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杂志社
分享到:

世界文化杂志

《世界文化》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成功之路、情感方舟、作家作品、编译快车、环球影视、名人轶事、灿烂星空、四海采风等。
  • 主管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
  • 国际刊号:1005-9172
  • 国内刊号:12-1229/G0
  • 出版地方:天津
  • 邮发代号:6-67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世界文化 2014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世界文化杂志心灵驿站

勇敢迈出第一步

摘要:我第一次注意到阿尼塔,真正意义上的注意到她,是在情人节的舞会上。我想不仅是我,在舞场上的每个年轻人都应该留意到她了。她是如此令人着迷,不仅是出于美貌--她有着及肩金发,大大的眼睛和迷人的笑容。同时,她也是个了不起的舞者。那时还是20世纪70年代末,迪斯科最为盛行的年代,也意味着你不能站在舞池中像先前流行的摇滚舞般那么随性地舞动身体。你得熟悉舞步和动作,找到和你配合默契的搭档。对了,跳这个舞的时候你还得穿涤纶的舞衣,全身上下都用涤纶料子武装起来。阿尼塔怎么能不吸引全场的眼球,她是这场舞会的舞后--她深谙每一个舞步,动作无懈可击。老天,涤纶舞衣穿在她身上怎么就那么好看呢。我与阿尼塔正相反,跳舞的本事可不咋地,要说我的舞技稀松平常那是抬举,事实上有时我甚至一步都迈不出去。虽然我已经学了几招蹩脚的摇滚舞动作,多少可以装点下门面,但哈娑舞(对20世纪70年代数种十分流行的迪斯科舞的昵称,源自拉丁舞--译者注)是有严格的舞步要求的,甚至是最初级的迪斯科也不能太过随意。
1-1
世界文化杂志关注

好莱坞电影vs中国元素--带你走进《变形金刚4》的电影之旅

摘要:作为耳熟能详的“现象级”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真人版大电影每次铆足架势的热映,都在赚足了吆喝的同时吸引来了亿万眼球,更为全球影迷观众提供了观影之后的多重谈资和热议话题。今夏重装强势袭来的《变形金刚4:绝境重生》(以下简称《变4》),是迈克尔·贝执导的又一部全新力作。虽然他曾说过《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将成为本系列的终结篇,并且结尾为芝加哥大战画上了完美句点,但是《变形金刚3》的火爆票房还是让制片方欲罢不能,力邀迈克尔·贝重新操刀,并策划了新的三部曲,作为新一章的开篇,《变4》重整人马,强势回归。新的故事发生在芝加哥决战四年之后,汽车人和霸天虎两派变形金刚都消失于地球之上,人类也开始在残垣断壁中重建家园。工程师凯德·耶格尔(马克·沃尔伯格饰)和其女儿蒂莎(妮可拉·佩尔茨饰)误打误撞救回了废弃的擎天柱。然而,一群手握大权的商人联合KSI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之前变形金刚入侵遗留下来的核心材料与技术,开始尝试把威震天改造成了惊破天,却逐渐失去控制。暴走的惊破天引来了银河系强大的恶势力“禁闭”,重创擎天柱之后联合霸天虎对地球进行大规模破坏。凯德想要保护家人,挽救地球,势单力薄的他必须重建汽车人对人类的信任然后并肩作战。经过重重危难,关键时刻擎天柱联手机器恐龙,与以“禁闭”为首的恶势力在香港展开生死大决战。
4-9
世界文化杂志人物

杜拉斯:挥之不去的“东方情愫”

摘要:玛格丽特·杜拉斯,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她的成名作是1950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其代表作《广岛之恋》曾获法兰西学院戏剧大奖并被搬上银幕,成为法国现代电影中影响巨大的佳作。1984年,杜拉斯在70岁时发表了她最著名的小说《情人》,该作品于1986年获里茨一巴黎一海明威奖,是“当年用英语发表的最佳小说”。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16岁时在中南半岛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被译成40多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今年是杜拉斯100周年诞辰,世界各地都在举行各种活动纪念这位20世纪最有影响、最具个性、最富魅力的女作家。
10-14

