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44-1661/X 国内刊号
  • 1674-5906 国际刊号
  • 2.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环境学报是广东省土壤学会;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环境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

生态环境学报 200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环境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浮叶植物重建对富营养化湖泊氮磷营养水平的影响807-811

摘要:利用太湖五里湖污染底泥,在不破坏表层沉积物形态和结构的情况下,利用大口径的采样器采集沉积物柱状样,研究浮叶植物荇菜(Limnanthemun nymphoides)在此底泥上适应性生长情况及其对水体以及沉积物中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实验过程中,荇菜生长使上覆水体中的氮、磷营养水平逐渐降低,藻类的生长明显受到克制,水体透明度增加,水质逐渐改善.通过植物根系对沉积物和间隙水中营养盐的直接吸收,使表层(0~5 cm)沉积物与间隙水中氮磷营养盐的水平在实验结束后有明显下降,对于控制沉积物内源营养盐释放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恢复以水生植物为主的水生生态系统是重建富营养湖泊生态系统和控制湖泊内源负荷的重要措施.

曝气复氧对富营养化水体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812-815

摘要:采用实验室模拟,研究了曝气复氧对富营养化水体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溶解氧是影响底泥氮磷释放的重要因素,厌氧状态会加速底泥氮磷的释放.②正常条件下曝气复氧可以有效的控制底泥总磷的释放;曝气条件下高pH值无法控制底泥总磷的释放,搅动会对底泥总磷的释放产生轻微的影响,上覆水总磷浓度较高时底泥会发生吸磷现象,而温度则影响较小.③正常条件下曝气复氧可以控制比较封闭水体底泥氨氮的释放;曝气条件下温度对底泥氨氮和总氮的释放影响较大,即温度越高,抑制氨氮和总氮的释放效果越好,且低温会导致底泥氨氮和总氮的大量释放;曝气条件下搅动导致底泥释放更多的氨氮和总氮.

黑臭河道生物修复中3种不同增氧方式比较研究816-821

摘要:利用叶轮式曝气机、水车式曝气机、射流式曝气机等3种不同曝气方式的曝气设备进行了黑臭河涌曝气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增氧方式对黑臭河道水体增氧效率不同,水车式曝气机、叶轮式曝气机均可在黑臭河道下游形成一段绿色水面,水车式曝气机下游变绿河段长度为15.7 m,叶轮式曝气机下游变绿河段长度为6.3 m,射流式曝气机不能形成明显的绿色水面.无论是河道水体增氧效果、CODcr、NH3-N去除效果,还是河道菌-藻生态系统的建立、自净能力的启动,水车式增氧机均优于其它两种增氧机,而且存在投资少、安装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等优点.适应于河道窄、水流缓、截污难度大的城郊中小型黑臭河道的治理.

黑臭河道生物修复中氧化塘应用研究822-826

摘要:氧化塘技术是有机废水、特别是生活污水处理的有效手段,在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中,对于暂时无法截污的城郊河道,利用废弃的鱼塘,将其改造成氧化塘,对上游污水进行预处理.研究表明,生物氧化塘对上游黑臭水体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在污水进水量为4320t/d以内(即污水停留时间为1.4 d以上,容积负荷为CODcr: 0.11 kg/(d·m3)以下),O2:15.6kg/h的增氧曝气条件下,CODcr除去率在 50%以上,NH3-N除去率在40%以上,经处理的黑臭水体在氧化塘出水口已形成由藻类、原生动物、浮游动物、鱼类等参与的多级食物链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在黑臭水体预处理基础上,通过底泥生物氧化、水体增氧、水体生态恢复等技术手段,对河道进行生物修复,能有效地消除水体黑臭、提高河涌水体自净能力,为城市黑臭河涌治理和养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成都市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827-829

摘要:根据流经成都市内的三条河流(府河、南河、沙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数据,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重金属潜在的生态危害因子(Eri)说明大多属于轻微生态危害范畴,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是Hg、Cd,Cu、Pb次之,As影响最小;(2)多种重金属的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表明河流重金属污染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和接近中等生态危害,其受危害程度由强至弱的次序为:府河,南河,沙河.

雷州半岛地表水体非点源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研究830-834

摘要:以雷州半岛为研究区,利用2000-2003年间南渡河与九洲江,以及赤坎水库与鹤地水库的4年常规监测数据,结合实地调查,利用数理统计分析,对雷州半岛地表水体非点源污染物及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河流与水库的水质均是以氮污染为主,水体有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同时,两河流在雨季都不同程度受到了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而只有赤坎水库明显受到了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雷州半岛地表水体非点源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因此,只有合理调整流域和库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强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才能有效降低非点源污染所带来的地表水体环境污染问题.

