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论与综述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5906
  • 国内刊号:44-1661/X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272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11
  • 综合影响因子:1.84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环境学报 2012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基于MODIS时序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摘要:在快速城市化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状况变化问题已经引起公众的关注并且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植被指数作为监测植被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有效指标而得到广泛应用。基于2000--2011年的TerraModisNDVI植被指数数据集,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变化上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变化特征,应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和更适合研究非正态分布数据的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TerraModisNDVI数据可以很好地从宏观上监测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2)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快速城市化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更为剧烈,并且植被覆盖变化对人类活动做出积极的响应。12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研究区中的城市及周边地区则以显著下降趋势为主,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植被覆盖状况正面临着恶化。(3)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植被变化趋势的检测总体上趋于一致,两者可以相互印证,但局部有差异。因此,当进行局部区域植被覆盖变化的深入研究及驱动力分析时,需要较高分辨率的数据作为辅助数据。研究揭示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提供有利的依据和借鉴。
1923-1927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纬度分布格局

摘要:对植物区系起源、分布和迁移过程的分析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植被的发生、演化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大尺度的植物区系分布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和二元相关性统计分析,探讨了澜沧江流域(云南段)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纬度分布格局及河谷的“通道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占主导地位,而温带区系所占比重则仅为1/3左右,故表现出明显的热带区系性质。其中,比较重要的区系成分主要包括热带亚洲分布(T7)(21.2%)、泛热带分布(T2)(16.5%)和北温带分布(T8)(11.7%)等。区系过渡性随着纬度的升高,从南到北呈先增强后减弱的单峰分布格局,纬度26。N左右出现峰值。这可能与其地处低纬度地区、紧邻古热带植物区的区系地理位置和南一北方向上海拔梯度有关。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随着纬度的升高呈明显递增趋势,而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则呈明显递减趋势,这与不同区系成分的生态特性和纬度梯度上的热量递减格局是一致的,同时也可能与澜沧江河谷在植物区系迁移过程中所发挥的“通道效应”有关。中国特有分布成分所占比重与表征地形复杂度的海拔高差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意味着特有植物类群的形成和演化与地理隔离机制有关。
1928-1934

安徽省近30年气候变化的空间特征

摘要: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的气候条件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于地处气候过渡带的安徽省而言,不仅气候条件在发生着变化,而且还存在着气候变化的地域差异。为了解安徽省气候变化的地域性差异,从地面气象观测站中挑选出1980—2010年间未受站址迁移影响的35个观测站。利用这35个观测站1980--2010年地面逐日观测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气温、气压、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以及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逐年变化进行线性回归。再以回归系数为标准,来分析这些要素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借助标准偏差来评价气象要素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安徽省近30年的气候变化有着四个方面的空间分布特征。首先,气温的升高是最为显著的特点,地域差异仅表现为升温速率的高低;而年均温度日较差却以32°N为界,呈现出北增南减的趋势。在空间不均匀性上,年均温度未出现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温度极值(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以及日较差的空间不均匀性,却在逐年缩小,即温度极值和日较差受因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其次,地面气压、风速的数值在降低,并且空间差异也在逐年减小。再次,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总体上都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但是,空间差异在逐年增大,即受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却日益显著。最后,降水量逐年递减的趋势不明显。但在空间分布上,以32.5°N为界线出现南部减少,北部增多的特征,从而导致降水的南北差异在逐年减小。这些特征表明,安徽省气候变化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1935-1942

皇藏峪青檀次生林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

摘要:基于皇藏峪自然保护区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次生林的样地调查数据,研究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优势种群径级结构,并采用点格局0一ring统计法对群落内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进行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28科43属48种。植物区系组成以温带成分为主(67.44%),同时含有较多的热带区系成分(32.56%),呈现出由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征。(2)群落内优势树种的径级结构存在一定差异:青檀和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种群径级结构呈逆“J”型,幼龄级个体较为丰富,种群更新良好,均属增长型种群;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种群径级结构呈纺锤型,个体主要集中在成树阶段,随着群落演替的进展,种群将趋于衰退。(3)从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青檀和栓皮栎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加,趋于随机分布;黄连木在整个空间尺度上均表现为随机分布。(4)栓皮栎与青檀、黄连木在中等尺度上表现为显著负关联性,其余树种间在整个尺度上均无关联性。青檀次生林群落目前处于演替的初级阶段。
1943-1949

