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屏世界杂志社
分享到:

声屏世界杂志

《声屏世界》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稿、争鸣与探讨、实践与创新、媒介经营、市县台站全频道、传媒新思维、杂谈随笔、网络传播与技术等。
  • 主管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 主办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 国际刊号:1006-3366
  • 国内刊号:36-1149/G2
  • 出版地方:江西
  • 邮发代号:44-75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29
  • 综合影响因子:0.039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声屏世界 2013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声屏世界杂志专稿

传播“中国梦” 凝聚正能量

摘要:5月16日,江西省"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正式启动,此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分为品读"中国梦"、感知"中国梦"、传递"中国梦"、唱响"中国梦"、践行"中国梦"五大系列共27项活动。当前,"中国梦"正在成为中国人民的一个新追求,是最具强大时代感召力的主旋律。为实现"中国梦"鼓与呼,是包括广播电视等媒体承担的重要使命和重大社会责任。
1-1
声屏世界杂志争鸣与探讨

三媒合一——署局合并的产业红利

摘要:3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挂牌成立。在高科技和新兴文化产品形态不断出现和发展的情况下,新的总局的成立对我国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有利于减少职能重复交叉和产业链管理人为切割的现象,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有助于建立现代出版传播体系;有利于国家文化产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规划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的成立和做大做强;有利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规范文化市场,实现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此次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合并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是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跨出的重要一步,是面临日益复杂的国际发展环境和舆论格局的积极应对,其中一些积极效益和深远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显现。对此,专家、学者纷纷著文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从中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以飨读者。
5-8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摘要:今年3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开始启动。在本次大部制改革中,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与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合并成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是传媒聚焦的一个重要热点。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播电影电视与新闻出版各自独立发展和管理,不可否认,在过去的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媒技术以及产业化改革推动,
9-12

新媒介环境下的舆论生态变化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社会的进步,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我国全面推广和迅速普及。它们的推广与普及改变了我国的媒介矩阵,使我国的媒介环境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形成一个迥然有别于以往的新的媒介环境。①在这个新的媒介环境里,社会公共信息的传播和人们意见的公开表达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从而导致社会舆论的生成和存在状态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
13-14

坚持权威性 发出更强音——新媒体格局下传统媒体提高舆论引导力策略研究

摘要:一直以来,传统媒体依托其软件和硬件上的绝对优势,收集和筛选各种信息,以平衡、中立、可信的形式呈递给受众,这条信息传播的路径几乎是一条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单行道。这些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切——传统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公众开始进入自己生产内容的时代。新兴媒体就像正余弦波一样密集地向传统媒体发出攻击,一种新的媒体格局在悄然生成,
15-17

打通两个舆论场

摘要:近些年来,广电媒体不断在完善自身报道方式的同时,遇到了一个尴尬的现实——舆论引导能力的弱化。弱化的原因很多,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主流媒体的边缘化引起。笔者承认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但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广电等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弱化,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媒体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的冲突和悖离。国内最早提出"两个舆论场"的是新华社前总编南振中,他于1998年提出了"两个舆论场"的说法。
18-19
声屏世界杂志实践与创新

让官员走进电视——电视问政刍议

摘要:何为电视问政?即通过电视传播手段,让政府主动对接百姓,促进社会热点问题解决,有人称之为"时政访谈互动电视""政民对话类谈话节目"。①电视问政近些年来不断现身荧屏,说明电视在协调社会矛盾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与当下社会问题集中凸显有关。
20-22

地方电视新闻的创新

摘要:多项调查显示,许多地方电视新闻形成了固定模式,严重影响了新闻的可看性。可见,新闻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一、新闻节目内容板块化。新闻节目杂志型、板块化是目前延伸新闻的主要编排形式,在内容上显得杂而不乱,形式上体现板块结构,灵活多样。如上饶电视台的《天天看上饶》在改版时就秉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2-22

