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色谱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 21-1185/O6 国内刊号
  • 1000-8713 国际刊号
  • 2.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色谱是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Pж(AJ) 文摘杂志(俄)、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色谱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聚焦、研究快报、专论与综述、研究论文、技术与应用、其他信息

色谱 200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烷烃同系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分子拓扑研究1-6

摘要:定义了分子中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并用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在距离矩阵的基础上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构建了一种新的拓扑指数N1,N2和N3.该拓扑指数对分子结构实现惟一性表征,具有优良的结构选择性.将拓扑指数N1,N2和N3与烷烃在固定相角鲨烷(柱温50℃)及SE-30(柱温80℃)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烷烃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可分别定量描述为I(Squalane)=23.978 42N1-3.865 62N2+0.787 379N3+42.330 61,I(SE-30)=23.839 37N1-3.568 7N2+0.939 876N3+22.119 52.用上述回归方程对烷烃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均为1.31%,预测结果误差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第一届日中韩三国联合离子色谱学术研讨会”会议通报6-6

摘要:第一届日中韩三国联合离子色谱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13~17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会场设在日本中部大学风景秀美的校园内。会议由日本离子色谱研究恳谈会(相当于我国的离子色谱专业委员会)委员长田中一彦教授任执行主席。我国清华大学化学系丁明玉副教授和韩国Kyungpook国立大学的KwangPill Lee教授分别作为中国和韩国的地区主席参与了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

麻黄碱印迹聚合物合成条件对其形态及结合特性的影响7-11

摘要:印迹聚合物合成条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是分子印迹技术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以左旋麻黄碱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使用不同的交联剂和致孔剂合成了印迹聚合物,并对所得到的印迹聚合物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和结合特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说明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具有很好的亲和能力及选择性.致孔剂可以影响聚合物比表面积的大小及单体组成.氯仿是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聚合链的良溶剂,导致了比表面积及孔容较小的聚合物结构;而以乙腈为致孔剂得到的聚合物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共聚物中羧基含量的测定结果也说明,在预聚溶液中单体浓度相同的条件下,以不同的致孔剂进行合成得到的聚合物中甲基丙烯酸的比例不同.聚合物的比表面积及单体浓度的差别都可能导致聚合物的结合容量不同.

高速逆流色谱双水相体系分离蛋白质12-17

摘要:利用多分离柱高速逆流色谱仪,研究了聚乙二醇1000(PEG1000)-磷酸盐双水相体系的固定相保留率及该体系对蛋白质混合物和鸡蛋清样品的分离.以14.0%PEG1000-16.0%磷酸盐体系的上相为固定相,在流速0.6mL/min和转速900 r/min的条件下,固定相的保留率达到33.3%.在pH 9.2的PEG1000-磷酸盐双水相体系中,细胞色素C、溶菌酶和血红蛋白的分配系数差异最大,采用该pH值的14.0%PEG1000-16.0%磷酸钾盐双水相体系,在流速1.0 mL/min和转速850 r/min的条件下,成功地分离了这3种蛋白质的混合物.鸡蛋清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卵转铁蛋白、卵白蛋白和溶菌酶在pH 9.2的15.0%PEG1000-17.0%磷酸钾盐体系中也具有最大的分配系数差异.采用该体系,在流速1.0 mL/min和转速850 r/min的条件下,成功地分离了鸡蛋清样品,得到的卵白蛋白、溶菌酶和卵转铁蛋白的电泳纯度分别为100%,100%和60%,收率均大于90%.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安培检测中药马齿苋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18-21

摘要:建立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结合电化学安培检测同时分析中药马齿苋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方法.考察了缓冲液的浓度、pH值、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以及工作电极电势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1.0×10-6~5.0×10-4mol/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浓度检测限(S/N=3)分别为8.7×10-7mol/L和4.2×10-7mol/L,质量检测限分别为1.45 fmol和0.41 fmol.该方法组分定性可靠,不需要衍生处理,选择性好.将该法应用于中药马齿苋样品的分析,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毛细管电泳-柱端喷壁式电化学检测法用于利尿剂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的研究22-25

摘要:应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对利尿剂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化学检测和电泳分离条件对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分离、检测条件下,两种待测物在8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氨苯喋啶和氢氯噻嗪的检测限分别达到0.29和0.25 mg/L.对两物质于日内和日间重复测定7次,迁移时间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6%,峰电流的日内RSD不大于3.1%;迁移时间的日间RSD不大于1.7%,峰电流的日间RSD不大于4.9%.将该方法用于复方氨苯喋啶成药中氨苯喋啶和氢氯噻嗪的分离和测定,成药的检测结果与标示量比较,相对误差小于4.6%.在模拟尿样中对氢氯噻嗪和氨苯喋啶进行标准溶液添加回收实验,其回收率分别为93.5%~96.7%和96.6%~97.2%,结果令人满意.

复杂生物体系中蛋白质高效分离分析技术的新进展26-31

摘要: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作为一种新的研究策略,蛋白质组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由于生物体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通量高和动态范围宽的分离分析技术平台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应用日益广泛的多维色谱预分离、毛细管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及其与质谱联用等高效分离分析技术在复杂生物体系的蛋白质分析中的最新进展.引用相关文献40篇.

