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兽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 63-1014/Q 国内刊号
  • 1000-1050 国际刊号
  • 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兽类学报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兽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研究简报、资料、问题讨论、实验方法、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

兽类学报 200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梅花鹿的微卫星多态性及种群的遗传结构109-116

摘要:梅花鹿是我国极度濒危的鹿科动物,其野生种群已濒临灭绝。为了探讨我国野生梅花鹿的保护和管理对策,我们选用了16个微卫星位点检测来自东北、四川、江西和浙江种群的122份样品,以此分析我国野生梅花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费希尔确切性检验表明,四个种群中均存在偏离哈迪一温伯格平衡的现象。与其它的濒危动物相比,中国梅花鹿有着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个,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59。四个种群中,东北种群拥有最高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3.688),东北种群、四川种群、江西种群以及浙江种群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84,0.477,0.585和0.589,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利用逐步突变模型、双相突变模型和无限等位基因突变模型检测了种群的瓶颈效应,结果表明:除四川种群外,其他种群在近期内都经历过遗传瓶颈。费希尔确切性检验及配对样品FST的结果均表明:四个梅花鹿种群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P〈0.001)。因此,我们建议将我国梅花鹿的野生种群划分为4个管理单元进行保护和管理。

中国大陆野猪SLA DRB基因exon2的序列变异分析117-125

摘要:本文基于135头野猪样本中检测到的15种SLA DRB基因exon2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探讨DRB基因在不同地理区域中自然选择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DRB基因exon2抗原结合位点的非同义替换率为同义替换率的2.95倍,表明该位点受到平衡选择的强烈作用。在系统发生分析中,在基于核苷酸序列构建的NJ树中,野猪DRB位点的15种等位基因全部聚为一枝,没有发现跨种多态现象;而在基于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中,野猪SLA—DRB^* nnu6和人DRB基因exon2片段聚在一起,这种氨基酸残基的高度相似可能是由于自然选择压力下产生的趋同。野猪DRB基因exon2的序列多态性分析表明,东北野猪基因多态性低于四川野猪和华南野猪,这可能与不同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下的寄生虫等因素对SLA等位基因变异的影响存在差异有关。

勐养保护区亚洲象微卫星位点筛选及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126-134

摘要:本文以亚洲象肌肉样品提出的DNA为模板,从非洲象31个微卫星位点和5个已知亚洲象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勐养亚洲象的微卫星位点,进而对在西双版纳勐养保护区3年采集到的191份亚洲象粪便样品中提出的DNA进行特异性PCR扩增、基因分型、检测位点信息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6个位点中有14个位点能在亚洲象肌肉样品提出的DNA中成功扩增,且经测序证实为微卫星位点。其中9个多态位点能在185份粪便样品DNA中稳定扩增。勐养种群中,3个位点可能偏离Hardy—Weubberg平衡,至少8个位点间无明显连锁存在,平均等位基因数3.78±1.72,平均期望杂和度0.32±0.06,平均观察杂和度0.36±0.0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28,说明这9个位点适用于勐养亚洲象的遗传学研究。根据微卫星位点的杂合度和等位基因频率,相比于其他亚洲象种群,勐养亚洲象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且等位基因频率具有特异性。

高原鼠兔家群结构的季节变异144-150

摘要:采用标志重捕法测定高原鼠兔家群年龄结构和性比,探讨其家群结构的季节变异及原因。结果显示,繁殖早期,家群由越冬成体和第1胎幼体构成;繁殖后期,家群主要由第1胎幼体构成。高原鼠兔家群年龄结构依季节存在显著的差异。5月,成体和雌性第1胎幼体个体数显著多于其他月份;5月和6月雄性第1胎幼体个体数显著多于7月和8月;6月第2胎幼体个体数显著多于7月和8月;7月雄性第2胎幼体个体数显著多于8月。7月和8月,第1胎幼体个体数显著多于第2胎幼体。高原鼠兔家群内5月成体性比显著高于7月和8月。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在冬季漫长、食物匮乏以及繁殖季节极短等条件下,调整家群结构,提高繁殖成功率,使其种群在严酷的高寒环境中得以延续。

