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兽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 63-1014/Q 国内刊号
  • 1000-1050 国际刊号
  • 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兽类学报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兽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研究简报、资料、问题讨论、实验方法、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

兽类学报 200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兽类学报杂志综述
小型啮齿动物的繁殖能量代价1-13

摘要:繁殖是动物向后代传递和保持遗传信息的方式。因此繁殖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也需要付出代价。主要代价是能量需求增加。在对小家鼠繁殖能量需求的研究中发现,能量摄入在妊娠期只是稍微增加,而在哺乳期则急剧增加。尽管在妊娠期增加的幅度很小,但这可能反映了消化道和发育的胎儿之间在动物腹中的空间竞争,从而可能使能量摄入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到繁殖过程。哺乳期间,能量摄入急剧增加,在哺乳后期达到高峰并趋于稳定。对野生鼠的研究也表明,野生鼠妊娠期和哺乳期的能量摄入模式与小家鼠是基本相同的,这样我们在小家鼠研究工作中的发现就具有更普遍的适应意义。对哺乳后期能量摄入的限制机制研究至少已经进行了15年。能量摄入受消化道消化能力的限制(中心限制假说)或者受乳腺泌乳能力限制(外周限制假说)的假说,都不能合理地解释一些现有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即能量摄入可能受啮齿动物散热能力的限制(热耗散限制假说)。很久以来,一直认为散热能力是对大型哺乳动物哺乳的一个限制因素,但它在小型啮齿动物中的意义尚不清楚。传统观点认为,啮齿动物哺乳期对褐色脂肪组织产热水平的调节是为了重新分配能量以满足哺乳所需;但现在看来,实际上可能是动物为了避免体温过高而降低其基本的产热水平。我们在这个领域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但要利用这些知识来理解即使很简单的生活史权衡等问题也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野生川金丝猴一个全雄青年猴群的同性爬背行为14-17

摘要:本研究采用行为取样方法,首次对秦岭野生川金丝猴全雄青年群中的同性爬跨行为进行报道。研究中我们共观察到21次同性爬背行为,其平均持续时间为5.53±3.11s;雄性同性爬背发生前的行为中以玩耍行为(47.62%)和3种不同姿势的邀配模仿行为(42.85%)为主;而同性爬背行为发生后则主要为彼此间的相互理毛行为(47.62%)和玩耍行为(23.81%)。对比先前婴幼猴时期的相关研究结果,青年猴同性爬背行为前邀配模仿姿势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野生状态下雄性川金丝猴个体青少年阶段的性行为发育进程。考虑到川金丝猴全雄群的社会结构,青年猴同性爬背行为具有巩固社群稳定和加强个体关系的功能。此外,研究中观察到76.19%的同性爬背行为发生在昼间休息期之后的第一个小时内,这可能是“睡眠与觉醒循环”对性激素的反调节作用所致。

渐变的光周期和温度对布氏田鼠能量代谢和身体成分的影响18-25

摘要:为探讨在同时逐渐缩短光照时间和降低温度的过程中,动物能量代谢水平和身体成分的适应性变化,我们以成年雄性布氏田鼠为对象,测定了温度为20℃和光周期为12L:12D(对照组),以及从温度为20℃和长光照条件(16L:8D)逐渐转换到温度为4℃和短光照条件(8L:16D)的过程中(实验组),其体重、静止代谢率和能量摄入的变化,以及经过8周驯化后身体器官和组织重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实验组动物的体重增长率低于对照组。在驯化期间,静止代谢率无组内和组间差异。实验组动物的干物质摄入、能量摄入和消化能等组内差异不明显,但对照组动物在驯化的第8周显著降低。实验组动物的能量摄入水平在驯化后显著升高;小肠和胃的干重,以及小肠和心脏等器官的湿重也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布氏田鼠能够采取降低体重、增加能量摄入和调整体内某些器官和组织重量的方式来适应变化的环境条件。

雄性大仓鼠体重对其斗殴行为及社会等级的作用26-32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雄性大仓鼠体重对社会等级和斗殴行为的作用模式,检验体重对雄性大仓鼠社会等级及斗殴行为序列具有重要影响的假设。本实验以16只成年雄性大仓鼠为目标个体,采用等级内部的线性概率、组内循环三元组数量(d)和优势等级的线性度(K),排列个体的社会等级序位。研究结果表明,雄性大仓鼠可形成近似线性的优势等级,体重与个体的优势等级,攻击行为和胁腺标记行为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防御行为和攻击潜伏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独居性物种大仓鼠雄体间可形成优势等级关系,体重对此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原鼠兔ob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33-38

