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论与综述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5906
  • 国内刊号:44-1661/X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272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11
  • 综合影响因子:1.84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环境学报 2012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青藏高原东缘雪被覆盖和凋落物添加对土壤氮素动态的影响

摘要: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氮素是植物生命活动的主要限制元素之一。这类区域冬季往往被长时间的季节性雪被覆盖着。研究证实,寒冷而漫长的冬季雪被下土壤氮素在维持年际土壤氮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的青藏高原东缘雪下土壤物质转化过程的研究却很少。为了探索青藏高原东缘季节性雪被覆盖地区,冬季凋落物输入对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2010年1—5月在青藏高原东缘(松潘卡卡沟地区)采用PVC原位培养管培养土壤,并对培养土壤进行不同的雪厚度(0、30、100 cm)处理和不同水平的凋落物添加(0、5、20 g鲜卑花叶片)处理,从实验开始后,每隔1个月采集各个处理的土壤,测定其无机氮(NH4+-N和NO3--N)含量,并计算净氮矿化率,以探讨冬季季节性雪被覆盖下不同碳供应水平对高山土壤氮转化过程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雪被覆盖能有效地绝缘大气和土壤,减少冻融交替的幅度和频次,并加速了土壤的净氮矿化。说明对于雪被覆盖的高山土壤而言冷季是氮素循环的关键时期。冬季一定厚度的积雪覆盖可通过调节整个土壤氮素的矿化水平,从而为来年春季高山植物的生长提供一个巨大的潜在氮库。添加大量凋落物显著增加了NO3--N含量,降低了NH4+-N含量,加速了土壤净氮矿化。暗示在具有高有机质含量的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极有可能仍然受到低水平可利用碳的限制。
1789-1794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微域特征及土壤腐殖质的作用效应研究

摘要: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释放CO2是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生物质炭因其特殊的性质对增强土壤碳截获能力及减少土壤CO2气体排放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在2种不同肥力的自然土壤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生物质炭,通过对比输入生物质炭的土壤和对照土壤腐殖质含量和土壤微粒在扫面电镜及红外光谱观测下微域特征的变化,探讨生物质炭对土壤碳固定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的输入可以促进土壤腐殖质的形成,与对照相比,腐植酸、富里酸和胡敏酸含量均有所增加,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此外生物质炭的添加,使土壤微域环境中粒间孔隙增多,比表面积增大,有助于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提高了土壤养分,增加结合矿物质所需的元素;促进了粘粒、有机质等矿物质的形成,从而减缓了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此外,生物质炭的添加促进了碳水化合物、酯族、芳烃等有机大分子的形成,难以被土壤微生物利用。总之,生物质炭的施用对土壤碳固定潜力存在多方面的重要影响,进而对土壤有机碳截获及CO2释放产生影响。
1795-1799

林地枯落物层对地表径流水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趋势

摘要:为研究径流中的养分与植被覆盖的相互关系,通过人工降雨实验,采集流经油松林下枯落物层的地表径流水样,分析枯落物层对地表径流中化学元素及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枯落物覆盖度对径流中总氮浓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枯落物覆盖度的增加,径流中总氮含量降低,随降雨时间大致成抛物线形变化,中间出现了一个平稳的过程,表现出增大-平稳-降低-稳定的变化过程。全磷含量极低,随枯落物覆盖度增加有微弱的增加趋势,一方面由于枯落物的覆盖减弱了径流与土壤层的相互作用,减少了土壤层对磷元素的吸附、固定和持留作用;另一方面径流对枯落物中磷元素的冲刷和淋溶,使得径流中的总磷含量随着枯落物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由于磷元素极易被土壤吸附和固定,所以径流中总磷浓度很低,增加趋势并不大,同时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总磷浓度的变化也不明显,减小的趋势十分微弱。全钾含量随枯落物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降雨时间成显著的线性降低的趋势,线性关系明显,原因是一方面径流量对钾有稀释作用,无枯落物覆盖更容易形成地表径流;另一方面也与枯落物为钾源有关,地表径流对枯落物中钾元素的冲刷也使得枯落物覆盖度高的林地地表径流中钾元素浓度高。同时,由于枯落物层的存在,增加了雨水的入渗,也降低了径流流速,加剧了径流与表层土壤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加速了土壤中的钾元素向径流释放。
1800-1803