寻找新闻的第二落点——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思路的转变

摘要: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至今已近十年,而在这十年中新技术的出现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媒介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继报纸、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之后网络"第四媒体"迅速崛起、蓬勃发展,预示着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这将彻底颠覆我国传统的媒介格局,同时也给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设置了全新语境。
23-25

做好“四有”民生新闻

摘要:这些年,几乎每个地方台都开办了民生新闻栏目,它们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之前国内电视新闻"联播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更以贴近性的新闻内容、通俗亲民的语言风格、多样化的表现形式、鲜明的地域特色,吸引了相当的收视群体。民生新闻在经历过快速发展的繁荣之后,如何进一步更好地得到有效提升?
25-26

涉台广播如何做好文化节目——以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文化专题的采访为例

摘要:文化,是指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积存,是民族最基本的象征。它既体现一定群体的生存方式,也显现人们特定的思维方式。它源于某区域人们共有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也必然体现出共同的民族文化特征。①中国有着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继承、弘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立性,对于维系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积极贡献。同志在2008年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
27-28

电视法制节目如何强化法制含量

摘要:在电视节目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法制节目的编导充分调动了种种电视手段,将一个个案例做成悬念迭出、紧张刺激的故事。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电视法制节目的法制含量弱化了,作为电视法制节目的个性不再那么凸显,与其他节目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普及法律知识是电视法制节目的基本功能,弘扬法律精神是其根本宗旨,建立法治社会是其始终如一的追求。
29-31

电视涉农法制传播机制的缺失与构建

摘要:从电视媒介日益成为中国农村普法传播的主渠道角度看,重视和发挥电视涉农法制传播的对农普法作用,是极其重要的。①从"一五"普法到目前的"六五"普法,党和国家一直在强调要充分发挥电视等传媒的普法宣传教育作用。、司法部、民政部、农业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中也强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民学法用法工作,
31-33

从《新闻联播》改版看播音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摘要:在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与电视播音员有着天然的联系。在电视频道资源匮乏的时候,业界还没有"主持人"这一称谓。在固定的时间播报事先准备好的内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被称为"播音员"。后来,随着电视业的飞速发展,频道和栏目资源的日益丰富,
34-35

引导正航向 传播正能量

摘要:今年是江西综合新闻频率《新闻110·善行天下》栏目创办的第五个年头,当喜获"2012年度江西省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十大品牌栏目"的表彰通知传来,栏目组一片欢腾。一档民生新闻帮忙类栏目继获得2011年江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创新创优大奖之后,栏目再获殊荣,怎么能不令人欢欣鼓舞?2008年栏目设立之初,栏目形态还传承于它的前身——《人与法》法律服务热线,
36-37

《都市情缘》的“突围攻略”

摘要:在一个资源相对过剩、竞争异常激烈的收视环境中,一个栏目能突出重围、脱颖而出,必定有其超乎寻常的吸引力。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群雄争逐的晚间黄金时段,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情感类新闻专栏《都市情缘》依然挺立潮头。央视·索福瑞(CSM)收视调查数据表明,《都市情缘》在南昌地区观众能看到的上百个新闻类栏目中再度稳居收视冠军。
38-39
声屏世界杂志文艺直通车

中国谍战剧反面人物塑造的艺术进步

摘要:从1959年的《我的一家》算起,中国谍战电视剧的发展已经历五十多年。纵观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谍战电视剧不但形成了规模,树立了品牌,而且在技术条件、艺术水准、美学追求、文化内涵、生产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试从反面人物形象塑造的发展演变入手,管窥中国谍战电视剧的艺术进步。类型化:
39-40

歌唱类节目的现状考量与出路探析——《我是歌手》与《中国好声音》的对比解读

摘要:2012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一战成名,引来无数关注。2013年,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首播收视率1.06,份额6.07%,在同时段节目中排名全国第一。二者在收视数据上可谓旗鼓相当。《中国好声音》推出时被称为"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