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 统计源期刊

Neural Injury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 42-1759/R 国内刊号
  • 1001-117X 国际刊号
  • 1.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综述、临床研究、短篇论著、个案报道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专家论坛
NG2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133-137

摘要:NG2是一种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hondroitin sulphate peoteoglycan,CSPG),早期发现在成年大鼠脊髓和大脑的一群成熟胶质细胞中表达,根据这些细胞在白质和灰质中的形态特征,把它们命名为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protoplasmic astrocyte)。在发育早期脑内培养的胶质细胞中,有一种叫少突胶质-Ⅱ型星形胶质细胞(O-2A cells)的细胞类型也能被NG2抗体标记。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临床病例讨论
针对上期病例“言语不流畅、记忆力减退、四肢无力3个月,精神症状1周”的分析137-137

摘要:诊断分析:患者突出症状为数月内出现进行性痴呆,同时伴有锥体束征、锥体外系症状及小脑性共济失调。既往患者无饮酒史。故Alzheimer's病(AD)、血管性痴呆(VD)、颅内肿瘤性病变、正常颅压脑积水、颅脑外伤、慢性酒精中毒等所致痴呆可排除。应首先考虑感染性痴呆,特别是梅毒、AIDS等性传播性疾病所致痴呆,其次为朊蛋白病。后者为罕见疾病,不易确诊,所以应首先排除性传播性疾病所致痴呆。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论著
选择性CDK抑制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胶质增殖及疤痕形成的抑制作用138-140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局灶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胶质疤痕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27只和干预组33只。3组均手术暴露颅骨,模型组和干预组建立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之后干预组腹腔注射Olomoucine,分别将3组大鼠于处理后3、7、30d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梗死灶周围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Western blot法观察损伤侧皮质GFAP、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周期素蛋白A(CyclinA)和周期素蛋白B1(CyclinB1)的表达。结果:缺血后各组梗死灶边缘区GFAP表达明显增强,缺血后7和30d模型组GFAP表达明显强于干预组(P〈0.05),并且7和30d对照组缺血边缘区可见胶质疤痕形成,尤以30d最为明显;GFAP、PCNA、CyclinA和CyclinB蛋白的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Olomoucine可部分抑制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及疤痕的形成。该结果提示调控细胞周期可能是治疗脑缺血新的方向。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141-144

摘要:目的:分析已有的多项临床对照实验是否能说明脑脊液置换比常规治疗在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死率方面有更好的疗效。方法:用关键词途径搜索了Medline光盘数据库(1950-2005.2)和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中文期刊全文库(1994-2005.5),将观察对象是SAH患者、比较脑脊液置换和常规治疗疗效的所有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数据作meta分析。结果:33项研究共2428例患者被纳入,合并效应量分析显示脑脊液置换组和常规治疗组病死率分别为5%(62/1240)和16%(191/1188),OR合并=0.28(95%CI0.21-0.37),Z=8.54,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可降低SAH患者病死率。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145-146

摘要: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班块在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对72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8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用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比较2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情况。结果:脑梗死组出现颈动脉粥样斑块56例(77.8%),明显多于对照组10例(20.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脑梗死组斑块类型多为软斑和溃疡斑,其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斑块可作为预测及评价脑梗死的重要指标。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7例临床分析147-148

摘要: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颈椎病等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常见原因;眩晕、平衡障碍及共济失调是其常见表现;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性遗忘及双眼视力障碍是其特征性症状;意识障碍是其严重表现。经过1周-1个月相应药物治疗,47例(48.4%)完全缓解,24例(24.7%)部分缓解,11例(11.3%)无效,15例(15.4%)恶化发展为梗死,其中4例(4.1%)死亡。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具有易复发、易加重的特点,临床医师应掌握其临床表现,尽早完全或部分地控制其发作与进展。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消息
勘误148-148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论著
β-纤维蛋白原-455 G/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149-150

