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统计源期刊

Neural Injury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 42-1759/R 国内刊号
  • 1001-117X 国际刊号
  • 1.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综述、临床研究、短篇论著、个案报道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论著
盐酸二甲双胍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471-474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二甲双胍(Met)对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悬浮培养法获得海马NSCs,加入不同浓度Met进行培养,通过巢蛋白(Nestin)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观察细胞增殖;CCK-8测定NSCs增殖。结果:体外培养NSCs高表达Nestin。Nestin与CCK-8检测结果显示,随着Met浓度从5μmol/L增加至10μmol/L,NSCs数量逐渐增加。当Met浓度为5μmol/L时,细胞增殖数目最多且细胞活力最好。随着Met浓度进一步增至20μmol/L,NSCs增殖能力逐渐下降。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Met能促进海马NSCs增殖。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鱼藤酮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475-478

摘要: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探讨HMGB1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鱼藤酮作用于SH-SY5Y细胞建立PD细胞模型;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HMGB1、α-synuclein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的表达及定位;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鱼藤酮作用下及si RNA-HMGB1干扰HMGB1后HMGB1、LC3II/I、自噬底物P62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水平;通过雷帕霉素(Rap)和3-甲基腺嘌呤(3-MA)分别激活或抑制自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MGB1的m RNA转录水平。结果:在PD细胞模型中,HMGB1出现胞浆转位,并与胞浆中α-synuclein及LC3颗粒样聚集物共定位;随着鱼藤酮浓度增加,HMGB1蛋白表达上调,伴有LC3II/I比例增高、P62及TLR4蛋白水平降低;Rap和3-MA分别激活或抑制自噬可引起HMGB1 m RNA的转录水平相应增加或降低;干扰HMGB1表达可抑制自噬的激活。结论:胞浆转位的HMGB1通过作用于自噬溶酶体途径参与PD的发病,可能是PD治疗的新靶点。

脂联素干预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研究479-482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大鼠脑组织脂联素(APN)水平变化及其与脑微血管新生和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APN组,各15只。模型组采用手术永久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VD模型,APN组在造模后将携带APN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注入大鼠尾静脉。干预后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认知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脑组织AP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CD3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百分比缩短,脑组织APN表达水平下降,VEGF及CD31表达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APN组大鼠逃避潜伏期降低,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增加,大鼠脑组织APN、VEGF及CD31表达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N干预有利于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可能与增加脑白质血管形成有关。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关联性研究483-485

摘要:目的:探讨陕西地区汉族人群中中青年缺血性卒中与β1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136例中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卒中组,同期另选择青年健康体检者150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ADRB1基因型,比较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RB1基因Ser49Gly位点等位基因模型(Ser v.s.Gly)和显性基因模型(Ser/Ser v.s.Ser/Gly+Gly/Gly)与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OR=2.5,95%CI 1.2~5.2,P=0.009;OR=1.8,95%CI 1.2~3.3,P=0.011);Arg389Gly位点各基因模型与青年缺血性卒中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陕西地区汉族中青年人群缺血性卒中患者,ADRB1基因Ser49Gly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相关。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MTHFR基因多态性分析486-489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1例纳入卒中组,健康人126例纳入对照组。检测2组HCY、叶酸、Vit B12水平、MTHFR基因多态性及一般情况,并分析不同基因型的脑卒中患者血浆HCY、叶酸、Vit B12水平。结果:卒中组的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Vit B12、叶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卒中组MTHFR基因TT纯合子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C野生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卒中组MTHFR基因C/T杂合突变型及T/T纯合突变型HCY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T/T纯合突变型叶酸水平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卒中组内T/T纯合突变型HCY水平显著高于C/C野生型及C/T杂合突变型,叶酸水平显著低于C/C型和C/T型(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THFR基因677位点的纯合突变可能是血浆HCY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叶酸、Vit B12缺乏亦与HCY升高有关联。