冻融期温带森林土壤N2O排放对模拟大气氮沉降的响应

摘要:为研究大气氮沉降在冻融期对森林土壤温室气体N2O交换通量的影响,采用不同形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混合态氮)和不同水平(对照0kg.hm^-2.a^-1、低氮处理50kg.hm^-2.a^-1和高氮处理150kg.hm^-2.a^-1)的氮输入,使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研究模拟氮沉降对北京西山地区温带森林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影响。1年模拟氮沉降后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冻融期间温带森林土壤表现为N2O的排放源,排放通量显著增大并出现高峰期,土壤完全解冻后N2O排放通量有所降低且趋于稳定,冻融期N2O排放通量占2011年全年的37.4%。不同水平的氮沉降对土壤N2O排放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28),且这种促进作用随氮沉降水平的升高而增强,低氮和高氮输入土壤N2O的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9.4和35.1μg.m^-2.h^-1,而对照处理仅为13.9μg.m^-2.h^-1;不同形态的氮输入对冻融期N2O的排放无显著性差异,硝态氮、铵态氮和混合态氮输入土壤N2O的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28.63、25.91和28.67μg.m^-2.h^-1。土壤pH值在短期内随着施氮量增加具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冻融过程中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冻结过程中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解冻期和解冻后,不同水平氮输入后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趋向氮处理样地高于对照样地,但高、低氮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水平(高、低氮)氮输入样地N2O排放通量与铵态氮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pH值和硝态氮均无显著相关关系,可见铵态氮含量对土壤N2O的排放起着显著地促进作用。
1804-1809

云南山地尾叶桉类林引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摘要: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澜沧县尾叶桉类林(Eucalyptus uraphylla spp.)、次生常绿阔叶林、思茅松林(Pinus kesiya)3种林型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以揭示云南山地大面积引种尾叶桉类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尾叶桉类林取代次生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后,土壤含水量分别下降了10.98%和9.55%,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增加;土壤容重分别增加了10.14%和3.31%,土壤紧实度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下降了6.77%、3.15%和11.96%、4.09%,桉树(Eucalyptus)土壤吸持水分能力降低,保水性能变差。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上升了7.07%和2.66%,土壤接纳降雨量、减少地表径流量的能力提高,但是桉树林表层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却小于次生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涵养水源、消洪能力较弱;(2)尾叶桉类林的引种使土壤物理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变化大小与桉树引种前原用地类型关系很大。在第一轮伐期内,桉树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在50%左右,土壤松紧程度处于较适宜范围。以次生常绿阔叶林为原用地类型的桉树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占总孔隙度的比例均在20%~40%,土壤通气性和持水性较好。而以思茅松林为原用地类型的桉树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占总孔隙度的比例均小于20%,土壤通气性和持水性相对较差。
1810-1816

淋溶条件下马尾松针对土壤的酸化作用

摘要: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会导致林地土壤酸化和贫瘠化,但相关机制还不清楚。通过室内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添加马尾松针对土壤酸度及盐基阳离子迁移、淋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溶过程中淋出液pH随淋溶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淋溶实验后期,添加马尾松针处理淋出液pH高于对照处理。淋出液电导率随淋溶次数增加而下降,前期下降很快,后期下降缓慢。整个淋溶实验期间,添加马尾松针处理淋出液电导高于对照处理,淋出液中盐基阳离子的累积量也高于对照处理,与电导率的变化趋势一致。4种盐基阳离子淋失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2+,Mg2+,Na+,K+。间歇淋溶24周后,初始pH为7.68的荒地土壤各土层由表及里pH比对照分别下降了1.74、0.82和0.40,初始pH为5.61的茶园土壤pH分别下降了0.40、0.11和0.17。虽然添加马尾松针向土壤中归还了大量盐基阳离子,但淋溶实验结束时,添加马尾松处理土壤中盐基阳离子含量多低于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间歇淋溶条件下,马尾松针覆盖会加速土壤酸化,特别对初始pH相对较高的土壤,酸化作用更加明显。
1817-1821

