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杂志社
分享到:

食品科技杂志

《食品科技》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题论述、粮油加工、食品技术、食品添加剂、饮料技术、制面技术、检测技术、贮运保鲜等。
  • 主管单位:北京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5-9989
  • 国内刊号:11-3511/T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681
  • 创刊时间:197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5
  • 综合影响因子:0.94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食品科技 2015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食品科技杂志生物工程篇

降解纤维素复合菌系F-7产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摘要:目的:对真菌复合菌系F-7所产纤维素酶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通过(NH4)2SO4分级沉淀、透析、葡聚糖凝胶层析柱Sephadex G-75分离纯化技术,分离纯化来源于葡萄座腔菌属、米根霉、尖孢镰刀菌混合纤维素酶液中的内切葡萄糖苷酶。结果表明,CMC酶活在p H3.0~7.0的条件下,最适反应p H值为4.8,最适反应温度为50℃,超过60℃酶活迅速下降。结论:经凝胶层析柱Sephadex G-75和SDS-PAGE后第一个峰已纯化,得到了一种相对分子量约为66.2 ku的纤维素酶。分离纯化后该酶的比活力提高了1.75倍,回收率为20%。为进一步研究此纤维素酶的组分、结构和理化特性奠定了基础。
2-5

内蒙古地区传统酸乳中耐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酸性能的研究

摘要:从内蒙古鄂尔多斯牧区家制传统酸乳中分离出15株乳酸菌并进行了分子鉴定,对其中5株耐酸性能较好的乳酸菌的生长性能、耐酸能力、耐胆盐能力和发酵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株耐酸乳酸菌均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且对p H3.0环境均表现出一定的耐受力;对0.3%和0.5%的胆盐耐受性较差;菌株LD7-3是5株菌中产酸能力最强的菌株。
11-17

冷鲜猪肉中热杀索丝菌产酶条件优化

摘要:以冷鲜猪肉为研究对象,经STAA选择性培养基培养从冷鲜猪肉中分离得到单一菌株,经鉴定为热杀索丝菌。对热杀索丝菌产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产酶条件为温度20℃、接种浓度106 cfu/m L、摇床速度200 r/min、培养60 h时,酶活力达到最大值。经过80%(NH4)2SO4沉淀和透析的初步纯化处理后,得到热杀索丝菌粗酶液。
17-21
食品科技杂志食品开发篇

冬枣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摘要:研究了冬枣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酶学特性。L-苯丙氨酸为枣果实PAL的反应底物,结果表明,最适底物浓度为1.0 mmol/L。枣果实PAL属于别构酶,具有2个米氏常数,Km分别为0.115×10-4、8.177×10-4 mol/L。枣果实PAL最适温度为50℃,最适p H为8.8。在浓度为0~4.0 mmol/L范围里,L-半胱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组氨酸均对枣果实PAL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抗坏血酸和蔗糖对PAL有激活作用。金属离子对PAL激活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Cu2+〉Fe3+〉Fe2+〉Na+;金属离子对PAL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Al3+〉Mg2+〉Mn2+〉Ca2+〉Zn2+〉K+。研究结果揭示了冬枣果实PAL酶学特性,为通过调控枣果实PAL酶活性改善果实贮藏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24-30

1-MCP联合CA对梨冷藏期间褐变的影响

摘要:为探讨1-MCP处理对梨果实CO2敏感性的影响,以及为经过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的梨果实的贮藏提供技术参考,以莱阳梨果实为试材,研究了1-MCP单独或联合气调(CA)对梨果实常规冷藏及在0.7%和1.4%CO2条件下冷藏期间果心和果肉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0.5μL/L 1-MCP以及0.5μL/L 1-MCP结合0.7%的CO2处理,可以延缓和降低冷藏和货架期间的果肉白度下降和果心褐变,且2个处理差别不显著(α〉0.05),其原因可能与抑制了果实多酚氧化酶活性,减少了果实多酚氧化有关。结论:适宜的1-MCP与CA组合可延缓冷藏莱阳梨果实果肉和果心褐变。
30-33

