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社
分享到: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个案报道、综述与编译、继续教育专栏、学术交流、病例讨论、讲座、会议纪要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17X
  • 国内刊号:42-1759/R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47
  • 创刊时间:200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
  • 综合影响因子:0.78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论著

小鼠CDK4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体外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CDK4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的作用,并构建携带小鼠CDK4-siRNA的慢病毒载体进行体外研究。方法:设计3个CDK4-siRNA序列和1个无关对照序列,化学合成后退火形成双链,克隆到酶切的pSIH1-H1-copGFP siRNA载体。重组质粒经PCR和测序鉴定后,脂质体介导下转染BV-2细胞,Western blot检测CDK4的表达,筛选出干扰效果最佳的pSIH1-siRNA2。将对照序列和pSIH-siRNA2分别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生成病毒,收集病毒上清并浓缩,测定浓度。结果:慢病毒感染BV-2细胞后可表达GFP,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DK4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成功构建携带CDK4-siRNA的慢病毒载体,体外研究显示其能明显下调CDK4的表达。
371-373

游离胆固醇经P38-MAPK信号途径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诱导巨噬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对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影响及在游离胆固醇(FC)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用100μg/mL乙酰低密度脂蛋白及10μg/mL胆固醇乙酰转移酶抑制剂-58035促进FC聚集,以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进行干预,Annexin-V和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olt检测磷酸化p38和CHOP表达。结果:普通培养基孵育的巨噬细胞无磷酸化p38和CHOP表达,只有少量细胞凋亡;而在促进FC聚集条件下孵育的巨噬细胞磷酸化p38和CHOP表达明显,8 h后凋亡细胞为(21.8±0.6)%;使用SB203580干预后无磷酸化p38表达,CHOP表达减少,凋亡细胞为(6.9±0.3)%。结论:FC聚集是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p38通过激活未折叠反应参与这一过程,而SB203580通过抑制p38活性对FC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374-376

头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头针对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0只健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40只、头针组4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造成缺血状态,头针组行头针治疗,于再灌注6、24、487、2 h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SS)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TUNEL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脑组织Caspase-3、Bcl-2、Bax的表达。结果:头针组再灌注72 h NSS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缺血侧神经细胞凋亡率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24 h达高峰;头针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以244、8 h尤为显著。再灌注6 h后Bcl-2、Bax蛋白在缺血侧脑组织中均有表达,24 h达高峰,但随着时间推移,头针组Bcl-2/Bax比值减少较模型组慢;头针组的Bcl-2、Caspase-3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可诱导Bcl-2、Bax、Caspase-3基因表达增强;头针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来实现。
377-380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消息

《国际肿瘤学杂志》2009年征订启事

380-380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论著

非风湿性房颤和风湿性房颤所致心源性脑卒中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非风湿性房颤和风湿性房颤所致心源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经临床证实非风湿性房颤(A组)和风湿性房颤(B组)所致的176例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男性、高龄、患高血压病和冠心病者明显多于B组(P〈0.05);A组60.3%和B组65.0%患者存在多发梗死灶,梗死灶主要分布于颈内动脉系统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和内分水岭区。结论:非风湿性房颤和风湿性房颤所致心源性脑卒中患者在性别、年龄和高血压或冠心病的患病率上存在差异,而在颅内梗死灶分布规律上基本一致。
381-382

颅内动脉狭窄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形态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的梗死形态与颅内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连续的急性MCA区域梗死且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ICA病变更多表现为穿支动脉伴皮质支梗死(5/16,P〈0.05),而重度MCA病变则好发穿支动脉伴分水岭(4/30,P〈0.05)及穿支动脉伴皮质支和分水岭的梗死(6/30,P〈0.05)。结论: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与梗死形态亦存在一定关联,可能与多种机制有关,其中分水岭梗死可能提示灌注不足。
383-385

三七总皂甙对急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rCBF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tPNS)治疗急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急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tPNS组15例,均给予基础治疗,tPNS组加用tPNS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治疗后4、102、1 d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的改变,及治疗前、治疗后21、90 d的Barthel指数(BI)的改变,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成像(SPECT)和氙气CT(XeCT)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肿周边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变化。结果:tPNS组CSS评分在治疗4 d后即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在治疗10 d后低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BI比较无差异。SPECT和XeCT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血肿周边rCBF有所降低。结论:tPNS能促进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但不能改善血肿周边rCBF。
386-387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脑血管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围手术期脑血管并发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81处病变,狭窄率≥50%)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结果:20例(11.8%)出现脑血管并发症:脑卒中10例(5.9%),其中症状性脑出血4例,死亡2例;缺血性卒中6例;靶病变部位急性血栓形成6例,经动脉内溶栓后即刻再通,均无后遗症;无症状性脑出血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无症状性动脉夹层1例。围手术期未规范抗血小板治疗与靶病变部位急性血栓形成显著相关(P=0.027);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同一个部位双支架串联植入与并发颅内出血显著相关(P=0.005)。结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脑血管并发症表现形式多样,同一个部位双支架串联植入是并发脑出血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未规范抗血小板治疗易导致靶病变部位急性血栓形成。
388-392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炎性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hs-CRP、CD3+/HLA-DR+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及流式细胞学检测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hs-CRP、CD3^+/HLA-DR^+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结果:梗死组hs-CRP水平、CD3^+/HLA-D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NIHSS评分显著正相关,hs-CRP水平与CD3^+/HLA-DR^+水平亦呈正相关。梗死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炎性反应参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外周血hs-CRP和CD3^+/HLA-DR^+可用于判断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尚未明确。
393-395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消息

