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论与综述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5906
  • 国内刊号:44-1661/X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272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11
  • 综合影响因子:1.84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环境学报 2015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暖温带-中温带过渡区4种典型森林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

摘要:温度是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生态因子,过渡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揭示暖温带-中温带过渡区森林土壤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选择在暖温带-中温带过渡区分布面积较大的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红松(Pinus koraiensis)、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和天然阔叶混交林4 种森林类型,利用Li-8100 红外气体分析仪于2010-2013 年连续观测土壤呼吸速率,同时利用森林小气候梯度观测系统连续同步观测大气温度、大气降水和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系统研究了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及其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红松、油松和阔叶混交林的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Rs,以CO2 计)分别为(2.31±0.01)、(2.07±0.71)、(1.55±0.03)和(2.24±0.02)μmol·m2·s-1;4 种森林类型的Rs 与10 cm 土壤温度(t10)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00〈0.01);生长季期间落叶松、红松、油松人工林和天然阔叶混交林的Q10 值分别为3.32、4.46、4.12 和3.59,其中红松人工林Rs 对t10 的温度变化最敏感,而天然阔叶林和落叶松人工林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本研究还对非生长季(11 月-翌年3 月)期间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呼吸进行了连续监测,并依据非生长季期间土壤温度的变化,将非生长季期间的土壤呼吸分为冻结期(t10-mean:10.0-2.0 ℃)、冻融期(t10-mean:0.5-2.0 ℃)和非冻结期(t10-mean:〉2.0 ℃)3 个阶段.结果显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在非生长季期间仍有微弱的呼吸作用(以CO2 计,0.01-1.38 μmol·m^2·s^-1),整个非生长季期间Rs 与t10 有极显著相关关系(r^2=0.586 3,P=0.000〈0.01),非生长季冻结期的Rs 与t10 无显著相关关系(P=0.503〉0.5),冻融期的Rs 变化较剧烈,且较冻结期有较明显的增加;整个非生长季落叶松人工林的Q10 值为4.65,是生长季的1.40 倍.研究结�
1757-1764

四川省老君山常绿阔叶林乔木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

摘要:森林生物碳储量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四川省老君山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外业样地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012 年和2015 年的植被调查数据,对其乔木层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了计量,分析了乔木层碳储量的空间分配格局,并对不同样地年固碳能力与碳汇潜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老君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1 500 m 处普查样地和1 700 m 复查样地的森林乔木层碳储量(以C 计)分别为142.95和139.67 t·hm^-2,乔木年平均固碳增量分别为7.45 和7.11 t·hm^-2,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83%和5.68%.其中,普查样地的乔木层碳储量、年平均固碳增量、平均年增长率均大于复查样地,显示了老君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而且海拔1 500 m 处的乔木层在碳蓄积方面占主导优势.另外,海拔1 500 m 处常绿阔叶林乔木层碳储量主要存储在树高h≥10m(比例50.54%)和径级10 cm≤d〈20 cm(比例40.08%)的乔木中,1 700 m 处的常绿阔叶林乔木碳储量主要存储在树高5m≤h〈10 m(比例56.88%)和径级10 cm≤d〈20 cm(比例48.82%)的乔木中.尤其是老君山常绿阔叶林目前中龄林所占的比重较大,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森林经营管理及碳汇功能评价提供参考.
1765-1770

不同经营模式下杨树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摘要: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土壤中易受微生物活动、土地利用方式及耕作措施等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组分,对土壤碳平衡和土壤肥力保持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北两种常见的杨树(Populus euramevicana)人工林经营模式(纯林:CP,农田林网:NL)样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经营模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剖面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CP 模式下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碳(LOC)、颗粒有机碳(POC)及微生物量碳(MBC)的含量都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与0-10 cm 土层相比,30-40 cm 土层中TOC、LOC、POC 和MBC 的含量分别下降了39.24%、69.12%、60.28%和49.91%.农林网模式样地NL1采样点土壤各形态有机碳含量在土层中的变化规律与纯林模式类似,即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而NL2 和NL3 采样点则表现为20-30 cm 土层的各形态有机碳含量最高.结果还表明,除MBC 外,CP 模式下上层土壤(0-10、10-20 cm)中的TOC、LOC 和POC 的含量都比NL 模式下对应土层的高,而NL 模式下各土层土壤w(MBC)/w(TOC)和w(LOC)/w(TOC)的值都高于CP 模式下对应土层的土壤,w(POC)/w(TOC)的值则为CP 模式高于NL 模式下的土壤.相关分析表明,除了受人为干扰大的NL2 采样点外,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总有机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受土壤性质及人为活动影响,各活性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在不同经营模式样地中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1771-1776