基于生态(Eco-exergy)的鹤山红木荷人工林群落结构发展动态

摘要:能量是生态系统过程的趋动力,系统内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转化与传递;因此,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的热力学普遍规律是生态学与生物物理学长期以来共同的研究焦点。源于热力学的生态(Eco-exergy)理论是当前生态系统自组织研究过程中较流行的目标函数,已被广泛用于湿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等的研究中,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案例匮乏。本研究运用生态(Eco-exergy)理论方法,量化分析了鹤山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人工群落12~27龄间的结构发展动态,探讨了生态理论在森林研究中的应用。同时,为更好地表征物种的群落热力学地位,构建并使用了群落生态贡献率(PC)和冠层生态贡献率(PL)两个新指标,丰富了森林系统生态的计算方法。结果显示,15年间,红木荷群落生态和结构(SpecificEco-exergy)均波动上升,群落结构趋于有序;群落乔-灌-草层热力学结构发展不同步,但互有影响。拥有巨大生物量的乔木层和遗传信息较丰富的草本层分别在生态和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两者在群落结构的稳定和复杂性的发展与维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先锋种红木荷的生长增加了林内荫庇度,促使林下结构向"耐阴种占优"的方向转变,但其自我更新受阻,而区域森林演替后期优势树种亦未能自然进驻,阻滞了群落的演替发展和结构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建议人为引入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荷木Schima superba、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云南银柴Aporusa yunanensis等进行林份改造,加速系统演替与结构有序化进程。
1822-1829

氮高效水稻品种开花期一些生理生化特性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摘要:选用氮高效水稻Dasanbyeo与氮低效水稻Lemont,采用土培方法,在4个施氮量(0、1.04、1.55、2.07g盆-1)处理下,主要研究了开花期不同氮素利用率水稻品种的碳氮代谢生化特性及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开花期的氮高效品种Dasanbyeo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硝酸还原酶(NR)及蛋白质(Pro)含量均明显高于氮低效品种Lemont;且在中、低氮(1.03~2.07 g盆-1)水平时品种间差异显著。2种不同氮效率水稻碳氮代谢调节酶RuBPCase、SPS、NR活性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抛物线增加。氮高效品种PEPCase酶活性与Pro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品种间净光合速率(Pn)在不同氮素水平差异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NR、PEPCase活性与Pro含量是导致氮肥利用率(NUE)品种间差异的主要生理表现。
1830-1835

复合菌剂对番茄抗病促生的效果研究

摘要: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复合菌剂C1、C2对番茄的促生和抗病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菌剂C1和C2能够明显促进番茄的生长。表现为株高、平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坐果数和每株果实平均总质量增加,其中株高分别增加11.3%和7.8%;平均叶面积分别增加8.8%和12%;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11.6%和12%;盛果期坐果数分别增加59.3%和74.1%;每株果实平均总质量分别增加67.5%和79.7%。结果同时表明复合菌剂C1、C2对番茄细菌性青枯病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以复合菌剂C2对番茄青枯病的抑制效果最好,达66.9%。进一步对各处理的植株生长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PC1为叶绿素含量、盛果期果实个数、每株果实总重、叶面积主导的番茄营养积累因子,PC2为株高主导的番茄生长因子。综合评价各生长因子,复合菌剂C2在各处理中综合得分最高。
1836-1840

