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兽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 63-1014/Q 国内刊号
  • 1000-1050 国际刊号
  • 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兽类学报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兽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研究简报、资料、问题讨论、实验方法、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

兽类学报 201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中国东北虎栖息地分析与潜在生态廊道构建317-326

摘要: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现存5个虎亚种中体型最大者,其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在维持健康生态系统功能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近几十年来,由于东北虎栖息地受到人类活动强烈干扰,致使栖息地破碎化,主要栖息地孤立分布,呈现岛状,天然生态廊道消失殆尽,东北虎的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因此,确定东北虎关键栖息地,构建与恢复东北虎栖息地之间的生态廊道十分必要。本研究运用专家模型结合东北虎栖息地选择规律和栖息地特征,综合分析植被类型、部级与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地形因子以及人为干扰因子共7个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获得各影响因子的相对权重值,运用加权线性方程获得东北虎潜在适宜栖息地,并确定了东北虎核心分布区以及分布区间的综合代价值。通过廊道设计模型(Linkage Mapper)得到东北虎核心栖息地间的潜在生态廊道。结果得到21条东北虎潜在生态廊道,对打通国内零星分布区,特别是张广才岭—完达山—老爷岭之间的迁移通道,扩大东北虎生存空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兽类学报杂志会议消息
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在西安召开326-326

摘要: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学分会(简称灵长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于2017年8月19-22日在西安隆重召开。来自81家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自然保护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的216位灵长类学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盛会。灵长类学分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灵长类学研究的发展,提升中国灵长类学研究群体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促进我国灵长类学人才培养的迅速发展。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空间利用格局动态变化特征327-335

摘要:野生动物在长期的栖息地选择过程中,能判断其生境质量,进而趋向于选择既能降低能量消耗,又能获得营养价值和能量净收益较高的有利生境。以往的研究多是从统计学方法或宏观尺度对大熊猫生境进行评价,很少考虑到野生动物自身生物学特性及生境选择过程中的空间利用特征。本研究结合家域模型与景观格局分析技术定量分析大熊猫实际空间利用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破碎化程度,进而反映不同时期大熊猫生境选择模式及栖息地生境适宜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在对栖息地的实际利用过程中向更适宜的区域集中,使得高适宜等级区域面积有所增大;而边缘生境区域更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干扰,破碎化加剧,需要在保护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大熊猫行为模式特征出发,在不同时空尺度上,评估大熊猫对生境选择的空间格局变化特征,丰富了野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价的时空尺度选择,为更准确地制定保护区管理政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利用卫星追踪颈圈对圈养野生双峰驼野化放归的监测336-343

摘要:2012-2014年,通过对甘肃敦煌西湖部级自然保护区野化放归的两峰野生双峰驼(Camelus ferus)佩带卫星追踪颈圈进行跟踪监测,利用最小凸多边形法和内核法开展了放归生境中野骆驼的活动范围和空间利用研究。研究期间,分别进行了22个月(ID:108444)和9个月(ID:108445)的跟踪监测,获得了3403个(ID:108444)和1573个(ID:108445)定位成功的GPS位点。野骆驼放归后的前两个月仍存在一定的对圈养环境的依赖,两个月后野骆驼的活动范围开始向外扩展,直至四个月后,基本扩展至整个放养的围栏,活动范围分别从9.5109 km2增加到19.3694 km2(ID:108444),8.8943 km2增加到19.4192 km2(ID:108445)。整个监测期间,95% Kernel活动范围分别为7.7181 km2(ID:108444)和3.0321 km2(ID:108445)。从整个监测期间(ID:108444)的50% Kernel活动范围(0.2811km2)来看,野骆驼整个放归期间仍然比较依赖原先的圈养环境;野骆驼存在对胡杨疏林的偏好;同时,放归的野骆驼仍然保持了对人的亲近行为。从2013年整年来看,放归野骆驼实际生境利用,春、秋两季范围大,夏、冬两季范围较小。放归的野骆驼不同季节对主要生境的利用也有所不同,最为明显的是夏季,野骆驼活动范围集中在荒漠地区,避开植被多的区域以避免蚊虫叮咬。本研究进一步了解了野骆驼的行为习性及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对策,为野骆驼圈养种群的科学管理和进一步野化放归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同生活史阶段长爪沙鼠尿标记行为的遗传和空间距离效应344-353