长期强迫运动对布氏田鼠体重和血清瘦素浓度的影响151-156

摘要:动物稳定体重的维持需要能量摄入和消耗之间的平衡。运动是影响动物能量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理解运动对布氏田鼠的生理学效应,我们在室内条件下,运用踏车测定了强迫运动训练6周后动物的体重、体脂含量、摄食量和瘦素浓度的变化。摄食量采用代谢笼法测定,体脂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血清瘦素含量采用放免试剂盒测定。结果发现强迫运动训练6周对布氏田鼠的体重和摄食量都无显著影响,与非运动训练组田鼠相比,运动训练组田鼠的身体脂肪重量降低了3.5g,运动组田鼠的血清瘦素水平比对照组下降了30%。对照组田鼠的血清瘦素与体脂含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运动组则不具有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在强迫运动训练期间布氏田鼠不是通过增加食物摄入,而可能是通过动员贮存的脂肪和减少非活动性能量消耗等方式来维持自身的能量平衡。瘦素在长期强迫运动训练过程中对身体脂肪含量的变化具有调节作用。

冷暴露对中缅树鼩肝脏、膈肌和心肌线粒体呼吸的影响157-164

摘要:在4℃急性冷暴露(1h,4h,8h,24h)和持续冷暴露(7d,14d,28d)条件下,测定中缅树鼩膈肌、心肌和肝脏的线粒体状态Ⅲ呼吸、状态Ⅳ呼吸、呼吸控制率(RCR)、线粒体蛋白含量以及肝脏线粒体P/O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肝脏线粒体状态Ⅲ、状态Ⅳ呼吸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呼吸速率均极显著增加,在28d后分别增加了132.9%、124.4%(P〈0.01),RCR与对照比较,在8h和7d组分别显著增加了35.8%和48.4%(P〈0.05),线粒体蛋白含量也极显著增加,在28d后增加了104.7%(P〈0.01),P/O值在整个低温处理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在28d后降低了40.2%,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膈肌线粒体状态Ⅲ呼吸在整个低温处理期间没有显著变化,状态Ⅳ呼吸在28d达到极显著增加(P〈0.01,64.9%),RCR在28d后显著降低(P〈0.05,42.1%),线粒体蛋白只有4h组有极显著增加(P〈0.01,45.2%);心肌的状态Ⅲ呼吸在8h组有着极显著的增加(P〈0.01,54.7%),状态Ⅳ呼吸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28d后增加了94.7%(P〈0.01),RCR在28d后降低37.8%(P〈0.01),线粒体蛋白表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8h组下降37.8%(P〈0.01),28d增加25.2%(P〈0.05)。说明中缅树鼩在冷胁迫的条件下肝脏线粒体呼吸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表现为状态Ⅳ呼吸即质子漏产热的显著增强,膈肌和心肌的线粒体呼吸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变化,补偿了冷胁迫条件下中缅树鼩增加的能量需求,是中缅树鼩在冷胁迫中重要的适应对策。

黑龙江省东北虎分布区域及其数量动态165-173

摘要: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利用划分监测区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境内野生东北虎进行监测,通过测量前足迹掌垫宽度的方法对野生东北虎进行个体识别,确定了野生东北虎的分布区及其种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有野生东北虎12~14只。其中,完达山东部分布区种群数量为5~6只,由2只雄性个体,2只雌性个体和1~2只亚成体组成;老爷岭南部分布区种群数量为3~4只,由1~2只雄性个体,1只雌性个体和1只亚成体组成;老爷岭北部分布区种群数量为4只,由2只雄性个体和2只雌性个体组成;张广才岭南部分布区监测期间未发现东北虎活动信息。监测结果与近几年调查的结果相比,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都发生了变化。在4个分布区中,老爷岭北部分布区是再次出现东北虎活动的区域,张广才岭南部分布区未监测到东北虎的活动信息,可能没有分布。完达山东部分布区、老爷岭南部分布区和老爷岭北部分布区种群数量略有上升,张广才岭南部分布区呈现下降趋势。