中国农业净碳汇空间集聚与分异

摘要:农业净碳汇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是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生态化转型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精准把握长时间尺度、微观空间单元下中国农业净碳汇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文章采用全国县域尺度农业数据,结合标准差椭圆方法、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等分析工具,对中国县域农业净碳汇空间格局分布规律进行详细探讨.研究表明,(1)从标准差椭圆方法揭示的空间分异格局来看,净碳汇空间分布中心整体存在向东北移动的趋势,空间分布范围存在明显的收缩态势,东北地区净碳汇对全国净碳汇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加强.(2)从全局空间自相关揭示的净碳汇空间集聚格局来看,全国净碳汇自1991-2011年经历了集聚-分散的过程.1991-2001 年间,空间自相关程度在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活动结构的相似性在空间上表现得较为明显.2001-2011 年,空间自相关系数大幅下降,意味着净碳汇高值集聚区域在空间上逐渐呈现碎片化.(3)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农业净碳汇高值集聚区不断增多,低值集聚区不断减少,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汇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的改善.已经形成了东南地区净碳汇、西北地区负碳汇为主的空间分布格局.
1777-1784

科尔沁沙地南缘小叶锦鸡儿和黄柳灌丛生态系统碳汇动态研究

摘要:为了解科尔沁沙地南缘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和黄柳(Salix gordejevii)灌丛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在赤峰市敖汉旗风沙土区分别选择9 个林龄序列的小叶锦鸡儿和9 个林龄序列的黄柳典型灌丛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代替时间样地测量法来量化两种灌丛人工林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的碳密度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林龄灌丛生态系统碳密度和年碳汇速率的变化趋势,并拟合了林龄与碳密度和年碳汇速率方程.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和黄柳两种灌丛林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碳密度均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各层碳密度大小为:土壤层碳密度最大,分别占生态系统碳密度的60%和75%,灌木层碳密度次之,分别占生态系统碳密度的23%和38%,草本层、凋落物层碳密度最小,均占生态系统碳密度的1%左右;灌木层各器官碳密度均为枝〉根〉叶,草本层各器官碳密度均为地上部分〉地下部分;两种灌丛林的碳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可用对数函数表述,生态系统年碳汇速率的变化可用乘幂式方程表述,林龄〈10 a 时,年碳汇速率增长迅速,〉10 a 时,年碳汇速率呈下降趋势.研究认为小叶锦鸡儿和黄柳灌丛群落碳密度随林龄增加的变化规律明显,具有一定的碳汇潜力;林龄〈10 a 时为年碳汇速率增长迅速期,随着林龄的增加,年碳汇速率有下降的趋势,需对灌丛林进行有效的抚育管理.
1785-1790

华北低山丘陵区人工林土壤CH4通量测定代表性时段研究

摘要:在日尺度上选取合适的时间段测定土壤CH4 通量,取其均值代表日均值,可使短时间内土壤CH4 通量观测数据有效反映长时间尺度上土壤CH4 通量.为此,于2014 年11 月-2015 年10 月利用土壤CH4 自动观测系统对华北低山丘陵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人工林的土壤CH4 通量进行昼夜连续性观测,共取得140 d 完整连续数据,其中,生长季(2015年5 月-2015 年10 月)共82 d,非生长季(2014 年11 月-2015 年4 月)共58 d.分析各月土壤CH4 通量的日均值变化特征,计算各月的代表时段与日平均的相对差异百分率,选取相对差异百分率在±10%以内作为代表性时段.各月观测代表性时段选定后,对各月代表性时刻土壤CH4 通量的平均值与日平均值进行拟合,并对其在年尺度上的有效性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2014 年11 月-2015 年10 月各月份的日均值变化幅度分别为-0.74- -1.16、-0.58- -0.79、-0.48- -0.67、-0.55- -0.86、-0.59- -1.49、-0.60- -0.72、-0.70- -0.80、-0.50- -0.66、-0.54- -0.71、-0.71- -0.85 和-0.84- -1.09 nmol·m^-2·s^-1,日较差分别为0.42、0.21、0.19、0.31、0.90、0.12、0.10、0.16、0.17、0.15、和0.24 nmol·m^-2·s^-1;(2)选取8:00-9:00 作为生长季(2015 年5月-2015 年10 月)土壤CH4 通量的代表性时段;选择9:00-10:00 作为非生长季(2014 年11 月─2015 年4 月)的代表性时段;(3)各月的代表性时段内土壤CH4 通量平均值与24 h 日平均值的相对差异分别为5.71%(正向)、4.50%(正向)、-1.98%(负向)、3.11%(正向)、6.34%(正向)、-7.37%(负向)、-1.23%(负向)、-9.03%(负向)、-4.43%(负向)、-0.71%(负向)、4.97%(正向),均在±10%以内;(4)对各月代表性时刻土壤CH4 通量的平均值与日平均值进行拟合,发现各月代表性时段土壤CH4 通量平均值与24 h 日平均值数据差异最小出现在9 月,最大出现在7 月;(5)将选择的代表性时�
1791-1798

