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论与综述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5906
  • 国内刊号:44-1661/X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272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11
  • 综合影响因子:1.84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环境学报 2015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连续2年UV-B辐射增强对传统水稻品种群体磷、钾累积及异质性特征的影响

摘要:UV-B 辐射增强作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UV-B 辐射增强对全球物质循环产生的影响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评估持久稳定农田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在高海拔和高UV-B 辐射背景下对UV-B 辐射的响应,在元阳梯田大田条件下,通过2 年连续UV-B 辐射处理(0 和5.0 kJ·m^-2·d^-1),原位研究低纬度高海拔区稳定持续稻田生态系统中传统水稻(Oryza sativa)品种(月亮谷-YLG 和白脚老粳-BJLJ)对P 素和K 素的群体累积特征及其异质性分配规律.结果表明:(1)2 年连续UV-B 辐射,2个水稻品种的叶、茎、根、籽粒和总生物量显著下降8.1%-61.3%.(2)除月亮谷茎中P 累积量下降外,2 个水稻品种不同部位P 含量、群体累积量和群体累积总量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叶片P 累积量显著增加了39.0%-46.2%,籽粒P 累积量显著增加了39.1%-66.7%.(3)2 个水稻品种的茎和根K 含量和群体累积量增加.除2012 年白脚老粳K 总累积量降低外,UV-B 辐射导致K 累积总量增加5.5%-28.2%.月亮谷籽粒K 累积量增加,白脚老粳籽粒K 累积量降低.总之,连续2 年UV-B辐射使传统水稻品种对P 和K 素的群体累积增加,水稻从叶片P 素代谢、茎秆抗性和种子营养储备等方面产生响应.
1259-1265

华南典型侵蚀区土壤有机碳流失机制模拟研究

摘要:土壤侵蚀条件下的碳流失问题是目前全球碳循环研究中的新点,也是土壤侵蚀基础性研究中的弱点.目前对于土壤侵蚀的研究多侧重于侵蚀造成养分流失及土地退化方面,关于土壤侵蚀对碳循环的影响研究较少.针对华南红壤侵蚀区的碳流失问题,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探讨了华南典型侵蚀区两种土壤类型(林地、弃耕荒地)的有机碳流失过程,主要取得以下一些成果,(1)土壤有机碳的流失主要以侵蚀泥沙为载体,两种土壤(林地、弃耕荒地)坡面的泥沙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随降雨历时逐渐减小的趋势,但雨强和坡度对侵蚀泥沙中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林地土壤坡面的侵蚀泥沙中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弃耕荒地土壤坡面的侵蚀泥沙中有机碳含量.(2)林地土壤的泥沙有机碳富集比大于弃耕荒地的泥沙有机碳富集比,林地土壤有机碳富集比变化范围为0.99-1.65,而弃耕荒地土壤有机碳富集比变化范围为0.86-1.07;林地土壤的有机碳流失率大于弃耕荒地的有机碳流失率.林地土壤的有机碳流失率变化范围为1.6%-18.9%,弃耕荒地土壤的为2.2%-10.4%.土壤有机碳流失率随降雨雨强的增加而增大,坡度对土壤有机碳流失率的影响不显著.(3)土壤有机碳流失强度与侵蚀强度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试验条件下(不同地类土壤、雨强、坡度)土壤有机碳流失强度与侵蚀强度间的函数关系可表达为:y(SOC)=5.104x(Erosion)+0.036(r2=0.984).
1266-1273

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和大针茅草原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化

摘要:近年来不合理的放牧体制造成内蒙古地区土壤退化严重.基于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站建立围封(UG79)、冬季放牧(WG)、持续放牧(CG)和过度放牧(HG)条件下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试验区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化.试验共分为5 个小区,分布为:LUG79、LWG、LHG、SUG79 和SCG.试验利用GPS 在每个小区建立1 个长135 m,宽105 m,共计100 个测量点的空间区域,通过利用HH2 Moisture Meter测量土含水量并研究其空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降水是引起区域土壤含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引起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的关键因子.在羊草区,LWG 土壤含水量(0.29-0.05 cm^3·cm^-3)高于LUG79(0.24-0.03 cm^3·cm^-3),而LHG 由于过度放牧导致最小的土壤含水量(0.21-0.01 cm^3·cm^-3).在大针茅区SCG 土壤含水量(0.28-0.07 cm^3·cm^-3)要大于SUG79 区(0.27-0.05cm^3·cm^-3).相较于围封而言,SCG 和LWG 区在适度的持续放牧与冬季放牧方式下能增强土壤对水分的保持能力,说明适度的放牧强度能增加土壤含水量.在围封区域SUG79 区的土壤含水量高于LUG79 区的土壤含水量.从地统计分析结果看,每个试验区的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均具有-定的稳定性,其空间结构比均高于97%.但两个围封的UG79 区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比放牧的CG、WG 和HG 试验区更稳定,说明放牧对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的稳定性有一定破坏作用.
1274-1279

