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兽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 63-1014/Q 国内刊号
  • 1000-1050 国际刊号
  • 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兽类学报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兽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研究简报、资料、问题讨论、实验方法、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

兽类学报 200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犬尾田鼠在斑块生境中更喜好内部区域1-6

摘要:我们在斑块化的景观中实验测定了犬尾田鼠(Microtus canicaudus)的生境喜好,验证下列假说:在一斑块生境中,与边缘区域相比,雌性田鼠喜好内部区域。在低密度和高密度时成年雌性的巢区在生境内部区域分别占100%和76%。高密度时在边缘区域雌性的捕获率较低,这种差异在低密度时更突出。在高密度时通过选择性去除生境内部和边缘区域的一些雌体,边缘区域13只雌体中8只(占62%)的巢区发生从边缘到内部区域的转移,内部区域20只雌体中只有3只(占15%)的巢区向边缘区域转移。动物的繁殖率、生存和体重在两个区域之间没有差异。但是,边缘区域个体的巢区比内部区域的要小。这些结果支持一些关于其他啮齿动物的研究观察结果(如鼠平类和田鼠类),但与草原田鼠不同。因此在一斑块生境中,与边缘区域相比,长尾田鼠更喜好内部区域,边缘区域与内部区域的比率可潜在影响动物的生境选择,也可能会影响斑块化生境中的种群统计学特征。

小兴安岭地区黑熊的食性分析7-13

摘要:2004年5月至2005年11月,在黑熊主要分布区小兴安岭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跟踪黑熊并判定黑熊取食生境,收集黑熊粪便51堆,利用粪便组织学分析方法对黑熊食物组成成分以及食物的选择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初、秋末黑熊觅食生境为海拔400~560m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春末、夏初觅食生境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夏季、秋初觅食生境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河岸杂木林等。黑熊的大宗食物为植物,即使是夏季食物种类丰富季节,食物中植物成分仍近70%。黑熊食物表现出季节性变化,季节不同采食种类不同,采食植物性食物的部位也不同。春季黑熊的食物种类最少,食物多样性指数为2.317,食物均匀性指数为0.5923,夏季的食物种类最丰富,食物多样性指数2.628,食物均匀性指数0.6367,秋季食物种类比春季丰富,但没有夏季丰富,食物多样性指数为2.361,食物均匀性最小,仅为0.5173。黑熊对植物类食物具有选择性,对红松、蒙古栎、核桃楸等坚果和猕猴桃、山桃等浆果类食物表现为正选择性;而对木贼、禾本科、榆、宽叶苔草、色木、桦、杨、柳表现为负选择性。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的食性分析14-19

摘要:2005年7月和2006年1月在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收集藏羚羊的新鲜粪样各33份和55份。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了该地区藏羚羊的食物构成及其冷季(1月)和暖季(7月)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藏羚羊粪便中镜检到的可识别植物碎片为15科24种(属)植物,其食物谱构成主要包括禾本科、豆科、菊科、柽柳科及玄参科植物;禾本科是藏羚羊全年的主要食物,它在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为60.5%;莎草科、豆科、菊科、柽柳科及玄参科植物是藏羚羊全年都取食的主要食物,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6.7%、9.2%、6.4%、4.9%及0.9%。藏羚羊在冷季和暖季的食物构成有显著变化,莎草科和柽柳科在冷季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7.7%和0.8%,而禾本科、豆科和玄参科在冷季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到了70.4%、12.6%和2.4%。

长江江豚哺乳期母豚昼间行为和时间的分配20-27

摘要:2006年7~11月,在铜陵淡水豚部级自然保护区半自然水域采用随机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哺乳期长江江豚母豚昼间行为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豚用于摄食的时间占61.2%;其次是母幼联系和移动,分别为18.8%和7.6%;用于休息和社会行为的时间较少,分别为6.1%和5.2%;其它行为的时间极少,仅占1.1%;摄食和母幼联系是其主要的行为。在活动规律方面,其各种行为在强度、出现和持续的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哺乳期不同阶段长江江豚母豚的母幼联系差异极显著(P〈0.01),摄食和社会行为存在显著差异(P〈0.05),移动、休息和其它行为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此期间在不同活动区域以上各种行为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其对栖息环境具有选择性。

蒙古野驴的警戒防御行为28-32

摘要:2004年6~12月和2005年3~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中蒙边境地区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部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了蒙古野驴的警戒防御行为,共观察到蒙古野驴132群次。蒙古野驴的防御行为可分为警觉和发现、预警、矛盾(犹豫)、示威、逃跑、护幼、诱发和争斗8种方式,观察记录到16种体姿。用独立样本t-test检验,对成体蒙古野驴雌雄个体昼间预警行为时间分配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雄性昼间用于预警的时间明显高于雌性。群体中所有个体均能通过体姿、动作和声音发出示警信号,逃跑是蒙古野驴躲避敌害的主要方式。野外观察记录到94次警戒防御行为。统计结果表明,蒙古野驴的安全距离与调查者所使用交通工具有关,并与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呈正相关,因此提出了一个描述蒙古野驴安全距离与威胁源运动速度之间关系的模型。蒙古野驴具有激烈的种内争斗和攻击行为,激烈的争斗甚至导致被攻击个体死亡。