基于MODIS的山东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卫星遥感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以指示地表绿度和植被覆盖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大尺度地表植被活动的监测和评估.基于2000-2014 年的328 景MODIS/NDVI 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基于栅格像元的趋势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2000 年以来山东省不同区域植被覆盖和绿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15 年山东省植被年平均NDVI 和春季NDVI 都呈现显著增加趋势(P〈0.01),NDVI 的增加趋势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关系显著(P〈0.05);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剧,生长季绿色植被面积显著减少,平均每年减少243 km^2.(2)NDVI 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鲁西农业区植被与黄河三角洲以及南四湖的湿地植被变化趋势相反,农田植被绿度有增加趋势,湿地植被绿度下降明显.这一趋势差异与不同植被类型对于降水年际变化的响应差异有关.(3)由于不同植被类型对于自然和人为活动干扰的适应能力不同,不同地区的植被覆盖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植被稳定性的排序为:农田植被〉森林灌木植被〉湿地植被.说明湿地植被对于环境变化的响应最敏感,而人为管理的农田植被的抗干扰能力最强.本研究对于了解山东省植被覆盖变化格局特征和评估不同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响应具有积极作用.
1799-1807

喀斯特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原生动物的指示作用研究

摘要:为了揭示土壤原生动物对喀斯特生态恢复的指示作用,进而为深入了解喀斯特生态恢复的过程机制和构建恢复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广西古周村典型喀斯特景观为代表,选取不同种植年限(2、4、8、12 年)人工林生态恢复样地和石漠化对照样地,研究了表层土壤原生动物对人工林生态恢复的响应特征.在本研究的喀斯特样地,共鉴定到土壤原生动物22 种,其中鞭毛虫8 种,优势类群包括动基体目、金滴目和眼虫目;肉足虫4 种,优势类群有变形目和表壳目;纤毛虫10 种,优势类群包括下毛目、前口目、肾形目和侧口目.土壤原生动物总数从石漠化样地的1 g 干土425×10^3 个,逐渐增加到12 年人工林恢复样地的633×10^3 个,年恢复速率为1 g 干土17.7×10^3 个.土壤原生动物的类群数从石漠化样地的17 种显著增加到12 年人工林恢复样地的22 种.人工林恢复样地的土壤原生动物丰富度指数(3.10-3.30)显著高于石漠化样地(2.64),平均高出19%-27%;香农多样性指数(2.59-2.77)和均匀度指数(0.86-0.91)随生态恢复的变化不明显.土壤孔隙度、湿度、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和微生物碳含量均随恢复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或升高,其年增长速率分别为3.84%、6.85%、3.89%、11.5%、4.20%、7.13%、24.8%,并与原生动物总数、类群数和香农指数(除了总有机碳与类群数、速效氮与香农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本研究表明,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大小和多样性对喀斯特生态恢复的响应敏感,与土壤基本肥力形成协同演变,可以作为喀斯特生态恢复的指示生物.
1808-1813

