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社
分享到: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个案报道、综述与编译、继续教育专栏、学术交流、病例讨论、讲座、会议纪要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47
  • 创刊时间:200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
  • 综合影响因子:0.78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0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新年寄语

开拓创新,不断发展

摘要:随着悠扬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充满激情的迈入2010年。新年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我们蒸蒸日上的《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1-1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论著

小鼠microRNA302a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研究microRNA在细胞重编程机制中的作用,构建microRNA302a(miR-302a)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从小鼠基因组DNA扩增pri—miR302a,克隆至pMx-IRES-GFP逆转录病毒载体上,测序鉴定,转染PLAT—E细胞包装逆转录病毒颗粒。并进行病毒滴度测定。结果:成功构建表达miR-302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Mx-miR302a-IRES-GFP,阳性克隆测序结果与目标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pMx-miRNA302a-IRES-GFP载体构建成功。
2-4

大鼠嗅鞘细胞免疫抗原分子检测

摘要:目的:研究大鼠嗅鞘细胞(OECs)表面免疫抗原分子的表达。方法:培养OE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Ⅰ、Ⅱ类(MHC—Ⅰ、MHC—Ⅱ)分子表达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髓鞘含脂质蛋白(PLP)、髓鞘结合糖蛋白(MAG)的表达情况。结果:OECs高表达MHC—Ⅰ分子(78.4±4.45)%,中等表达MHC—Ⅱ分子(43.2±2.98)%,不表达MBP、PLP、MAG等髓鞘蛋白。结论:OECs高表达的MHC分子可能诱导异体OECs移植的免疫反应,但MBP、PLP、MAG等自身抗原的缺如使其在自体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病中有一定应用前景。
5-7

小鼠神经干细胞无血清培养方法的优化及其分化特点

摘要:目的:优化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无血清培养方法,观察其生长、增殖和分化特点。方法:分离出生后1~3d小鼠海马、室管膜下区组织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分别以Neurobasal+B27培养液和DMEM/F12+N2培养液为基础培养基,添加bFGF、EGF,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传代,比较2种培养条件下NSCs的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法对NSCs及其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分离获取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原代及传代培养均可形成细胞克隆,与DMEM/F12+N2培养液相比,以Neurobasal+B27培养液为基础培养基可获得更多的NSCs克隆球,且细胞数量多(P〈0.01),克隆中细胞Nestin表达阳性,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典型的NSCs特征,诱导后可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以Neurobasal+B27培养液为基础培养基可获得更多的NSCs,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的NSCs,可诱导分化为终末神经细胞。
8-10

镁对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神经肽原mRNA转录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镁对帕金森病(PD)大鼠损毁侧纹状体α—PPT、PDyn及PPEmRNA转录的影响。方法:6-OHDA损毁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美多巴组、硫酸镁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美多巴、硫酸镁、美多巴及硫酸镁灌胃治疗28d;RT-PCR检测损毁侧纹状体α—PPTmRNA转录水平,原位杂交法检测损毁侧纹状体PDyn、PPEmRNA转录水平。结果:美多巴组损毁侧纹状体α—PPT和PDynmRNA转录水平较对照组增强(P〈0.05),硫酸镁组及联合组损毁侧纹状体α—PPTmRNA转录水平较对照组增强(P〈0.05),PDynmRNA转录水平较美多巴组降低(P〈0.05);各组PPEmRNA转录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镁联合美多巴治疗PD可增加纹状体α-PPTmRNA转录水平,缓解单纯美多巴治疗导致的PDynmRNA转录过度增强。
11-13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CyclinD1及CyclinE的表达

摘要: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及CyclinE的表达差异及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双光源流式细胞术检测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后1d、3d、7d、15d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CyclinD1及CyclinE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CyclinD1及CyclinE,CyclinE的表达高于CyclinD1(P〈0.05);局灶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CyclinD1的表达逐渐增加,7d及15d时高于假手术组(P〈0.05);局灶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CyclinE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CyclinD1表达增强,提示CyclinD1可能参与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
14-16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NF-κB和MMP-9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电刺激小脑齿状核组(DNS组)和电刺激小脑顶核组(FNS组)各10只,NC组不予任何处理,其余3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DNS组和FNS组分别于再灌注同时电刺激小脑齿状核和小脑顶核。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F-κB与MMP-9mRNA转录及蛋白的表达,图象分析仪测定光密度值。结果:与NC组比较,I/R组、DNS组及FNS组大鼠脑组织NF-κB与MMP-9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FNS组较I/R组和DNS组降低(P〈0.05),I/R组与D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抑制NF-κB的活化和MMP-9的表达,可能是其发挥中枢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17-20

