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杂志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环境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与饲料工程、生化与微生物、化学与材料工程、轻工机械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江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1689
  • 国内刊号:32-1751/TS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79
  • 创刊时间:198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6
  • 综合影响因子:0.59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3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杂志专题综述

细菌内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分子结构多样性

摘要:细菌内毒素,又名脂多糖,是构成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外层的主要成分。内毒素的合成途径相当复杂,涉及到几十个基因编码的酶。内毒素的合成起始于细胞质中,随着合成的进行,内毒素分子不断变大,并先后穿越细胞内膜、周质空间和外膜,最后定位于细胞表层。内毒素可以通过TLR4/MD2受体激活先天性免疫系统,可用于开发新的细菌疫苗和疫苗佐剂。
1009-1015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杂志会议信息

科技信息

摘要:日本修订食品卫生法施行规则及相关条款 8月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食安输发0806第2号通知,对食品卫生法施行规则(省令)和食肼、添加刹等规格标准(告示)进行补充修订。
1015-1015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杂志专题综述

谷豆萌芽过程中成分变化、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谷物和豆类在萌芽过程中发生了物质的转化,产生了许多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相比种子中的成分可能具有更为显著的生物活性,因此谷物和豆类萌芽不仅在食品工业,而且在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谷豆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综述了萌芽的生理活性以及萌芽提取物在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中的应用,对谷豆萌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1016-1024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杂志会议信息

本刊应邀参加首届中国刊博会

摘要:9月14—16日,首届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刊博会”)在湖北省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作为中国权威学术期刊、CSCD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应邀参加。
1024-1024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4-a-糖基转移酶的催化区域结构及关键氨基酸解析

摘要:4-a-糖基转移酶(4αGtase)能够作用淀粉产生大环糊精。分别采用精氨酸修饰剂DIC、蛋氨酸修饰剂Ch—T、色氨酸修饰剂NBS、组氨酸修饰剂DEPC、羧基修饰剂EDC、二硫键修饰剂DTT及蛋白变性剂巯基乙醇等对4αGtase进行化学修饰,解析4αGtaSe催化区域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氨基酸构成、、结果表明,4αGtase活性中心的关键氨基酸为组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二硫键对于维持4αGtase活性中心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作用;该酶可能同时存在淀粉键合区域和催化两个区域,蛋氨酸、色氨酸在两个区域存在状态不尽相同,空间结构的适当变换能够促进该酶与淀粉的结合.从而有利于总酶活的增加。
1025-1030

热烫前处理对青菜中酶活性及色泽的影响

摘要:采用愈创木酚和邻苯二酚氧化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对青菜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青菜进行90℃4 min、95℃2 min、95℃3 min、95℃4 min的热烫处理后,青菜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分别为37.30、39.28、34.34、24.95,相对残余活力分别下降为8.11%、8.53%、7.46%、5.42%.95℃2min热烫处理后迅速转移到冰浴条件冷却与未冷却的新鲜青菜中多酚氧化酶的相对残余活力分别为16.49%、1.24%.因此,当青菜经95℃2min烫漂后迅速转移到冰浴条件下冷却,过氧化物酶(相对残余活力8.53%)和多酚氧化酶(相对残余活力1.24%)的活性均得到了很好的抑制,相对残余活力低于10%,而且在此烫漂条件下青菜的叶绿素质量分数(2.31 mg/g)较高,色泽(-a*值为22.84,饱和度C*为35.56)也比较好.
1031-1036

预测“实际偏好”的偏好性检验方法探讨

摘要:偏好性检验是一种强迫选择型消费者感官测试方法,明确要求消费者在两种产品中做出偏好选择,在消费者测试应用广泛.但是,由于在实际测定中消费者受测试方法本身所造成的心理暗示的影响,往往在测试条件下不能准确表达真实偏好,使得测试结果不能反映消费者对产品的真实选择性,所以该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受到质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实际偏好”的概念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实际偏好”测定在预测消费者偏好行为时的可行性.作者概述了包括改进“无偏好选项”存在的偏好检验、重复成对偏好实验、追踪消费者消费行为、拍卖或交换、“带走赠品”等用于提高偏好性检验与消费者真实偏好一致性的“实际偏好”检验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1037-1042

离子交换法纯化α-酮戊二酸

摘要:为了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α-酮戊二酸,作者利用活性炭对发酵液进行脱色后,采用离子交换法对α-酮戊二酸的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用量1.5 g/L、pH 3.0、脱色时间1h、脱色温度50℃的条件下能取得最佳脱色效果,脱色率达89.2%.分析了6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对α-酮戊二酸的吸附容量,确定了吸附性能显著的D301大孔弱碱型树脂.在固定床上上样条件优化表明,当发酵液中α-酮戊二酸质量浓度为20 g/L、上样流速为2.67 BV/h、径高比为1∶12时,上样吸附效果最佳.采取阶段洗脱工艺:第一阶段用0.01 mol/L的NaC1和0.01 mol/L的HC1混合溶液进行洗脱,第二阶段采用0.3 mol/L的HCl溶液在6 BV/h的流速下进行洗脱.验证结果表明,在此洗脱工艺下,收集液中α-酮戊二酸与丙酮酸的质量比由初始发酵液中的1.5∶1提高为10∶1时,α-酮戊二酸收率为93.2%.因此,采用离子交换法可有效的分离纯化发酵液中的α-酮戊二酸.
1043-1048