从长期监测数据看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的发展趋势与生态习性174-179

摘要:野生动物监测在保护管理自然资源以确保可持续利用上占有关键地位,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濒危物种乃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对大型哺乳动物的长期监测基本尚未纳入常规,针对野生种群的监测报道迄今罕见。本文以佛坪自然保护区2000~2006年大熊猫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大熊猫遗留的新鲜粪便等痕迹指标探讨了该地大熊猫种群的发展趋势与监测数据所反映的大熊猫生态习性。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内大熊猫种群略显缓慢增加的趋势(t=1.98,P=0.082),不同季节痕迹的海拔变化表明,该地大熊猫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的生态习性。此外,监测数据所反映的大熊猫空间分布等亦与其他相关研究大致吻合,表明该保护区所采用的监测方法有在全国其他大熊猫保护区推广利用的潜在价值。

四川梅花鹿发情期的几种发声行为187-193

摘要:2006年9~11月在四川省若尔盖县铁布自然保护区,对四川梅花鹿发情期的声行为进行了初步观测,结果表明:在发情期,四川梅花鹿的发声行为可分为雌、雄鹿的报警叫声,雄鹿的吼叫声和求偶叫声。雌鹿的报警叫声持续时间257~539ms,频率范围1409.5~4474.6Hz,主频率3534.8±89.12Hz;雄鹿的报警叫声持续时间136~187ms,频率范围271.8~3910.5Hz,主频率3244.3±79.32Hz;两者在持续时间、最低频率、最高频率上差异极显著(P〈0.01),在间隔时间上差异不显著(P=0.624)。吼叫是雄鹿的主要发情行为之一。雄鹿每次吼叫1声,持续时间1580~4972ms,频率范围234.6~6171.4Hz,主频率2264.6±166.44Hz。雄鹿吼叫声的主频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P〈0.01)。在整个吼叫过程中,一只雄鹿的吼叫常会引起周围其它雄鹿的吼叫反应。雄鹿每日吼叫的次数与其在繁殖群中的等级序列有关,不同序列等级雄鹿的吼叫频次存在显著差异(P〈0.01)。雄鹿的吼叫声在白天和夜晚均能听到,但主要发生在06:00~08:00、17:00~19:00和01:00~03:00三个时间段。四川梅花鹿雄鹿的求偶叫声有4种,其生物学意义与发情炫耀、追逐、激惹和爬跨等行为有关。

圈养林麝春季活动节律及时间分配194-200

摘要:2006年春季,使用红外夜问观察记录仪,对崇明东平麝场12只成年林麝(8雌,4雄)的行为进行了24h昼夜连续观察。发现春季林麝的行为有37种,可归并为休息、摄食、运动、社会、维持和排遗6大行为类型,据此,建构了春季林麝的行为谱。根据各行为持续时间比率和频次分析表明,林麝的主要行为为休息;雌麝的摄食行为所占的比率高于雄麝,这是由于春季雌麝妊娠的能量需求较高所致。活动节律呈典型的晨昏双峰型,清晨(4:00~6:00)和傍晚(17:00~19:00)为活动高峰;夜间活动性显著高于白天。

中国巨松鼠Ratufabicolor(Sciuridae:Ratufinae)头骨形态的地理学变异201-206

摘要:巨松鼠(Ratufa bicolor)是东洋界的特有类群。中国仅有一种,分布于海南、广西西南部、云南南部、西南部、西部和西北部,关于其亚种的分化结论过去主要依据其皮毛的颜色特征。本研究共测取75个巨松鼠头骨,每号头骨标本测取23个变量,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对巨松鼠的可测量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及聚类分析,以探讨巨松鼠各亚种地位的有效性及其头骨形态的地理学变异。研究结果显示阿萨姆亚种R.b.gigantea和海南亚种足b.hainana均为有效亚种,前者分布自广西西南部向西经云南南部、西南部、西部达西北部,后者分布于海南。同时,本研究结果不支持滇南亚种R.b.stigmosa作为一个有效的亚种。