生物制药研究中的多维色谱32-36

摘要:对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全二维液相色谱(HPLC×HPLC)、多维毛细管电泳等多维分离技术在生物制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其中对作者所在研究组在全二维气相色谱应用于中药及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联用分析系统等方面的工作做了重点介绍.由所综述的生物制药研究得出结论:多维分离方法以其高分辨、快速、自动化等特点已经在生物制药领域显示出它的巨大优势,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二维气相色谱第二维死时间的测定37-40

摘要:建立了两种恒压模式下全二维气相色谱第二维死时间的测定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不同压力下的相对保留时间差规律,计算非同步调制的全二维气相色谱第二维的保留时间,再利用正构烷烃同系物的保留规律线性拟合计算第二维的死时间;测定的第二维的死时间与温度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7.另一种方法是在已知化合物保留因子和温度关系的条件下,在一次程序升温中测定此化合物的3个以上不同流出温度条件下的表观保留时间,再根据该表观保留时间计算出死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死时间测定的偏差小于0.05 s.这两种方法适合于各种类型的全二维气相色谱,无论其调制方式是同步还是非同步.

鼠肝蛋白质组的纳升级多维液相色谱分离41-45

摘要:搭建了一个纳升级的二维液相色谱分离平台(nano-2D-LC),该平台可以自动完成进样、除盐、分离及鉴定.以离子交换色谱(SCX)为第一维,反相液相色谱(RPLC)为第二维,对鼠肝组织的蛋白质组进行了研究.SCX采用阶梯式洗脱,RPLC运用线性梯度洗脱,以200 nL/min的速度进行分离,峰容量可达620.

全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用于银杏叶提取物成分分析的研究46-51

摘要:建立了全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离分析模式,将质脂体色谱柱和ODS反相色谱柱作为二维分析色谱柱,二者通过一个连有两个0.5mL定量环的八通阀耦联.质脂体色谱柱上的馏分在反相色谱柱上分离后,直接进入紫外-检测器,然后经分流器分流后进入大气压电离质谱.将该体系用于银杏叶提取物的组成研究,共检测到至少41个组分,结合紫外-可见光谱和质谱信息,其中13个组分初步鉴定为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槲皮素芸香糖苷、槲皮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异鼠李素、山柰酚-3-O-β-D-芸香糖基(1-2)-α-L-鼠李糖苷、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山柰酚和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

无死体积蚀刻多孔膜接口的制作及其在二维毛细管电泳分离系统中的应用52-56

摘要:介绍了一种在毛细管柱上原位腐蚀而成的多孔膜接口的制作方法,并用该接口构建了一类毛细管电泳二维分离技术平台.柱上原位腐蚀刻成的多孔膜接口具有零死体积、制作过程简易、成本低廉、耐用、柱间切换便捷等优点,特别适合作为基于毛细管柱的二维及多维电泳联用中的接口,是目前二维及多维毛细管柱联用中一类较为新型、实用、理想的接口.以鹿茸冻干粉可溶物样品为例,验证了该接口在二维毛细管电泳联用系统中的可行性和分离效能.实验结果表明:鹿茸冻干粉可溶物整个二维分离分析的时间在1 h内完成,二维分离系统的分辨率和总峰容量都比一维的高.

西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 甘肃省第八届色谱年会在兰州举行56-56

摘要:西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八届色谱年会于2004年10月14~15日在兰州成功举行。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和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市的色谱工作者(包括厂商)聚集一堂,探讨在西北地区普及、发展色谱技术。有16位教授、专家、博士、工程师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更多的与会者则是以书面形式进行文字交流(会议出版了含有73篇论文(254页)的论文集)。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物中的类胡萝卜素57-62

摘要:综述了用于食物中的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酯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介绍了样品提取处理方法、色谱分离条件及检测方法.引用文献85篇.

毛细管电泳柱及微流控芯片通道涂层的发展63-68

摘要:综述了用于毛细管电泳柱和微流控芯片通道的涂层材料和涂层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涂层对分离效果和分离结果重现性的影响.将涂层材料按照动态和静态分类,静态涂层又分别按照均聚物、共聚物、杂环类等进行讨种论;综述了交联反应法、溶胶-凝胶法、辐照法、化学沉积法等涂层的制备方法.对毛细管电泳柱和微流控芯片通道的改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碱基在十二胺-N,N-二亚甲基膦酸改性氧化锆固定相上色谱行为的研究69-72

摘要:研究了碱基在十二胺-N,N-二亚甲基膦酸(DDPA)改性氧化锆固定相(DPZ)上的色谱保留行为,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流动相pH值、缓冲溶液中离子类型和离子强度对碱基保留的影响,对DDPA在氧化锆表面的吸附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DDPA仅以一个膦酸基与氧化锆结合,因而DPZ固定相表面上除了有长链的疏水烷基外,还有酸性的膦酸基和碱性的氨基.碱基分子中也存在氨基和酰胺基等极性基团,因此碱基在DPZ固定相上除了有疏水作用外,还具有电荷排斥作用、离子交换作用等多种保留机理.由于多种保留机理的存在,使得碱基在DPZ固定相上具有较好的分离选择性,在酸性条件下对碱基混合样品的分离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整体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核苷的方法研究73-75

摘要:尿中修饰核苷已被研究用作可能的肿瘤标记物,目前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不足之处是分析周期太长.为此,建立了应用整体柱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尿中修饰核苷进行分析,所用缓冲液为25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 4.55)和60%(体积分数)的甲醇水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12种目标核苷可被完全分离.所建立的方法在分离度、线性、重现性、灵敏度及回收率等指标上与普通反相液相色谱法相近,但分析周期大大缩短,仅为23 min,适合于大量临床样品的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流速梯度法测定去卵巢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76-78

摘要:建立了同时检测去卵巢(OVX)小鼠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3种神经递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的色谱条件为:C18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0.1 mol/L的KH2PO4缓冲液-甲醇(体积比为9:1),设置单泵流速梯度洗脱.方法的检测限(S/N=3)均在10 nmol/L以下,绝对回收率均在80%以上,样品日内测定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03%以下.该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样品制备简便等优点,对小鼠脑内的3种单胺类递质的检测具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