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地表CO_2通量研究

摘要:大兴安岭是我国惟一的寒温带针叶林区和高纬度多年冻土区,同时也是我国森林火灾的多发区。林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6~10月,在寒温带大兴安岭冻土林区未过火区、火灾后3年和8年的火烧迹地,我们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火灾后不同年份(3a、8a)、不同程度(轻度、重度)火烧迹地土壤表面C02通量(RS)进行生长季原位观测,其结果表明:(1)火烧迹地月。生长季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7月末),而未过火区匙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末和8月末);(2)3a和8a火烧迹地凡变化值分别为1.12~3.92μmol/(m2-s)和1.10—4.23μmol/(m2·s),轻度和重度火烧迹地R。变化值分别为1.07~4.13gmol/(m2·s)和1.15~4.02μmol/(m2.s),而未过火区B变化值为0.69~3.06μmol/(m2·s);(3)通过对不同年份、不同程度火烧迹地RS比较,得出8a〉3a〉未过火区、轻度〉重度〉未过火区的C02通量特点;(4)所有样地RS和0~10cm土壤温度(T10)具有极显著的指数回归关系(P〈0.01),且8a火烧迹地和重度火烧迹地RS对T10的敏感性分别高于3a火烧迹地和轻度火烧迹地;(5)对各样地R。与0~10cm土壤含水率(W10)的二次方程回归初步认为,W10不是影响该区RS的主要因素。
1950-1954

毛竹林生物量碳计量参数的初步研究

摘要:通过文献数据归纳并结合实地调查,对毛竹脚Phyllostachys edulis ( Cart. ) H. de Lehaie林生物量碳计量参数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竹秆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可以通过竹秆生物量推测乔木层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毛竹林生物量扩展因子BEF的实测值为1.2591±0.0416(n=42),理论值为1.2658+0.0302;毛竹林根茎比尺实测值为0.9608±0.3385,理论值R值为0.9001±0.2430,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毛竹林生物量测定中,可以通过BEF值和尺值准确推算竹林生物量。BEF与立竹度显著负相关(P〈0.05,n=33),随着立竹度的增大,BEF值线性降低;毛竹林月值与年龄结构极显著正相关(P〈0.01,n=33),R值随着新竹比例的增加成幂函数增加。通过测定立竹密度和年龄结构等因子可以进一步提高BEF值和R值的精度。
1955-1959

入侵植物薇甘菊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为揭示外来植物入侵薇甘菊对土壤生态的影响机制,研究了薇甘菊不同入侵程度样地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与裸土和本地植物土壤相比,薇甘菊人侵显著提高了有机质、全氮、全钾、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脲酶和磷酸酶的含量,而全磷和蔗糖酶的较本地植物区有所下降,且随着入侵程度增强趋势更为明显。重度入侵区w(土壤有机质)最高达108.01g·kg-1,分别是裸土区、单一当地植物区和混生当地植物土的6.3、3.1、2.0倍,重度入侵区wf铵态氮)最高达23.76mg·kg-,分别较裸土、单一当地植物土和混生当地植物土增加了92%、50%和52%,而重度人侵区的脲酶含量为4.01,显著高于当地植物区,比裸土区增加了83%。薇甘菊入侵可以改变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创造对自身生长有利的土壤环境,并借此增强其竞争能力,形成其不可替代的优势种群。
1960-1965

