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杂志社
分享到:

食品科技杂志

《食品科技》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题论述、粮油加工、食品技术、食品添加剂、饮料技术、制面技术、检测技术、贮运保鲜等。
  • 主管单位:北京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5-9989
  • 国内刊号:11-3511/T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681
  • 创刊时间:197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5
  • 综合影响因子:0.94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食品科技 2015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食品科技杂志生物工程篇

地衣芽孢杆菌代谢燕麦β-葡聚糖的初步研究

摘要:以燕麦β-葡聚糖为唯一碳源,研究地衣芽孢杆菌代谢的最优条件及代谢产物的种类。通过Design Expert8.0软件的Box-Behnken设计模型,选取了燕麦β-葡聚糖、酵母提取物、接种量和培养时间4个影响因素的最佳水平为自变量,培养液的酸碱变化为响应量,对地衣芽孢杆菌代谢燕麦β-葡聚糖的条件进行优化。通过GC-MS检测最优条件下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的种类。结果表明,培养的最优条件为β-葡聚糖0.7 mg/m L、酵母提取物11 mg/m L、接种量25μL、培养时间13 h,经过多次反复验证,实验得到p H为5.80,与预测值没有显著差异。且GC-MS检测出19种脂肪酸类物质,其中乙酸、丙酸及丁酸是最主要的短链脂肪酸。
7-14

毕赤酵母表达β-葡萄糖苷酶中试条件优化

摘要:通过单因素摇瓶培养结合50 L发酵罐参数优化,对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生产β-葡萄糖苷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确定毕赤酵母β-葡萄糖苷酶工程菌摇瓶最佳产酶条件:增值阶段最适初始p H5.5、接种量10%、装液量100 m L/500 m L,50 L发酵罐中试条件:诱导p H6.0、诱导时间96 h、甲醇浓度1.0%(v/v)、溶氧控制20%~30%,在此条件下,酶活力可达98.85 IU/m L。进一步优化,可为提高木质纤维素生产纤维乙醇过程中酶解得率提供技术支撑。
15-19

利用茭白鞘叶水解木糖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

摘要:以茭白鞘叶为原料,改进了半纤维素水解以及木糖提取工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茭白鞘叶水解木糖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工艺,采用智能可视化软件(IVOS)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接种孢子量为0.013×10~6 cfu/m L、固定化载体的面积为15.2 cm~2、装液量为64 m L、水解木糖浓度为107 g/L时,固定化乳酸的生产强度达到了0.654 g/L·h,与游离米根霉相比(0.269 g/L·h),提高了1.43倍。
19-23

消化道逆环境对长双歧杆菌的存活及黏附力的影响

摘要:长双歧杆菌LPL-1来源于中国长寿老人肠道,具有潜在的益生功效。为评价其应用潜力,研究探讨了长双歧杆菌LPL-1经历消化道逆环境后的存活及黏附性能。以单独及连续的消化道逆境处理双歧杆菌,以活菌数代表其存活能力,以黏附于结肠上皮癌细胞HT-29的菌数代表其黏附力。研究结果表明:胃酸溶液、胃蛋白酶、胆盐及胰蛋白酶单独处理后,初始9 log cfu/m L的双歧杆菌活菌数分别降低至7.2、6.1、7.1、7.1 log cfu/m L;口腔-食道到胃-十二指肠-回肠的连续逆境处理后,双歧杆菌的存活数量为3.1 log cfu/m L。胃酸溶液、胃蛋白酶、胆盐及胰蛋白酶单独处理后,初始9 log cfu/m L的双歧杆菌黏附于HT-29细胞的数量从67个/50个细胞降低到65.4、42.5、57.6、50.7个/50个细胞;连续消化道逆境处理后为14.1个/50个细胞。研究的结果证明了长双歧杆菌LPL-1有较强的消化道逆境耐受力,有开发为益生菌制剂的潜力。
24-30

微生物固体发酵提高人参药材中稀有人参皂苷的研究

摘要:为了将人参中的主皂苷转化为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稀有人参皂苷,以人参粉末为原料,进行微生物固体发酵,并利用薄层色谱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人参主皂苷Rb1、Rb2、Rd和Rg1的含量逐渐减少,而产生稀有人参皂苷C-K,其含量达到0.11 mg/g。采用MIDI微生物鉴定系统对高活性菌株鉴定,其结果菌株Y11属于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or pasterium)。
31-34
食品科技杂志食品开发篇