摘要:ob基因编码的leptin蛋白在调节生物体能量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应用Taqman探针real time PCR技术对高原鼠兔ob基因的组织分布进行检测。通过提取不同组织总RNA,经DNase I消化后,用随机引物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采用特异性Taqman探针和引物分别对ob基因及β-actin基因进行实时定量PCR扩增,对不同组织中ob基因和β-actin基因的初始拷贝数之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ob基因在脑、心脏、肺、肝脏、脾脏、肾脏、骨骼肌、脂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以白色脂肪组织中ob基因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心脏和肺,表达量最低的是肝脏和肾脏。

发情交配期贺兰山岩羊的集群特征39-44

摘要:2003年和2004年的11~12月,采用样线法和全事件取样法研究了贺兰山岩羊的集群特征。共观察到岩羊715群,共计2473只。发情前期平均群大小3.5±2.8只(n=241),发情期平均群大小3.4±3.2只(n=297)。发情前期与发情期雄性群、雌性群、雌雄群、混合群及母子群大小问均无显著差异。发情前期到发情期群类型组成差异极显著,发情期雌雄群、混合群和独羊比例显著上升;雄性群、雌性群和母子群比例显著下降。发情前期到发情期,雄性岩羊在雄性群、雌雄群、混合群和独羊中的分布差异极显著,成年雌性岩羊在雌性群、雌雄群、混合群、母子群和独羊中的分布差异极显著。发情期4个年龄等级雄性在雄性群、雌雄群、混合群和独羊中分布差异极显著,4个年龄等级雄性岩羊都倾向分布于混合群。

冬季清凉峰山区小麂和野猪的生境选择及差异45-52

摘要:从2005年11月5日至2006年1月21日,为了评估小麂和野猪的生境选择及其差异,我们在浙江清凉峰部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共设置了248个样方群。研究发现,两者都选择平缓坡的灌丛植被、草本密度小、离住宅较近和离隐蔽物距离适中的生境,表现了它们的生境选择有一定的重叠性。但是它们也表现出生境选择的一些差异,小麂选择乔木密度适中、灌丛密度大和郁闭度适中的生境,而野猪选择乔木密度小的生境,随机地使用各类灌丛密度和郁闭度的生境。小麂还选择北坡、离水源距离较远的生境,野猪只是随机地使用不同的坡向和离水源距离的生境。分析两者共存的机制,我们发现小麂采取隐藏策略而野猪采取逃跑策略来避敌和利用资源,即它们之间存在与反捕食策略相关的生境选择差异。

夏季雌性藏羚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53-57

摘要:2003至2005年的6~9,采用目标动物观察法在可可西里观察夏季雌性藏羚的昼间行为。将雌性藏羚的行为分为觅食、警戒、卧息、移动和“其他”5种类型,各类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分别为59.1%、7.3%、19.4%、13.0%和1.3%。觅食消耗的时间最多,是藏羚的常见行为,卧息、移动和警戒次之,而“其他”行为消耗时间最短。觅食、警戒、卧息和移动的累计时间在不同时段之间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觅食行为存在3个高峰,分别在10:00~11:00,13:00—14:00和18:00~19.00;警戒的高峰期出现在早上08:00~09:00,在15:00~16:00以及17:00~18:00也分别出现小的高峰,但不明显;卧息行为表现为双峰形,分别为11:00~12:00和16:00~17:00。移动行为也表现为双峰,出现在08:00~09:00和15:00~16:00;“其他”行为在各时段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小兴安岭地区原麝冬季食性研究58-63

摘要:2004年2—3月和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在黑龙江省通河县龙口林场,对原麝冬季的食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分析原麝冬季采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比例,并测定了主要取食的9种木本植物及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营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原麝冬季取食的植物共计46科66种,其中兴安杜鹃、光萼溲疏、五角槭、羊胡子苔草分别占32.7%、7.8%、5.81%、5.56%,是原麝冬季主要取食的植物种类,占取食植物的51.9%。木本植物枝叶是原麝冬季的主要食物,在冬季食物组成中所占百分比最高,达75.0%。对草本植物、蕨类、苔藓、地衣的取食量均较小。冬季原麝比较喜欢采食蛋白含量高的植物,采食部位主要为植物木质化较低的当年枝顶端部分。藓类主要出现在1—3月份的食物中。

青海省天峻地区藏原羚的食性分析64-67

摘要:2005~2006年草青期和草枯期我们在青海省天峻地区随机收集了藏原羚的粪样,并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藏原羚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藏原羚采食共计16科34属43种植物,其中草青期采食16科33属42种,草枯期12科22属30种。豆科植物是藏原羚采食的主要类群,禾本科、菊科、蔷薇科和莎草科其次,豆科、禾本科、菊科、蔷薇科和莎草科等五科植物占藏原羚采食总量的90%左右。不同物候期,藏原羚的食性变化明显,豆科、蔷薇科在草枯期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草青期,而禾本科、菊科和莎草科所占比例则显著高于草青期。

