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社
分享到: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个案报道、综述与编译、继续教育专栏、学术交流、病例讨论、讲座、会议纪要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47
  • 创刊时间:200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
  • 综合影响因子:0.78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论著

大鼠海马脑片星形胶质细胞与NG2胶质细胞形态学及电生理特性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大鼠海马脑片星形胶质细胞和NG2胶质细胞(以下简称NG2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和电生理特性,为区别这两种胶质细胞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两者的功能及相互关系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P21~P25大鼠海马CA1区放射层胶质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脑片钳全细胞记录、记录后染色标记以及激光共聚焦成像等技术方法,比较星形胶质细胞与NG2细胞在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特性上的异同。结果:形态学上,星形胶质细胞具有大量的突起,并且突起呈丛状分支,极细的突起非常发达,形成海绵样结构;NG2细胞也具有较多突起,但突起分支较少,突起呈长线状延伸出较长的距离,往往缺少星形胶质细胞典型的一个或多个粗大的一级突起。电生理特性上,两种细胞的静息膜电位(RMP)非常接近,而膜电容(Cm)和膜电阻(Rm)则差异非常大。对于星形胶质细胞,其I—V曲线呈线性,电流没有任何整流现象;而NG2细胞I—V曲线具有明显的外向整流特性,表达大量的快钾通道电流(Ka)、延迟整流钾电流(Kdr),以及比较小的内向整流钾电流(Kir);而且部分NG2细胞还表达低密度的电压依赖性钠电流。结论:大鼠海马脑片星形胶质细胞和NG2细胞在形态学和电生理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脑片钳实验中,根据这些差异,可以清楚地区分两者。
231-234

半乳糖凝集素-1对低氧去血清培养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和分泌BDNF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半乳糖凝集素-1(Gal-1)对低氧去血清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和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建立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设定10mg/L Gal—1组、1mg/L Gal-1组、0.1mg/LGal-1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10、1、0.1、0mg/LGal-1干预并进行低氧去血清培养,在低氧去血清培养1h、3h、6h、12h、1d、3d时通过RT—PCR、Western blotting、ELISA检测星形胶质细胞BDNF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分泌的BDNF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mg/L Gal—1组低氧去血清培养3h~1d星形胶质细胞合成BDNF持续增加,6h~3d星形胶质细胞分泌BDNF明显增多,均以6h时最为明显;1mg/L Gal-1组低氧去血清培养12h--1d星形胶质细胞合成BDNF明显增加,但分泌BDNF没有明显变化;0.1mg/L Gal-1组对低氧去血清培养各时问点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和分泌BDNF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0mg/L Gal-1能有效促进低氧去血清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和分泌BDNF;Gal-1可能通过此途径在脑缺血后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235-237

预先静脉注射维生素C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预先静脉注射维生素C注射液对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30只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缺血对照组(B组)、维生素c组(c组)各10只。A组仅松套腹主动脉;B组阻断左肾动脉下腹主动脉40min后再灌注4d,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组于阻断腹主动脉前15min一次性静脉注射维生素c注射液0.5g/kg,其余操作同B组。于缺血即刻,再灌注即刻、2h、4h、8h、16h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于再灌注24h、48h和96h采用Tarlov评分评定后肢神经功能;于再灌注96h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各时点,家兔血清MDA含量:A组〈C组〈B组;SOD活性:A组〉c组〉B组;B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各评定时间点,A组家兔无瘫痪,B组10只均完全性瘫痪,C组仅3只完全性瘫痪,B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再灌注96h与B组比较,C组家兔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数较多,凋亡神经元较少(P〈0.05)。结论:预先静脉注射维生素C对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238-240