影响北京城市生态环境的气候指数变化趋势

摘要:应用北京地区15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观测的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资料,在对数据进行均一化订正的基础上,分析了近50年来北京地区与城市生态环境有关的几个气候指数如植物生长季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度日指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0年北京地区生物生长季指数、人体舒适日数呈上升趋势,表明北京地区的气候在朝着更加适于人们居住的方向发展,但自1990年代以来,人体感觉冷、热不舒适日数的年际振幅均在增加;北京地区冷度日指数(CDD)呈增加趋势,热度日指数(HDD)则呈下降趋势。热度日指数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冷度日指数的上升幅度,意味着未来北京地区用于夏季制冷的能耗仍将进一步增加,但用于冬季取暖的能耗有望较大幅度减少,这将有利于减少冬季燃煤取暖排放的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受城市发展导致下垫面变化的影响,北京地区各生态环境气候指数倾向率空间差异明显,城区及东南部平原地带气候指数倾向率明显高于郊区及山区站点;北京城市化效应对区域生态环境气候指数的贡献率在47.2%~76.3%之间,表明北京地区城市气候效应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841-1846

天津地区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能见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大气透明度状况的气象指标。能见度下降是重要的城市大气环境问题之一,低能见度天气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车辆受阻、航班延误等,并可能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近几年天津地区雾霾低能见度天气明显增加,研究该地区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改善大气能见度具有指导意义。利用天津1980—2010年能见度,相对湿度及2010年PM2.5观测数据分析天津地区大气能见度长期变化趋势以及天津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与PM2.5污染和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980—2010年能见度变化趋势为市区表现为先恶化再好转,1993年以前下降趋势明显,1993—2003年变化不大,2003年以后呈现好转,2010年恢复到10 km以上。塘沽站表现为明显的持续恶化,表现为每10年下降2.6 km,2010年能见度年均值与市区接近为11.5 km;蓟县表现为1991年前下降再保持波动性的稳定,2010年能见度维持在15.6 km左右。市区、塘沽和蓟县能见度在11—1月和6—8月较低,相对湿度和污染是影响能见度变化的主要条件。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大气能见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变小,能见度与颗粒物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明显提高,细粒子是影响天津地区能见度变化的主要污染物。
1847-1850

红花荷等植物对SO2和NO2的抗性

摘要:为探讨红花荷等24种园林植物抗SO2和NO2污染能力,以2~3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通过人工气候室的盆栽实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SO2和NO2混合气体对园林植物苗木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相对含量、细胞膜质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O2和NO2浓度的增加,园林植物叶片细胞膜质透性和膜质过氧化产物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上升趋势;而SO2和NO2胁迫对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规律不明显。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各指标测定值进行综合评价可知,黄槐和小叶紫薇抗污染能力强;红花荷、木棉、腊肠树、广宁红山茶、杜鹃红山茶、深山含笑、铁刀木和大花紫薇抗污染能力较强;红千层、澳洲火焰木、无忧树和穗花棋盘抗污染能力中等;红花羊蹄甲、红花风铃木、仪花、蓝花楹和黄花风铃木抗污染能力较弱;而美丽异木棉、复羽叶栾树、本地火焰木、宫粉羊蹄甲和樱花抗污染能力弱。
1851-1858

太湖草藻型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对沉积物中聚磷菌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太湖不同类型(草型、藻型)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特征,也为研究磷在湖泊中的化学循环提供一些相关数据。首先分析了草藻型沉积物原有的物理化学特征。草藻型沉积物颗粒组成均以小于0.01 mm的粉砂和黏粒为主,占总量的49.5%~83.6%。藻型沉积物粒径组成中,小于0.002 mm的黏粒所占比例为30.04%~36.75%,明显高于草型沉积物(16.71%)。草型沉积物中烧失量(LOI),易氧化有机物(ROOM),总氮(TN)、总磷(TP)的含量都高于藻型沉积物含量。用乙酸钠作为碳源在间歇式小型反应装置(SBR)中对采自太湖藻型(1号点)和草型(24号点)沉积物进行实验。SBR反应装置的进水COD/P=20,运行周期24 h。SBR反应装置水力停留时间为48 h,固体停留时间约为20 d。经过50多天的实验,草藻型沉积物在富集驯化之后,都表现出厌氧释磷好氧吸磷的特征,表明太湖沉积物中存在聚磷菌。实验数据表明,藻型区沉积物更容易利用小分子有机质,其有机质(COD)去除率比草型区要高出6.9%。藻型区沉积物更易吸磷,而草型区沉积物更易富集聚磷菌。实验支持了微生物在沉积物中磷迁移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理论。
1859-1864