“白金一代”的领潮者--渡边淳一

摘要:人们常以黄金比喻人生壮年或事业发展的顶峰,那么以白金比喻退休后的老年恐怕也合适不过,因为白金比之于黄金具有更高的纯度。渡边淳一在几近耄耋之年大声疾呼:“请将经历了漫长人生和岁月磨砺,心灵深处潜藏着光芒的人们称为--白金一代!”他还自告奋勇为白金一代代言:“我们,不被世俗左右,充满好奇心态,追求人生所爱;不惜赞美他人,不忘自赏自爱,优雅洒脱有点‘坏’!”
15-18

格林和他的“第三个女人”

摘要:格林1904年生于英格兰赫特福德郡伯克姆斯特德,父亲是伯克姆斯特德中学的校长,格林曾作为寄宿生在该校读过几年书。在此期间,因为一直遭人欺负,心灵陷入深重的忧郁,几次企图用左轮手枪自杀,其方式被称之为“俄罗斯赌”。1920年格林16岁时被送往伦敦接受了六个月的心理分析治疗之后返校 1925年,格林在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攻读历史学时,创作出他的处女作--诗集《欢腾的四月》。毕业后,做过一段时期家庭教师,然后转至报刊,先是任《诺丁汉日志》编辑,后任《泰晤士报》编辑。之后,从1929年出版长篇小说《内心人》起,一生创作出包括《布莱顿硬糖》《权力与荣耀》在内的小说三十多部,是20世纪英国读者最多的小说家之一。
19-21
世界文化杂志艺术

于细微处见妙谛--观影小札

摘要:“沦陷在你的眼眸” 对望、凝视是电影表现人物相互之间情感时经常使用的手法,在各种类型的电影里,我们都可以看到镜头定格在人物的眼睛、身影,爱恨情仇奔涌,升华,会说话的眼神以足够的时间长度和情感浓度,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染力。 新西部片《决战犹马镇》(2007),北方军退役老兵丹为偿还债务,押解无恶不作的大盗本,犹马镇火车站好一场厮杀。双男主角的对视由戒备、厌恶渐渐转为接受、理解,两个对手,终于惺惺相惜,相互成全,牛仔们除了继续保持传统西部片打斗的强悍,也有了心灵世界的交流。法国电影《再见,孩子们》(1987)讲述纳粹淫威之下,正直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犹太人的真实故事。因小人出卖,在神学校藏匿犹太人的校长被盖世太保带走,“再见神父”,“再见孩子们,回头见”,让神父仿佛平日出门办事般回应孩子们的告别,死神在头顶盘旋,让神父容颜平静安详。泪水缓缓地从男孩儿康坦漂亮的蓝眼睛中渗出,滚落,“我永远记住1944年1月的这一天”。长大的康坦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让神父在路易·马勒的这部作品中永生。《南与北》(2004)是BBC制作的4集电视剧,剧集精致浑圆如一部3小时时长的电影,人称“地域版的《傲慢与偏见》”。英国工业革命之初,从小生活在南方温暖乡间的牧师女儿玛格丽特,视盘剥工人、无序竞争的北方棉纺工业城市米尔顿为人心冷漠之地,无法接受工厂主桑顿的爱情。父母去世,玛格丽特与众人告别,随姨妈迁去伦敦。
22-25

2014惠特尼双年展掠影

摘要:2014年惠特尼双年展于3月上旬至5月期间举办,突破以往,这次展览由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媒体和表演艺术部主任斯图尔特·科默、费城当代艺术学院副主任安东尼?埃尔姆斯和芝加哥艺术学院绘画系教授米歇尔?格拉布纳策展,每人负责一层展厅,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他们通过不同视角挑选的参展作品有着共通之处。所挑选的艺术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年代,但却可以进行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他们展现了更加广阔和多样化的艺术视角,这也是惠特尼美术馆一贯坚持的初衷。
26-28

格雷厄姆·格林后城政治小说解读

摘要: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的创作生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从20年代末30年代初开始,一直延续到风云变幻的战后岁月。在20世纪小说界各种“主义”与试验形式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格林始终将悬念和惊险作为情节的助推器,将人性和道德;中突作为故事背后的叙事动力。就故事性和道德关怀而言,他的小说更接近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
29-31