维拉帕米对难治性癫大鼠的疗效及海马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耐药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难治性癫痢大鼠的疗效及海马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匹罗卡品组(PILO组)、卡马西平组(CBZ组)、低剂量维拉帕米组(LDV组)和高剂量维拉帕米组(HDV组),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制作大鼠自发性癫痴模型,选择耐药癫痴大鼠,分别给予常规或添加维拉帕米抗癫痫治疗,观察大鼠痫性发作频率及海马P-糖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NS组相比,其它4组大鼠痴性发作频率增高,海马P-糖蛋白表达增强(P〈0.05);LDV组和HDV组大鼠的痴性发作频率及海马P-糖蛋白表达较PILO组和CBZ组降低(P〈0.05);PILO组和CBZ组大鼠痫性发作频率及海马P-糖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LDV组和HDV组大鼠病性发作频率及海马P-糖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添加维拉帕米治疗可明显减少难治性癫痴大鼠痫性发作频率,降低难治性癫痫大鼠海马P-糖蛋白的表达。
21-23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成人癫60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LEV)单药治疗成人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60例成人癫痫患者进行LEV单药治疗的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根据发作类型分为部分性发作组35例和全面性发作组25例,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LEV单药治疗后癫痫发作完全控制率21.7%,有效率50%;部分性发作组完全控制率17.1%,有效率45.7%,全面性发作组完全控制率28%,有效率56%,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头晕、食欲下降和兴奋激动,均可耐受。结论:LEV单药治疗成人各类型癫痫均有疗效,不良反应轻。
27-29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意义

摘要:目的:观察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意义。方法:根据DSA、颈动脉B超及头颅CT检查结果,将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25例、易损斑块组22例及中间组17例,另选择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Hcy水平。结果: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及中间组的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间组及易损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易损斑块组的Hcy水平显著高于中间组(P〈0.01)。结论:高Hcy血症可能增加颈动脉斑块易损性。
30-31

Fahr病7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Fahr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Fahr病临床资料。结果:该病主要表现有智能障碍、癫痼、语言障碍、共济失调、锥体外系异常及锥体束征,头部CT示双侧基底核对称性钙化灶。结论:双侧大脑基底核区、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对称性钙化是Fahr病特征性CT表现,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正常是Fahr病与其它疾病鉴别的关键指标。
32-34

河南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IaC807T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GP)Ia C807T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河南汉族脑梗死患者为缺血组,11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PCR-RELP法检测2组GPIa C807T基因多态性,体外胶原诱导法检测2组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河南汉族人群GPIa基因第807位存在2种等位基因(C和T)和3种基因型(C/C、C/T、T/T);缺血组T807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GPIaT等位基因携带者较C等位基因携带者体外胶原诱导下血小板达30%聚集前的延迟期缩短(P〈0.05);缺血组T基因携带者血小板达30%聚集率前的延迟期较对照组缩短(P〈0.05);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膜GPIaT807等位基因可能是河南汉族脑梗死患者的遗传危险因素,作用机制可能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迅速启动有关。
35-37

湖北省潜江地区脑血管病防治预警系统的建立

摘要:目的:在湖北省潜江地区建立脑血管病防治预警系统并观察其作用。方法:筛选湖北省潜江地区脑血管病高危人群2631例,按生活习惯、地理位置、诊治要求分为干预组1316例及对照组1315例,启动脑血管病防治预警系统,对干预组进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及规范化治疗,对照组按自然状态生活。结果:干预组2008年脑血管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脑血管病预警系统,对脑血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防治是降低脑血管病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38-39

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硬通道血肿穿刺系统操作性能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系统在脑出血硬通道血肿抽吸术中的操作性能。方法:采用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系统对7只实验性脑出血猪进行硬通道血肿抽吸术,评价其操作性能。结果:该定向系统有较高的安全性、实用性,各操作之间连接顺畅,操作难易程度适中,配准时间较短。结论:该立体定向系统操作性能优良,自动化程度尚需提高。
40-42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GLIA》优秀论文推荐

Innate Immunity and Neuroinflammation in the CNS. The Role of Microglia in Toll-Like Receptor-Mediated Neuronal Injury

摘要: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内源性免疫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反应中扮演关键的角色,其主要作用是早期控制感染及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细胞,以清除病原体。小胶质细胞引发的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包括前炎性因子的释放。虽然有效的免疫反应对于防御病原体的侵害是必须的,但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也会造成相应的组织损伤和神经退行性变化。Toll样受体是模式识别受体家族中一个主要成员,不仅介导固有免疫反应,也参与适应性免疫反应。通过Toll样受体,小胶质细胞能识别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病原体配体及宿主配体。虽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有益的保护反应,但其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前炎症因子释放也介导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理过程中的神经毒性作用。因此,Toll样受体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最终作用,取决于二者之间微妙的平衡。本文主要评述中枢神经系统内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调控的神经退行性作用。
43-52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综述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

摘要:在中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临床上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多见。选择合适的脑血管病动物模型,对于研究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诊断及防治等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综述如下。
53-55

双孔钾通道在鼠类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和功能

摘要:钾离子通道是一类存在于生物膜上并对钾离子具有一定选择性通透能力的蛋白复合物,它能控制细胞膜内外钾离子的动态平衡,调节细胞膜电位,参与一系列生理或病理生理过程,是目前发现的亚型最多,功能最复杂的离子通道。根据拓扑结构差异,钾离子通道分为3个超家族:
56-59

《骨科》杂志稿约

摘要:尊敬的各位骨科同道、骨科专家:《骨科》杂志为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属于全国正式期刊,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陈安民教授担任主编,编委会由全国著名骨科专家组成(编委原则上要求学术地位是博士生导师)。国内外公开发行,CN42—1799/R。
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