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杂志社
分享到:

食品科技杂志

《食品科技》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题论述、粮油加工、食品技术、食品添加剂、饮料技术、制面技术、检测技术、贮运保鲜等。
  • 主管单位:北京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5-9989
  • 国内刊号:11-3511/T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681
  • 创刊时间:197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5
  • 综合影响因子:0.94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食品科技 2015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食品科技杂志生物工程篇

净化海水对米曲霉生长代谢的影响研究

摘要:探完了以净化海水作为酱油酿造用水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净化海水对米曲霉3.042的孢子含量和孢子萌发率基本无影响;通过测定蛋白酶、纤维素酶、糖化酶以及生物量的变化情况,发现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在48h时,分别下降了5.3%和11.1%,而糖化酶活力提高了2.8%,在固态发酵过程中生物量无明显变化,这为净化海水在酱油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5

L-异亮氨酸高产菌种的选育与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摘要:以解除了异亮氨酸反馈抑制作用的大肠杆菌N12为出发菌株,用硫酸二乙酯(DEs)进行多轮随机诱变,筛选得到蛋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大肠杆菌NMLL(Met-+Leu-+Lys-),经测试其遗传性状稳定,并在研究葡萄糖、硫酸铵、玉米浆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DesignExpert软件的Box-Behnken Design(BBD)建立响应面模型优化了此菌株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经诱变育种后,未经优化条件下发酵48h时,产酸量较菌株N12提高了46.2%。采用响应面法对大肠杆菌NMLL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条件为:葡萄糖116.40g/L、玉米浆12.03mL/L、硫酸铵40.00g/L、磷酸二氢钾0.05g/L、MgS04·7H,O2.5g/L、FeSO4·7H2O 0.01g/L、CaCO2 2.0g/L,在此条件下L-异亮氨酸的产量为4.62g/L,与预测值(4.43g/L)吻合度较高。通过发酵对比试验可见,优化后产酸量提高40.43%。
9-16

高产红枣果胶酶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摘要:为从自然界寻找高效的红枣果胶酶生产茵,以红枣果胶为唯一碳源,从保定市阜平县采集的腐烂红枣、土壤等中筛选、分离纯化出一株高产果胶酶的菌株,编号为M3,该菌株在30℃摇床转速160r/min条件下培养72h,其果胶酶活性可达188.89U/mL;采用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总DNA,利用真菌的通用引物ITSl和ITS4扩增菌株的rDNAITS区序列,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搜索,并下载部分具有代表性菌种的ITS序列,利用软件MEGA6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白地霉(Galactomy cescandidum)。该菌株的ITS序列基因已登录GenBank,登录号为:KP399955。
17-21
食品科技杂志食品开发篇

西兰花叶干燥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摘要:摘要:为提高西兰花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对西兰花叶子的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压榨处理可明显降低西兰花叶的初始含水量,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温度可显著提高西兰花叶残渣的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选择常用的6种干燥模型进行拟合,经拟合后选择Twotermexponential模型为实验条件下预测西兰花叶残渣干燥特性的最适模型,其平均R2值为0.9944,r最小值为0.0004。西兰花叶残渣热风干燥模型为:MR=(0.00171n1.85395)exp(-(0.00088T-0.0391)n+(1-0.0017T—1.85395)exp(-(0.00088Z-0.0391)(0.0017T+1.85395)t)。
30-34

远红外真空干燥白萝卜的实验研究

摘要:针对现有干燥设备存在的干燥效率低,难以满足高水分物料快速干燥等缺陷问题。利用自行改进的低温真空远红外干燥实验设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的实验设计方法,探讨真空度、干燥温度、物料厚度对白萝卜干燥时间、复水率和Vc质量比的影响规律。所得实验数据采用目标函数法进行优化,并对结果进行扫描电镜(SESM)分析。优化结果为干燥温度70℃、真空度3000Pa、物料厚度7mm,在此干燥条件下物料各项指标最优,细胞组织保存率达到80%以上,能够真实地反映样品的组织结构原貌。脱水速率氓。)达到25.23g/m2·h,复水比(RF)达到3.95,Vc质量比可达2.05mg/g。该研究为远红外真空干燥技术应用于高水分物料快速干燥提供了理论依据。
34-38