不同碱处理对蛋清碱诱导凝胶储藏品质的影响

摘要:分析蛋清碱诱导凝胶的水分含量、p H值、游离碱度、TPA、风味成分,研究蛋清碱诱导凝胶的储藏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碱处理对蛋清碱诱导凝胶储藏过程中水分含量、p H值和游离碱度的影响较为显著(P〈0.05);随着熟成时间的延长,0.65%Na OH处理组蛋清凝胶的硬度(Hardness)、胶着性(Gumminess)和咀嚼性(Chewiness)不断升高(P〈0.05),在熟成20 d时达到最大值;0.65%Na OH处理组蛋清凝胶的弹性(Springiness)和内聚性(Cohesiveness)无明显变化(P〉0.05),其回复性(Resilience)在熟成12 d时显著升高(P〈0.05),此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无明显差异(P〉0.05);气相-质谱联用从蛋清碱诱导凝胶中共检出1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
34-38

不同干燥方法对菊花褐变相关酶及活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菊花褐变相关酶活性及活性成分的影响,为菊花采后干燥加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蒸制干燥、恒温鼓风干燥、阴干对菊花的全花和花蕾样品进行干燥处理,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样品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以及总酚、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和芹菜素含量。结果:蒸制干燥处理的菊花样品,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均可被完全灭活,总酚、总黄酮、绿原酸、木犀草苷和芹菜素含量均高于风干和阴干;干燥处理后的样品总黄酮含量的损失大于50%,总酚类的损失小于50%,不同干燥处理后全花和花蕾的绿原酸含量:蒸制干燥〉鼓风干燥〉阴干。全花和花蕾中POD活性均与总黄酮含量显著相关,全花中PPO活性与绿原酸含量显著相关。结论:褐变相关酶PPO和POD活性与酚类、黄酮类物质均有一定相关性,蒸制干燥可完全灭活褐变相关酶,其活性成分含量高于风干和阴干。
39-44

芒果最少加工保鲜工艺优化

摘要:以海南澳芒为原料,为了延长芒果最少加工产品保质期为目标,进行芒果最少加工保鲜实验。以最少加工后芒果的感官评分和保藏时间为指标,考察漂烫温度、漂烫时间、Ca Cl2浓度、壳聚糖浓度和气调包装气体比例对芒果最少加工保鲜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芒果最少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漂烫温度80℃,漂烫时间100 s,Ca Cl2浓度0.4%,壳聚糖浓度0.5%,气调包装气体比例3%O2+7%CO2+90%N2,得到较好的芒果最少加工工艺效果,可延长保质期至20 d。
44-48

米酒的膜技术除杂澄清

摘要:采用超滤膜分离技术对米酒进行除杂澄清。对膜的选择及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还探讨了膜清洗方法。结果表明,超滤的适宜膜材料是孔径为30 nm的无机陶瓷膜,膜分离过程的适宜料液温度为55℃,进膜压力为0.2 MPa。该技术能够很好地除去酒体中的杂质,使米酒澄清度得到提高,并保持了米酒原有的甜度和口感。超滤膜经1%氢氧化钠和0.5%次氯酸钠溶液清洗后可以很好地恢复膜通量。
49-52

不同澄清工艺对铁皮石斛口服液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以石斛口服液多糖为评价指标,将醇沉法、壳聚糖絮凝法、离心法3种澄清工艺对铁皮石斛口服液多糖含量和稳定性进行比较。通过研究不同澄清工艺对铁皮石斛口服液的影响,从中选出最佳工艺。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实验结果表明,70%醇沉工艺、0.2%壳聚糖絮凝工艺、35 min的离心工艺的多糖含量分别是27.49%、26.36%、30.47%。离心法中石斛口服液的多糖含量和稳定性均高于醇沉法及壳聚糖絮凝法。最佳离心工艺参数为5000 r/min,35min,多糖含量最高且稳定性最好。
53-56

不同发酵工艺对红葡萄酒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摘要: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小罐酿造的方式,对不同发酵工艺对葡萄酒的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工艺及成熟过程对葡萄酒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性均有较大影响,其中,能够增加总酚、黄酮类和单宁类物质含量的工艺为热浸渍和延长浸渍发酵,能够增加花青素含量的工艺为延长浸渍和高控温发酵;在成熟过程中,葡萄酒的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都有所降低;对抗氧化性的影响和对总酚的影响大致类似,热浸渍和延长浸渍发酵所获得的葡萄酒抗氧化活性较高。
56-60