摘要:气味标记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类群中,它能向同类传达领地占有、社会等级及繁殖状态等多种信息。2014年4月至10月,我们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对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野外种群进行了标志重捕,采用中立场的方式测定了不同社群间同性别长爪沙鼠的尿标记行为。通过建立洞群样地坐标后用勾股弦方法计算群间距离,并用微卫星DNA分子标记估算个体间的亲缘系数,以探讨野生动物标记行为是否受个体间空间和遗传距离的影响。广义线性混合效应分析显示,雄鼠间的尿标记强度在繁殖期和贮食期受空间距离或遗传距离的影响均不显著。繁殖期雌鼠间的尿标记强度受空间或遗传距离的影响亦不明显,但在贮食期,遗传距离对雌鼠间标记的强度有显著影响,且遗传距离与空间距离对标记强度有明显的交互作用。本研究结果暗示亲缘关系和空间距离对长爪沙鼠的尿标记行为具有一定影响,这与长爪沙鼠的繁殖或贮食行为相适应。

基于样线法和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对古田山小麂种群现状评价354-362

摘要:为分析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小麂种群资源的现状,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措施,本研究结合传统的样带调查法和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进行小麂种群资源的调查与评估。2014年4月、7月、10月和2015年1月在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进行了4次调查。结果显示:样带法调查全区的种群密度为(5.8±0.4)只/km2,种群数量为(473.5±29.2)只,其中核心区种群密度最高,为(7.5±0.7)只/km2,种群数量为(160.8±14.0)只;缓冲区为(5.7±0.6)只/km2,种群数量为(98.2±10.4)只;实验区密度最低,为(3.3±0.5)只/km2,种群数量为(140.5±20.7)只。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得到全区种群密度为(4.9±0.3)只/km2,种群数量为(397±26)只。样带法调查显示,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种群密度随季节发生变化,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均是春季种群密度最高,保护区内小麂主要栖息在海拔400-800 m之间,夏季向高海拔区域迁移,冬季则向低海拔迁移。SRY性别鉴定结果表明,古田山小麂种群季节间平均雌雄性比1.17∶1,周年雌雄性比为1.11∶1(93只雌性,84只雄性)(χ2=0.458,P=0.499),雌性个体数量优势并不很明显,若要进一步提高种群数量,则需要加强保护。

成年雌性短尾猴的社会联系强度及影响因素363-370

摘要:灵长类动物社会中,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是维系群体稳定的重要基础,也影响个体的寿命和繁殖成功。本研究以栖息于安徽黄山的短尾猴YA1群为对象,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观察成年雌性个体在交配期(2015.9-2015.12)和非交配期(2016.3-2016.5)的社会行为,通过理毛和近距行为计算社会联系强度,探讨群体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交配期和非交配期,雌性短尾猴的社会联系强度无显著差异(t=0.181,P=0.857);亲缘关系和社会联系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交配期:r=0.534,P=0.001;非交配期:r=0.469,P=0.001);个体间的等级距离和社会联系强度呈显著负相关(交配期:r=-0.288,P=0.014;非交配期:r=-0.238,P=0.048);年龄差异和社会联系强度无显著相关性(交配期:r=-0.176,P=0.181;非交配期:r=-0.192,P=0.151)。本研究提示成年雌性短尾猴个体间会形成稳定的社会关系,亲缘关系和等级顺位是影响个体之间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

人工辅助投食滇金丝猴一雄多雌单元之间的等级序列371-378

摘要:群居灵长类动物等级序列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也是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灵长类动物个体间通过等级序列,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避免过多的伤亡、保护群体内的幼弱者,从而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生态环境。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白马雪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人工辅助投食滇金丝猴群的6个一雄多雌单元之间等级序列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一雄多雌单元之间攻击—屈服行为数据分析发现:一雄多雌单元之间存在明显的等级序列(大个子单元〉单疤单元〉红脸单元〉联合国单元〉偏冠单元〉花唇单元);单元之间成年雄性的攻击行为多于成年雌性;单元之间的等级序列与取食次数、第一序位取食总次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各单元取食总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同时,一雄多雌单元之间的等级序列与单元内成年雌性数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符合群居灵长类动物攻击—屈服假说和资源优先占据—雌性高序列偏好假说。