“君且听我歌一曲”一一中古普罗旺斯抒情诗述略(一)

摘要:俄国大诗人普希金曾满怀深情地写道:“12世纪,在炎炎当午的法兰西的天空下,回响着普罗旺斯方言的韵律,听来极其悦耳。这是行吟诗人在引吭高歌,为他们的诗歌想出各式各样的变体,用难度极高的形式环绕着诗歌的韵律……”
32-34

赵玫文化随笔——昆德拉的乡愁

摘要:许均先生新近翻译出版的《无知》,是迄今为止,昆德拉唯一未曾在中国翻译出版过的小说。所以较之昆德拉以前的各种翻译文本,《无知》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一部彻底陌生化的文本,读过能够让我们了解昆德拉的种种现在。
35-37

马尔克斯与略萨反目之谜

摘要:拉丁美洲的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巴尔加斯·略萨曾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马尔克斯甚至是略萨孩子的教父。但自1976年的一场斗殴事件之后,二人却反目成仇,三十多年没有交往。关于其反目的原因,两位当事人及其家庭成员都讳莫如深,没有发表任何评论。如今,
38-40

一个悖论——美国死刑犯最后的一餐

摘要:1985年1月,著名的美国比萨连锁企业必胜客公司在南卡罗来纳州播放了一条商业广告,主要内容是一名死刑犯在临死前要了一份比萨外卖作为他的最后一餐。两个星期之前,南卡罗来纳州执行了它22年来的首例死刑,
41-44

为患病女儿写作使我成为作家

摘要:“难道这是中年生活危机吗?”我感到十分彷徨。几年前的一天,我正从任教的当地社区学院驾车回家。在学院里,我教的是ESL课程(面向母语不是英语的人教授的英语课程)。天高气爽的秋季正在降临,我打开车窗,让树林中的新鲜氧气涌人车内,
45-46

克里米亚——风浪中的妖娆

摘要:似乎这世上的事一切皆有定数,高中时坐在教室里因《雅尔塔协定》侵犯中国权益而愤愤不平,那时的我一定想不到竟然会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看到《雅尔塔协定》的原稿和“雅尔塔会议”三巨头曾坐过的椅子,近到只隔着一块博物馆的橱窗玻璃。如果你翻开历史书,一定会发现克里米亚、雅尔塔、塞瓦斯托波尔历来就是纷争的代名词。交通要冲的地理位置,让这个小岛经历了太多的风云变幻,见证了一个个恢弘壮阔的时代。
47-48
世界文化杂志包罗万象

法国路易十四的平民王后

摘要:命途多舛曼特农夫人原名弗朗索瓦丝奥比涅,父亲是一个叛国通敌嫌疑犯,在狱中偷偷与侍卫的女儿相爱并成亲。1635年,奥比涅在法国西部的监狱里出生,后来被带到美洲一个叫做马提尼克岛的地方生活,直到其12岁。虽然在阴暗潮湿的监狱里出生,家人在美洲的生活也捉襟见肘,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让弗朗索瓦丝感到很幸福。
49-51

日本教师每周工作时间最长

摘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公布的一项有关初中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33个国家及地区中,日本教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最长,达53.9小时。其次分别为加拿大阿尔伯塔州48.2小时、新加坡47.6小时、英国45.9小时。马来西亚以每周45.1小时排在第5位。
51-51

你所不知道的马克·吐温

摘要:拼写萨缪尔·兰亨·克莱门上学的时候,非常擅长拼写。每周五班里举行拼写比赛,他总是获胜。可在一次比赛中,他有意拼错了一个词,让他喜欢的那个小女孩赢得了比赛。长大成为作家后,萨缪尔兰亨克莱门用了个笔名,叫“马克吐温”。
52-53

西方最短命的三位大作家

摘要:西方有不少大作家,因为各种原因而英年早逝。比如普希金38岁时死于决斗,拜伦36岁时死于恶疾。不过,与下面三位相比,普希金和拜伦已经算长寿之人了,因为,这三位分别活了26岁、27岁和28岁,可谓西方最短命的三位大作家了。
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