海南省儒艮资源现状调查68-73

摘要:为拟在海南省建立儒艮自然保护区提供科学依据,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10月在海南省西部沿岸海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海洋环境综合调查和儒艮海上目视调查。此外还在海南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进行了有关访问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广西沿岸合浦海域仍有儒艮存在。但在海南省西海域近岸未发现儒艮,且原有儒艮栖息地的海草均被破坏消失,认为目前建立海南儒艮自然保护区的条件尚不成熟。儒艮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威胁着本种的生存。为此,亟待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儒艮资源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圈养亚洲象尿液中雌二醇和孕酮含量的周期性变化74-79

摘要:针对北京动物园2头圈养雌性亚洲象从未动情的现象,本研究于2003年12月至2005年3月,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了2只不动情象与另一只已受孕象尿液中孕酮和雌二醇的变化,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探讨圈养亚洲象不动情的原因,为圈养象机构提供相应的繁殖管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受孕雌象在分娩前一周左右孕酮含量突然升高,后在很短时间内降低,分娩后也维持在较低水平;雌二醇含量分娩前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娩前一周骤降,并保持较低水平至本研究结束。非动情象尿液中孕酮和雌二醇水平都显著低于受孕象相应的激素水平,且无明显的波动,推测其卵巢不具活性,导致孕酮与雌二醇水平不具波动性,是这2头圈养雌象未见动情现象的主要原因。

新书介绍79-79

川金丝猴脑的动脉供应80-85

摘要:为了探讨川金丝猴脑动脉供应的形态学特征,为脑生物学研究提供结构基础,用血管铸型和组织透明方法追踪观察了川金丝猴幼体脑动脉的来源和分支分布。结果表明川金丝猴与人脑的动脉供应基本相同,也由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供应。上述动脉的分支于垂体周围形成大脑动脉环。颈内动脉通过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前部的血液,椎动脉参与形成基底动脉、小脑动脉系和大脑后动脉,供应脑干、小脑和大脑后部的血液。另外,川金丝猴幼体左、右大脑前动脉间缺少前交通动脉。

长江江豚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诊治86-91

摘要:本文记录了一例患急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长江江豚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过程。病原学鉴定采用鲜血琼脂平板对该江豚鼻腔拭子,在37℃下进行细菌需氧、厌氧培养和分离,并对所分离的细菌种类进行细菌学鉴定,结合血常规和血生化的检测结果,判定病原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依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对患病江豚进行治疗,预后良好。通过对整个过程的资料分析以及预后观察,得到如下提示:1)应做好饲养环境的消毒措施,防止江豚出现获得性PA感染;2)对江豚日常呼吸道和粪便中PA的检测,有利于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控制;3)江豚呼吸系统疾病的治愈依赖于准确的病原鉴定和及时的治疗,药敏试验对于PA感染的治疗非常必要;4)行为学的改变在江豚呼吸道疾病发病初期以及预后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厦门水域中华白海豚栖息地选择的初步研究92-95

摘要: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在中国水域主要包括3个种群,分别分布在珠江口(包括香港)、九龙江口(厦门水域)和北部湾广西沿岸水域,近年来在台湾西海岸和广东的雷州又陆续发现了新的种群(Wang et al.,2004;周开亚等,待发表资料)。该物种主要以中小种群分布于近岸浅水水域,易受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渔业捕捞、船舶航运、港口建设和水体污染等,其保护状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已将该物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农田生态保留带中小林姬鼠的种群动态和结构96-100

摘要:栖息地状况对小型兽类种群动态具有明显影响。在质量好,食物资源丰富,隐蔽条件优良的栖息地中小型兽类具有较高的存活率,种群繁殖时间更长,体重比较高。有关栖息地和种群动态方面国内外已有研究报道(Brown,1988;Corp et al.,1997;Quinn et al.,2003;Schnurr et al.,2004)。

多位点DNA指纹技术在保加利亚普通田鼠中的应用探讨101-104

摘要:DNA指纹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分子遗传学标记技术(Jeffreys et al.,1985),它所揭示的是生物体大量的、无遗传编码信息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卫星DNA(Chen,1996)。这些DNA序列往往占据了生物体基因组总量的80%以上,由于它不编码蛋白基因,在系统发育过程中,通常不被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得生物变异积累形成个体基因组间的巨大差异。因此,DNA指纹受到生物学家的青睐,以用于生物个体和群体的基因组分析(Burke and Bruford,1987;Buitmap et al.,1991;Weising et al.,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