乌梁素海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摘要:为摸清寒旱区乌梁素海浮游植物种群比例、时空分布、优势种属的变化规律和特征以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于2011年5—10月和2012年2月分别对乌梁素海10个监测点位进行了浮游植物镜检,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84属,并同步测试了各监测点水体环境因子,使用Excel软件和SPSS统计工具对采集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湖优势属为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微囊藻(Microcystis)、席藻(Phormidium)、楔形藻(Gomphosphaeria)、小环藻(Cyclotella)、针杆藻(Synedra)、桥穹藻(Cymbella)、衣藻(Chlamydomonas)、腔星藻(Coelastrum)、网球藻(Dictyosphaerium)、绿球藻(Chlorococcum)、栅列藻(Scenedesmus)、金藻(Chromulina);乌梁素海各采样点浮游植物丰度在25.83×104~21314×104L-1间变化,生物量在0.094~104.3 mg L-1间变化;浮游植物各种群丰度和生物量表现为春冬季低,夏秋季高;空间采样点丰度值和生物量由大到小顺序为Q8(采样点)和V3(出水口),N13(芦苇区)和S6(南部明水区),J11(进水口)和Q10(旅游区);通过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影响乌梁素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总氮、水温、化学需氧量和透明度;绿藻的大量繁殖与乌梁素海较高的氮浓度密切相关,水体中pH值的大小将会间接影响绿藻的生长。研究结果为预测乌梁素海水质变化和警示"水华"暴发提供了依据。
1865-1869

不同湿地植物土壤氮、磷去除能力比较

摘要:湿地植物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湿地降解污染物、发挥净化功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选取黄花鸢尾、睡莲和芦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氮、磷控制试验对植物吸收和去除土壤氮、磷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植物的净增生物量差异较大,变化范围在12.81~119.43 g.m-2之间,其中黄花鸢尾净增生物量最大,芦苇最小;3种湿地植物地上部分植株氮、磷吸收率差异明显,对氮、磷的吸收贡献率分别在23.96%~41.86%和2.18%~12.73%之间,其中睡莲的氮、磷吸收贡献率最大;3种湿地植物土壤氮、磷去除率也有明显的差异,分别在12.20%~45.28%和33.3%~52.56%之间,土壤氮的去除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黄花鸢尾、睡莲、芦苇,土壤磷的去除率依次是黄花鸢尾、芦苇、睡莲,3种湿地植物对土壤磷的去除效果要优于对土壤氮的去除效果。对土壤氮、磷去除率与湿地植物净增生物量、植株氮、磷含量、植物氮、磷吸收率的相关分析表明,湿地植物的净增生物量是决定湿地植物土壤氮、磷净化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利用湿地植物的净化功能时,应优先考虑去除率高的植物种,从通过收割植物去除氮、磷的角度看,植物地上部分植株氮、磷含量越高越有利于通过收割植物去除氮、磷,可以大大提高净化效果,以达到净化的目的。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湿地植物对过剩营养物质的净化机理奠定基础,为湿地生态恢复植物筛选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对湿地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870-1874