蒙古野驴的秋季食性分析33-36

摘要:2006年9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内采集了25堆蒙古野驴粪便和10科共29种植物标本,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分析了蒙古野驴的秋季食性,并初步探讨了其食性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蒙古野驴秋季食性广,共采食8科26种植物。这些植物按照其在食物组成中的比例可分为3大类:主要食物为梭梭、针茅、驼绒藜,共占食物组成的61.3%;常采食植物为柽柳、角果藜、蒿、琵琶柴、芨芨草等11种,共占食物组成的33.3%;少见采食的植物为盐爪爪、獐毛、顶羽菊、黑果枸杞、里海盐爪爪等12种,共占食物组成的6.7%。按科别而论,蒙古野驴采食最多的是藜科植物,其次是禾本科植物。从被采食植物的分布区域分析,其采食区域广阔,包括了保护区内所有的生境类型。

种子大小对小泡巨鼠贮藏行为的影响37-41

摘要:以小泡巨鼠为研究对象,在围栏条件下,测定小泡巨鼠对大小两种栓皮栎种子的贮藏行为差异,以检验最优贮藏空间模型的两个预测:(1)大种子(高价值食物)的贮藏率大于小种子(低价值食物);(2)大种子的贮藏距离远于小种子。结果表明:大种子的搬运比例(39%)多于小种子(21.5%),多数的小种子(53%)被取食,大种子的贮藏比率(16%)远大于小种子(7%),上述结果支持模型的预测(1)。但是,不同大小种子在贮藏距离上没有显著差异,因而预测(2)没有被支持。实验结果表明种子价值对鼠类的取食和贮藏行为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围栏空间可能影响对模型预测(2)的检验。

中华山蝠的生长发育及年龄估算42-48

摘要:1997年5~9月,采用标志重捕法对中华山蝠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共观察幼蝠388只次(雄性184只次,雌性204只次),结果显示:中华山蝠幼蝠20d前体重和前臂长均呈直线增长,日平均生长率分别为0.57g/d与1.36mm/d,回归方程为:体重=3.05+0.57×日龄,前臂长=15.49+1.36×日龄。20d后增长减慢,大约5周龄后开始飞行,初飞幼蝠与成体的体重差异显著,前臂长与成蝠差异不显著。中华山蝠幼体生长与Logistic、Von Bertalanffy及Compertz3种生长曲线模型的拟合度均较高,R^2值超过0.93。前臂长的增长用Logistic曲线拟合最合适,体重的增长用Von Bertalanffy曲线拟合最合适。根据前臂长以及第四掌骨与指骨间软骨的发育模式,得到出生后1~76d幼蝠的年龄鉴定方程式。当前臂长≤43.32mm时,日龄=-10.77+0.71×前臂长;当前臂长〉43.32mm时,日龄=71.10-9.89×第四掌骨与指骨间软骨长。

交叉抚育经历对根田鼠体重发育的影响49-55

摘要:为检验交叉抚育经历对根田鼠体重发育的可能影响,监测了雌雄亲生和寄养幼仔的体重生长。结果发现:在不同发育时期(2~70日龄),雄性亲生与寄养幼仔的体重没有差异;除第18和20日龄外,其它时期(2~16,25~70日龄)雌性亲生与寄养幼仔的体重没有差异;亲生和寄养幼仔在25日龄前两性体重差异不明显;25日龄后两性体重差异显著;随着日龄的增加,根田鼠的体重日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这些结果表明交叉抚育经历对雄性个体的发育没有影响,对雌性体重发育可能存在短暂影响,但持续时间不长(3d≤T〈9d);根田鼠亲生和寄养幼仔体重生长的性别差异均在25日龄前后形成。

黑龙江省完达山东部林区马鹿冬季环境容纳量估算56-64

摘要:2005年和2006年冬季,在黑龙江省完达山东部林区采用分层抽样技术,测定马鹿生境中主要食物的生物量供给量。通过食物营养成分分析,确定野外生境食物营养供给量。经饲喂实验,测定圈养马鹿冬季的日营养需求。结合研究地区马鹿生境食物资源类型,以干物质、代谢能和氮为基础估算了完达山东部林区野生马鹿的营养容纳量。研究结果表明:以干物质为估算基础,完达山东部林区冬季马鹿容纳量为11115±1419头,以代谢能为基础估算值为5845±1077头,而基于氮的计算结果为16958±2983头;显示该地区马鹿主要食物含氮量超出马鹿日平均需求量,而代谢能供给量则略显不足,成为种群增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所以本文以代谢能为基础估算的容纳量作为该地区冬季马鹿种群环境容纳量。此外,由于受雪被厚度、食物生物量、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两年估算的容纳量数值存在一定差异。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中国哺乳动物彩色图鉴》出版64-64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大熊猫酸性核糖体磷酸蛋白P1基因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75-80

