐渐下降至白天的谷值点,19:00 后受交通环境和逆温等大气条件两方面因素影响,PM2.5 又开始大幅度上升,达到峰值,约为白天最低浓度的2倍.数据显示,车流量与PM2.5 浓度在150 m 处的相关性最好,0 m 处相关性最弱;车流量变化与垂直高度上的PM2.5 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在10 m 高处相关性最好,0 m 处相关性最差.通过本文实验结果可知,水平方向50 m 处的PM2.5 浓度值最高,垂直方向10 m 处的PM2.5 浓度值最低,并且车流量的大小是影响道路两旁PM2.5 浓度高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水平方向上相关关系更为明显,而车速的快慢与道路两旁PM2.5 浓度高低并无明显关系.
2009-2016

珠江下游不同水体中金属元素在颗粒相和胶体相中的分布和分配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水体中重金属在颗粒相和胶体相中的分布特征,运用连续流离心机、切面流超滤分离技术(UF)和反渗透技术(RO),从流花湖公园的湖泊和珠江下游的水库、河流、河口共4 种水体中分离了大量的颗粒物、胶体,然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其中的重金属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比不同水体中颗粒态重金属的浓度(ng·L^-1)的季节变化,发现春季受降水影响,重金属的浓度最高.通过比较颗粒物、UF-胶体和RO-胶体中重金属的浓度,可以得到重金属在颗粒物、不同粒径的胶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富营养化程度高的湖泊水体(LHH)中,大多数重金属主要分布在颗粒相中.河口中Cr、Mn、Zn、Pb、Co、Ag、Cd 这些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重金属,受河口絮凝沉降作用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大分子颗粒相中.不同水体中重金属在两相中和在胶体中的分配情况各不相同,说明重金属在两相中的分配与颗粒物、胶体及重金属的性质有关.
2017-2021

滇池铜绿微囊藻春化过程与诱导低温间的关系

摘要:在滇池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in Dianchi Lake)春化作用被揭示后,认识到该藻生长活动对低温有需求,分析冬季低温对滇池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春化过程与诱导低温间的关系等,对深入认识藻大暴发的春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中先用31 ℃对藻高温休眠处理,然后用14-7 ℃低温诱导,最后在19 ℃、2 000 lx 下培养3 d,算出平均藻增长率,用变温实验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实验结果为:藻生长启动的春化过程(诱导时间/诱导低温)为12 h/14 ℃、11 h/13 ℃、9 h/12 ℃、7 h/11 ℃、6 h/10 ℃、7 h/9 ℃、8 h/8 ℃、10 h/7 ℃,10 ℃为最适诱导低温;藻增长的最大春化过程实验中,10 ℃连续处理45 d 后,平均藻增长率稳定在42.2%,这时藻数量2 d 增长1 倍,与藻暴发时的藻增长一致;低温间的掩盖实验表明,强低温的藻春化作用掩盖弱低温的藻春化作用,但在10-7 ℃内,掩盖作用是短时间的;对低温春化过程的累积作用分析表明,诱导低温在14-10 ℃波动对藻作用过程中,最强低温的间断春化过程具有累积作用,而诱导低温在10-7 ℃波动对藻作用过程中,最强低温的间断春化过程则没有累积作用;滇池的铜绿微囊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9 ℃,而太湖的铜绿微囊藻为25 ℃,生长在滇池的铜绿微囊藻是铜绿微囊藻中适应云贵高原湖泊的一个生态型,即滇池铜绿微囊藻,学名Microcystis aeruginosa in Dianchi Lake;对春化作用重新定义分析,滇池铜绿微囊藻的春化作用属于广义春化作用.
2022-2026