摘要:目的:探讨β-纤维蛋白原-455 G/A(β-Fg-455G/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脑梗死发病(CI)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脑梗死组(CI组)72例和对照组69例β-Fg-455G/A基因的多态性,并测定其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含量。结果:经X^2检验,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I组血浆Fg水平(2.70±1.05g/L)和对照组(2.62±0.51 g/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β-Fg-455G/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定量嗅觉检测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151-153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临床实用的嗅觉定量测量方法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CCCRC方法,定量检测并比较51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51名健康人(对照组)的嗅觉阈值,分析PD组年龄、病程、UPDRS评分、H-Y分级与嗅觉的相关性。结果:PD组的嗅觉阈值远高于对照组(P〈0.01)。PD组年龄、病程、UPDRS、H-Y分级与嗅觉阈值无明显相关。结论:嗅觉定量测量可有效反映PD患者的嗅觉功能,可作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消息
欢迎订阅2007年《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153-153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论著
精神病患者公开攻击行为评定临床意义探讨154-156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精神病患者公开攻击行为评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公开攻击行为评定量表(MOA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81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攻击行为发生率为43.2%,其中语言攻击最多见(18.5%),自身攻击最少见(2.5%);攻击行为多见于20-40岁急性期有精神质或精神质倾向和神经质或神经质倾向者;男女两性患者在攻击性质上仅躯体攻击1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OAS在精神科门诊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临床意义。

低钾性瘫痪40例临床分析157-158

摘要:目的:探讨低钾性瘫痪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40例低钾性瘫痪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断分型,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40例低钾性瘫痪患者多为男性青壮年,多于夜间或晨起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软瘫,少数累及呼吸肌,发作时血清钾低,补钾后短期内恢复。20例原发性低钾性瘫痪者中1例为家族性,19例为散发性;20例继发性低钾性瘫痪者中2例为肾上腺皮质腺瘤,2例为肾小管性酸中毒,16例为甲亢。治疗应首选口服补钾,同时行病因治疗。结论:全面认识低钾性瘫痪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将会给低钾性瘫痪患者带来良好疗效。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与临床研究159-160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检测164例糖尿病患者(DM组)和40名健康人(对照组)NCV,并分析其与年龄、病程、血糖、血脂及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DM组NCV明显低于对照组,DM组中NCV与空腹血糖、血脂无明显相关,与年龄、病程相关,且有周围神经症状者更为明显。结论:NCV的检测有助于DPN的早期诊断。

脑性瘫痪患儿的心理特征及治疗对策161-162

摘要:目的:探讨脑性瘫痪患儿的心理特征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0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2个月-1年的综合康复治疗,并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策。结果:治疗后,显效10例(25%),有效15例(37.5%),进步13例(32.5%),无效2例(5%),总有效率为95%。结论:掌握脑性瘫痪患儿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促进患儿身心全面康复,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消息
《国际肿瘤学杂志》2007年征订启事162-162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论著
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163-164

摘要: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s)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5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肝素组及对照组各26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肝素组同时于治疗第1天开始腹壁皮下注射LMWHs0.4ml,每日2次,连续7d。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d行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并治疗后第14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肝素组治疗后各时间点N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LMWHs可阻止脑梗死症状进一步加重,在短时间内改善伤残程度,临床疗效明显且无明显副作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中枢神经感染系统专题
病毒性脑炎诊断方法的应用和评价165-167

摘要: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重者可有抽搐、昏迷、肢体瘫痪、呼吸节律不整等。目前国内外报道有100多种病毒可引起脑炎病变,其病原体主要有肠道病毒(EVs)、埃可病毒(ECHOV)、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麻疹病毒(Measeles V)、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HC-MV)、腮腺炎病毒(MV)以及新发的尼帕病毒(Nipah virus)、西尼病毒(West Nile virus)、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和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等。

脑脊液细胞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168-170

摘要:1概述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许多先进检查仪器问世,为大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和极大的便利,但这些先进检查仪器仍然无助于部分神经系统危重疾病的临床诊断,如脑膜癌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因此,脑脊液细胞检查仍然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系列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