不同碳氮比有机肥对沙泥田烤烟根际土壤碳氮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针对华南沙泥田烟区因土壤碳氮比失调而导致烟叶香气质稍差、香气量不足的问题,通过比较不同w(C)/w(N)比有机肥配施对烤烟各生育期根际土壤碳、氮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阐明不同碳氮比有机肥介导的土壤酶催化反应对根际土壤养分转化的调控机理.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碳氮比的花生饼肥和猪粪配施有机肥对沙泥田烤烟根际土壤Nmin、微生物C、N 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w(C)/w(N)=15-36 的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烤烟生育前期对氮素吸收和累积,降低生育后期氮素吸收和累积;w(C)/w(N)=25 处理时烤烟根际土壤NH4+-N 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呈降低趋势,而硝态氮呈增加趋势,且在团棵期、旺长期时显著高于现蕾期和成熟期,而土壤Nmin 随生育期呈降低趋势,这与烟株吸氮规律较吻合.与对照相比,施用有机肥显著增加大田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w(C)/w(N)=25、36 处理在烟株旺长期-成熟期时根际土壤微生物量氮显著高于w(C)/w(N)=15、52 处理,表明w(C)/w(N)=25~36 处理显著提高后期氮固持,减少后期氮供应,抵御氮的奢侈吸收.w(C)/w(N)=25、36 时烟株根际土壤转化酶活性随生育进程降低,但团棵期和旺长期时高于其他处理;w(C)/w(N)=25、36 处理烟株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在团棵时较高,根际氮素转化较为活跃,而后逐渐降低;各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团棵-现蕾期随生育进程增强;w(C)/w(N)=25、36 处理现蕾期和成熟期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整个生育期来看,在同等施氮量下,w(C)/w(N)=25-36 的有机肥处理的烤烟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之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有利于烟株前期的旺盛生长和后期氮代谢及时向碳代谢转化.该研究表明增施有机肥可不同程度提高烤烟团棵期一成熟期时根际Nmin 含量,有
1280-1286

林窗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摘要:基于细菌16S rDNA 的PCR-DGGE 方法,以林下(US)为对照,研究了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人为采伐形成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7 种不同大小林窗(G1:100 m^2、G2:225 m^2、G3:400 m^2、G4:625 m^2、G5:900 m^2、G6:1 225 m^2、G7:1 600 m^2)在冬夏两季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凋落物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受到林窗大小的显著影响,这种差异性受到季节的影响.有些菌纲只出现在特定大小的林窗,例如,绿弯菌纲(Chloroflexi)和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都只出现在US 和G1 林窗,芽孢杆菌纲(Bacilli)只出现在大中型(G4-G7)林窗,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只出现在中型(G4 和G5)林窗,浮霉菌纲(Planctomycetacia)只存在于G5、G7 和US.冬夏两季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冬季的细菌类群高于夏季.在冬季,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与林窗大小、凋落物含水率、日平均温度、凋落物的全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相关;在夏季,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仅与日平均温度和全碳含量显著相关.总体来看,变形菌门是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优势类群,有利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碳氮循环.林窗的形成改变了凋落物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减小了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但增大了优势度指数.冬季的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高于夏季,优势度则低于夏季.
1287-1294