脑血管储备力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卒中风险的预测490-492

摘要:目的:研究脑血管储备力(CVR)下降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患者未来发生缺血性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以DSA判定MCA狭窄程度,应用灌注CT和吸入5%CO2方法测定CVR,据测定结果分为CVR下降组和CVR正常组,以MCA狭窄同侧的缺血性卒中复发或任何原因的死亡为终点事件,随访12月。结果:CVR正常组30例,无终点事件发生;下降组36例,发生终点事件6例;无死亡病例。本组缺血性事件年发生率为9.09%,CVR正常组和下降组分别为0%和16.67%(P=0.028),CVR下降与狭窄MCA同侧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Kaplan-Meier Log-rank5.387,P=0.020)。结论:CVR下降预示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未来易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

中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的临床治疗分析493-496

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6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中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例采取保守治疗(A组),20例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合并颅内压检测治疗(B组),22例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C组),分析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12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疗效。B组的致残致死率、存活患者脑积水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A、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侧脑室外引流合并颅内压检测可降低患者的致残致死率、住院时间及脑积水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497-500

摘要:目的:评价早期神经功能改善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90 d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后1 h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将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定义为溶栓后1h NIHSS评分减少≥5分或NIHSS评分=0分,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来评估90 d预后,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和90 d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纳入94例患者,在溶栓后1 h,早期神经功能改善27例(28.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是90 d良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OR 6.79;95%CI 1.73~26.61,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则90 d后具有良好预后。

超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501-503

摘要:目的:探讨超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HT)的危险因素,及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超高龄(≥8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4例,根据住院期间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HT组31例和非HT组73例,收集2组患者相关临床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发生HT的危险因素,并比较2组患者短期预后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NIHSS评分及梗死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于超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高收缩压、高NIHSS评分及大面积梗死均是发生HT的危险因素(均P〈0.05)。发病14 d时,HT组患者NIHSS评分为显著高于非HT组(P〈0.05);发病3个月HT组m RS评分〈3分患者比例显著低于非HT组(P〈0.05)。结论:对于超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高收缩压、高NIHSS评分及大面积脑梗死是其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HT患者预后欠佳。

步行和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疗效分析504-506

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和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前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平地50 m最大步行速度、起立-行走计时测试和上下楼梯时间变化。方法:选取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60例。2组均给予传统康复训练,治疗组还进行步行及平衡功能康复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1月、3月对2组进行Berg平衡量表评分、平地50 m最大步行速度测定、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测定上下20阶楼梯时间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训练后1月、3月,2组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训练前(均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训练后1月、3月,2组的平地50 m最大步行速度、起立-行走计时测试、上下20阶楼梯时间均低于训练前(均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步行和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

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与叶酸表达水平研究507-510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与叶酸表达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受试者(脑梗死患者血管性痴呆组、脑梗死患者非痴呆组、健康对照组)血浆Hcy、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并观察MTHFR基因型在不同组间分布情况。结果:血管性痴呆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非痴呆组、健康对照组(P〈0.05),而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明显低于非痴呆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脑梗死血管性痴呆患者间Hcy、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MTHFR基因型在各组间分布情况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Hcy、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可能与血管性痴呆有关。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影像学特征511-513

摘要:目的:总结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SC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6例SCD患者脊髓MRI均显示颈胸段脊髓长节段异常信号,病变主要位于后索(20例)或同时累及后索和侧索(3例),2例单纯累及侧索,1例同时累及后索、侧索及前索。横轴位T2WI显示颈髓与胸髓异常信号形态各具特点,病变位于颈髓后索表现为“倒V字征”或“点状征”;位于胸髓后索表现为“双目望远镜征”或“圆点征”;位于颈髓或胸髓侧索均表现为双侧对称点状高信号。结论:SCD脊髓MRI提示脊髓后索和侧索选择性受累,可同时累及前索或单独累及侧索。病变在颈髓和胸髓上的特异性表现有所不同。