热带大型水库蓝藻群落季节动态特征-以大沙河和高州水库为例

摘要:为了解热带大型水库蓝藻群落结构的组成和季节动态,于2011 年和2010 年分别对两座热带大型水库进行逐月采样,研究其蓝藻群落结构的组成和季节动态特征,并探讨关键的环境因子.两座水库共检测到蓝藻14 属,在蓝藻种类组成上两座水库没有明显差异,但蓝藻群落结构和季节动态差异明显.生态幅较宽的种类,如鱼腥藻Anabaena、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微囊藻Microcystis 分布较广且多为优势种.高州水库为中营养水体,蓝藻生物量在0.039 mg·L^-1 以下,丰水期蓝藻生物量较高,以丝状蓝藻(泽丝藻Limnothrix)、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和蓝纤维藻)为优势种.大沙河水库为富营养水体,全年蓝藻生物量在0.23 mg·L^-1 以上,枯水期蓝藻生物量较高,在3-12 mg·L^-1 之间,以具伪空泡结构的蓝藻(微囊藻和鱼腥藻)为优势种.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总磷、总氮、温度、硝氮、正磷酸盐、真光层深度以及真光层与混合层深度之比等7 个环境变量对蓝藻群落有显著作用(P〈0.05),其中总磷浓度与群落的相关性最高,其次为总氮和温度.相对于中营养水体,富营养水体的光可获得性更低,同时营养盐的限制作用较弱,具有伪空泡结构的蓝藻多为优势种.在富营养的大沙河水库,微囊藻和鱼腥藻全年维持一定的生物量,不存在温带水体的“越冬”现象,且其生物量在冬季更高.热带水体蓝藻群落的演替机制与温带、亚热带地区有较大的区别,温度对蓝藻群落的作用以间接作用为主.
2027-2034

一株既产表面活性剂又高效降解石油烃菌株的鉴定及降解效果

摘要:在修复石油烃污染的环境时,多采用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效果,而一些微生物既能降解石油烃,又能代谢分泌表面活性剂,从而促进油的乳化,提高油的分散程度,增大菌株和油珠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对石油烃的降解,增强修复效果.该研究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既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又高效降解石油烃的菌株B-6.通过观察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 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了菌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及降解石油烃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B-6 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株B-6 的发酵液经粗提后,得到黄褐色粘稠状生物表面活性剂粗品,其产量为2.19 g·L^-1.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菌株B-6 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物质.该菌株用于水中石油烃的降解,石油烃初始浓度为2 000 mg·L^-1,120 r·min^-1、30 ℃下振荡培养5 d 后,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率达99.13%.
2035-2039

一株高效甲醛降解菌的分离筛选与降解特性研究

摘要:甲醛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重要化工原材料和有机溶剂,其35%-40%的水溶液是医学上和科研上常用的防腐剂.然而,甲醛作为一种原生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将其释放到环境中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具有极大的环境风险.利用微生物降解甲醛已成为治理甲醛污染的重要方法.为了获得高效的甲醛降解微生物,该研究采集北京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作为菌种分离源,利用稀释平板涂布及平板划线的方法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能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降解菌株,并将其命名为MCA01(CGMCC11443).通过对该菌株的菌落形态和菌株形态进行观察,并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 2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其配套的革兰氏阴性鉴定板对该菌株进行常规快速鉴定,结果显示,MCA01 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的相似度为99%.利用PCR 扩增得到菌株的16S rRNA 基因,并基于测序所得序列对菌株MCA01 进行了BLAST 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指出此分离菌株与Pseudomonas putida 的同源性为100%.综合上述方法,鉴定所分离的菌株MCA01 属于恶臭假单胞菌.在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中对菌株MCA01 的甲醛耐受性及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菌株MCA01 至少能耐受1 600 mg·L^-1 的甲醛浓度.当甲醛初始浓度≤1 000 mg·L^-1 时,菌株MCA01能够在12 h 内完全降解溶液中的甲醛;当甲醛浓度增至1 600 mg·L^-1 时,菌株MCA01 在24 h 内对甲醛降解率为38.5%.菌株MCA01 对甲醛具有良好的降解效率,该研究结果对殡仪场所内防腐废水等受甲醛污染环境的微生物治理具有较好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204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