夹竹桃根系分枝角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摘要:植物根系与土的相互关系非常复杂,将根土复合体当作由土体、根系所联系起来的有机体,提出基于根系形态特征的同土机理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在雨水侵蚀力和坡面径流侵蚀力作用下,不同的根系形态对土体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影响。选择常见护坡植物夹竹桃(Neniumindicum)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植物天然生长形态特征,建立植物根系数值模型,研究主侧根夹角度数不同的根系模型对边坡表层土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有限元法能够模拟土体与根系的共同作用,可形象直观地体现植物根系对于边坡表层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影响,根系的存在能够在土体中形成刚度较大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能够有效的通过应力扩散作用将外力传递到周围土体,使边坡的应力向土层周围传递,从而增加了根系分布层整体的抵抗作用,能有效提高边坡表层土体整体稳定性,有效减小边坡表层土体位移量,边坡表层土体位移量随着根系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根系主侧根夹角不同对边坡表层位移影响不同。主侧根夹角45°~60°,对减小边坡表层位移变化量最为有效。选择合适根系分布形态的护坡植物对稳定边坡表层土体具有不同的效果。植物根系对于边坡土体的稳定性仅限于边坡浅层土体,植物根系固土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浅层土体的黏聚力,限制浅层土体的侧向位移,在土体表层形成加筋网络作用,提高边坡土体表层的稳定性。
1966-1970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SO_2年均质量浓度时空特征分析

摘要:“十一五”期间,我国SO2等污染物的污染形势得到初步遏制,但是SO2依然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物之一。研究地级以上城市SO2年均质量浓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性,了解其时空分布规律,对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落实和SO2污染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汇总整理2007—2010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SO2年均质量浓度的基础上,初步定性分析了其年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2010年333个城市SO2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然后应用数学方法定量分析,重点应用重心迁移的方法分析了2007—2010年地级队上城市SO2年均质量浓度重心的变化;应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2010年地级以上城市的整体聚集特性和局部聚集特性,用Moran’s I指数表征整体聚集度,Lisa值表征局部聚集度。结果表明,2007—2010年4年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S02严重污染的趋势得到遏制,其年均质量浓度大于空气三级质量浓度标准的城市比例显著降低;污染重心在中部偏南的湖南省境内,并存在西南向的微弱移动。2010年SO2污染具有一定的聚集特性,全局聚集度指数为0.45;局部聚集明显,其中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的城市为SO2高污染的聚集区,其次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部分城市。因此,需要加强控制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的SO2污染。区域联防联控,遏制污染向西部地区转移,对于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提高空气质量非常重要。
1971-1974

以污染消纳理论为基础的污染水足迹计算——以化学需氧量作为污染物表征指标

摘要:“灰色水”理论的提出将水质污染纳入到水资源消耗的范畴,对完善水足迹理论,全面地衡量区域水环境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灰色水”理论以污染物稀释理论为基础,忽略了污染物降解和转化的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国家总量控制的要求。鉴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污染消纳理论的污染水足迹理论,并通过分析有机污染物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和降解模式,构建了以化学需氧量作为污染物表征指标的水污染足迹计算模型。分别以污染消纳模型和“灰色水”模型衡量江苏省2010年的水污染对区域水资源的压力,结果表明污染消纳理论和“灰色水”理论计算的江苏省污染水足迹结果分别为2.3E+08t和1.9E+10t,污染耗水分别占社会经济发展总用水的0.2%和19.2%。分析了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差异的产生原因,并从经济角度分析了两种方法结果的合理性:治理2010年江苏省排污所需费用占当年社会经济总产值的0.1%,因而从经济角度看污染消纳理论的计算结果更合理。建议开展多种污染物环境行为和生命周期的研究以扩大污染消纳理论的应用范围。此外,寻求污染消纳理论和“灰色水”理论的结合点,分别发挥两种方法在衡量可降解和难降解污染物对环境影响方面的优势,有助于更全面的评估水污染对水环境安全的压力。
1975-1979