晚发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514-517

摘要:目的:研究晚发型重症肌无力(LOMG)患者的临床特点,初步探索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发病年龄≥50岁的MG患者191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起始症状、Osserman分型、胸腺类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 R-Ab)、治疗情况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LOMG的临床特点,并随访其治疗反应性。结果:LOMG发病年龄分布在50~82岁,女性(58.16%)略多于男性,眼肌症状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80.63%),临床分型以全身型为主(58.11%),胸腺瘤(31.41%)、危象(13.61%)、ACh R-Ab阳性(78.01%)比例高,且伴发疾病多,治疗有效性低(81.15%),亚组分析显示≥60岁组治疗后状态更差(P〈0.05)。结论:LOMG具有发病率逐年上升、胸腺瘤发生率高、药物疗效不佳、合并症多、医疗负担重等特点,年龄为影响其治疗反应的最主要因素。

神经导航系统引导下卵圆孔定位穿刺在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518-519

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导航系统的引导下,通过卵圆孔定位穿刺,在半月神经节行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6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CT技术对其颅脑进行薄层扫描,通过工作站给予颅底重建,分析测定卵圆孔并选其为靶点,采用导航棒辅助,对其进行定位穿刺,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结果:本组26例患者穿刺均一次性即成功,术中平均阻抗500Ω,其运动刺激平均值0.88 V,感觉刺激平均值0.53 V。本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为(9.3±0.5)分,术后为(1.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NI评分,术后“疗效显著”19例,“有效”5例,“无效”2例。结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借助神经导航对卵圆孔进行定位穿刺,有助于提高卵圆孔穿刺准确率,提高疗效。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520-522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DPN患者170例,均采取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进行检查,记录并搜集相关数据并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结果:170例患者中定量温度觉检查(QTT)和交感皮肤反应(SSR)异常率分别为88.23%和76.47%;有症状组QTT、SSR、神经传导速度(NCV)异常率高于无症状组(P〈0.05);短病程组SSR、NCV异常率低于长病程组(P〈0.05);QTT中温觉阈值(WDT)和热痛阈值(HPT)异常率分别为89.41%、81.76%;有症状组HPT、WDT异常率高于无症状组(P〈0.05);长病程组HPT、WDT异常率高于短病程组(P〈0.05);上肢HPT、WDT异常率低于下肢异常率(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技术中QTT检测周围神经病变异常率最高,与患者的症状、病程无关。DPN患者下肢神经温度觉损害程度较上肢神经损害严重。

甘露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523-525

摘要:目的:观察甘露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强的松口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露醇联合强的松口服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肌电图改变。结果:治疗7 d时,治疗组总有效率7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0.33%,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2组CMAP波幅均较前恢复,R1潜伏期均较前缩短,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更快更好,值得推广。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重症抑郁及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526-528

摘要: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重症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发作期重症抑郁患者111例为患者组,健康志愿者35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STROOP色词测验、言语流畅测验、逻辑记忆和视觉再生测验等工具评估一般情况、抑郁程度和认知功能。采集静脉血,抽提DNA,使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rs6265位点上的基因型,并检测血清BDNF水平。结果:患者组BDNF血清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BDNF血清浓度与HAMD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与神经心理测验成绩无显著相关(P〉0.05)。患者组按rs6265基因型分为AA、AG和GG3亚组,各亚组间神经心理测验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BDNF水平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相关,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无影响。

经蝶假性包膜下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后垂体功能评价529-531

摘要:目的:探讨经蝶假性包膜下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对术后垂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有完整随访记录的经鼻蝶垂体瘤显微切除术患者156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手术病例中,假性包膜103例(66.03%),男30例(29.13%),女73例(70.87%)。其中,术前基础皮质醇低下患者39例,手术后皮质醇恢复正常,术后3 d及3月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术前皮质醇正常61例,手术前后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影像学检查,假性包膜组肿瘤全切率高于非假性包膜组(P〈0.05)。结论:基于假性包膜下的经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可以显著提高肿瘤全切率,促进垂体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