三江源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其对主要气候要素的响应

摘要:选择三江源地区22 个高寒草甸样地进行土壤分层(0-10,10-20,20-30 cm)取样,测定土壤的pH 值、有机碳(Totalorganic carbon,TOC)、全氮(Total nitrogen,TN)、速效氮(Available 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和速效磷(AvailableP,AP),并与年均温(Mean annual temperature,MAT)和年降水量(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MA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从西北向东南pH 值依次降低,而土壤养分中的有机碳、全氮和速效氮的分布特征则相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pH 值先保持不变后稍微增大,土壤各养分含量呈减少趋势,其中10-20 和20-30 cm 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分别为3.85,3.40 g·kg^-1,速效磷含量分别为3.67 和3.90 mg·kg^-1,即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在深层土壤中变化幅度不大.在对温度降水响应方面,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对年降水量比年平均温度更敏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pH 值与年降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pH 值和大部分养分在浅层土壤比深层土壤对温度降水的灵敏度大,然而速效磷与年均温的负相关关系在20-30 cm(-0.617,P〈0.01)土壤中大于0-10 cm(-0.509,P〈0.05)、10-20 cm(-0.521,P〈0.05)土壤.
1295-1301

艾比湖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和盐分的空间异质性

摘要:荒漠盐生植物作为艾比湖湿地广泛分布的植物类群,其影响下的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变化特征,对于研究盐生植物适应盐渍化环境的机理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12 和2013 年对艾比湖湿地3 种不同生境(灌丛生境、草甸生境、稀疏乔木生境)进行野外调查,采用传统统计学方法与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养分和盐分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1)灌丛生境-草甸生境-乔木生境,随湖距和海拔高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盐含量显著升高(P〈0.05);(2)表层0-5 cm 土壤聚盐和聚养现象极为显著(P〈0.01),且呈上高下底分层结构;(3)灌丛生境-草甸生境-稀疏乔木生境,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盐均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且空间分布不均,其空间异质性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如微地形、湖面积波动、成土母质、气候变化等引起,以条带状和斑块状镶嵌分布;(4)通过对3 种不同生境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异性是影响土壤全氮变异性分布的重要因子,而土壤盐分异质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引起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异质性的重要因素.
1302-1309

1951─2012年三峡库区降水时空变化研究

摘要:对区域降水时空分布变化趋势的分析可以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管理与利用提供参考,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共27 个气象站点的逐月降水数据,通过线性倾向统计、滑动平均两种方法对三峡库区1951─2012 年年均、雨季、旱季降水与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对三峡库区内年均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近62 a 来的年均、年均雨季、年均旱季降水量和年均降水日数都有减少趋势,年均降水日数的减少趋势比降水量的减少趋势更加显著,并且降水日数明显减少的时间要早于降水量,这表明平均每个降水日内的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也即短历时强降雨事件呈增加趋势.多年平均降水量与经度(P=0.081)、纬度(P=0.367)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而与海拔高度(P=1.90E-4)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与经度(P=0.539)相关系不显著,而与纬度(P=8.77E-4)和海拔高度(P=1.82E-12)均达到极显著相关.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与海拔高度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可以利用海拔高度相对准确预测研究区内年降水和降水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海拔每升高100 m,对应降水量与降水日数分别约增加30 mm、4.5 d.
1310-1315

广东省1956-2010年旱期降水特征

摘要:旱灾是影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利用1956─2010 年广东省125 个雨量站降雨资料,采用降雨量等值线图、累积距平、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广东省春旱、秋旱期降雨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广东省干旱灾害的监测、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春旱期和秋旱期降雨空间分布表征总体相反,春旱降雨南少北多,高值区位于粤北清远,低值区位于粤西湛江雷州半岛地区;秋旱降雨南多北少,高值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江门,低值区位于粤北的韶关;但阳江、汕尾等地在春旱、秋旱期内均表现为降雨高值区.(2)1956-1986 年及2002-2010 年春旱、秋旱期降雨变化相似,在1956-1960 年、1971-1985 年间波动增加,1961-1970 年、2002-2010 年间减少;1986-2001 年间春、秋旱期降雨变化总体相反,1986-1992 年间春旱期降雨微弱增加,秋旱期降雨减少,1993-2001 年间春旱期降雨波动减少,秋旱期降雨波动增加;且春旱期降雨变化较秋旱期降雨更为显著:春旱期降雨量年代距平百分比变化范围为-10.96%-18.60%,而秋旱期降雨量的年代距平百分比变化范围为-8.51%-8.17%.(3)春、秋旱期降雨均以2-4 a 左右时间尺度的年际变化为主要周期,其中春旱降雨的主周期为4.5、2.5 a;秋旱降雨的主周期为2.9 a.南岭阻隔及局部地形变化是造成降雨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北大西洋涛动对春旱期降雨的周期性变化存在一定影响,厄尔尼诺对春旱、秋旱期降雨的周期性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1316-1321

