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兽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 63-1014/Q 国内刊号
  • 1000-1050 国际刊号
  • 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兽类学报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兽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研究简报、资料、问题讨论、实验方法、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

兽类学报 200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卧龙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现状及预测317-324

摘要:以中国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中心的圈养种群为对象,以8个大熊猫微卫星位点为分子标记,探讨了大熊猫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与邛崃野生种群及其他7个濒危物种进行比较。微卫星数据表明,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A=5.5,He=0.620,Ho=0.574)低于邛崃野生种群(A=9.8,He=0.779,Ho=0.581),但高于其他7个濒危物种的种群(He=0.13-0.46)。在此数据的基础上对未来100个世代内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变化情况做出了预测。结果表明假设种群数量比现在扩大一倍,经历100个世代后也只会使平均等位基因数少减少0.4。因此继续增加野生个体对保持遗传多样性的意义已经不大,建议该圈养种群的保护策略应将重点放到制定更有效的繁殖计划以避免近交上。

牦牛的分类学地位及起源研究:mtDNA D-loop序列的分析325-330

摘要:牦牛的起源与属级分类学地位至今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我们测定了家养牦牛和野生牦牛线粒体控制区(D-loop)序列,并以此构建牦牛和牛属、野牛属、水牛属以及非洲水牛属相关种的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D-loop区与Cytb基因序列在构建牛族的系统发育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系统发育关系显示野牛属的灭绝种草原野牛与现存种美洲野牛先聚合为一单系群,然后再和牦牛形成一单系分支,表明牦牛与野牛属的草原野牛、美洲野牛亲缘关系最近,具有最近的共同祖先,而与牛属的其它亚洲物种亲缘关系较远。因此,本研究不支持将牦牛独立为牦牛属——Poephagus,牛属与野牛属在分类上也应合并为一个属。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和化石证据,我们进一步对牦牛起源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讨论,认为牦牛与野牛属的分化是由于第四纪气候变化在欧亚大陆发生的,野牛通过白令陆桥进入北美;冰期结束后,由于欧亚大陆其它地区温度升高,牦牛只能局限分布在较为寒冷的青藏高原;而野牛属在北美先后分化为草原野牛和美洲野牛,前者可能是后者的直接祖先。

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质 及湿度的作用331-337

摘要:为探讨高原鼠兔对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本研究于2005年8月,采用灼烧和烘干法,分别测定了高原鼠兔栖息及被灭杀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湿度。结果表明:高原鼠兔栖息地区,0~5cm及6-10cm土壤层有机质含量和湿度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被灭杀地区;11~30cm土壤层,二者无显著的差异;31~50cm土壤层,有机质含量差异极湿著,而土壤湿度则无显著差异。说明,高原鼠兔活动可增加高寒草甸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和湿度,进而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长爪沙鼠免疫功能、体脂含量和器官重量的季节变化338-345

摘要:小型哺乳动物的体脂含量与免疫功能有关,并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理解野生长爪沙鼠对环境的生存适应策略,我们于2004年夏季(7~8月)和2005年冬季(1-3月)测定了野生长爪沙鼠的体重、体脂含量和脏器重量,以及由匙孔血蓝蛋白(KLH)对雄鼠所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结果发现:雄鼠的胴体干重和体脂含量都显著高于雌鼠,其他各项指标无性别差异。冬季雌雄沙鼠的体重、胴体干重、体脂含量和褐色脂肪组织的湿重,以及雄鼠的睾丸湿重都显著高于夏季。脾脏的重量冬季趋于降低。处理组(注射KLH)动物血清中抗KLH抗体的含量在冬季和夏季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且冬季处理组显著高于夏季处理组。本研究结果为动物种群调节的“冬季免疫增强假说”提供了一个新的野外例证。没有检测到免疫器官和产热器官、免疫器官和繁殖器官之间的权衡关系。

短光照诱导达乌尔黄鼠产热346-353

摘要:本文通过测定静止代谢率(RMR)、非颤抖性产热(NST)、线粒体呼吸酶、脂肪代谢酶活力、褐色脂肪组织(BAT)线粒体GTP结合能力、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等指标,探讨短光照对达乌尔黄鼠产热的诱导和调节。结果表明,温暖(22℃)短光照(8D:6L)组,达乌尔黄鼠的RMR、NST、肝脏和BAT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以及BAT线粒体GTP结合能力均明显高于温暖长光照(16D:8L)组中的动物,而体重、BAT重量、肝细胞呼吸、BAT α-磷酸甘油氧化酶活力则没有明显变化。短光照组黄鼠下丘脑TRH水平显著高于长光照组,而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及甲状腺素(T4)浓度、T3/T4以及BAT中T4-5’脱碘酶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短光照组黄鼠下丘脑CR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肾上腺皮质酮含量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短光照能够诱导达乌尔黄鼠产热增加,主要是通过激活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和增加BAT中解偶联蛋白浓度;短光照可能激活下丘脑TRH和CRH,但它们没有直接诱导产热增加,推测其增加了黄鼠潜在的产热能力。