法舒地尔对慢性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Rho激酶表达及海马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慢性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法舒地尔组各20只,缺血组及法舒地尔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而假手术组不结扎;术后假手术组和缺血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法舒地尔组每日腹腔注射法舒地尔2mg/kg。于术后第23天开始对大鼠进行为期5d的水迷宫适应训练,术后第28、29天评测大鼠认知功能,术后第30天将大鼠处死取脑,采用RTPCR测定Rho激酶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数目。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大鼠认知功能显著降低,Rho激酶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海马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多且染色较深;与缺血组比较,法舒地尔组大鼠认知功能改善,海马N0s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且染色变浅,但Rho激酶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明显降低,Rho激酶异常活化与一氧化氮产生增多可能参与其作用机制;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可改善慢性低灌注大鼠的认知损害,其作用机制并非调控Rho激酶的基因表达,可能与改善脑血流、抗过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241-243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海马移植治疗大鼠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海马移植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30)和细胞移植组(n=30);模型组及细胞移植组又分为术后3d组、7d组、14d组、30d组、60d组5个亚组各6只。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模型组采用两血管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细胞移植组在建立VD大鼠模型后于大鼠右侧海马CA1区移植经纯化、BrdU标记的人脐血MSCs。于术后第3、7、14、30、60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脑内移植后BrdU阳性细胞的分布、存活情况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阳性细胞数。于术后60d采用Morris水迷宫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移植后BrdU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海马及邻近区域,以术后3d组(151.0±7.9)和7d组(95.3±6.4)最多,14d组(51.6±7.2)和30d组(29.4±5.2)则进行性减少,60d组仅可见少量BrdU阳性细胞(8.7±3.2)。与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各时间点海马区ChAT阳性细胞数均较多(P〈O.05),术后60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恢复(P〈O.05)。结论:海马移植入脐血MSCs可在VD大鼠脑内存活并向邻近区域迁移,能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内外源性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海马微环境的改善和胆碱能神经元分化及生长有关。
244-248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消息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10年征稿征订启事

摘要:《中华全科医学》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152,国内统一刊号CN11-5710/R。期刊为月刊,大16开,120页,每期定价8元,全年96元。主要栏目:专家论坛、全科基础研究、全科临床研究、全科医学探讨、全科医学教育、全科临床实践、全科临床护理、急诊医学、医疗卫生管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技术交流、调查分析、专家讲座、药物与临床、社区卫生与康复、预防与保健、
248-248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论著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及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轴突再生及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NSCs移植治疗SCI提供实验依据。方法: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法标记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SCs,采用电控SCI打击装置制作大鼠SCI模型。设立NSCs移植组、SCI组、假手术组各10只。NSCs移植组大鼠SCI后3d进行NSCs移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情况以及NR200的表达,采用行为学(BBB)评分法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NSCs移植组在移植区域及其邻近区域可检测到BrdU阳性NSCs;NF200免疫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较SCI组明显增高(P〈0.05);NSCs移植组术后第28天NF200免疫阳性轴突数目较SCI组明显增多(P〈O.01);BBB评分亦明显高于SCI组(均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胚胎大鼠NSCs在移植到SCI区域后可存活、迁移,参与了SCI处神经轴突的结构重建,可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249-251

雌性大鼠血清和海马雌二醇水平及海马孕烯醇酮水平的动态变化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雌二醇(E2)水平和孕烯醇酮(PREG)水平的方法,观察正常雌性大鼠血清及海马E2水平和海马PREG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24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发情前期组、发情期组、发情后期组和发情间期组各6只;取血清及海马组织,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正己烷-3/2)萃取甾体激素后,评估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纯化E2和PREG的性能指标(包括分离效果、日内/日间变异率、回收率和总回收率),采用HPLC分离、纯化萃取物中的E2和PREG;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E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PREG。结果:HPLC分离B和PREG的保留时间日内变异率分别为0.3%和0.4%,日间变异率分别为0.6%和0.4%;不同浓度的E2和PREG的回收率与总回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大鼠血清和海马E2水平分别在发情前期和发情期最高,与其它各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各期大鼠海马E2水平(1.3~1.9fmoL.mg-1)均高于血清Ez峰值水平(O.69fmoL.mg-1)(P〈O.001)。各期大鼠海马PRE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检测脑内E2和PREG的方法灵敏且可靠。正常雌性大鼠海马组织中的E2可能主要由自身局部合成,并且有可能是通过芳香化酶的作用由睾酮直接转化而来。
252-256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血小板补体C4d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小板补体C4d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方法:120例AIS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2周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根据PAG将AIS患者分为A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C4d阳性表达率。结果:120例AIS患者中16例(13%)存在AR(AR组),其余104例归入AS组,AR组C4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AS组(75.0%,3.85%,P〈0.001)。结论:血小板补体C4d可作为AIS患者阿司匹林治疗中早期识别AR的指标之一。
257-259

脑出血452例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青年脑出血和老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452例脑出血患者,其中青年组(18-40岁)57例,老年组(≥66岁)395例。比较两组性别、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高血压是青年组和老年组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青年组高血压发病率低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脑血管异常发生率高于老年组(P〈0.05)。吸烟、饮酒也是青年组常见的危险因素。头痛、呕吐发生率青年组均为57.89%,老年组分别为31.14%、13.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发病即刻意识障碍发生率青年组高于老年组(15.79%,9.62%,P〈O.05)。两组性别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脑出血患者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和脑血管异常,以头痛、呕吐为典型症状,发病即刻意识障碍的发生率高于老年脑出血患者。
260-261