中国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应用统计学和GIS 对2014 年3 月-2015 年2 月期间190 个监测城市的NO2、PM10、PM2.5 和SO2 的监测数据进行时空特征分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采暖排放、机动车排放、工业排放与风沙天气.各污染物呈明显的区域性分布.污染物浓度总体趋势是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河北南部以及山东东部等重工业密集且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污染较为严重.而中西部及东南部等工业发展相对落后人口较为稀少的地区污染较轻.PM10 污染呈明显的季节变化,采暖期PM10主要来源于燃煤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非采暖期受风沙天气影响显著,且在春、秋的风沙时期保持较高的值.采暖期PM2.5、SO2 和NO2 的浓度上升明显,其中SO2 受到采暖期的影响最为显著.NO2 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因而工业布局密集且交通发达的城市污染较为严重.采暖期与非采暖期NO2、PM10、PM2.5 和SO2 的浓度对比变化显著,采暖期燃煤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巨大.
1322-1329

2013-2014年武汉市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摘要:霾天气的频繁发生降低了武汉空气质量,明晰致霾污染物PM2.5 的污染机理、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是科学认识和解决霾污染天气的重要前提.在全国大范围内开展PM2.5 源解析的背景下,探讨其时空分布特征,厘清与气象因子的相互关系,是对源解析工作的响应,也是污染防治决策的科学依据.本文以2013-2014 年武汉市10 个国控点的PM2.5 监测数据和中国地面气象交换站气象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学方法,基于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分布类型研究PM2.5 污染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武汉市PM2.5 污染表现出显著的时间分布规律.就年变化而言,PM2.5 污染程度2014 年(年均值121 μg·m^-3)〉2013 年(107 μg·m-3),且PM2.5 污染主要为良好和轻度污染,季节尺度上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月均值规律体现为4-9 月优于10-翌年3 月,以周为单位表现出显著的正周末效应,即周日〉周六〉周-〉周五〉周四〉周三〉周二;(2)武汉市ρ(PM2.5)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类型、城市布局有关,工业区、居民区、交通区较风景区污染严重,二环和三环较一环严重;(3)ρ(PM2.5)月均值分布与降雨量、气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气压呈正相关关系(P〈0.01),监测点S2、S3、S9 与平均相对湿度相关性更显著.PM2.5 污染的减轻与气象条件有一定关系,也离不开城市环境空气治理.
1330-1335

海州湾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季节性赋存特征

摘要:为了解海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氮形态的季节变化特征,于2014 年春季(5 月)、夏季(8 月)、秋季(10 月)采集沉积物,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测定了离子交换态氮(IEF-N)、弱酸可浸取态氮(WAEF-N)、强碱可浸取态氮(SAEF-N)及强氧化剂可浸取态氮(SOEF-N)4 种可转化态氮(TTN)的含量,研究了其季节性赋存特征,同时结合表层沉积物中w(TN)的季节变化特征,探讨各形态氮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形态氮含量的季节性排序不同,春季,w(SOEF-N)〉w(IEF-N)〉w(WAEF-N)〉w(SAEF-N);夏季,w(IEF-N)〉w(SOEF-N)〉w(WAEF-N)〉w(WAEF-N);秋季,w(SOEF-N)〉w(IEF-N)〉w(SAEF-N)〉w(WAEF-N);各组分氮形态均存在季节性变化,TN、TTN、SAEF-N、SOEF-N 表现为秋季高而春夏季低的分布趋势,IEF-N、WAEF-N 则是夏季高春秋季低的变化特征;相关分析表明,春、秋季w(TTN)与w(SOEF-N)呈显著正相关,夏季w(TTN)与w(IEF-N)呈显著正相关.表层沉积物氮形态的季节性变化研究,为海洋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估和氮营养盐释放的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1336-1341