摘要:运用RT-PCR技术,从大熊猫的肌肉组织总RNA中成功克隆了酸性核糖体磷酸蛋白P1(RPLP1)基因的表达序列,并对其进行了测序及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熊猫RPLP1基因的表达序列全长为448bp,开放阅读框(ORF)为344bp,编码11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的分子量为11.566kDa,pI为4.4,含有3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和2个N-酰基化位点。进一步分析发现,大熊猫RPLP1基因的表达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临床死亡川金丝猴心肌炎病例的诊断及病因分析81-86

摘要:对临床送检的急性死亡川金丝猴进行解剖,观察各组织脏器的大体病理变化并对其进行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和病理组织学分析;无菌操作进行肉汤法分离培养细菌和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通过形态学、动物回归试验和RT-PCR方法对分离的病原进行培养、鉴定。结果,眼观心肌呈局灶性坏死,镜下心肌纤维断裂、崩解,肌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呈典型的病毒性心肌炎变化;从肺脏中分离获得大肠杆菌;电镜负染可见心肌组织匀浆液和心包积液以及其Vero细胞培养物中均有直径在20~25nm,形似小RNA病毒的粒子存在;RT-PCR检测结果说明所分离病毒为柯萨奇B型病毒;动物回归试验证实,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昆明种小鼠无致病性,而分离的病毒对小鼠有致病性,且病理组织学变化与金丝猴相似。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特征,结合病原分离结果综合分析,推测该金丝猴死亡的原因可能与该病毒感染有关。

大熊猫幼兽腹泻粪便分离出的轮状病毒鉴定87-91

摘要:11只5~11月龄的断奶大熊猫幼兽先后患一种急性传染性、顽固性腹泻病,1只大熊猫幼兽在发病4d后死亡,相同饲养条件下由母兽哺育的同龄大熊猫幼兽未见发病。取发病大熊猫幼兽粪便、血液以及呕吐物进行细菌学和寄生虫学检查,未检出病原;用轮状病毒粪便抗原ELISA快速诊断,受检的8只大熊猫幼兽腹泻便都多次检出阳性结果。采集发病大熊猫的病料进行病毒病原分离,从腹泻大熊猫幼兽的粪便中分离出病毒颗粒,通过电镜形态、理化特性和中和试验鉴定,确认分离病毒为轮状病毒。

日粮中霉菌毒素引发小熊猫中毒性肝炎的临床调查92-95

摘要:本文报道了小熊猫霉菌毒素中毒性肝炎的群发病案。35只小熊猫中,21只发病,5只死亡。通过日粮成分调查,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查,血液参数测定,病理学检查和动物试验,确诊为呕吐毒素(DON)和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中毒。依据调查结果对小熊猫进行治疗,小熊猫预后良好。结论:(1)小熊猫对霉菌毒素(DON和F-2毒素)极其敏感,应予以高度重视;(2)DON和F-2毒素存在相互增强作用,对小熊猫的毒性作用主要为肝毒性和肾毒性,并可导致小熊猫机体免疫功能降低;(3)小熊猫对霉菌毒素的耐受性与环境的适应性有关,应激因素能提高小熊猫对霉菌毒素的敏感性。

东北虎源等孢球虫的发现96-100

摘要:对东北虎粪便进行虫卵检查,分离获得了自然感染的球虫卵囊。对球虫卵囊的形态和经培养发育后的各阶段的卵囊形态进行了观察。东北虎源球虫卵囊符合等孢属球虫的形态学特征。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猫等孢球虫18S rDNA序列(L74671)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对东北虎源球虫的18S rDNA进行了扩增。扩增得到一段360bp的DN段,并对该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测序结果和其它17种原虫的相应序列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分析显示东北虎源球虫和其它等孢属球虫单独聚为一类。结合对东北虎源球虫的卵囊形态、卵囊发育情况及序列分析结果,确定其为等孢属球虫。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动物行为学高级培训班暨首次动物行为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00-100

摘要:“动物行为学高级培训班暨首次动物行为学研讨会”于2007年12月11-14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举办,参会人员150余人。来自国内外从事动物行为学研究不同领域的知名学者就精子竞争和近交回避(康乐)、行为的遗传和基因调节(孙中生)、行为的神经机制(罗敏敏、徐富强)、紫外光在蜘蛛通讯的作用(李代芹)、

猫科动物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血清抗体调查101-104

摘要: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 FPV)又名猫瘟热病毒、猫传染性肠炎病毒或猫细小病毒,是引起猫科动物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瘟热)的病原。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以高热、呕吐、白细胞严重减少、腹泻和严重脱水为主要临床症状,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世纪20年代起,欧美的一些学者就注意到这种病,但直到1964年Johnson从一只疑似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豹(Panthera pardus)脾脏分离鉴定了该病毒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