镧/铝改性沸石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研究

摘要:目前广泛应用的固体吸附法对高磷工业废水具有很好的除磷效果,对低ρ(磷)废水(〈0.5mg.L^-1)的除磷效果很差,然而富营养化水体的磷质量浓度一般都远远低于0.5mg.L^-1,从而使固体吸附法在实际应用中遇到技术瓶颈。为解决上述瓶颈性问题,促进固体吸附法在富营养化水体除磷中的应用,试验以氯化镧、氯化铝、沸石为主要原料,通过配制金属离子溶液、配制沉淀剂溶液、沉淀反应、煅烧等工艺流程制成镧/铝改性沸石,并研究了镧/铝改性沸石对废水中磷的吸附特性及其对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中磷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镧/铝改性沸石对高磷和低磷浓度废水都具有较好的除磷效果。30℃时,镧/铝改性沸石达到吸附平衡所需时间为36 h,饱和吸附量为2.44 mg.g-1。8 g.L-1的镧/铝改性沸石用量可使废水中的磷质量浓度从20mg.L-1降低到0.515 mg.L^-1,去除率高达97.43%。镧/铝改性沸石的磷吸附量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包括快速吸附期和慢速吸附期,其中快速吸附期主要发生在前3 h,此时废水中的磷去除率达57.1%,对磷的吸附量达1.43mg.g^-1,占饱和吸附量的58.6%。对富营养化水体的除磷试验研究显示,通过2次过滤可使富营养化湖水中的磷质量浓度低于检出限(0.01mg.L^-1),通过3次过滤可使富营养化池塘水中的磷质量浓度低于检出限(0.01mg.L^-1),说明镧/铝改性沸石对低磷废水具有很好的除磷效果。镧/铝改性沸石对加磷湖水具有较高的磷去除能力,饱和吸附量达2.02 mg.g^-1,但比对人工废水的饱和吸附量(2.44mg.g^-1)低0.42mg.g^-1,降低率达17.2%,表明自然水体中其他离子的共存会降低镧/铝改性沸石的除磷效率。
1875-1880

改进BCR法分析国家土壤标准物质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摘要:采用欧盟改进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国家土壤标准物质(GSS-6、GSS-7、GSS-16)中重金属化学形态,测试方法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及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和GFAAS)。提取的形态分别为:酸可交换态(第一步)、可还原态(第二步)及可氧化态(第三步),将3步提取态之和加上残渣态质量分数与国家标准土壤物质中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了比较,回收率在93.9%~104%之间。方法准确度用欧盟标准物质BCR-701进行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良好。
1881-1884

马蔺对铅尾砂土壤酶活性和铅形态的影响

摘要:尾矿砂是一种重金属含量高、有机质极其贫乏极难治理的矿业废弃地类型,对其进行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对尾矿砂土壤酶活性和重金属存在形态的影响是评价人工植被恢复对其土壤改良作用的重要因子。马蔺作为一种铅超积累植物对铅尾矿砂土壤改良效应还不清楚。为此,采集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尾矿库土样进行马蔺盆栽试验,通过测定土壤铅形态和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和转化酶活性研究了种植马蔺对铅尾砂土壤不同酶活性以及土壤铅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园土相比,尾砂中脲酶和转化酶活性极低,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种植马蔺均促使对照园土和尾砂中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尤其种植马蔺对尾砂中3种土壤酶活性的促进效应较为明显,尾砂中种植马蔺1个月后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较未种植马蔺尾砂土壤各酶活性提高29.6%、32.1%和22.3%。另外,园土上种植马蔺能使生物有效态铅转化为非有效态,降低植物对铅的吸收;而在铅总量较高的尾砂中种植马蔺1个月后交换态铅含量急剧下降,降幅达62.1%,铁锰氧化态、有机质结合态和残渣态铅含量增幅并不明显,分别较未种植马蔺尾砂中相应铅形态含量增加8.1%、0.9%和3.7%,而同时马蔺根系内铅含量急剧增加。可见,种植马蔺并未使尾砂中的有效态铅转化为无效态铅,而是大部分被植物吸收,因而马蔺作为铅超积累植物在铅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1885-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