垂体后叶素致脑桥中央或/和脑桥外髓鞘溶解症临床分析并文献回顾

摘要:目的:报道2例应用垂体后叶素后导致的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及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PM)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垂体后叶素与CPM、EPM的关系、发病机制及经验教训。方法:对2例确诊CPM、EPM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及相关文献分析。结果:2例均在大剂量应用垂体后叶素后发病;2例均出现假性延髓麻痹及四肢瘫痪等典型CPM、EPM临床症状;其中1例与应用垂体后叶素后出现继发性低钠血症相关,而另1例无明显低钠血症。结论:垂体后叶素导致CPM、EPM可能与继发性低钠血症、脑血管痉挛、脑组织缺血有关;当患者出现假性延髓麻痹、四肢瘫痪症状,应注意有无使用垂体后叶素史,想到CPM、EPM的可能;在应用垂体后叶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严格控制滴数。
262-264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成人亲附类型及其与临床类型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成人亲附类型及其与临床类型的关系,为进一步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提供相关的研究基础。方法: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标准第三版(CCMD-Ⅲ)选取32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首发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性别、年龄、婚姻匹配的正常人32名及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患者30例分别作为正常对照组和BPD对照组。采用成人亲附量表(AA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有关轴Ⅱ障碍的结构性访谈(SCID-Ⅱ)为主要的测量工具。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成人亲附类型中不安全型较多,并且焦虑维度得分高;研究组和正常对照组不同性别的亲附类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BPD对照组的成人亲附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非偏执型患者成人亲附以先占型居多且焦虑维度得分高;偏执型患者成人亲附以回避型居多且亲近依赖(回避维度)得分低。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成人亲附类型以不安全型为主,主要表现为强烈地担心被拒绝或担心不被喜欢,其中,偏执型患者以回避型为主,非偏执型患者以先占型为主。
265-267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GLIA》优秀论文推荐

GDNF-Enhanced Axonal Regeneration and Myelination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is Mediated by Primary Effects on Neurons

摘要:我们先前研究表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联合施万细胞移植能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和髓鞘形成。然而,GDNF介导这一过程的细胞靶点尚不清楚。在此,我们报道了GDNF可增加在体再生轴突的数目和直径,并促进体外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轴突向外生长,提示GDNF对神经元有直接作用。在施万细胞一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共培养下,GDNF显著增加施万细胞生成的髓鞘数目;GDNF处理对孤立培养的施万细胞增殖无作用,但可促进已与神经轴突有突触联系的施万细胞增殖;GDNF可增加孤立施万细胞中分子量为140kDa的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的表达,但对黏附分子L1表达或神经营养因子NGF、NT3及BDNF分泌没有影响。总之,这些结果支持假设:GDNF提高轴突再生和施万细胞髓鞘形成主要是通过GDNF对神经元的直接作用介导的,并且提示GDNF联合施万细胞移植可能是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和髓鞘形成的有效策略之一。
268-281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综述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与神经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摘要:谷氨酸(Glutamate,Glu)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之一。现已知谷氨酸参与了突触稳定性维持和可塑性变化,影响突触效能,与学习记忆有密切关系。此外也与脑缺血、颅脑损伤、癫痫和其它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病理过程有着密切联系。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谷氨酸参与了神经系统的发育,特别是随着特异性受体拮抗剂和激动剂的发现和使用,不仅离子型谷氨酸受体被广泛关注,而且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其中的作用也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并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与神经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82-284

周围神经损伤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是神经外科领域的难题之一。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实质是受损神经元形成新的轴突,能与靶器官重建突触联系,并恢复正常功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在神经损伤的药物治疗方面,国内外学者在基础和临床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近年来已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并应用于l临床的各类促进神经损伤后修复的药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85-287

常用神经示踪剂及其示踪特点研究进展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初Kristenson首次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应用于追踪神经纤维的联系以来,有关神经示踪剂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许多用途广泛、敏感性强、具有顺行和/或逆行标记功能的追踪物质被应用到神经纤维联系的研究中,为神经解剖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现就常用的神经示踪剂及其示踪特点综述如下。
288-290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各种血管性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其内涵较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更为广泛。提出VCI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可治疗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并及早进行干预,避免发展到不可逆的晚期阶段。笔者就VCI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91-293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个案报道

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甲基丙二酸尿症1例

摘要:甲基丙二酸尿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是遗传性有机酸代谢异常中最常见的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本文报道了1例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甲基丙二酸尿症,并复习相关文献。1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因“智力低下16年,双下肢无力6年”于2009年1月8日入院。患者自幼智力低下,少语,反应迟钝。于2002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生活自理困难。
29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