氮沉降增加对原始阔叶红松林蚯蚓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摘要:氮沉降是影响陆地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以往对凋落物和土壤有机碳降解过程中分解者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方面,而对土壤动物蚯蚓的研究较少.对中国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地施氮处理6 年,施氮量为背景条件下增加N 50 kg·hm^-2·a^-1,运用手捡法和方形土壤采样器对森林覆盖层和土壤矿质层中蚯蚓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元素分析仪测定了凋落物和土壤层中的有机碳氮含量.结果显示,在对照和施氮样地,蚯蚓的种类和密度分布模式相似,共观察到4 种类型的蚯蚓,分别是表栖类的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和环毛蚓(Pheretima sp.)、内栖类和深土栖类的长白山杜拉蚓(Drawidachangbaiensis)及蚯蚓的幼虫线蚓(Enchytraeidae spp.).其中,Eiseniafoetida 种类的密度最大,可以达到25 individuals·m-2,其次为Drawidachangbaiensis 种类,其密度可达到6 individuals·m^-2,Pheretima sp.的密度最小,甚至在本次调查的施氮样地并未发现该类蚯蚓.3 种功能群在两个处理中总的密度分别为对照样地23 individuals·m^-2、施氮样地为31 individuals·m^-2,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对照和施氮土壤中蚯蚓的种类和密度没有明显差异(P=0.238).在调查的4 个层位中,总碳并未受到氮添加的影响,同时,总氮也并未呈现出显著的变化,这与蚯蚓的研究结果-致.该研究可为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814-1817

半红树植物杨叶肖槿和海芒果的光合特性研究

摘要:杨叶肖槿(Thespesia populnea)和海芒果(Cerbera manghas)是2 种有较高药用价值和园林价值的半红树植物,在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测定了这2 种半红树植物的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响应曲线等光合特征指标.结果表明:杨叶肖槿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分别为519.301 和42.178 μmol·m^-2·s^-1;海芒果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分别为268.287 和29.862 μmol·m^-2·s^-1,杨叶肖槿和海芒果分别属于典型阳生植物和中生植物.比较2 种半红树植物光合特性发现:杨叶肖槿具有较高的非光化学荧光淬灭(NPQ,2.264)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9.640 μmol·mmol-1),这表明杨叶肖槿在强光下的光保护能力和水分利用能力更强;在高于光饱和点的光强下,杨叶肖槿叶片光合速率未出现下降趋势,对高温和强光照的适应能力更强.海芒果具有较高的比叶面积(SLA,99.07 cm^2·g^-1)、叶绿素a/b 比值(3.519),能在低光环境中有效吸收和转化光能,对低光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力.上述结果表明,在海岸带绿化中,杨叶肖槿可作为先锋树种种植,而海芒果则需要与阳生植物搭配种植或种植于林缘.
1818-1824

小麦-蚕豆间作对根系分泌糖和氨基酸的影响

摘要:根系分泌物在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中充当信号物质,其对植物根际过程影响重大.糖和氨基酸是根系分泌物中两类最主要的物质,目前有关这两类分泌物的研究颇多,但在间作系统中尚缺乏系统研究,人们对间作系统中根系碳和氨基酸的分泌特征尚不清楚.为探讨间作对根系糖和氨基酸分泌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生育期单作、间作小麦(Tricumaestivum L.cv. Yunmai42)、蚕豆(Vicia faba L. cv. Yundou 8363)的根系质量、根冠比、根系中糖和氨基酸的含量及其分泌速率.研究结果表明,(1)与单作小麦相比,间作提高了拔节期(98d)小麦根系总糖和蔗糖含量,分别提高75.78%和114.5%;在拔节期(98d)、孕穗期(120d)和灌浆期(142d),间作提高了根系总糖分泌速率,分别提高126.9%,34.9%和59.8%;其中,3 个时期间作蔗糖分泌速率分别是单作的2.37、1.41 和2.0 倍.间作对蚕豆根系糖含量及糖的分泌没有影响.(2)与单作相比,在蚕豆分枝期(57d)、结荚期(120d)、籽粒膨大期(142d),间作提高了蚕豆氨基酸分泌速率,分别提高了75.9%、41.5%、39.6%;间作对小麦根系氨基酸含量及根系氨基酸分泌无影响.总之,间作种植提高了作物根系糖含量,促进了根系糖和氨基酸的分泌,但作物种类不同、生育期不同,间作对根系分泌影响并不相同.
1825-1830