食品中苏丹红Ⅰ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酶学性质研究

摘要:为了检测食品中非法添加物苏丹红,采用重氮化法合成了2种苏丹红Ⅰ的衍生物,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鉴定后,分别将两种衍生物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以及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紫外光谱表征结果证明衍生成功.将制备的BSA络合物做为免疫原免疫兔子,制备了多克隆抗体.采用方阵法确定了抗体和包被抗原的稀释比例.对影响酶免疫检测方法(ELISA)的因素包括包被液,封闭液,样品稀释液,抗体稀释液,反应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在最适反应条件下,以苏丹红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建立了抑制曲线,线性范围为0.3~23.4 ng/mL,苏丹红Ⅰ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3.0 ng/mL,检测限(LOD)为0.1 ng/mL.交叉反应测试表明,与对位红交叉反应率为140%;与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G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1%,6.85%,6.5%;与苏丹红Ⅳ的交叉反应率<0.1%.以辣椒粉为样本,在5 ng/g和20 ng/g添加水平下得到回收率分别为90.4%和96.0%,变异系数分别为1.8%和4.9%.
1049-1056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杂志会议信息

会议信息

摘要:会议名称(中文):2013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三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 所属学科: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56-1056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评价研究

摘要:为了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进行评价,根据农产品特性,综合农产品冷链物流所需的特殊条件和设备建立了全面反映农产品物流环境、设施设备、作业流程、人员素质特征的指标体系.运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构建了评价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模型.最后,通过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1057-1062

两种杀菌条件下蓝莓汁储藏品质变化及动力学研究

摘要:为了解经热杀菌和微波杀菌后蓝莓汁在不同储藏温度下品质的变化,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Arrhenius经验方程,通过分别将热杀菌和微波杀菌所得的蓝莓汁储藏在不同的温度下,研究了储藏期间热杀菌和微波杀菌所得蓝莓汁中菌落总数、花青素含量、色泽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相关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储藏期间热杀菌和微波杀菌蓝莓汁中菌落总数、花青素含量、色泽的变化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9),并可用Arrhenius方程拟合(R2>0.98);在较低的储藏温度下,蓝莓汁的菌落总数增长缓慢,花青素和色泽的损失较小,蓝莓汁可长时间保持较好的品质;相比热杀菌,微波杀菌能使储藏期间的蓝莓汁更好地保留花青素和色泽,但其保存期相对较短;各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相对误差均不超过2%,所有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均较高.
1063-1069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杂志会议信息

会议信息

摘要:会议名称(中文):2013年江苏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学术交流会 所属学科: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及分了生物。
1069-1069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不同品种糯玉米组分对其煮制后食用品质的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影响糯玉米的感官品质的主要因素,对11种糯玉米的鲜食感官品质、组分特征及种皮厚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感官评定结果表明:11种糯玉米在味道和口感方面差异不显著,但是在香气和色泽方面差异显著.色差分析结合感官数据结果显示,除了彩糯以外,白糯玉米品种中亮度和黄度值高的品种作为鲜食品种更受人们欢迎.还原糖与玉米棒的色泽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11种鲜糯玉米的组分差异比较大,水分、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各个品种间都有较大差异,其余组分如游离氨基酸、脂肪、灰分等差异相对较小;各个品种的种皮厚度也有较大差异.但是组分变量与感官结果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种皮厚度与感官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也不显著.
1070-1074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杂志会议信息

会议信息

摘要:会议名称(中文):第九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 所属学科: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
1074-1074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采后原料贮藏方式对速冻小松菜褐变的影响

摘要:采后原料正确的贮藏方式是控制速冻小松菜褐变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常温贮藏、预冷后常温贮藏和5~10℃恒温库贮藏3种方式,探讨了采后原料3种不同贮藏方式的温度、糖度和pH值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原料采后不同贮藏方式对速冻小松菜褐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后原料4h之内加工,控制速冻小松菜褐变率的采后原料贮藏方式以常温下存放为宜;采后原料4h外加工,控制速冻小松菜褐变率的采后原料贮藏方式以5~10℃恒温库贮藏为宜.
1075-1078

适用于黄酒生物酸化浸米的乳酸菌筛选

摘要:浸米是黄酒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使用高锰酸钾-溴化钾平板透明圈法,快速从黄酒酿造环节的样品中分离筛选出160株产乳酸细菌;通过生理特性试验、浸米水产酸情况、抑菌情况和产生物胺试验,得到1株乳酸菌适合用于生物酸化浸米,经16S rRNA寡核苷酸碱基序列分析鉴定菌株为植物乳杆菌.将其应用于生物酸化浸米过程中可以快速提高米浆水的酸度,缩短浸米时间,并抑制杂菌的生长,提高浸米过程的稳定性,且有效地降低浸米水中生物胺质量浓度.
1079-1084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杂志会议信息

科技信息

摘要:蔬菜水果经过光照后更美味 或引领新的农业方向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在不改变植物基因构成的前提下极大地改进蔬菜与水果的味道,有专家称,这或许将引领新的农业发展方向。
108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