茅尾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组成分布特征

摘要:对2014 年11 月在广西茅尾海近岸35 个站位采集的表层沉积物进行17 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茅尾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PAEs 的化学组成、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从茅尾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共检出12 种PAEs,分别为DEHP、DBP、DIBP、BBP、DnHP、DIHP、DMP、DUDP、DiPP、DAP、DEP、DMEP;其中nPiPP、DnPP、DINP、DNOP 和DIDP 未检出.PAEs 总含量为7.94-4.28×10^2 ng·kg^-1 之间,平均值为1.23×10^2 ng·kg^-1.茅尾海近岸沉积物中PAEs化学组成以DEHP、DnHP、DIBP、BBP、DBP 为主,平均值分别为64.0、22.6、13.5、11.5、7.32 ng·kg^-1,这5 个组分占检出的12 种PAEs 质量分数97.08%.茅尾海近岸沉积物中PAEs 含量分布呈现西岸高于东岸,地理位置上钦州-康熙岭-茅岭大桥段最高,其次为沙井港-钦州港段,茅岭大桥-龙门段最低.根据该文结果和参照美国土壤PAEs 控制标准,茅尾海近岸沉积物中PAEs 整体污染较轻,潜在生态风险低.
1342-1347

洞庭湖近30年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演变

摘要:1988-2013 年洞庭湖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229 种,隶属于4 门7 纲,其中软体动物门84 种,线形动物门1 种,寡毛纲28 种,昆虫纲105 种,蛭纲7 种,甲壳纲4 种.洞庭湖所存物种主要是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分别占全湖种类的45.9%和36.7%,而寡毛类、蛭纲和甲壳纲分别只占12.2%、3.1%和1.7%.2000-2013 年底栖动物的平均物种数(49 种)明显低于1988-2000 年(58 种),水生昆虫的种类数下降最为显著.1988-2013 年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249 ind·m^-2,其中寡毛类密度为38 ind·m^-2,水生昆虫密度为80 ind·m^-2,软体动物密度为94 ind·m^-2,分别占总密度的15.1%,32.0%和37.8%.近30 年洞庭湖底栖动物优势种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迁,相对较为耐污的种类成为了优势种,如环棱螺(Bellamya sp.)、齿斑摇蚊(Stictochironomus sp.)和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洞庭湖软体动物资源较为丰富,尤其是南洞庭湖,特有物种较多,但大部分处于濒危状态,洞庭湖的双壳类优势种由大型的蚌类演变为小型的河蚬.近30 年来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种类数和密度与水体总氮(TN)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ΣTLI)都呈显著负相关,洞庭湖尤其是东洞庭湖的富营养化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1348-1353

水产养殖环境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分析及其耐药菌株研究

摘要:对2014 年整个养殖周期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的水样和沉积物进行采集,分析其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及其耐药细菌的变化,探讨其存在和分布与时间、空间及水产养殖活动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对耐药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研究其生长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养殖季节中,池塘水体中磺胺类的变化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养殖前、中、后期水体中磺胺类药物的平均浓度为0.437、1.691 和0.503 ng·mL^-1;而沉积物中的磺胺类药物的含量是逐渐递增的,养殖前、中、后期的平均含量为2.110、4.059 和6.090 ng·g^-1.池塘水体的可培养细菌数量在5.50×10^4-1.20×10^5 CFU·mL^-1 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沉积物中的可培养细菌数量在9.83×10^5-1.86×10^6 CFU·g^-1 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且沉积物中的可培养细菌数量较同期水体中高10-100 倍.在相同浓度的磺胺二甲基嘧啶作用下,沉积物中的耐药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同期水体中的耐药细菌数量,高10-100 倍.从养殖池塘沉积物和水体中分离到2 株磺胺类药物的耐药菌株NHA1401 和NHA1402,经细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 序列分析,NHA1401 和NHA1402 同属奇异变形杆菌属(Proteus mirabilis).磺胺类药物浓度越大,其对菌株NHA1401 和NHA1402 的生长压力越大,NHA1401 菌株对磺胺类药物的耐受性要强于NHA1402.研究表明,养殖池塘环境中的磺胺类药物与养殖过程有关,沉积物是养殖环境中耐药细菌的主要存在场所.为保护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必须对抗生素的使用严加管控.
1354-1360

