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世纪桥杂志 省级期刊

Bridge of Century

  • 23-1464/D 国内刊号
  • 1001-0475 国际刊号
  • 0.1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世纪桥是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管的学术期刊。世纪桥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党史工作、纪念党80周年、邓小平理论研究、党建研究、专题研究、白山黑水、人物研究

世纪桥 200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世纪桥杂志政治理论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3-4

摘要: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取得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

蔡和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5-6

摘要:蔡和森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党的建设基本思想和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社会现代化7-8

摘要: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现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所体现的爱国精神,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精神力量;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的现代化,为中国社会现代化提供了人才保障;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现代化意识,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前进航标。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及当代意义9-10

摘要:对人类的自由与解放的追寻是马克思精神的基本旨趣,也是人类精神永恒的共同主题。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人,一个通过自己的活动创造生命的人;同时,现实中的人又是一个被异化的人、一个不完满的人。然而人的本性具有超越性,在人的劳动创造之中就已经本然地展现了一条出路。在寻找解决这种矛盾的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类解放的诉求。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理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判性的反思人类的生存现状。因此,着眼于对人的本质存在的澄明的基础上,马克思解放理论依然能够为当代生存提供一种真实可靠的人类解放的现实生成路径。

浅析邓小平人本思想之源11-11

摘要:邓小平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继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以及马克思、的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人本思想。

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理念的内涵12-13

摘要:科学的执政理念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科学性不仅在于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而且在于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对执政规律的正确反映,有其实现机制。主要包括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依法执政改进执政方式、培育先进执政文化等。

解放思想是党的重要法宝14-15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从党领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现实来看,解放思想是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的重要法宝。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路径选择16-17

摘要:政治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对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方向保障与制度供给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和关键。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必须要从契入点、立足点、关节点、制高点等几个方面入手。

先进性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与灵魂18-19

摘要:先进性建设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中的核心和灵魂地位,体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是党终结落后生产关系夺取政权的根本保证、是党执掌政权支配政治资源的合法性源泉三个方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命题的提出,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

论党员队伍的多元化构成与党员队伍的整合20-21

摘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包容了中国社会的各阶级阶层,但也使党员队伍的异质性大大增强,通过文化整合、发挥党内民主和党员获取政治资源的平等机制,以及革新党员的管理模式和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就成为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加强民主监督的途径探讨22-23

摘要:民主监督是派的一项基本政治职能,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派之间互相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内容。民主监督的性质属于政治监督,是一种权利,不是一种权力,不能搞民主监督法律化。不断推进民主和监督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深化对政协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和途径的研究具有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主体间性理论24-24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主体间性这一术语虽源于现象学,但主体间性问题内在地包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论题之中。在论证这一问题的同时,阐明了交往实践与主体间性的关系,并进而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主体问性理论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再谈列宁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25-26

摘要: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并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也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对它的不同回答,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整个共产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解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变革的理路框架27-28

摘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哲学史中富有转折性的意义,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路框架是:宗教问题是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切入点;实践问题是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基础;人学问题是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核心;新唯物主义问题是其哲学变革的理论归宿点。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框架中开出了他伟大的哲学革命的路向。

在中国哲学环境中的政治发展现状——浅谈中国政治与哲学的“渊缘”及其现实问题29-29

摘要:政治与哲学自古就有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哲学的问题,无论如何超越,最终必得扎根于现实的生活中,为当前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服务。中国的传统哲学更是大多数地围绕政权、政治发展开来的,而中国的政治发展也多多少少受到了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状况,其演变至今,不免暴露出了一定弊端。

浅谈从村民自治的角度推动新农村建设30-31

摘要:作为农村主人的农民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村民自治的完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主要途径,它的成功与否及其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针对当前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该对如何完善以“四个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做出积极的探索,从而把新农村的各项建设推向高潮。

论高校统战工作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2-34

摘要:高校统战工作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搞好高校统战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注意发挥专业人才的优势;发挥政治参与作用;搞好团结;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

对我国中间阶层的新认识及促进其发展的对策35-3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层结构变得多元化、复杂化。作为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坚力量的中间阶层,集中反映了新时期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结构的重新整合,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和相对独立的社会需求,更是具有缓冲调节社会阶层矛盾、推进民主化进程的功能。因此,我国应制定有效的社会政策,促地中间阶层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