更正

395-395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论著

抑郁、焦虑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焦虑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152例患者按照HAMD、HAMA评定结果及CC-MD-3诊断标准分为抑郁组、焦虑组、共病组和对照组,均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抑郁组、焦虑组和共病组的FBG、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共病组的FBG高于焦虑组(P〈0.05),共病组的TC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组的TG高于焦虑组(P〈0.05)。结论:抑郁症、焦虑症和抑郁焦虑共病均可导致糖脂代谢异常,且抑郁、焦虑可能从不同方面影响糖脂代谢。
396-398

5.12汶川地震伤员及陪护心理状况评估

摘要:目的:评估5.12汶川地震伤员及来自灾区的伤员陪护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收治的68名地震伤员及59名伤员陪护进行心理评估并与中国常模比较,且按是否丧亲进行亚组间比较。结果:受试者SAS评分高于正常者41例(32.28%),SDS评分高于正常者45例(35.43%);受试者SAS、SDS评分高于中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1);丧亲亚组SAS、SDS评分高于未丧亲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地震伤员及陪护存在抑郁、焦虑情绪,采用SAS、SDS量表评估地震灾民的心理状况,筛选有心理障碍的地震伤员及陪护,对心理干预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399-400

脑卒中患者前臂表面肌电变化与手功能评定相关性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前臂屈伸肌群表面肌电值(iEMG)与手功能评定的相关性。方法:检测30例脑卒中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双侧前臂肌群iEMG,并用Lindmark手功能评定方法评估手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患侧前臂屈伸肌群iEMG值和Lindmark手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前患侧iEMG值与Lindmark手功能评分存在直线相关,但治疗后则无相关性。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前臂屈伸肌群肌力及手功能的恢复;iEMG作为肌肉功能量化评定指标,可动态观察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状态。
401-403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消息

《国际内科学杂志》征稿启事

403-403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GLIA》优秀论文推荐

Down-Regulation of Neurocan Expression in Reactive Astrocytes Promotes Axonal Regeneration and Facilitates the Neurorestorative Effects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in the Ischemic Rat Brain

摘要:脑卒中后缺血组织边界形成胶质疤痕,抑制轴突再生。神经蛋白聚糖是一种轴突延长抑制分子,在卒中后胶质疤痕中表达上调。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可降低胶质疤痕壁的厚度,加速缺血周边区的轴突重塑。为了进一步明确BMSCs在轴突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本文重点研究脑缺血组织中BMSCs对神经蛋白聚糖表达的作用。31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2 h,24 h后从中选择16只给予尾静脉注射3×106鼠BMSCs(BMSCs组),15只注射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对照组)。缺血后8 d处死实验大鼠,免疫染色表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是神经蛋白聚糖的原始来源,且BMSCs组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的神经聚糖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高于对照组,这在蛋白印迹分析中得到确认。为了进一步检测BMSCs在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蛋白聚糖表达中的作用,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法从缺血周边区收集单纯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BMSCs组的神经蛋白聚糖基因表达明显下调(n=4/组)。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也表现出相同改变,糖氧剥离的星形胶质细胞再给氧时与BMSCs共培养会抑制神经蛋白聚糖基因的表达上调(n=3/组)。本研究表明BMSCs通过下调梗死周边星形胶质细胞中神经蛋白聚糖的表达来促进轴突再生。
404-410

Developmental Profile and Mechanisms of GABA-Induced Calcium Signaling in Hippocampal Astrocytes

摘要:γ-氨基丁酸(GABA)是具有双重作用的递质,它在产后发育的第1周对神经元具有兴奋作用,但在成年大脑中是主要的抑制性递质。GABA还能通过与离子型(GABAA)和代谢型(GABAB)受体结合来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导致胶质细胞钙升高及神经递质释放,GABA在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全细胞膜片钳和比率钙成象分析出生后3-34 d的大鼠海马切片,星形胶质细胞GABAA和GABAB受体活化诱导的钙信号的发育特征及细胞机制。GABAA和GABAB受体都可介导胶质细胞的细胞内钙瞬对升高。在整个发育过程中,GABAA受体活化通过激活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钙流入引起大多数星形胶质细胞快速的钙瞬变。相反的是,GABAB受体活化导致细胞延迟的钙升高,并且这种作用能被细胞内钙库消耗和持久的异源三聚G蛋白活化所阻滞。GABAB受体介导的钙信号呈现明确的发育规律,即〈10%的星形胶质细胞在出生后3 d或32-34 d有应答,大约60%的星形胶质细胞在出生后11-15 d有应答。本文提示,GABAB受体通过激活G蛋白,诱导细胞内钙库释放钙,导致细胞的钙瞬变。星形胶质细胞中GABAB受体介导的钙信号在出生后海马网络发育完成时优先出现。
411-421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综述

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摘要: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I)是目前公认的对脑损伤和疾病进行反应的中枢神经系统效应细胞,其特征之一就是易被大脑任何类型的损伤或疾病活化。大量MI的活化、增殖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炎症反应的一个最重要表现。MI被激活后释放多种细胞因子(cytokines,CK),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构成“病理级联”变化和保护作用。
422-424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定向迁移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摘要: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cells,BMSCs)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基因工程细胞,因其有多向分化潜能而被用于心肌、血管及骨的再生研究,在治疗神经系统损伤方面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诱导损伤区血管生成,从而改善损伤区微环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尚未发现BMSCs移植后诱发肿瘤。在神经缺血损伤模型中,通过动、静脉或大脑内直接注射的BMsCs都能够优先迁移、
42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