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杂志社
分享到:

世界文化杂志

《世界文化》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成功之路、情感方舟、作家作品、编译快车、环球影视、名人轶事、灿烂星空、四海采风等。
  • 主管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
  • 国际刊号:1005-9172
  • 国内刊号:12-1229/G0
  • 出版地方:天津
  • 邮发代号:6-67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世界文化 2013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世界文化杂志关注

“微”风正当时——从“微电影”聚焦“微时代”

摘要: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社区、微营销、微旅行、微生活、微民……一系列"微"特征的文字体系、艺术形式、生活方式以不可阻挡之势,润物细无声地介入当下生活,可谓无"微"不至。无论你是否接受,新媒体环境下以短小精炼为传播特征的"微时代"已经来临。140个字也可以完成一篇紧凑的小说,三分钟即可成就一部从现实走向梦想的电影,每一个人只需要一台DV甚至一部手机、一个想法、一点创意,就可以用影像来展现大千世界和所思所想。这是一个用"小身躯"完成"大承载"的时代,笔者且以"微电影"透视这个"微时代"。
4-7
世界文化杂志人物

“小妇人”父女的美国梦

摘要:一部《小妇人》(Little Women,1868)奠定了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1832—1888)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而这位现实生活中的"小妇人"更是用勇敢与坚强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与路易莎一起声名鹊起的还有她的父亲,被称为"小妇人之父"的阿莫森.奥尔科特(Amos Bronson Alcott,1799—1888),一位沉浸于社会理想而无法自拔的著名教育家。一个是坚强执着的女儿,一个是正直落魄的父亲,这对父女的生平也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传奇。
8-10

玫瑰盛开 留人余香——名著背后的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思想文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各领域的大师辈出,比如哲学家尼采、诗人里尔克以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无论哪一位都是巨擘。尼采的集大成之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尔克的热情洋溢情诗,乃至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彼此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除了因为学术本身,有趣的是还缘于一位女性。
11-14

舌尖上的快意人生——记美国厨神茱莉亚·查尔德

摘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厨神茱莉亚·查尔德(Julia Child,1912—2004)名噪一时,中国香港著名美食家蔡澜曾因其姓氏称其为"朱儿童"。茱莉亚的一生颇为传奇,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却以制作顶尖的法国料理闻名于世。她出版过食谱,也主持过大量电视美食节目,许多餐厅主厨、家庭厨师、美食爱好者都将她奉为导师,甚至把她的菜谱视为至高无上的教科书、传家宝。
15-17
世界文化杂志艺术

詹姆士·吉尔雷和他的讽刺漫画

摘要:漫画现今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曾这么定义漫画:"用文字表现绘画的是小说,用绘画表现绘画的是插图,用插图表现文字的是漫画。"漫画,这种看似稀松平常的艺术表达方式,其实也是一种文化。通过简单的画面和对白,漫画能够直接被任何年龄、任何阶层的人所接受。
18-20

桃花女神隐喻——电影《圣安娜奇迹》观感

摘要:一直很喜欢意大利的造型艺术。那些来自神话故事的人物雕像,总是和"先出售信用,将来再交货"的预言交织在一起,给我带来神秘、美感和艺术享受。即使一个桃花女神的头像雕塑从欧洲漂洋过海来到东方闯入我的视野里,它依然会在新的地理交叉点上贡献自己的艺术价值。
21-23
世界文化杂志书林无界

给玛丽亚·弗拉狄

摘要:这里枞树的枝杈悬空抖动, 这里鸟儿惊恐啾啾地叫。 你住在施了魔法的荒林中, 要想离开此地却办不到……
24-24

简·奥斯汀作品中的人物原型

摘要:近来从新闻中我们得知一则消息,英国新版10英镑的钞票将使用19世纪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头像,可见她在本土颇具盛名。简·奥斯汀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六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分别是《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诺桑觉寺》《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与《劝导》。她的第七部小说《沙地屯》只创作了两个月便因作者的疾病而中断。但这六部小说足以奠定简·奥斯汀在文学长河中的地位,它们经过岁月的流逝却依然焕发魅力,被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所津津乐道。
25-27

魅力《2017》

摘要:奥莉加.斯拉夫尼科娃(ОльгаСлавникова)是当代俄罗斯文坛著名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一名记者和评论家,1957年10月出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现在的叶卡捷琳堡),1981年毕业于乌拉尔国立大学新闻系,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有六部长篇小说问世。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被放大到狗那么大的蜻蜓》入围1997年度俄罗斯布克奖;1998年,该作品获得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长颁发的杰出文学艺术贡献奖;2000年,第二部长篇小说《镜中的一个人》获得"巴诺夫文学奖";另一部长篇小说《轻飘飘的头颅》成为2012年俄罗斯布克奖入围作品;而最具阅读魅力的长篇小说当属《2017》,该著作在获得2006年俄罗斯布克奖的同时,还入围了2006年俄罗斯"巨著奖"。
28-28
世界文化杂志旧时风物

