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与经济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审计与经济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Audit & Economics

  • 32-1317/F 国内刊号
  • 1004-4833 国际刊号
  • 3.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审计与经济研究是南京审计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审计与经济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国家审计理论建设专栏、审计理论研究、财务与会计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审计委员会的本质属性及制度创新——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3-11

摘要:较早设立审计委员会的西方国家陆续出现震惊世界的公司财务舞弊案件,这次金融危机又凸显出公司治理及审计委员会的制度性偏差。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尚处在起步阶段,制度依赖和路径依赖比较小。结合我国国情、基于审计委员会的本质属性制定的我国审计委员会参与公司治理的新架构体现了“类金字塔”委托一理论,在审计委员会参与公司治理,处理与内部审计、外部审计、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诸多方面的关系时有许多明显的优势。

角色认同差异、责任推脱行为与政府信息系统审计定位12-16

摘要:当审计人员指出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时,被审计单位经常会作出责任推脱行为,这是由于当前政府信息系统审计单一的监督定位,使得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角色认同趋于扩张,而被审计单位的自我认同趋于收缩。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将政府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位调整为监督与服务并重,并选择与定位一致的审计依据。

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决定书法律效力论析17-21

摘要:现行审计法律规范体系不够严密是导致国家审计决定书运行障碍的根本原因。关于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决定书法律效力的分歧主要有:审计机关是否有权对国家建设项目的施工方进行审计;审计机关是否有权对被审计相关合同的有效性作出判断;审计决定书能否作为确定被审计项目合同价格的依据;施工方对审计决定书的异议应作为民事纠纷还是行政争议处理等。我们应借鉴国外相关审计法律,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以强化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决定书的法律效力:引入合同鉴证制度或者事前审计制度、强化强制审计制度、完善经济责任追究制度等。

国家审计机关开展政策评估的理性思考22-26

摘要:政策评估是考察政策实施效果的必要环节,国家审计机关开展政策评估应当审慎选择评估项目,科学确定评估时点,以审计调查和联合审计作为评估的主要方式,对相关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执行效率和执行效应等内容进行评价,并借助一定的信息渠道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政策制定机关。

舞弊审计方法的创新:战略推理法27-31

摘要:舞弊审计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正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战略推理法将博弈论的思想、战略推理的概念应用于舞弊审计,可合理评估舞弊风险、设计有效的审计计划、能动地执行审计计划。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借鉴西方这种舞弊审计方法:将战略推理应用于舞弊审计、运用舞弊三角形理论指导舞弊审计、利用小组讨论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怀疑能力、加强舞弊审计方面的实证研究。

基于供需视角的审计意见生成:框架、特性与应用32-37

摘要:审计意见作为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公共产品,其生成过程是供需双方多种因素相互博弈的结果。基于供给与需求完整视角所构建的审计意见生成框架,更具有现实基础和逻辑一贯性,也为深入分析审计意见的本原属性和审计意见生成这个“黑箱”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企业破产重整价值评估探讨——兼与程虹、袁国栋商榷38-43

摘要:破产重整是我国修订后的破产法中新增加的一类破产案件,如何进行企业破产重整价值估价,为债权人和人民法院提供相关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理论问题和实务问题。因此,对企业破产重整价值评估的缘由、环境、目标、内容、方法、报告等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公允价值级次:逻辑理念、实务应用及标准制定44-49

摘要:公允价值计量是世界性财务报告难题。2006年FASB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最大亮点是提出了“公允价值级次理论”。该理论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问题,力图最大限度地均衡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受到国际会计界普遍欢迎;它蕴涵的基本理念是:级次划分可为评价计量结果的可靠程度提供权威依据、充分翔实的披露能弥补可能的计量缺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也隐含公允价值级次,但该级次的隐含性可能限制其充分地发挥作用,因此制定明确的公允价值级次十分必要。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短期价值效应探析50-58

摘要:以173家深圳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检验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短期价值效应。研究发现:2005年和2006年自愿性信息披露“高组合”的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高于“低组合”,而2007年“高组合”的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与“低组合”无显著差异。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自愿性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够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验证了自愿性披露的短期价值效应。

法律制度、法律外制度与财务治理效率59-64

摘要:法律制度在公司财务治理活动中发挥着基础性指引、保障与渗透作用,是激发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基石,但其作用也是有边界的。财务治理的法律外制度是指除法律之外的影响财务治理绩效的外部制度束,它在改进财务治理和催生财务治理效率方面扮演着替代性或补充性的重要角色。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法律制度与法律外制度对财务治理效率的“双轮驱动”构想,以开辟财务治理效率研究的一个全新视角。

我国会计信息话语权的法律完善路径再思考——以权力的配置为中心65-70

摘要:以会计规则的“话语权”为主线,分类研究制定权与解释权,指出我国会计规则话语权的归属及配置上存在矛盾与冲突从而导致实施上的低效。在目前法律框架下,会计规则的话语权应当只能是一种行政解释权。围绕“会计准则制定权”为中心设置会计规则初始解释权为行政监管权力,会计规则最终话语权为会计主管权力,其中司法裁决权仅有权确认会计话语权主体并由其作会计语言的事实认定。

从劳动力流动到区域产业转移——江苏双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机制分析71-84

摘要:基于江苏省二元经济发展情况,把空间产业转移因素引入传统的部门二元经济模型,提出了一个包含部门和空间的双二元经济结构,并以此来分析劳动力流动、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及政府政策三类要素对双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转移改变了劳动力流动的空间选择,即从“外地转移”向“本地转移”转变;政府政策则改变了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比,提高了企业转移产业资本的利润空间,便利了劳动力在部门和区域之间的流动,从而有助于消解双二元结构。运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1996年—2006年间的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也表明,非农劳动力比重的增加、FDI形式的资本转移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并未促使部门间收入差距的缩小,而且不同的区域收入差距的决定模式也不相同。但是,总体而言,促使二元经济发散的力量仍占主导地位。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85-89

摘要:资本的流出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促进母国产业结构优化。在选取合适的传导变量、构建恰当的计量模型的基础上,以1985年—200r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进口结构、技术进步、就业结构和固定资本四种路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战略投资者、银行及政府的利益互动关系90-94

摘要:借助模型从利润角度进一步研究了银行、政府及战略投资者之间在利益上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矛盾,即银行因价值增值目标而会偏向次要战略股东;政府因“经营能力偏好”而会偏向战略大股东。但是,如果能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银行、政府和战略投资者三者的边界,就能实现三者共赢以及最终的利益共存。

银行市场约束机制研究述评与启示95-101

摘要: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市场约束、最低资本要求和政府监管并列为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银行市场约束的主体是存款人和次级债券持有人。对市场约束机制的一般原理、存款人与次级债券持有人对银行的市场约束机制以及市场约束与政府监管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从中可以得到我国加强银行市场约束机制的启示。

企业生态化经营的自发持续性研究——根据触发策略理论102-107

摘要:运用触发策略博弈模型,对企业群落生态化经营的自我持续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群落内高度的生态经营共识与信念将有助于不同企业之间形成明确的生态合作预期,从而确保了企业群落系统的生态化改良的自发性与持续性。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及治理——兼论投资者教育108-112

摘要:我国证券市场股价波动性大、市盈率和证券换手率过高,说明投资者具有非理性行为。通过对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表象的分析,提出建立投资者教育机制及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体系的思路,以有效治理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审计与经济研究》跻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会计学科第三名112-112

摘要: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008年版编委会通知,《审计与经济研究》再次人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经济学类会计学科的核心期刊,并跻身会计学科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