紫薯片热风与微波联合干燥特性及品质评价

摘要:对紫薯片热凤与微波联合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6种数学模型的适用性,对干燥后紫薯片的色泽、复水比以及干燥时间和能耗进行了分析,并与单独干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紫薯片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前期与单独热风干燥相应阶段一致,后期分为升速和降速阶段。微波一热风联合干燥前期与单独微波干燥相应阶段一致,后期只有降速阶段;联合干燥的热风干燥过程和微波干燥过程分别采用Verma模型和Modified Page模型进行描述;联合干燥所得紫薯片褐变较热风干燥严重,与微波干燥差异不显著。微波一热风联合干燥花青素降解最严重,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花青素保留效果最好。联合干燥复水比低于热风干燥,高于微波干燥。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干燥时间和能耗都介于微波干燥和热风干燥之间。微波一热风联合干燥干燥时间最长,能耗最高。热风一微波联合干燥具有干燥产品品质好、能耗较低的特点,更适合于紫薯片的干燥。
39-44

颗粒型绿茶香气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摘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SDE)对颗粒型绿茶加工过程样进行香精油提取,并结合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颗粒型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有苯乙烯、乙酸异丙酯、苯甲醛、苯乙醛、2,6,10-三甲基十二烷、苯乙酮、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异戊酸香叶酯、橙花醇、十七烷、苯甲酸甲酯、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和仪一金合欢烯等;在加工过程中,颗粒型绿茶的香气物质总量呈现高一低一高的变化趋势,其中在杀青、做形与定形阶段香气物质的变化最为明显。
45-50

两种萃取方式与两品种咖啡豆对咖啡萃取液香气的影响

摘要:用连续萃取法和高压革取法萃取阿拉比卡豆和罗布斯塔豆,得到12°B6咖啡萃取液,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其香气,气相色谱一质谱法(GO—MS)检测分析其香气成分,以研究不同萃取方式及不同咖啡豆对萃取液香气成分的影响。罗布斯塔豆采用连续萃取方式和高压萃取方式得到的咖啡液香气成分分别为30种和26种,阿拉比卡豆连续革取方式的咖啡萃取液分析出的香气成分为28种;同种咖啡豆不同萃取方式得到的咖啡萃取液香气成分和含量不同,且采用连续萃取方式得到的香气成分更丰富;不同咖啡豆相同革取方式得到的萃取液香气成分和含量不同,罗布斯塔豆咖啡液偏向烤香、坚果、巧克力、焦香、松木香、壤香,而阿拉比卡豆咖啡液偏向酸香、焦甜香、奶油香、坚果、果香、烤香、木香,阿拉比卡豆萃取液比罗布斯塔豆萃取液香气更丰富。
51-56

枸杞干果色泽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以枸杞干果色泽与化学成分的内在联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与紫外复合处理构杞干果后运用不同的干燥方式对其干燥,测定不同处理方式下枸杞干果的色泽、化学成分含量,并应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未经臭氧与紫外复合处理的枸杞干果,经臭氧与紫外复合处理后烘干使枸杞色泽变化差异较大,真空干燥的构杞色泽在视觉上无明显差异;皮尔逊相关性表明水分、灰分、总糖、蛋白质、多糖、脂肪、类胡萝卜素与枸杞色泽呈显著性影响,再经逐步回归进一步分析表明水分、灰分、脂肪、多糖、类胡萝卜素对枸杞色泽影响是极显著的。
57-61

灵芝孢子破壁的研究

摘要:高压气流粉碎是一种常见的灵芝孢子破壁方法,为降低其耗能、提高破壁率,实验中增加了预处理步骤,以使孢子壁厚度变薄或使其韧性降低。以原木灵芝孢子为材料,通过单一变量法和正交实验分别研究了纤维素酶与碱一醇一水体系对灵芝孢子预处理的效果。对比2种预处理的效果后,对纤维素酶预处理后的灵芝孢子进行高压气流粉碎。结果表明,酶与碱一醇一水体系均能达到预处理破壁效果,但醇一碱法对孢子壁的破坏十分剧烈,处理后的灵芝孢子容易相互粘结;而酶法处理后的灵芝孢子壁表面光滑,最佳物料/酶比值为5:2,最佳处理时间为8h。经纤维素酶预处理、高压气流撞击粉碎后,灵芝孢子的破壁率可达99%以上。为破壁处理该类生物材料给出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61-65

纳米碳酸钙强化赤砂糖回溶糖浆清净过程的研究

摘要:以赤砂糖回溶糖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纳米碳酸钙对磷酸钙絮凝法清净赤砂糖回糖浆的强化作用。考察了纳米碳酸钙的用量、纳米碳酸钙加入前的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4个因素对提高赤砂糖回溶浆纯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纳米碳酸钙用量为5mg/mL(10%赤砂糖溶液)、纳米碳酸钙加入前pH值为7.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min。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赤砂糖回溶液的纯度可提高1.79%,表明纳米碳酸钙对磷酸钙絮凝法清净赤砂糖回糖浆具有较好的强化作用。
66-70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果蔬汁对亚硝酸盐清除效果的研究