故人旧忆

摘要:马一浮 马一浮(1883—1967),名浮,字一浮,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对古代哲学、文学、佛学,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丰子恺推崇其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许以官职,均不应命。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文史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全国政协委员。我同马一浮先生只见过一面,不能深知,严格说没有资格谈他。
31-33
世界文化杂志采风

丘吉尔家族的见证者——布伦海姆宫

摘要:在英国南部的美丽小城牛津郡,坐落着全英最大的私人园林——布伦海姆宫,丘吉尔家族中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因在布伦海姆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捍卫了英国的利益,被安妮女王特赐宫殿一所,命名为布伦海姆宫。宫殿因约翰·丘吉尔而诞生,却因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而出名,丘吉尔在这里经历了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三件事——出生、成家和安息,赋予了布伦海姆宫无可替代的历史纪念价值,布伦海姆宫可谓是丘吉尔家族的见证者。作为英国唯一一座非宗教,但却拥有"宫"的称呼的庄园建筑,布伦海姆宫也蕴含着别样的历史。
34-37

土耳其笔记

摘要:在键盘上敲下关于土耳其的第一个字符之前,我从那里刚刚回来不久,她的样子却已经在我心里反复设想和描绘了很多年。
38-41

一座拥有自己货币的小城

摘要:英国东南部有一座美丽的小城——刘易斯。初到这里,你可能会为她童话般的氛围迷醉,乌斯河(River Ouse)静静地穿城而过,各式漂亮的小房子沿着高低起伏的地形分散开来,赭红的砖墙,白色的窗棂,映衬着团团簇簇盛开的鲜花,漫步其中给人以一种置身童话般的错觉。然而与这安静祥和的外表大不相符,历史上刘易斯却是以反叛闻名。1264年刘易斯之战,以孟福尔为首的反叛贵族大败国王的军队,亨利三世不得不在此签下协定,交出大部分权力并以王子爱德华作为人质;18世纪60年代,以一部《常识》激励北美人民走上独立道路的托马斯·潘恩也是在这儿砥砺了他早期的政治思想;此外,一年一度的刘易斯篝火节上,人们还会焚烧教皇与各类政治人物的肖像……
42-43

废弃超市变身 货架换成书架

摘要:当一家大型的沃尔玛连锁店超市决定从得克萨斯州南部城市麦卡伦北23街搬迁到另一个地方时,这座城市面临着一次很好的选择机会。考虑到整个超市的面积超过124000平方尺(合37792.5平方米),麦卡伦市政府认为它适合变身为公共图书馆,用装满书刊的书架把原来摆着琳琅满目商品的货架取而代之。
44-45
世界文化杂志包罗万象

透过中外文学诗性之窗

摘要:最初的窗,即在建筑物的墙上增加的开口,可使人在不踏出建筑物的情况下观察窗外的情形。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窗渐渐摆脱了单纯的建筑功能,进而踏入某种心理范畴。一个人面对一扇窗,这个图景本身就是一个隐喻。窗借由不同的心态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式:窗可以是一条有别于门的通路,连接内部和外部的出入口。有别于门,窗的路径更加狭小和隐秘,也更加危险,可能暗示了一次幽会,或一场逃亡。
46-48

由任溶溶得奖所想到的

摘要:前不久,看到报道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颁奖的消息,并未引起注意,但当看到90岁高龄的儿童文学家任溶溶的儿童诗集《我成了个隐身人》以"全票通过"荣获这一奖项,不禁连连说:"应该,应该。"不是说这一奖项对这位儿童文学大家多么重要,他荣膺的各种奖项与荣誉称号,如"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翻译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等等,可能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这样说,是因为曾从报刊上读过收入这本诗集部分短诗,譬如《狗叫》,一犬吠影,百犬吠声,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一声狗吠会引来处处犬吠。这里面会有多少诗意吗?看他写道:"难道对门家养狗?/我忍不住往外瞅。
49-51

维·苏·奈保尔与克利普索小调

摘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一个遥远的、风光旖旎的热带岛国,随着中国国家主席2013年6月的国事访问走进了媒体和国人的视野。事实上,中国人早在两百多年前就抵达特多,华侨华人和特多各民族民众相互融合、和谐共处,中华文化一直是特多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52-53

“美利坚合众国”译名的由来

摘要:美国的国名英文是"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the United States或America,缩写:USA或US),其正式中文译名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这个译名是在1913年才确定下来的;在此之前,由于中美两国在语言、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差异,以及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导致在翻译美国的国名时,竟然出现了十多种中文译名。那么,这些译名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