降解多环芳烃芽孢杆菌NAPZ的萘诱导蛋白研究

摘要:对降解多环芳烃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NAPZ进行了萘诱导蛋白的研究,以揭示此类细菌参与萘降解的关键蛋白组分及可能的降解机制。将NAPZ活化、培养、镜检,测量其在600nm处的吸光值绘制生长曲线,选择指数生长期对NAPZ进行萘诱导,在特定时间收集菌体,浓缩后进行超声破碎,使蛋白释放,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染色,之后对电泳结果进行分析。形态学观察表明,NAPZ为杆状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呈阳性,产芽孢。生长曲线显示培养8h时细菌进入指数生长期,12h时生长速率最大。对菌体破碎研究表明,超声破碎5min(55W,超声5S,间隔10S)效果较好。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诱导培养12h的NAPZ蛋白样品中12—1(M约53000)、12—2(必约51000)、12—4(M约36000)有明显表达量升高,另外出现一新增条带12—3(Mr约38000),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与诱导型龙胆酸双加氧酶一致,推测该菌可能通过龙胆酸途径降解萘,而不同于一般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邻苯二酚途径。本研究对降萘芽孢杆菌NAPZ进行了生长曲线的测定和超声破壁条件的研究,并发现了诱导及非诱导条件下NAPZ蛋白表达量差异,初步推测高表达蛋白及新增蛋白与菌株对萘的降解利用有关。
1980-1984

沉积物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

摘要: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沉积物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腐殖质后沉积物磷的解吸比例(Dr=0.65)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R=0.01)显著降低,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影响磷在沉积物上固持特征的重要因素;磷在钙键和铁铝键有机矿质复体团聚结构微孔隙中引起的团聚体结构不可逆形变是导致磷解吸比例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增大的原因之一。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Dr=0.17、Tn=0.32)对磷的固持能力强于钙键复合体Dr=0.25、Tn=0.22),其因原因有二,三价的铁铝离子与二价的钙离子相比,更有利于复合结构的形成,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除对团聚体结构形成有重要影响外,还存在铁铝氧化物及水化氧化物对磷的配位吸附作用(相当于化学吸附),因而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固持能力比钙键复合体强得多;考查沉积物对磷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腐殖质的含量,更要考虑腐殖质的复合形态,它也是影响沉积物磷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钙键有机矿质复合体携载的吸附态磷对上覆水体的释放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17%和25%估算。
1985-1991

应用人工湿地的技术对净化奶牛场废水的研究

摘要:奶牛场废水量大,极易引起周边环境污染且大量养分资源流失于“土壤.植物”系统外而造成浪费,如何合理处置奶牛场废水使其既能被净化又可循环利用其养分成为当务之急。利用适应性强、耐肥、生长量大、根系发达的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植被,合理利用奶牛场的坡地和田地全年轮作,构建水草复合体系的间歇性人T湿地。在不同季节根据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通过对进出水中总氮、铵态氮、硝态氮、总磷、COD浓度的监测,分析湿地系统的净化效果及其净化稳定性,研究间歇性人工湿地对奶牛场废水净化和养分吸收利用的效果,以期为实现奶牛场废水污染治理和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象草和黑麦草在人工湿地系统表现很好的适应性,可有效的吸收废水中养分,氮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2.3%和86.2%;水力停留6d系统中各污染指标都降低了80%以上,经过间歇性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的夏季与冬季废水各项指标的去除率基本相同,净化效果稳定。构建间歇性人工湿地栽种牧草处理奶牛场废水既实现污水处理的目的,又可以利用污水中富含大量营养物质降低牧草种植的生产成本,同时也为奶牛场节省饲料成本,不欠为一种畜牧业良性发展可行的模式。
1992-1997

溶解性有机物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摘要: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3个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CVFW)处理农村富营养化水体后水中溶解有机物(DOM)的荧光特征变化,比较植物组合和基质对DOM的影响作用,并对该水体中的DOM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所有水样中均能表征出2种类富里酸和2种类蛋白溶解性有机物,三维荧光图谱中可以分辨出可见光类富里酸(记为M)、紫外类富里酸(记为A)、类色氨酸(记为S)3个荧光峰团,而类酪氨酸峰并不明显。②3个不同的CVFW组合处理水体中,类富里酸的荧光峰值降低率为:CVFW.1〉CVFW.2〉CVFW.3;类蛋白的荧光峰值降低率为:CVFW-2〉CVFW-1〉CVFW-3。基质与植物的不同都会对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产生影响:碎石好于页岩陶粒;风车草与美人蕉组合好于灯心草与菖蒲组合。这是CVFW-1和CWFW-2处理效果好于CVFW-3的原因所在。③荧光指数矗50/500在1.674~1.796之间,r(S,M)值在0.734~O.834之间,r(A,M)值在1.396-1.465之间。通过对.厶50,500、r(s,M)和r(A,M)的分析,该水体中的溶解有机物结构相对简单,主要来源于水中浮游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残体分解。
1998-2001