外源性皮质酮对雄性根田鼠交配行为的作用354-358

摘要:本文研究了皮质酮对雄性根田鼠交配行为的作用。实验个体分别注射0.10ug/g体重、0.60ug/g体重和1.00ug/g体重剂量的皮质酮,1h后测定每只雄性根田鼠的交配行为。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动物具有射精能力的个体比率及其爬跨、抽动和射精潜伏期与对照组动物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爬跨和抽动频次也无显著变化。不同处理组个体的血浆睾酮含量无显著差异。因此,皮质酮没有影响雄性根田鼠的交配行为和性激素的分泌。该结果提示,哺乳动物在急性应激条件下所分泌的皮质酮可能不参与对性行为的调控。

西双版纳三岔河地区野生亚洲象的个体识别、种群数量和活动特点359-367

摘要: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在云南西双版纳三岔河野象谷用直接观察、拍照、摄像等方法直接记录野生亚洲象的形态学特征,通过耳、门齿、背、尾、疤痕、面部骨骼等特征对经过本地区的象群和独象进行个体识别并建立个体信息库。直接观测记录野象524头次,通过照片资料和访问间接记录289头次,识别为46头个体,由7个家族(庭)群共38头和8头单独活动的雄象组成;发现象群和独象的活动具有季节性;不同象群在野象谷的活动频次差异显著;象群大小和其在本地区的活动频率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

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獐栖息地的质量评价368-372

摘要:本研究通过1999年3月至2000年11月期间的实地调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獐在产仔前期、产仔期以及产仔后期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对理想状况下獐的潜在栖息地和实际栖息地的范围及分布进行了比较。理想状况下3个不同时期獐的最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361.0km^2、267.5km^2和338.5km^2,主要分布在保护区核心区、东台市琼港镇南的新东乡滩涂;而实际在各个时期獐的最适宜栖息地面积只有44.75km^2、36.00km^2和54.50km^2,仅为潜在栖息地的1/7左右。通过比较獐的潜在栖息地与实际栖息地的综合适宜性指数发现,整个研究地区适合獐生存的栖息地非常少,最适宜栖息地的面积不到总面积的1%,而不适宜的栖息地面积却达到40%,其余大部分均是次适宜的栖息地。由于獐的栖息地受到道路和居民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大量适宜栖息地丧失。为了有效地保护盐城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獐种群,建议减少对滩涂的各种开发活动,保护现有的适宜栖息地,引导当地居民合理利用滩涂资源。

普氏原羚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调查373-379

摘要:2003年8~9月,对青海省境内普氏原羚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普氏原羚现存7个种群,累计数量为602只;其中塔勒旋果种群属首次报道。与以往报道相比,目前元者和鸟岛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海晏—刚察种群数量增长明显;湖东—克图种群数量有所回升,但仍没有达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的种群数量。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变化与栖息地质量及人为干扰程度有密切相关。本次调查显示,普氏原羚现存栖息地呈不连续的间断分布,随着区域经济开发力度的加大,其栖息地在不断缩减、生存环境质量仍在继续恶化。

广西扶绥黑叶猴活动节律和日活动时间分配380-386

摘要: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对生活在完全被周围农田隔离的石山中的-群黑叶猴的昼夜活动节律和日活动时间分配进行研究。采用以群为单位的焦点动物观察法和连续记录法,每月对猴群连续10d跟踪观察。结果表明:3月至10月,黑叶猴的昼夜活动节律由8个环节组成,11月至2月由9个环节组成,移动、觅食和休息在活动节律中重复出现,晒太阳仅出现在11月至翌年2月。休息占黑叶猴日活动时间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觅食、移动、晒太阳和理毛。黑叶猴的日活动时间分配具有明显的月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温度、栖息地的食物丰富度和光照强度是影响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认为,黑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体现了叶食性灵长类的特点,更体现了黑叶猴对北热带喀斯特石山环境的适应特点。

圈养小熊猫几种病毒的PCR检测387-391

摘要:本文采用巢式PCR/RT-PCR方法,对我国10个动物园中无临床症状的圈养小熊猫的71个肛拭子和61个唾液拭子样品,进行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人冠状病毒(CCV)、犬腺病毒(CAV)和犬疱疹病毒(CHV)的检测,以评估我国圈养小熊猫是否面临这几种病毒的威胁。对阳性PCR结果进行测序分析,并与GenBank上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在肛拭子样品中检测到3个CPV和6个CCV阳性结果,经测序后,与GenBank上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99%和100%。而在唾液拭子样品中没有检测到任何阳性结果,且CDV、CAV和CCV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从阳性CPV的肛拭子样品中分离到一株细小病毒毒株,表明圈养小熊猫已受到细小病毒和犬冠状病毒的感染,今后应加强这两种病毒的预防工作。本文所采用的PCR方法检测病毒性疾病,能检测到微量的病毒模板,可对小熊猫病毒性感染进行早期诊断。