天祝白牦牛OXGR1基因多态性与体尺性状的关联性分析379-388

摘要:为了研究牦牛α-酮戊二酸(盐)受体1(Oxoglutarate receptor 1,OXGR1)基因多态性与其体尺性状的相关性,本文以4-8岁天祝雄性(阉)白牦牛的血液DNA(n=192)为实验材料并构建DNA混合池。通过DNA直接测序法检测OXGR1的核苷酸序列潜在的多态位点;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进行分型。采用SHESIS软件对OXGR1基因多态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运用PIC-Calc 0.6软件分析多态信息含量;采用卡方检验检测Hardy-Weinberg平衡;运用SPSS20.0软件对多态位点与体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运用RNAFOLD、ExPASy和Swiss-model软件对OXGR1基因突变前后的蛋白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天祝白牦牛OXGR1基因有两个多态位点,分别为347(A/G)和678(G/A),每个位点均有3种基因型(AA、AG和GG),其优势基因型分别为GG和AA。两个SNPs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存在强连锁不平衡(D’〉0.75,R2〉0.33),且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上述位点不同基因型在体斜长、体高、胸围和管围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子结构预测显示:347位点处突变为错义突变,其编码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变为丝氨酸。突变后OXGR1 mRNA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均发生改变。上述结果表明:OXGR1基因可作为牦牛分子育种的候选分子标记,为今后牦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以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

神农架川金丝猴源肠道粪肠球菌的分离与鉴定389-398

摘要:通过培养特征、形态观察、抑菌性实验,从神农架健康野生金丝猴肠道分离到8株抑菌效果明显的菌株;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该8株菌为粪肠球菌。毒力因子检测和动物急性毒性实验筛选出2株安全性良好的菌株,研究两菌株对胃肠道环境(低pH值、高胆盐)的耐受特性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粪肠球菌dlt7a和dlt7b株繁殖能力很强,无迟缓期,具有较强的耐受胃酸及肠道高胆盐环境的能力,且安全性好,具有较好的益生特性,可作为金丝猴微生态制剂的候选菌株。

兽类学报杂志综述
野生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组研究进展与展望399-406

摘要:动物肠道菌群与宿主在营养代谢、免疫、疾病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鉴于肠道菌群的这种重要性,野生动物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日益成为保护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野生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组的若干最新研究进展,着眼于宿主食性适应、健康、宿主与微生物组的协同进化等若干重要问题,对食肉类、灵长类、有蹄类、有袋类、鲸类、啮齿类等几大比较受关注的动物类群分别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我国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组的研究提供一些视角和方向,并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手段。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祁连山北麓高原鼢鼠栖息地的选择要素407-413

摘要:动物栖息地是指能为野生动物提供生活必须条件的空间单位(Morris et al.,2008)。动物只有在最基本的资源条件如食物、水分、隐蔽场所等得到满足,且与气候、竞争者和捕食者相互适应时才能稳定的繁衍和发展(崔庆虎等,2005)。动物栖息地选择是一个分层的行为决策过程,是指导个体对栖息地的非随机利用,进而影响个体生存力和适合度等一系列行为反应(赵青山等,2013)。

马来熊在西藏吉隆县的分布新发现414-416

摘要:在开展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喜马拉雅南翼沟谷地理单元(No.176)调查期间,我们于2013年08月31日09:00,在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吉隆镇热索村(北纬28°16'59.8″,东经85°21'31.1″,海拔1 884 m)用佳能单反相机(Canon EOS 600D,EF 400 mm f/5.6 L USM)拍摄到单只熊科动物(图1),经过现场特征辨别,并与专家讨论,确认该个体为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我们发现的马来熊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