长株潭地区农业土壤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的相关分析

摘要:为了分析长株潭地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整体情况,本文研究重金属全量与其有效态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研究重金属的环境行为机制提供参考;研究土壤pH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机理,为今后开展土壤修复等工作提供参考。在该地区共采集23个农业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其pH和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中铬、铜、铅和锌的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并对该地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同时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重金属全量i者分别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株潭地区农业土壤主要受到了重金属铜、铅和锌的污染,其中株洲和湘潭两地的菜地土壤受污染较为严重。(2〉长株潭地区农业土壤pH与cu有效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Cr、Pb和Zn有效态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P〈O.05);土壤有机质含量与Cr、Cu、Pb和Zn有效态含量的相关性都不鼎著(P〉0.05)。(3)土壤重金属Cu、Pb和Zn全量与其有效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cr的全量与其有效态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
2002-2006

湖南省化肥投入与粮食产出变化对环境成本的影响分析

摘要:文章利用1983--2010年的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对湖南省粮食产量与化肥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运用比较法计算化肥施用量与粮食增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化肥投人以年均3.12%的速度增长,是粮食增速的12倍;运用投入产出方法计算出单位面积粮食产出的化肥投入边际效益以年均3.58%的速度降低。同时,文章运用计量模型及借助能值分析理论首次测算湖南省粮食生产使用化肥投入的环境成本,并把它折算成货币价值,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计算粮食的直接生产成本而忽略粮食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损失成本,同时弥补了环境成本货币价值计算的缺失。事实上,这一隐性成本的长期积累已通过环境污染逐渐显现出来,并反作用于湖南省的粮食生产。计算结果显示:粮食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以年均7.13%的速度增长;化肥使用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增加0.139个百分点,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增加1.57个百分点。最后,针对湖南粮食增产化肥投人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必须用法律手段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国家农田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倡导农业自身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替代性环保农业投入品;政府应在实施粮食财政补贴政策的同时实施环保农业财政补贴政策;把提高化肥利用率作为化肥施用研究的重点等。
2007-2012

甲羧除草醚在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

摘要: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是评价农药在土壤中迁移的重要指标。采用振荡平衡法、土壤薄层层析法和土柱淋溶法,研究甲羧除草醚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吸附和移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甲羧除草醚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与东北黑土中的吸附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心值分别为20.2、146.1和240.1,凰值大小次序依次为: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影响甲羧除草醚土壤吸附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有机质。通过对土壤吸附自由能计算,3种土壤的AG值分别为一18.86、-23.17和-23.66kJ·mol-1,说明该吸附为自发过程;同时,AG绝对值小于40kJ·mol-1,说明该吸附为物理吸附。薄层层析试验和土柱试验表明甲羧除草醚在3种土壤中不易移动,淋溶试验的结论为难淋溶。影响甲羧除草醚在土壤中吸附性和移动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在水中的溶解度。
2013-2017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综述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近10年来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研究成为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从中国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分析,探讨实证和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通过系统回顾国内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发现:研究区域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大多数省份出现了倒U形曲线,部分省份发现倒N型和倒U型+正U型等,而且东、中和西部的结果也不一致;研究指标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不一致,有倒U型、倒N型、倒U型+正U型和凹型等;计量模型的不同对EKC研究的结论也有所不同,运用二次多项式和对数方程进行研究所出现的EKC曲线基本都呈倒U型,而采用三次方程和多种方程结合模型则既有倒U型也出现倒N型曲线;在理论解释方面缺乏EKC曲线背后的作用机制的探索。最后还指出国内必须加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与方法研究,对未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的重点领域进行了展望。
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