污灌湿地系统土壤-植物中铬的赋存形态研究835-837

摘要:采取逐级提取法对江苏盐城某污水灌溉湿地土壤中的铬的赋存形态以及其上生长的主要植物芦苇的不同组织部位中的总铬进行了分析测定,并研究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点相比,污灌土壤中铬质量分数明显升高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赋存形态质量分数由高到低顺序为残渣态(RES-)→铁锰态((OFeMn-))→碳酸态(CARB-)→有机态(OM-)和交换态(EX-)之和.芦苇不同组织部位中铬分布研究表明根部质量分数远大于茎和叶,说明根系吸收为主要作用,而后迁移至其它易积累部位.对各种形态的铬与植物中的铬总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相关系数表明,植物中的生物富集量与各种赋存形态都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其中强有机质结合态与生物富集量具有最好的线性相关性.

Cd和Cu在草甸棕壤-植物系统中行为特性的研究838-842

摘要:在沈阳生态站开展了重金属迁移积累行为特性的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及作物体内迁移积累变化规律.外源重金属元素Cd、Cu施入土壤后,无论是低剂量还是高剂量处理,水田土壤Cd元素已迁移到45 cm的深度,而Cu元素迁移到30 cm的深度.旱田土壤低剂量和高剂量处理Cd迁移到30 cm,而Cu元素只有高剂量处理迁移到30 cm的深度.土壤Cd、Cu元素向下层迁移的量微乎其微,重金属元素大多滞留在土壤表层.水稻、玉米吸收的Cd大部分积累在作物体的根和茎叶中,而Cu大部分积累在作物体的根系中,Cd、Cu籽实吸收量占植物体总吸收量的1.16%~3%.水稻、玉米地上部吸收Cd的量>地上部吸收Cu的量,在作物体中Cd的迁移能力强于Cu的迁移能力.

外源铅铜镉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农业土壤中的转化843-846

摘要:选择了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10个代表性农业土壤,采用室内培养和化学分级方法研究了加入外源铅、铜、镉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及转化趋势,探讨了碳酸钙、粉煤灰、猪粪和钢渣等土壤改良剂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重金属负荷的提高,土壤中交换态重金属的比例增大,残余态比例下降,有效性提高,对环境威胁增大.当重金属加入量较低时,重金属优先向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转化;而当加入量较高时,向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转化的比例明显增加.pH和土壤组分对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转化有显著的影响,土壤pH下降可使交换态Cd、Cu、Pb的比例递增.加入碳酸钙、粉煤灰、猪粪和钢渣等改良剂可显著地降低土壤中交换态重金属比例,增加其它形态的重金属比例.

土壤中地乐酚降解的实验研究847-849

摘要:利用一系列批实验来研究地乐酚在不同土壤样本中的非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并对各土壤特性与降解参数的相关性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乐酚的降解主要是生物降解.地乐酚在土壤中降解缓慢,加上实验土壤对地乐酚的弱吸附,因此地乐酚对当地地下水资源存在较大的威胁.在本实验地区降解参数服从正态分布.在水平α=0.05下,地乐酚的降解与已知的几种土壤特性以及吸附的相关性不显著.

不同比例湿解产物在土壤中的物质变化及腐熟度850-854

摘要:将经湿解工艺处理后的园林废物与土壤按1:3、1:5和1:10(湿质量)3种比例均匀混合作为实验物料,同时以自然土壤作为参照,研究了在田间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湿解产物在土壤中的物质变化以及腐熟度.结果表明:在培养期间,3种比例混合物料的温度均接近于土壤对照样的温度,稍低于环境温度;pH值均略呈碱性,并随土壤浓度的增加而接近土壤对照样的pH值;w(C)/w(N)比、w(水溶性有机碳WSC)/w(有机态氮Norg)和w(NH4+-N)/w(NO3--N)均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而阳离子交换量(CEC)和CEC/w(全C)恰好相反,并随湿解产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4 d后,这些指标均接近土壤对照样的参数,实验结束时,均达腐熟.3种比例混合物料的种子发芽系数均大于80%,湿解产物浓度对种子发芽系数无明显抑制作用,湿解后的产物可直接安全应用于土壤中.

铬(Ⅵ)污染高岭土电动修复实验研究855-859

摘要:用电动方法对铬(Ⅵ)污染高岭土的修复进行了实验室研究.选用重铬酸钾作为污染物,配制的高岭土的重铬酸钾质量分数为100 mg·kg-1.实验研究了铬(Ⅵ)污染高岭土电动修复的可行性,施加电压和处理时间对去除效率的影响,阴极电解产生的OH-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及其控制方法,以及铬的迁移和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电动修复可以有效去除高岭土中存在的铬(Ⅵ),最高去除效率可达97.8%;高岭中六价铬[Cr(Ⅵ)]以含氧阴离子形式存在,在电动修复过程中向阳极区域迁移;用蒸馏水冲洗和醋酸中和阴极电解产生的OH-,可以提高铬的去除效率.