杏子红外辐射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

摘要:为了改善杏子在传统干燥过程中卫生条件差、能耗大、干燥后品质不高、环境污染等问题,将红外辐射干燥应用到杏子干燥。研究了杏子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特性曲线,求出不同条件下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辐射温度和辐射距离减少,物料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不断增加,且辐射温度对杏子红外辐射干燥影响更明显;在干燥过程中杏子水分比的变化规律符合以Page模型为基础的数学模型。
65-68

不同温湿度对不同结构乳粉包装膜氧气透过率的影响

摘要:主要研究了在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不同温度对2种不同结构乳粉包装膜的氧气透过率的影响和33℃时不同湿度对2个样品的氧气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度一定的条件下,2个样品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氧气透过率也呈升高趋势;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湿度的上升,2个样品的氧气透过率也呈上升趋势。温度和湿度对样品1的影响较小,对样品2的影响较大。
69-71

出口速冻蒜米加工新工艺研究与应用

摘要:阐述了出口速冻蒜米的营养及日本市场对该产品的用途和要求,并研究了大蒜的加工技术,利用高温储藏原料延长休眠期,用Vc、L-半胱氨酸、二氧化氯对蒜米进行护色杀菌用于防止蒜米加工储藏过程中大蒜绿变;采用不加热的方法生产速冻蒜米,利用镀冰衣、真空包装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78-81

皂化水解及尿素包合工艺对马齿苋油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性影响

摘要:试验研究了皂化水解和尿素包合2个制备高纯度的马齿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工艺对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皂化水解反应去除了马齿苋全草油中的山嵛酸,使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由64.23%提高到68.12%。经尿素包合法富集得到的高纯度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以亚油酸、亚麻酸为主,且占总量的91.35%。马齿苋全草油、混合脂肪酸、高纯度马齿苋多不饱和脂肪酸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IC50值分别为(6.491±0.0455)、(3.088±0.0575)、(1.151±0.0515)mg/m L,DPPH·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6.150±0.0109)、(4.138±0.0106)、(0.6889±0.0029)mg/m L,经尿素包合后得到的高纯度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强。
82-86

玛咖地上部分酶水解的研究

摘要:玛咖地上部分富含蛋白质,也含生物碱。为此研究了玛咖地上部分酶水解过程酶用量、温度、p H、时间因素的影响。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总氨基酸态氮作为水解度评价指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考察了总生物碱的情况。结果表明,酶水解最佳条件是:木瓜蛋白酶(≥800 U/mg)0.8%、时间8 h、p H6、温度55℃;菠萝蛋白酶(300 U/mg)1.6%、时间8 h、p H6.5、温度55℃;鲜菠萝汁(自制)20%、时间8 h、p H6、温度45℃。水解过程对总生物碱含量影响不大。
86-90

脂质在大豆分离蛋白/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膜中分布形态研究

摘要:脂质在可食用膜中以自由态和结合态的形式分布,自由态脂质的比例与可食用膜的性能息息相关。研究采用差示量热扫描仪表征蜂蜡、棕榈酸和硬脂酸在大豆分离蛋白/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膜中的分布形态。结果表明,使用DSC方法可以快速、精确地表征脂质在包装材料中的分布。脂质的类型与其在SPI/CMC复合膜中的分布形态密切相关,其中游离态硬脂酸和游离态棕榈酸的比例与脂质添加量成正比例关系,而游离态蜂蜡比例与蜂蜡的添加量无关。
91-95

莲子芯杏仁蛋白饮料研制

摘要:在杏仁浆、莲子芯浸提液、蔗糖等因素的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依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应用响应面法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以蛋白饮料的综合评价作为响应值,对其提取条件做进一步优化。得到蛋白饮料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杏仁浆添加量31%,莲子芯浸提液添加量7%,蔗糖添加量8%,稳定剂为0.05%黄原胶+0.05%CMC复合。
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