稀土矿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摘要:以2007 年在长汀稀土废弃地建立的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于2012 年通过对不同模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筛选出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废弃地最佳植被恢复模式.植被恢复模式主要采用适应能力强的乡土植物(宽叶雀稗Paspalumwettsteinii、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木荷Schima superb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油茶Camellia oleifera),按草-灌-乔方式不同配置模式进行植被恢复.2012 年在长汀稀土废弃地的堆积池和取土场两个功能区每个试验地上,布设10 个10 m×10 m 样方,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同时在每块试验地上使用10cm×10 cm×10 cm 白铁盒采集5 个样品,用于分析土壤水稳定团聚体.采用隶属函数综合评判法对各种植被恢复模式进行土壤肥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取土场与废弃堆中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取土场植被恢复后土壤pH值、容重降低,其余指标则表现出不同程度提高;废弃堆植被恢复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与取土场略有不同,表现为土壤容重、水解性氮比对照地下降,其余指标有所提高.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肥力存在显著差异,“宽叶雀稗+胡枝子+木荷+枫香+山杜英”模式的肥力指数达0.544,是长汀稀土矿取土场较好的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改良效果较好;“宽叶雀稗+胡枝子+木荷+枫香+巨桉”恢复模式的肥力指数达0.472,对废弃堆的土壤肥力改良效果较好.
1831-1836

县域工矿废弃地复垦空间集中连片度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工矿废弃地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易造成矿区土壤污染、土壤盐渍化、滑坡和泥石流等其他负面生态环境效应.为了消除不利环境影响,应优先复垦集中连片度较高的工矿废弃地区域.为确定县域工矿废弃地复垦后与周围地类的空间集中连片度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借助Fragstats 模型,选取斑块数量(Number of Patches,NP)、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argest Patch Index,LPI)、形状指数(Shape Index,SHAPE)、邻近度指数(Proximity Index,PROX)和Shannon’s 多样性指数(Shannon's Diversity Index,SHDI)等5 个景观指数,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从而构建县域工矿废弃地复垦空间集中连片度测算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进行实例分析,分别设置工矿废弃地复垦为耕地情景(情景1)、复垦为林地情景(情景2)和复垦为草地情景(情景3)3 个情景,计算不同复垦情景下的空间集中连片度大小.研究结果表明,情景1、情景2 和情景3 的评价总分F 分别为4 702.00、4 440.36和4 693.57,情景1 复垦地类与周围地类的空间集中连片度最高,情景3 次之,情景2 最低,因而复垦为耕地情景为较优情景.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评估工矿废弃地复垦空间集中连片度,可为县域工矿废弃地空间集中连片度分析和评价提供科学方法,进而为工矿废弃地复垦方向的确定、复垦空间结构的优化和不良环境影响的消除提供决策支持.
1837-1842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序列植被生物量动态

摘要:基于对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后形成的125 a 的原生演替序列上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了7 个典型样地(S0-S6),分别代表冰川退缩后第0、17、35、49、56、85 和125 年后的演替群落,探讨了不同演替阶段生态系统各组分生物量变化规律及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群落生物量与演替阶段和乔木层优势种的组成密切相关.乔木层生物量与活植物体总生物量均随演替的进行呈显著的指数增长的趋势,分别从10.195 Mg·hm^-2 增至366.122Mg·hm^-2,从9.162 Mg·hm^-2 增至332.461 Mg·hm^-2;不同演替阶段乔木层生物量在各个层次分配中占绝对优势(〉89.871%),其他各层所占比例较小,总趋势为:灌木层〉地被层〉草本层,林下各层生物量分配受到群落环境影响较大.粗木质物残体量和年叶凋落物量也随着演替的进行不断积累,其中粗木质物残体量在针阔混交林阶段(S5)达到最高,年叶凋落物量则随演替的进行呈显著的指数增加的趋势.演替前60 年(S0-S4),柳树(Salix rehderan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冬瓜杨(Populus purdomii)等落叶阔叶树种对乔木层生物量贡献最大,演替后60 年(S5-S6),乔木层生物量则主要来自冷杉(Abies fabri)和云杉(Picea brachytyla)等针叶树种(〉93.070%);乔木层生物量的器官分配以树干所占比例最高,为56.388%-72.658%,枝和根的比例次之,叶所占比例则最小.经过了125 a 的演替,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已达到成熟林水平,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植被演替发展至顶级群落.
1843-1850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辽宁省近54年干旱时空规律分析

摘要:辽宁省是干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研究该地区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有效应对旱灾,采取防御措施,降低旱灾的危害有着积极的意义.利用该区域52 个气象站1961-2014 年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经验正交函数(EOF)以及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等方法,分析了近54 年来辽宁省干旱时空变化分布特征及分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干旱主要发生在19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初、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初、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和21 世纪初.春季干旱和秋季干旱发生的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年份较多,冬季干旱发生范围次之,夏季干旱发生的范围较小,年份也较少.根据REOF 分解的结果,可以将辽宁省干旱划分为西北部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地区、东南部地区.划分的各个区域中,参考各区域SPI12 的平均值可知,3 个地区的平均SPI12 曲线变化趋势基本-致,但也存在差异性.最明显的差异是西北地区与东南地区的差异,出现干旱的年份数量各地区大致相等.从干旱的时段来看,东南部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各有1 次较长时段的干旱,西北部地区有2 次较长时段的干旱,而且相对另外两个区域干旱级别达到中旱以上的时段较少.
1851-1857