水分和盐分对Cheddar干酪介电特性的影响

摘要:利用同轴探头技术,研究室温(22℃)下10~3000 MHz频段内不同水分质量分数(25.76%~36.94%)和不同盐的添加量(0~3%)对干酪(成熟30 d)介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酪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随水分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相对介电常数因加盐明显减小,而介电损耗因子随盐分质量分数的增加线性增加。在特定频率200、915、2450 MHz下水分和相对介电常数相关性极显著,与介电损耗因子相关性显著。在添加盐的干酪中,盐的添加量和介电损耗因子相关性极显著,盐分质量分数对介电损耗因子影响极显著。
41-46

超高压技术对奶酪和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测定超高压下不同压力不同时间奶粉及奶酪中蛋白质的含量。方法:应用KDN-08C型定氮仪的方法测定常压和超高压奶粉及奶酪中的蛋白质含量。结果:不同厂家不同种类的奶酪蛋白质含量在0.94%~9.51%范围之内;不同散装奶酪中蛋白质含量在3.66%~7.37%范围之内;不同压力、不同时间下成吉思汗原味奶酪中蛋白质的含量在2.05%~2.50%范围之内;不同压力不同时间下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在23.80%~25.20%范围之内。结论:不同厂家不同种类的奶酪蛋白质含量相差较大;不同散装奶酪中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超高压下不同压力不同时间对奶酪及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
47-49

不同豆酪凝乳参数优化及质构比较

摘要:以大豆和鹰嘴豆为试验原料,凝乳时间、凝乳状态及乳清OD值为参考指标,对大豆豆酪和鹰嘴豆豆酪生产中的凝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期获得两者质构特性(硬度和黏附性)的差异,同时可以为豆酪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正交试验,对凝乳最佳温度、木瓜蛋白酶最佳添加量、CaCl2最佳添加量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对采用最优工艺参数生产的2种豆酪质构特性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大豆豆酪凝乳的最佳工艺参数是凝乳温度为59℃、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0.30%(活力为600 u/mg)、CaCl2添加量为0.08%,鹰嘴豆豆酪凝乳的最佳工艺参数是凝乳温度为59℃、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0.20%(活力为600 u/mg)、CaCl2添加量为0.08%;采用最优工艺参数生产的大豆豆酪硬度比鹰嘴豆豆酪大155 g,鹰嘴豆豆酪黏附性比大豆豆酪大4.4g·s。在质构特性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硬度和黏附性的不同。
50-55

不同处理方法降低橡胶籽粕中生氰糖苷含量的效果

摘要:研究分别通过微波加热法、烘烤法、蒸煮法、水煮法以及溶剂提取法对橡胶籽粕进行处理,由异烟酸-吡唑酮比色法测定橡胶籽粕中氢氰酸(HCN)含量,并测定处理后橡胶籽粕的蛋白质含量,比较分析5种脱毒方法的效果和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提油后的橡胶籽粕中HCN的质量分数为60.50 mg/kg;微波加热法脱氰率为75.7%,烘烤法的脱氰率为76.5%,蒸煮法脱氰率为100%,水煮法脱氰率为85.9%,溶剂法脱氰率为76.7%。蒸煮法对生氰糖苷的脱除率最高,但同时降低了橡胶籽粕的蛋白质含量;溶剂提取法的脱氰率排第3位,但蛋白质的相对含量最高,更有利于橡胶籽粕的开发利用。
60-63

芹菜热风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

摘要:为缩短芹菜热风干燥时间并保持其色泽,研究了热风干燥温度对干燥时间及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短,但对其色泽无显著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芹菜热风干燥符合Page模型,模型拟合较好,此模型能预测芹菜热风干燥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60℃热风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短,色泽较好,因此芹菜适合在60℃的条件下热风干燥。
64-67

润糁水分及入缸温度对清香白酒发酵的影响

摘要:目的:深入理解清香白酒酿造前期润糁水分及入缸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为生产工艺参数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模拟清香白酒酿造工艺,分析不同润糁水分及入缸温度对酿造过程中酵母菌、酒醅p H以及酒精度的影响。结果:在15℃低温下入缸时,酵母菌生长缓慢,酒醅p H下降较慢,低水分时几乎不产酒精;随着润糁水分的增加及入缸温度的增加,酵母菌生长加快,受糖化力影响温度增到21℃时,发酵7 d p H比较理想;酒精积累方面,18℃时须增加水分到58%左右酒精产量正常,21℃时正常水分(54%)酒精深度正常。结论: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在清香白酒酿造过程中,入缸温度比润糁水分对发酵过程影响更大,实际生产中为了适应低糖化力大曲或冷季生产,入缸温度调整幅度也会略大一些,理论与实际比较吻合。
73-76

