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兽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 63-1014/Q 国内刊号
  • 1000-1050 国际刊号
  • 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兽类学报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兽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研究简报、资料、问题讨论、实验方法、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

兽类学报 200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野生东北虎捕食家畜的状况213-220

摘要:2002年5月至2004年10月通过跟踪调查,我们搜集到野生东北虎捕食珲春自然保护区居民家畜的数据,共计38起捕食事件,有51头家畜遭到捕食。这些数据包括:捕食事件发现时间、被捕食家畜的数量、类型、年龄、性别、虎痕迹照片和捕食点的GPS数据。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数据的差异性进行了检验;结合ArcView GIS和MapIn fo分析,对捕食点的空间属性进行了量化,用多个生态因子对其进行了表征;运用PCA分析了多因子中的主要成分。这些数据表明:在珲春,东北虎主要捕食牛和马,对猪和羊没有捕食,对牛和马的捕食也不存在偏好。东北虎倾向捕食成年个体,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只捕食1—2个个体。成功的捕食事件中,多为1头遭捕食;该捕食策略为虎权衡后的选择。捕食家畜事件多发生在3—11月的非冰冻期。影响捕食地的生态变量重要性排序为:距最近居民区距离〉海拔〉距最近道路距离〉土地利用(Ⅱ型)类型〉坡度〉坡向〉距最近水源距离〉植被类型〉道路类型〉土地利用(Ⅰ型)类型。距最近居民区距离为:3666±2308m,极显著地近于休息卧迹、警戒卧迹和刨痕。该距离更多地集中在4000m以下区域。海拔为280±114m,极显著地低于休息卧迹,显著低于警戒卧迹和刨痕。由于当地居民区多集中在海拔较低的区域,因此,这种显著的不同可以看成是一个伴生的结果。距最近道路距离为:522±543m,极显著地近于刨痕,显著近于休息卧迹和警戒卧迹。上述2个人为干扰因子,对捕食的影响具有相似性。对上述3个生态因子的详细研究说明,虎并不愿意有意识地如此接近人类聚居区,而是家畜食物的诱惑,令虎冒险前往。在26个捕食点中,14个在用材林,6个在特护林,3个在农田,2个在灌木林,1个在居民区。被调查的当地居民共损失了11851kg家

笼养黑叶猴的相互理毛行为221-225

摘要:2001年7月1日至8月31日,应用焦点动物观察法和全事件行为记录法对广西南宁动物园灵长类繁殖中心的一群黑叶猴的相互理毛行为进行了分析,从中探讨其在黑叶猴社群中的功能。在27d的观察中(有效观察时间162h),共收集了663次相互理毛行为回合的数据。结果表明,相互理毛行为主要集中在无法进行自我理毛的部位,易于进行自我理毛的部位得到相对较少的相互理毛,这与卫生假说相一致。研究表明:相互理毛行为主要由理毛者发起和结束。在不同的性别年龄组中,相互理毛行为主要发生在成年雌性个体之间。虽然相互理毛行为受到社会等级的影响,但等级序位最高的个体并非最具吸引力的理毛伙伴,发生在等级序位低的个体间的相互理毛行为明显多于发生在它们与序位高的个体间的理毛行为。

典型草原区布氏田鼠的活动节律及其季节变化226-234

摘要:采用标志重捕、染色标记和野外观测法研究典型草原区布氏田鼠野外实验种群,采用4种活动模式指数(日活动差异指数θ,昼行性指数λ,峰型指数φ;活动强度指数η)分析田鼠昼夜活动节律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布氏田鼠全年12个月的昼行性指数A均高于0.542,为典型的昼行性种类。其活动节律的季节变化主要与环境温度有关:1、2、3、4、11、12月,气温较低,布氏田鼠的活动模式呈典型的单峰型;5、6、7月气温较高,为典型的双峰型;而8、9、10月则属于单双峰过渡类型。田鼠的峰型指数西在冬季最低,夏季最高,与月均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9,n=12,P〈0.05)。活动强度指数研与气温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94,n=12,P〈0.05)。5~9月,布氏田鼠的活动强度最高,每日活动时问在6h以上;冬季布氏田鼠的日活动量骤降,很少外出活动,尤其在1~2月,布氏田鼠日均地面活动时间不足1min。另外,室内实验表明,布氏田鼠具有在黑暗环境中活动能力,但在野外条件下,夜间活动极少发生。

根田鼠母体捕食应激对其子代运动及探究行为的作用235-240

摘要:本文研究了根田鼠母体捕食应激对其子代运动及探究行为的作用。母体自妊娠中期至分娩期间,每天被短暂且重复地暴露给艾鼬。分娩后,对母体及其子代正常饲养。在子代性成熟后,分别测定其运动和探究行为。母体捕食应激显著降低子代的运动时间和频率。在探究行为中,母体捕食应激子代的探究潜伏期和探究时间均显著大于对照子代;其次,母体捕食应激雌性子代的探究次数显著小于对照。另外,个体的运动水平以及探究潜伏期和探究次数均存在性别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田鼠类母体捕食应激对其子代运动和探究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能对子代适合度,乃至种群波动产生负效应。

