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食品科技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1-3511/TS 国内刊号
  • 1005-9989 国际刊号
  • 1.0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食品科技是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北京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食品科技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生物工程篇、食品开发篇、肉类研究篇、粮食与油脂篇、提取物与应用篇、添加剂与调味品篇、食品安全与检测篇、广告书评

食品科技 2009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食品科技杂志生物工程篇
Bacillus Subtilis B1发酵大豆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作用2-6

摘要:评价了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1发酵大豆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并与纳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进行了比较。发酵过程中,B.Subtilis B1发酵大豆表现出更高的ACE抑制活性,但其蛋白酶活性及游离氨基含量低于B.Subtilis natto发酵大豆。B.Subtilis B1发酵24h样品的IC加值为0.0901mg/mL,通过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后所得活性最强的组分的ACE抑制率为71.8%。B.Subtilis B1可以成为一种开发具有潜在降血压功能的发酵食品的菌株。

氧氟沙星人工抗原的合成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6-10

摘要:采用改进的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氧氟沙星(0FL)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得到氧氟沙星免疫原OFL—BSA和包被原OFL—OVA。通过其紫外扫描光谱、SDS—PAGE凝胶电泳实验,表明半抗原和载体成功偶联。用OFL—BSA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上清(pAb)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交叉反应实验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获得了高价、敏感、特异的pAb,这对抗氧氟沙星单克隆抗体(mAb)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添加营养发芽诱导因子和抑制因子对压力诱导芽孢发芽的影响的研究11-14

摘要:选择4种组合的营养发芽诱导因子和两组抑制因子来考察压力对芽孢发芽的影响,施压条件为0.1MPa/50℃,0.1MPa/80℃,500MPa/50℃,500MPa/80℃。添加的营养发芽诱导因子和抑制因子在常压下对2种菌的诱导现象和抑制现象都不明现。在加压的条件下,L一丙氨酸((50+10)mmol/L)在较低温度是对2种细菌芽孢都有营养诱导发芽现象,对凝结芽孢杆菌的诱导现象尤为明显,处理条件为500MPa、初温50℃时,凝结芽孢杆菌芽孢的发芽率约为5个数量级;4种营养组合的发芽诱导因素(L-丙氨酸+天门冬酰胺+果糖+葡萄糖)在温度较高时对发芽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凝结芽孢杆菌的诱导发芽率为5.5个数量级,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诱导发芽率为4.98。对于抑制因素,氯化镧的抑制作用十分明显,而TAME则只对凝结芽孢杆菌芽孢的发芽有抑制的作用,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抑制作用不明显。

米曲霉原生质体融合条件的优化研究15-17

摘要:选取米曲霉A和米曲霉B作为原始亲本菌株,选用纤维素酶、蜗牛酶混合酶解制备原生质体,采用紫外灭活法对原生质体灭活;对原生质体融合率影响较大的PEG浓度、pH值、融合时间3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PEG浓度为35%,pH值为7.5,融合时间为15min的条件下,原生质体融合率最高,达到7.06%。

中性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及产酶条件的研究18-21

摘要:针对牛奶废水中性、蛋白含量高的特点,利用只含脱脂奶粉和豆粕的选择培养基,从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1株中性蛋白酶高产菌株S6,该菌株在pH7.2、35℃条件下经振荡培养40h,产蛋白酶活力达到1.113×10^3(U/mL),高于目前报道中性蛋白酶产生菌株的平均水平。最后依据伯杰氏鉴定手册对其进行初步鉴定,认为该菌株属于黄杆菌属细菌(Xanthobacter sp)。

高效降解玉米黄粉中粗蛋白的菌种纳豆杆菌的选育21-24

摘要:以纳豆杆菌为出发菌株(Bacillus natto),用15W的紫外灯于30cm处照射180S,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获得了一株降解玉米蛋白能力较强的变异菌株NP-4—170。实验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相比,经紫外线诱变处理的突变株对玉米蛋白的降解率提高了2.66%。

食品科技杂志食品开发篇
厚皮蜜瓜各向机械特性差异性的研究30-33

摘要:为研究厚皮蜜瓜的各向机械特性的差异性,分别对厚皮蜜瓜的不同部位、不同深度进行了压缩试验。比较了各测点的破坏力、对应的变形量、弹性模量和破坏能4参数的差异性及规律分布。试验结果表明,4参数均呈一定相关性,且样品的部位和取样深度等对4个机械特性参数呈显著影响,但部位及深度的交互作用对变形量L的影响不显著。