摘要:分别利用超声提取法、水浴提取法和直接榨汁法提取了7种水果蔬菜的汁液,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在53813131处测定果蔬汁对亚硝酸根的清除率,对比了各提取液对亚硝酸根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直接榨汁法提取的果蔬汁液对亚硝酸根的清除效果优于超声法,而水浴法的效果最差,这表明,辅助的超声或水浴提取操作不仅没有提取到更多的清除亚硝酸根的有效成分,反而破坏了各种果蔬汁液清除亚硝酸根的效果。利用筛选出的最优果蔬汁提取方式榨汁法,提取了葱蒜类、茄果类、叶菜类和水果等4类20种果蔬的汁液并测试了各种汁液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清除效果的大小顺序为:蒜〉蒜苔〉青椒〉大葱〉西红柿〉白菜〉李子〉桔子〉油菜〉韭菜〉圆葱〉苹果〉香菜〉地瓜〉生菜〉苦苣〉黄瓜〉桃〉梨〉葡萄。总体上,葱蒜类对亚硝酸盐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70-74

褐色乳酸菌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摘要: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研究优化了美拉德反应时间、果胶用量和均质压力对褐色乳酸茵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时间为1.5h、果胶用量为3.5g/L、均质压力为25MPa时,褐色乳酸茵饮料的离心沉淀率为1.37%,稳定性好。
75-77

调整生产工艺提高绿豆沙饮料口感的研究

摘要:以绿豆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绿豆沙饮料蒸煮时间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蒸煮时间。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蒸煮的时间和温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绿豆蒸煮工艺的最佳参数。通过磨浆工艺、均质工艺寻找解决绿豆沙饮料口感及稳定体系的方法,以沉淀率、稳定性系数、黏度、粒径及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最佳的加工工艺条件:蒸煮绿豆的温度121℃,蒸煮时间3min、磨浆2次、均质2次、均质压力均为30MPa,得到口感饱满、绿豆味浓、营养丰富、体系均匀的绿豆沙饮料。
78-83

人参多糖发酵乳饮料的生产工艺及质构分析

摘要:以人参多糖和发酵乳为主要原料,生产人参多糖发酵乳饮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人参多糖发酵乳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以1000mL饮料计):发酵乳添加量40%,人参多糖提取液添加量16%,白砂糖添加量5%,柠檬酸添加量0.05%,CMC添加量0.2%,感官评分为92分。饮料中人参多糖的含量为633.6mg/1000mL。通过质构分析,稠度为194.31g·S,黏度为5.67g,均达到市售标准。所得到的人参多糖发酵乳饮料,组织状态好,质地细腻,乳香味和人参苦味结合和谐,是一种新型的风味发酵乳饮料。
83-87

魔芋珍珠奶茶的研制

摘要:以魔芋粉、乳粉、红茶为原料,经混合、均质、杀菌、灌装研制出具有魔芋独特风味和营养的奶茶产品。结果表明,茶汁量与奶液量比值为1:1,添加5%白砂糖、0.15%魔芋精粉时奶茶品质最好;海藻酸钙凝胶微球滴制法制备的魔芋珍珠最佳配方为魔芋精粉量0.4%,海藻酸钠碳酸钙浓度0.25mol/L。所得产品有纯正的奶茶味,组织状态均匀,不分层;珍珠颗粒表面光滑,魔芋味适中,不黏牙且咬劲足。
92-96

天麻菊花咀嚼片的研制

摘要:以天麻粉作为主药,辅以菊花粉,选择适宜的填充剂和黏合剂制备天麻菊花咀嚼片,并优化其配方。首先,测定咀嚼片不同位置的L*、a*、6*值,计算标准差和极差,分析不同填充剂对咀嚼片颜色均匀程度的影响。通过质构测定并结合感官评价,分析不同黏合剂对咀嚼片质构特性的影响。最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天麻菊花咀嚼片的最优配方。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晶纤维素作为咀嚼片的填充剂,标准差和极差最小,咀嚼片颜色最均匀;采用明胶作为黏合剂,质构特性最佳;最优配方为微晶纤维素32%、明胶17%,天麻粉目数为200目。
97-102

花生薏米保健饮料的研制

摘要:以花生、薏米为主要原料研制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利用混料设计方法对饮料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饮料中蛋白质和黄酮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花生薏米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花生乳25%、薏米汁21%、白砂糖9%、水45%,复合稳定剂用量为0.2%,复合乳化剂用量为0.25%,蛋白质含量为0.64%,黄酮含量为1.06mg/100mL。
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