EP-1不育剂对黑线毛足鼠种群繁殖的影响392-397

摘要:为检验EP-1不育剂对野外鼠类的施用效果,2004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白音图嘎800hm^2草场进行了大田实验,并随后进行了逐月的夹线跟踪调查,分析了不育剂(EP-1)对黑线毛足鼠种群繁殖的效应。结果表明,EP-1不育剂对黑线毛足鼠种群繁殖的抑制效果良好,投药区与对照区相比,投药区黑线毛足鼠的子宫损伤率达到80%,平均胎仔数下降到对照区的2/3水平,妊娠率也下降到对照区的20%。但EP-1不育剂对雄鼠睾丸下降率的作用不明显。一次性投放EP-1不育剂,对黑线毛足鼠种群的繁殖作用时间可维持4个月以上,基本可实现对整个繁殖期的控制成效,这可能与黑线毛足鼠具有储藏种子的习性,储藏药饵多次进食有关。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第三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397-397

摘要:由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协办,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部级重点学科联合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5-29日在上海市召开。本届研讨会受到了全国广大兽类学工作者、动物生态学工作者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的热切关注和大力支持,来自全国84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的近3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埋藏点深度、间距及大小对花鼠发现向日葵种子的影响398-402

摘要:2005年5~6月,在北京东灵山地区,通过在实验围栏内设置不同深度、间距和大小的埋藏点,研究了花鼠对向日葵种子的发现率。结果表明,花鼠发现埋藏种子的比例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埋藏深度〉5cm后,发现比例较低,且不再有明显变化;花鼠发现埋藏种子的比例随埋藏点间距的减小而增加,埋藏点间距〈0.5m后,发现比例较高,且不再有明显变化;花鼠发现埋藏种子的比例随着埋藏点增大而增加,埋藏点种子〉5g后,发现比例较高,且不再有明显变化。

广东7种蝙蝠的核型研究403-406

摘要:对采集于广东的4科7种蝙蝠进行了核型分析,它们的核型分别是:犬蝠(Cynopterus sphinx)2n=34.FN=58;印度假吸血蝠(Megaderma lyra)2n=54,FN=104;大耳双色蹄蝠(Hipposideros pomona)2n=32.FN=60;中蹄蝠(H.larvatus)2n=32,FN=60;大卫鼠耳蝠(Myotis davidii)2n=46,FN=52;大黄蝠(Scotophilus heathi)2n=36,FN=54;南长翼蝠(Miniopterus australis)2n=46,FN=50。其中大耳双色蹄蝠和大卫鼠耳蝠的核型为首次报道,犬蝠、印度假吸血蝠、中蹄蝠、大黄蝠和南长翼蝠的核型为中国第一次报道。

兽类学报杂志方法探讨
一种用于食草动物粪便显微组织分析的临时装片新技术407-410

摘要: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是研究食草动物食性的主要方法,其常规装片技术需要使用Hoyer's装片介质对植物碎片进行封片,而Hoyer's封片液的粘件易导致植物碎片在装片过程中发生卷曲和重叠,影响植物碎片的识别效果。本文提出的新装片技术采用没有粘性的饱和NaCl溶液代替Hoyer’s装片介质,结合特定的定量取样方法和装片程序,可以有效地减少植物碎片的卷曲率和重叠率。对比试验显示,新装片技术可使植物碎片卷曲率从10.4%下降至3.8%,重叠率从25%下降至8.1%,说明新装片技术在减少植物碎片卷曲和重叠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装片方法。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长江江豚和瓶鼻海豚的血清转铁蛋白411-416

摘要:血清转铁蛋白(Serum transferrin,Tf)是广泛存在于血清中的β球蛋白,其主要功能是将铁离子以安全的形式(Fe^3+)在机体的吸收、储存和利用部位之间进行传递,为细胞生长提供铁(Fe^3+)(Welch,1990);同时具有保护细胞、促进细胞分化和牛长、抑菌和杀菌的作用(Paez et al.,2002;Liu et al.,2003;Stafforda and Belosevic,2003)。

第三届国际鼠类生物学及治理大会在越南召开416-416

摘要:第三届国际鼠类生物学及治理大会(ICRBM)于2006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越南河内召开。本届会议由越南国家植物保护研究所(NIPP)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OZ)、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AusAID)、澳大利亚农业研究中心(ACIAR)、欧盟农业乡村合作技术中心(CTA)共同承办。越南农业部长、澳大利亚驻越大使及国际著名生态学家、本届大会荣誉主席Charles Krebs应邀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张知彬研究员应邀担任本届大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