中国哺乳类物种与科属的数量关系207-211

摘要:利用中国三种地理类型(自然保护区、行政省和动物地理亚区)的哺乳类名录,分析物种与高等分类阶元(属、科)的数量关系,旨在为利用高等分类阶元替代物种预测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地理类型中物种一属一科在数量上具有相似的增长趋势,且物种一属、物种一科的数量关系呈极显著相关(P〈0.01)。利用模型对哺乳类物种与科和属的数量关系模拟,乘幂模型拟合效果最佳。2)物种在属间、科间的频次均呈非均匀分布,对结果进行拟合发现对数、乘幂、指数和线性四种模型中,乘幂模型对哺乳类物种与科和属的数量关系模拟效果最佳。综合以上内容认为,哺乳类物种与高级分类阶元在数量和频次分布上存在规律,且可用模型进行很好拟合,这种关系适用于生物多样性预测、评价和保护。

犬瘟热弱毒疫苗对大熊猫的免疫效果评价212-216

摘要:以国产犬用犬瘟热等六联弱毒苗接种33只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健康大熊猫,分别采集每只大熊猫免疫前以及免疫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1个月的血清样品,采用细胞中和试验测定犬瘟热病毒(CDV)中和抗体效价,并对接种疫苗后的所有大熊猫个体进行连续1年的健康资料记录。结果表明,所有接种疫苗的大熊猫均未出现任何与疫苗相关的副反应、,该疫苗接种对大熊猫是安全的;部分老年、成年和亚成年的大熊猫(13/33)在疫苗接种前已经存在CDV抗体(≥1:4);2只老年大熊猫在疫苗接种后仅产生低水平的CDV抗体(≤1:8),另外2只老年大熊猫在疫苗接种后未产生CDV抗体(〈1:4);部分成年大熊猫(9/15)在疫苗接种后未产生CDV抗体(〈1:4),仅部分成年大熊猫(6/15)在疫苗接种后产生低水平的CDV抗体(≤1:22);部分亚成年大熊猫(8/9)在疫苗接种后能够产生低水平的CDV抗体(≤1:22),少数亚成年大熊猫(1/9)在疫苗接种后未产生CDV抗体(〈1:4);幼年大熊猫(5/5)疫苗接种后可产生CDV抗体,2周至1月内达到高峰,CDV抗体水平和持续时间都明显高于老年、成年和亚成年大熊猫(P〈0.05);少数幼年大熊猫(1/5)疫苗接种后CDV抗体达到1:127,但3个月后所有幼年大熊猫CDV抗体就陡然下降(≤1:16)。由此表明,在现有的免疫剂量和程序下,犬用犬瘟热等六联弱毒疫苗难以有效刺激大熊猫产生CDV中和抗体。

圈养狐貉源犬瘟热病毒地方分离株H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217-220

摘要:本研究于2004~2006年从人工饲养的发病狐貉中分离到6个CDV分离株,用RT—PCR方法扩增了其H蛋白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6个CDV分离株H基因阅读框全长均为1824bp,编码607个氨基酸,未发现碱基的插入和缺失。与Genbank中的34株CDV参考毒株的H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现有的CDV毒株可以分为Asia-1、Asia-2、America-1、America-2、Europe和Arctic6个基因型,本实验中的分离株HL为Arctic基因型,与来自意大利的194/97株、丹麦的Green株同分在一组,其余5株分离株与来自日本的HAMA、UENO、Tanu96等毒株以及来自中国的TN株、GP株(大熊猫株)分在一组同属Asia-1型,表现出一定的地理位置相关性;6个分离株均与Onderstepoor、Convac等疫苗株差异较大、关系较远,提示病毒变异可能是造成目前已免疫动物仍然发生犬瘟热流行的原因之一。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甘肃兴隆山养麝场圈养高山麝的产香量221-224

摘要:兴隆山部级自然保护区(E103°50′- 104°10′, N35°38′ -58′)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境内,是高山麝(Moschuschrysogaster)的自然分布区。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保护区在保护好野生麝资源的同时,建立了我国第一家高山麝饲养场,目前饲养种群的数量已达250头。有关兴隆山高山麝的饲养种群已积累了一些研究资料(黄有德等,2003a,2003b;路浩等,2004;孟秀祥等,2002,2006a,2006b)。人工养麝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麝香,产香量直接影响到养麝的经济效益。本文对1996年以来兴隆山养麝场高山麝的产香量进行了分析,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以期能进一步地推进兴隆山的养麝事业,同时也为我国人工养麝业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基础的参考资料。

《兽类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F0003-F0003

《兽类学报》投稿须知I0001-I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