多环芳烃(芘)对斜生栅藻的毒性研究

摘要:多环芳烃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以多环芳烃(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培养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方法,测定藻细胞密度和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芘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设置5 个芘质量浓度梯度(5、10、20、30、50 mg·L^-1)和1 个对照组,通过同期生长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藻细胞数进行比较以及抑制率计算对实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芘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有-定的抑制作用,随着芘质量浓度增加,斜生栅藻生长受到抑制作用越明显,呈现出良好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的关系;经回归分析,求得2 d,4 d 和6 d 芘抑制斜生栅藻生长的半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44.07,29.23 和20.99 mg·L^-1.斜生珊藻的生长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同时通过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发现斜生栅藻藻的颜色随芘浓度增加从翠绿色变为白色.芘处理斜生栅藻6d 后,斜生栅藻光合色素含量和Ca/Cb 随芘浓度增加而明显下降,并且变化趋势与生长率基本-致.其中斜生栅藻的叶绿素a 含量的减少比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快.芘可能通过抑制藻的光合作用产生毒害效应,从而抑制藻类生长.
1361-1365

嗜酸性氧化硫硫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酸特性

摘要:嗜酸性氧化硫硫杆菌是生物淋滤技术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主要菌种,其生物氧化产酸反应是生物淋滤的关键步骤.为筛选、培育出高效的嗜酸性氧化硫硫杆菌.通过研究氧化硫硫杆菌的产酸特性,找出提高其产酸效果的方法,筛选、培育出高效的嗜酸性氧化硫硫杆菌.本研究从某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高效氧化单质硫的菌株JJU-1,通过菌株和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 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等分析方法,鉴定该菌株为嗜酸性氧化硫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并从初始pH 值、硫粉投加量、单质硫粒度、吐温60 浓度等4 个方面对JJU-1 菌株的产酸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培养液初始pH 值对后期产酸性能影响较小,当培养到第7 天时,各培养液的pH 值基本处于同-水平,但初始pH 值小于1 时,菌株的生长受到抑制;硫粉投加量越大,菌株产酸效率越高,当培养到第8 天时,不同硫粉投加量的培养液pH 值最大差值达到0.54;菌株产酸速率随单质硫粒度的减小而增大,粒径小于180 μm 的硫粉比大于180 μm 的硫粉产酸速率快;吐温60 的投加对氧化硫硫杆菌产酸有-定的影响,当吐温60 的浓度为0.4-1.6 g·L^-1 时,对氧化硫硫杆菌产酸有-定的促进作用,但当吐温60 的浓度大于2.0 g·L^-1 时,培养8 d 后氧化硫硫杆菌的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微滤膜实验表明JJU-1 菌株与单质硫表面的直接接触是发生产酸反应的先决条件.在最佳生长条件(初始pH=2.5-3.5、θ=28~32 ℃)下,JJU-1 菌株培养5 d 后,培养液pH 值从3.5 降到1.5 左右,由此可见,该菌株具有良好的氧化单质硫产酸性能,在污泥生物淋滤技术中具有-定的应用前景.
1366-1374

不同温度生物炭酸化前后的表面特性及镉溶液吸附能力比较

摘要:以稻秆为原料,在不同温度(300,400,500,600,700 ℃)条件下采用限氧控温炭化制备生物炭,用HCl 和HF 对其进行酸化处理,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比表面积和孔径测定仪现代分析手段对生物炭酸化前后的表面官能团、比表面积、孔径等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制备温度和生物炭表面特性之间的关系,探究制备所需生物炭的最佳温度条件.通过生物炭酸化处理和镉吸附实验结果,研究酸可溶矿物在生物炭吸附镉的贡献及制备温度对生物炭吸附镉能力的影响,为生物炭吸附水体中重金属镉提供科学依据.傅里叶红外分析表明,不同温度生物炭表面官能团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随制备温度升高,烷烃基缺失,甲基一CH3 和亚甲基一CH2 逐渐消失,形成了芳香环且芳香化程度增加.生物炭酸化后无机矿物SiO2 吸收峰逐渐消失,官能团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不同官能团随制备温度变化规律仍与酸化前生物炭一致.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孔结构主要为中孔,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有所增大,在600 ℃达到最大;平均孔径随着制备温度升高而变小.生物炭酸化处理可以显著增大生物炭比表面积,总孔容也有所增加.生物炭酸化后充分去除了矿物质,孔隙结构未发生变化,孔结构仍为中孔,微孔表面积减小.镉吸附实验表明生物炭对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不同温度条件下镉吸附率均高于75%,且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生物炭经酸化处理后,镉吸附能力显著下降,这说明生物炭中的酸可溶矿物质在镉溶液的吸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1375-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