基于MOD16产品的三江平原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摘要:借助ArcGIS 10.2 和ENVI 4.5/ID 软件平台,利用MOD16 遥感数据集,统计分析了三江平原2000-2014 年地表蒸散量的年际和年内时空变化状况,探讨了不同地表类型下蒸散量的差异性变化特征.首先将原始的MOD16 产品进行投影转换、数据拼接和重采样等操作,在此基础上计算三江平原地区蒸散多年年均值和月均值,并分析了三江平原蒸散的变化趋势.利用三江平原的矢量边界和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统计了不同时间尺度序列下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蒸散平均值,进而分析不同地物类型下蒸散量的年纪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三江平原年蒸散量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波动范围为447-521mm·a^-1,年平均值为497 mm·a^-1.(2)年内蒸散量呈单峰型分布,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蒸散主要集中在5-9 月份,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在8 月和1 月.(3)多年平均蒸散空间格局呈现北低南高的分布规律,高植被覆盖区蒸散量较大.2000-2014年蒸散变化趋势不明显的面积占88%,蒸散显著、极显著增加(8.74%)的像元主要分布在集贤市区域和双鸭山山区,蒸散显著、极显著减少的像元主要分布在河道以及城市群附近.(4)土地利用特点影响着三江平原蒸散量的分布状况,蒸散强度大小按类型排序依次为森林(46.6 mm)〉草地(34.7 mm)〉农田(38.38 mm)〉荒漠(27.11 mm).研究结果对于加强三江平原水资源管理与水分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858-1864

干旱区典型城市下垫面特征及其与地表热环境的关系研究

摘要:基于2011 年8 月11 日Landsat TM 遥感影像,利用混合光谱线性分解模型提取乌鲁木齐市建成区下垫面不透水面丰度和植被覆盖度信息,利用单窗算法定量反演建成区地表温度,并通过分级方法分析两个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模型对乌鲁木齐市建成区不透水面丰度、植被覆盖度与地表热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混合光谱线性分解方法,基于中等分辨率TM 影像提取干旱区城市乌鲁木齐建成区不透水面,成本低,精度高(精度检验总体均方根RMS 为0.003,远小于精度规定值0.02),且该方法可较好地区分光谱特性相似的城市建设用地和裸地,对干旱区城市用地信息提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乌鲁木齐市建成区不透水面丰度与地表温度呈线性正相关,R^2 为0.69,植被盖度与地表温度呈线性负相关,R2 为0.74;(3)裸地因具有极高的地表温度,形成局部的热岛中心,对干旱区城市地表热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减少和改变裸地对于缓解干旱区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865-1871

厦门市郊区PM2.5和PM10中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摘要:开展气溶胶中重金属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可利用性的研究有利于探析大气重金属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规律,进一步评估大气重金属的环境和健康毒理效应.基于此,该研究采用BCR 连续提取法结合ICP-MS 测定了厦门市集美区2014 年4 月至2015 年3 月为期1 年的PM2.5、PM2.5-10(粒径大小在2.5-10 μm 之间的颗粒物)及其中不同形态金属Al、Cr、Mn、Ni、Cu、Zn、As、Cd、Pb 的含量.结果发现集美区PM2.5、PM10 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0.52±20.48)和(82.48±22.42) μg·m^-3,PM2.5/PM10 比值稳定在40%-70%之间,二者的质量浓度和比值均呈现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季节变化趋势.重金属形态特征结果显示集美区PM2.5、PM2.5-10 中的Al、Cr、As 的存在形态以残渣态为主;金属Ni、Cu、Zn、Cd、Pb 则大量存在于弱酸提取态中,其来源受人为影响显著.这些金属中Pb 和Cd 的富集系数(EF)和生物利用有效系数(K)最高,易迁移进入生物体内,毒性危害高.生物有效性和形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溶胶粒径的减小,非残渣态的重金属含量增高,K 值变大,可迁移转化能力增强,说明PM2.5 中的重金属对生物的毒性高于PM2.5-10 中的,该现象应引起重视.
1872-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