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屏世界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声屏世界杂志 省级期刊

Voice & Screen World

  • 36-1149/G2 国内刊号
  • 1006-3366 国际刊号
  • 0.2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声屏世界是江西广播电视台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8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西广播电视台主管的学术期刊。声屏世界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稿_声屏视点、争鸣与探讨_热点扫描、争鸣与探讨_第三只眼、专家主看台_金石洞明、实践与创新_采编经纬、实践与创新_传媒与法、文艺直通车_热播冷评等

声屏世界 200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声屏世界杂志专稿
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1-1

摘要: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全国和全省“两会”精神,努力实现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重要会议。对于推动全省宣传思想战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我省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声屏世界杂志争鸣与探讨
奥运之年如何传播奥运会?4-5

摘要:当今社会,奥运会早已成为“全球媒介事件”,在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之时,我国传媒抓住时机开始施展各种动作。2007年岁末,国内许多电视台、电台相继将其麾下的一些频道、频率改称“奥运频道”、“奥运频率”。频道、频率的更名,表面上只是形式问题,但按照克拉夫·贝尔的说法,形式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各地传媒将体育频道或其他的频道、频率冠名“奥运”,

“软传播”:政府形象传播的一种新思路6-7

摘要:政府形象传播的主体是政府。通常情况下,政府形象是通过媒体来传播,而政府既是传播者,又是把关人。也就是说,大众传播中,政府垄断了政府形象传播的信息资源,政府在政府形象传播中充当了信息生产、分配、传播的多重角色,使得大众传播中媒体失去传播的主动性。传统政府形象传播往往以“强势传播”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政府理念、

从“他者”到“主体”——南京电视新闻中的农民工形象嬗变8-9

摘要: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第三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使得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徙成为一场蔚为大观的波及全民的运动。这场运动,不可避免地在电视荧屏上留下自己的影像。笔者通过对2000年至2005年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所有自采节目的文稿进行关键词搜索,得到本文内容分析的样本。希望借此对农民工荧屏形象进行分析,

创新内容产品生产方式拓展电视文化新业态10-12

摘要: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新时期电视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电视“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关于电视“全能文化可行性的实证探讨”13-13

摘要:“全能文化”在传播学中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笔者在中国期刊网电子文献资料中发现,高鑫先生等人在一篇题为《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现代传播》2000/4)的论文中最先提出这个名词。文章说:“大众文化并非精英文化的二元式对立存在,其胸襟具有吞吐一切文化形态的气象,所谓文化的终极必然趋向大众。因此在大众文化的缰界内,电视文化一方面更多地体现着大众精神,同时也以大众文化的豁达,熔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高雅文化和世俗文化于一炉,从而呈现出一种全能文化的姿态”。此后,虽然学界基本没有对电视“全能文化”做出更深一步的研究。

电视栏目剧发展危机透视14-15

摘要:2006年,对于电视栏目剧的发展态势,专家、业界都用了一个词:井喷。2007年,遍地开花的栏目剧印证了这一点。但是经历一番喧哗与骚动之后,栏目剧已今非昔比,其优势诸如低投入高产出、以小博大的收视率奇迹等等,今天已经有些底气不足。2007年底在济南举行的栏目剧评奖研讨会上出现更多的词是“天花板危机”、

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助推广电事业新飞跃——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会16-17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在此,“文化生产力”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报告中,这对于广电工作者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新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声屏世界杂志杂谈随笔
龚丹:亲历,记者的责任17-17

摘要:亲历,让我们感受到责任。年前,我们推出了系列报道《等待回家》。节目中,三种人物三种生活状态。在等待回家的日子里,学生充满了喜悦,因为她快要见到父母了;农民工充满了愤懑,索要工资屡次无果,还被人辱骂:客居他乡的游子充满了无奈,因为买票近似于战争。大量原生态的表现形式.将这些人物的喜怒哀乐缓缓推进在观众面前。

声屏世界杂志专家看台
杨伟光:解密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上)18-20

摘要:“杨伟光”三个字,今天可以说成了中国电视改革的一个符号。全国政协会议期间,记者无意撞上了这位当年雄踞CCTV幕后的掌门人,激起了采访的欲望,先后两次走近这位中国广电领域的风云人物。言及自己的新闻传播生涯,言及在央视大刀阔斧进行创新的得意动作,言及二十多年来中国电视的改革,原本谈锋甚健的杨伟光更是口若悬河,自信从容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声屏世界杂志实践与创新
“真实”的解构、颠覆与重构——有感于纪录片发展30年21-22

摘要:中国纪录片发展的30年,是“真实”这一概念被不断解构、重构、颠覆的30年。历数中国纪录片的数次起承转合,都表现为一种对“真实”的矫枉过正。曾几何时,连篇累牍的宣传与说教受到了批判,带来了“原生态真实纪录”的矫枉过正,一时间“长镜头,跟腚拍,同期声”成为关键词;扔掉脚架,摇晃颠簸,成为时尚。晃动中,

打造广播品牌节目的思考与实践23-24

摘要:打造品牌节目是广播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媒介能否打造出受众认可的品牌是决定其能否争取到更多受众注意力的关键。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就是品牌,打造品牌节目也就成了现代广播人不懈追求的目标。

电视栏目的播出策略25-26

摘要:栏目播出计划编排是栏目设置的重要环节之一。处于传统的媒介环境下,播出计划是否科学得体,直接影响到栏目的收视效果和栏目品牌的发展。在新媒介环境中,扁平化竞争结构正在加剧形成①,不科学、不合理的播出策略可能会流失原有的观众,而且不能吸引新的观众,从而在媒介竞争和媒介融合的环境中败下阵来。

科技传播与科技类电视节目26-27

摘要:以“公众理解科学”为基本内涵的科技普及是科技传播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公众科技教育和文化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尝试以此为基点来探析科技类电视节目的发展途径。

见场直播出新之探28-28

摘要:在当下的电视语境中,“现场直播”早已为观众所熟悉。2001年的“9.1l”事件、2003年的“非典“和“伊拉克战争”,如催化剂一般推动着我国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2005年,中央电视台对“神六载人飞行“、“连宋大陆行”、“十运会”及“两会“的直播,不但让观众记住了一个个历史的瞬间,也再一次证明了对重大或突发事件的直播,对一家主流电视媒体而言是何等的重要。

营造意境与真实——音响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29-29

摘要:音响在创造环境气氛,刻画人物内心情感和艺术空间时有着独特的功能,能增强电视节目的真实感和感染力。生活是有声、有色、有形的,画面能再现现实生活的形与色,是连续的;声音则是片断的。当画与声进行协调运用、

“报料”与“挖料”——对公职人员作为新闻线人的分析30-31

摘要:在新闻竞争年代,独家新闻已成为稀缺品,越来越多的媒体相继打出“重奖征集新闻线索”的口号,新闻线人应运而生。线人群体涉及广泛,而国家公职人员是其中较特殊的一类。他们由于工作关系,掌握了许多内部信息,对媒体而言则是新闻线索。在有奖“报料”等因素的作用下,许多公职人员自主向媒体“报料”,媒体也会不失时机地对国家机关这个新闻“富矿”的公职人员下手“挖料”。

主持人亲和力品质断想32-34

摘要:亲和力是一种生活艺术。亲和力源于人对人的认同和尊重。很多时候,亲和力所表达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物理距离的远近,而是心灵上的通达与投合,是一种基于平等待人的相互利益转换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