生理调节剂对中宁圆枣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42-44

摘要:重点研究常温下两种生理调节剂(Ca^2+,GA3)结合保鲜剂处理中宁圆枣对其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处理能较好的调节圆枣的生理活性,可显著降低有机酸的呼吸消耗和vc营养成分的损失。GA3对延缓MDA的迅速积累,减缓了膜系统的伤害程度。两种生理调节剂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圆枣的贮藏性。

栝楼果实营养成分的研究45-47

摘要:对栝楼果实的皮、籽、瓤3部分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研究表明,栝楼果实富含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多酚和黄酮等多种营养成分,籽中粗脂肪、蛋白质和Fe、Cu、Zn等微量元素含量均最高,为25.00%、9.46%和73.19、7.65、42.48ug/g;栝楼果实含有较多的Vc,皮、籽、瓤的含量分别为95.92、29.45、15.45ug/g;皮中多酚类和黄酮类含量最高,分别为8.76mg/g和3.99mg/g。针对梧楼果实的营养特点,可以进行不同产品的开发。

适合秋冬季的美味药膳47-47

摘要:无需购买坊间昂贵的滋补品,善用红枣,即可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很多人在煲汤时喜欢放几枚红枣当作料,蒸鸡、炖羊肉时喜欢加入些红枣肉,就连炖补品、浸药酒也不例外。产妇食用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加速机体复原;老年体弱者食用红枣,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及神经衰弱者,用红枣煮汤代茶,能安心守神,增进食欲;素有茶癖的人,晚间过饮,难免辗转不眠,若每晚以红枣煎汤代茶,可免除失眠之苦。

不同包装箱对绿芦笋贮藏效果的影响48-52

摘要:研究了泡沫箱、PE保鲜袋和气调箱3种不同包装形式对绿芦笋贮藏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PE保鲜袋包装方式在贮藏28d后商品率急剧下降,失去贮藏价值;而泡沫箱包装方式贮藏28d后商品率为94.2%;采用气调箱贮藏42d后商品率达到95%以上,失重率和粗纤维含量增长趋势均小于泡沫箱,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损失均小于泡沫箱。试验结果表明,用气调箱包装方式贮藏绿笋效果最好(42d),泡沫箱次之(28d),PE袋效果最差。

应用游离脂肪酸预测UHT乳货架期的研究53-55

摘要:以市售UHT乳为研究对象,应用Arrhenius模型通过对游离脂肪酸的分析,预测UHT乳的货架期。UHT乳分别在25、45℃环境下恒温储藏,并定期随机抽样进行感官检验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测定。应用Arrhenius方法分析用游离脂肪酸含量来预测样品货架期,并建立了模型。

CFE2009“一对一采购面洽会”搭建新商机、新平台55-55

摘要:日前,记者从CFE2009组委会获悉,为方便参会的商超零售终端买家、餐饮采购商和调味品参展商之间搭建起省时、省力、省钱的高效商务对接平台,CFE2009组委会将在展会期间增设“一对一采购面洽会”。

浙式榨菜货架期预测及工艺探讨56-58

摘要:研究了含不同苯甲酸添加量小包装榨菜的品质变化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浙式榨菜感官品质变化遵循0级反应模式,苯甲酸钠添加量在0.2-0.3g/kg时,榨菜保质期可达12个月以上。同时,根据浙式榨菜的特征参数及个别感官失效样品,讨论了当前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天然产物清除自由基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59-62

摘要:综述天然产物中有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的研究进展。中药、海洋药物中含有的具有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家庭制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含量变化分析63-68

摘要:测定了家庭中用大豆制作豆浆的过程中,以及不同加热时间条件下总单宁、植酸、总皂甙、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总多酚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大豆制浆的破碎和加热过程会使大豆的总单宁、植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减少,而总皂甙和总多酚含量有所增加。家庭制作豆浆中的抗营养因子整体含量相对较低,不会妨碍人体健康。后续加热对其水平影响不大,亦不必要。

常见蔬菜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的研究68-71

摘要:通过测定总抗氧化能力、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比较扬州地区常见10种蔬菜的抗氧化活性,并9n,4定其总酚的含量;分析抗氧化活性指标同总酚的含量以及不同抗氧化活性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总多酚含量较高的为藕、大蒜、菠菜、豇豆。较低的是:芦蒿、茨菇、苘蒿、黄瓜。总酚与总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为R2=0.8263。在测定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清除羟自由基能力3种指标中,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相关性稍强(R^2=0.7560),总的来说这3种抗氧化能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弱。

食品创新技术带来更健康的解决方案74-74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组成、营养价值和感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工业已不再是传统农业食品的概念,工业食品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这一进程中。食品创新技术已显露锋芒。尤其是近几年来,依靠当代较高水平的科学技术背景和社会的需求,不断致力于推动、促进工业食品技术从传统转化为创新技术,创新技术为食品工业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