铅胁迫下黄瓜幼苗内源多胺变化动态的初步研究860-864

摘要:以黄瓜幼苗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瓜幼苗叶和茎中内源多胺的含量,研究了铅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内源多胺的变化.结果表明:铅质量浓度为100 mg·L-1时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铅质量浓度高于100 mg·L-1时,黄瓜幼苗茎高和根长逐渐下降;铅胁迫下黄瓜幼苗地上部的腐胺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值,且随着铅质量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黄瓜幼苗叶片精胺和亚精胺在处理第5 d时高于对照值,茎中精胺和亚精胺含量在处理第7 d高于对照值,而其它时间内的都低于对照值,而且其含量均随铅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与内源多胺含量(腐胺、精胺和亚精胺之和)的变化相似,表明铅胁迫能改变黄瓜幼苗内源多胺的含量和调节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影响着黄瓜植株的生长.

镉对稻田土壤典型微生物种的胁迫生理毒性865-869

摘要:以水稻田土壤中典型的单种微生物为实验材料,采用纯培养方法,从个体水平上全面探讨了重金属镉胁迫对稻田土壤典型微生物的的生长、活性以及生化过程的生理毒性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微生物纯培养对镉胁迫的敏感程度不同,G+较G-对Cd2+更为敏感,表现为世代时间缩短,最高菌浓度下降.固氮菌对Cd2+非常敏感,当Cd2+质量浓度为0.2 mg·L-1时即完全抑制菌体增殖.同时,外源镉强烈的抑制作为稻田土壤中功能微生物的厌氧固氮菌及产甲烷细菌的生物活性,各菌种镉胁迫下细菌细胞内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核酸质量浓度都在胁迫的生理过程中需要调整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以适应新的环境,都在低质量浓度镉胁迫时有所增加;随着镉质量浓度的增加,细菌细胞内各种物质的质量浓度开始减小,以减慢细胞代谢速度,增强对镉胁迫的适应力;各种物质的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为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核酸,R.eutropha DKC1细胞内含物质量浓度基本保持稳定.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镉对微生物的毒性效应,且能在早期较灵敏地指示污染的影响,作为稻田土壤环境受到污染胁迫的细胞生化指标具有一定可行性.

重金属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Boletus edulis重金属积累分配与生长微环境变化870-875

摘要: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对外生菌根真菌Boletus edulis菌丝铜镉积累分配与生长微环境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铜镉胁迫下菌落直径具有相似的增长模式.与对照相比,低浓度的铜镉处理均促进了菌丝的生长,而高浓度则产生抑制作用.Boletus edulis具有很强的铜镉吸收积累能力,显示出较好的重金属耐受性.菌丝体是重金属在离体培养体系中积累的主要场所,最高处理浓度时,菌丝体内的铜镉浓度分别达到对照的26.6和28倍,而菌丝分泌物的作用相对较小.菌丝体对生物体必需元素铜和非必需元素镉具有不同的积累模式,并可根据重金属的种类,有效地调节生长微环境,以降低重金属对菌丝体的生物有效性.这可能是外生菌根真菌的一种重金属抗性机理.

铜尾矿复垦后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876-879

摘要:对安徽铜陵五公里尾矿区三叶草复垦后的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的功能多样性研究表明,复垦后每克土壤微生物细菌数已达2.3×107个,并存在一定量耐Cu2+、Cd2+、Zn2+、Cr6+、Pb2+、Ni2+的菌株,但种类少,主要为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短杆菌属.BIOLOG测试结果显示,铜镉重金属离子的复合污染使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降低;外源耐铜镉微生物菌剂的添加使尾矿区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剖面(AWCD)变化明显,提高微生物对单一碳源底物的利用能力,增加利用不同碳底物的微生物数量,减轻了重金属污染引起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下降,为尾矿区生境加速恢复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湿地CO2呼吸通量特征880-883

摘要: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采用静止箱/气相色谱法,2004年5月至10月对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湿地CO2呼吸通量进行了观测.沼泽湿地CO2呼吸通量平均值为200.40 mg·m-2·h-1,最大值为402.37 mg·m-2·h-1,最小值为61.09 mg·m-2·h-1.沼泽湿地周边的沼泽化草甸CO2呼吸通量平均值为425.50 mg·m-2·h-1,最大值为891.74 mg·m-2·h-1,最小值为124.23 mg·m-2·h-1.二者均在7、8月出现排放峰值.沼泽湿地CO2呼吸通量日变化为单峰型,高峰出现在13时和15时.沼泽湿地CO2呼吸与温度具有相关性,其中与5 cm深的土壤温度相关性最好.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CO2呼吸通量的平均值仅为三江平原常年积水沼泽湿地的约36%,这可能是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有泥炭积累,而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无泥炭积累或仅有少量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

江汉平原湿地功能下降与洪涝灾害关系分析884-889

摘要:建国以来,江汉平原湿地面积及其生态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史志记载和气候资料,对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频率趋高、江河湖高水位频率明显增加、外洪内涝日益严重的变化特点.据此,从时间上探讨了湿地变化与洪涝灾害之间的联系,发现历史和近代洪涝灾害的频发期与相应时期的围垦和江堤修筑有较好的对应.结合国土资源部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近10年来江汉平原湖泊湿地的主要转移途径,从空间上探讨了湿地动态变化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的发生和湿地面积的减少及其功能的退化之间存在着很好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湿地的围垦和退化是导致其调蓄能力降低,引发洪涝灾害加剧等负面环境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