青梅汁超滤过程中操作参数对膜通量影响的研究

摘要:采用均匀试验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利用中空纤维超滤膜超滤澄清青梅汁过程中,操作压力(X1)、料液流速(X2)和果汁温度(X3)对膜通量有综合性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和决定程度分析,得到对膜通量影响的决策程度依次为:操作压力(X1)〉料液流速(X2)〉果汁温度(X3)。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超滤澄清青梅汁工艺参数的较优回归模型为:Y=-2.43468+78.50649X1+0.01581X2+0.08686X3。
77-80

口腔速崩钙片的制备

摘要: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口腔速崩钙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适宜的处方用量(10片):柠檬酸苹果酸钙(CCM)1.6 g,蜂蜜2.4 g,甘露醇1.0 g,明胶0.4 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4 g,柠檬酸0.05 g,蒸馏水21.0 m L。将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别溶胀,将柠檬酸、蜂蜜、CCM、甘露醇依次加入搅拌后置于冰箱预冻,最后将其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即得口腔速崩片。结果表明所制备出的钙片硬度、崩解度和口感均为良好,此方法制备口腔速崩片是可行的。
81-84
食品科技杂志肉类研究篇

基于线粒体16SrRNA基因鉴别畜禽肉中5种动物源性成分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方法:以线粒体16S r RNA基因序列为靶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常见畜禽包括羊、牛、猪、兔、鸡、鸭、鹅、鸽、鹌鹑等参考动物为研究对象,提取肌肉组织DNA,进行PCR扩增,设计筛选羊肉、牛肉、猪肉和兔肉特异性引物对,并进行引物特异性研究。结果:选择的特异性引物能够有效地对包括羊肉、牛肉、猪肉、兔肉以及鸡肉在内的5种动物源性成分进行快速检测,方便简洁。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畜禽肉中羊肉、牛肉、猪肉、兔肉和鸡肉成分。
86-89

DNA条形码技术在牛肉干鉴定中的应用

摘要:食品的物种来源关系食品的营养价值、市场价格和安全性。研究采集了贵阳、昆明两地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71份牛肉干样品,通过对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基因(COI)和16S核糖体基因(16S)的DNA条形码测序,成功对其中的60份样品进行了鉴定。其中,39份样品(65%)来自水牛、马、骆驼等物种,在营养价值和经济上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此外,一些样品混入了黑熊等保护动物肉品,可能涉及对保护动物的盗猎。研究证实DNA条形码对深加工肉制品物种来源鉴定的可行性,展示了该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
90-95

双酶协同水解猪皮制备胶原多肽工艺研究

摘要:以酶解产生的氨基态氮为指标,研究不同双酶组合、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 H值、加酶量对酶解猪皮制备胶原多肽的影响。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出双酶酶解猪皮工艺的主要参数:最佳双酶组合为中性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酶解温度为50℃、加酶量3500 u/g、p H值为6、酶解时间5 h。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试验分析不同处理组合所得产物中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3种双酶组合所得产物中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均十分丰富,中性、碱性蛋白酶组合中氨基酸含量最高。
95-99

鸭心蛋白酶解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摘要:为开发利用鸭心获得抗氧化肽,以鸭心为原料,从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中筛选出中性蛋白酶为酶解鸭心蛋白较优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研究酶解时间、加酶量、酶解温度和p H值对鸭心水解度的影响,并对其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响应面优化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4.0 h、加酶量0.30%、酶解温度45℃、p H值7.0。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验证性试验,水解度可达17.49%,与理论值17.51%较为接近。鸭心酶解产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8.40、19.32、59.97 mg/m L。研究为开发利用鸭心提供理论依据。
100-106
食品科技杂志粮食与油脂篇

拉面面团延伸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摘要:拉面是一种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面制品,文章简单探讨了影响拉面面团延伸性的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面筋蛋白构成、拉面的和面工艺及面团的改良剂等。
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