种群密度对高原鼠兔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影响241-248

摘要:本研究于2003年在野外条件下,通过比较不同密度种群间高原鼠兔的种群增长、4种类固醇激素水平和肾上腺重量的变化,探讨种群密度与其内分泌水平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最高密度的种群内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增长最大,在最低密度种群内种群密度增长最小。繁殖盛期时高密度种群内雄性高原鼠兔血浆皮质酮水平显著高于低密度种群内个体,肾上腺重量在不同密度种群间也有显著差异,而血浆雌二醇、睾酮、皮质醇水平均未表现出种群密度间的显著变化。整个繁殖期内,高密度和低密度种群问高原鼠兔的皮质酮水平和。肾上腺重量呈现不一致的季节变化模式,高密度种群内繁殖盛期和中期显著高于其它繁殖时期,低密度种群内则无明显变化。不同密度种群内高原鼠兔的雌二醇、睾酮、皮质醇水平的季节性变化具有相似的模式。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种群密度相对较低的自然情况下,高种群密度不能使高原鼠兔产生强烈的社群应激,从而限制其种群增长。

苏北滨海湿地麋鹿恢复种群的研究249-254

摘要:1986年至2004年,在苏北滨海湿地开展恢复麇鹿野生种群的研究。从每年的2月份开始,在麇鹿的产仔期按照每旬记录产仔数,直至产仔结束。逐年统计半散养和野生麇鹿种群结构。选择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的麇鹿进行称重,分析个体的身体发育程度。半散养麋鹿种群由1986年引进的39头,发展到2004年的706头,年均出生率21.7%,鹿群年均增长率为17.5%,现已繁殖了子四代;野生放养麇鹿由31头增加到2004年的41头,年均出生率为16.3%,年均增长率为9.0%,且于2003年、2004年各产1头完全属野生的子二代。产仔季节相由引进时的紊乱已调整至目前的规律性产仔。研究表明大丰麋鹿种群繁殖很成功,其寿命、行为、生理发育、繁殖周期等都较引进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完全适应了黄海湿地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干扰仍是影响麇鹿种群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半散放东北虎产仔行为的初步观察255-261

摘要:1999年4月至2003年6月,采用随机取样法、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取样法对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半散放条件下12只成年雌性东北虎的产仔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半散放雌性东北虎的产仔行为可分为9种:站立、行走、躺卧、嗅闻、努责、梳理、生产、亲仔和舔食,雌性东北虎的躺卧和亲仔行为时间最长,分别为42.9%和34.5%;躺卧、努责和亲仔行为发生频率较高,分别为21.1%、16.9%和24.6%。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雌性东北虎个体间躺卧、亲仔等行为有显著差异;小同年份雌性成年东北虎的站立、躺卧、梳理等产仔行为也具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躺卧行为与亲子行为(rs=0.602,P〈0.05)、梳理行为(rs=0.589,P〈0.05)均呈负相关。

凉水保护区松鼠冬季重取食物的贮藏点与越冬生存策略262-266

摘要:为了解松鼠贮食行为巾的重取食物行为特征,以及在冬季不同生存环境条件下,重取贮藏的红松种子的状况,于2004年初冬(11月中旬),仲冬(2005年1月下旬)和晚冬(3月下旬)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凉水自然保护区内雪地上的松鼠重取食物后遗留的贮藏点(称为重取贮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冬季不同时期松鼠的重取贮点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初冬最大,晚冬次之,仲冬最小,3个时期的样本数据频率分布检验表明其总体皆服从指数分布;2)当场取食的贮藏点占到83%,17%的贮藏点未发现籽壳遗留。受松籽低产量及人为过量收获的影响,单个贮藏点贮藏1粒和2粒种子的占92,9%;3)受气温和雪被厚度因素的影响,3个时期重取贮藏点的口径与深度存在显著差异,一定深度的雪被可能有助于松鼠的重取,但过深的雪被也许会使松鼠无法重取。本研究表明,本地区松鼠在冬季不同时期苇取红松种子的强度分配符合将饥饿风险降至最小的觅食经济学原则;松鼠重取行为的优化在贮藏点的被取食状况、口径与深度等特征上得到体现。

青藏铁路温性草原区铁路运营对啮齿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67-273

摘要:以青藏铁路海晏段的温性草原区为研究地点,通过铗日法确定距离铁路不同距离的区域中啮齿动物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分析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植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探讨温性草原区铁路运营对啮齿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所捕获的啮齿动物有甘肃鼠兔、五趾跳鼠、长尾仓鼠和灰仓鼠;从1984年铁路投入运营以来,没有发现铁路运营带来新物种的入侵;啮齿动物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在距离铁路不同距离的样带之间有明显的不同,在铁路路基附近的种群密度、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明显高于距离铁路0.5km和1km的区域,而均匀性指数在路基附近最小;在距离铁路不同距离的区域中植物群落的特征没有明显差异,啮齿动物群落特征与植物群落特征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引起铁路路基附近啮齿动物种群密度、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偏高的原因可能是铁路修建与运营为啮齿动物提供了合适的生存环境与额外的食物资源。因此,铁路建设及运营对啮齿动物的群落结构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布氏田鼠胎后发育过程中褐色脂肪组织和肝脏的产热特征274-279

摘要:为探讨布氏田鼠胎后恒温能力的发育过程,本文测定了1、5、9、17、21、33和41日龄幼体的褐色脂肪组织(BAT)和肝脏的重量、线粒体蛋白含量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的活性。布氏田鼠胎后发育期间BAT增补明显,主要表现为重量的增加和单位组织亟量COX活性的升高等,属典型的晚成型发育特征。布氏田鼠胎后发育过程中BAT和肝脏产热特征的变化与幼体的产热特点和恒温能力的发育是相一致的。

不同社会等级雄性根田鼠对自身和同性陌生气味的辨别280-284

摘要:采用两两遭遇法确定雄性根田鼠的社会等级,然后以新鲜尿作气味源,在行为选择箱中观察不同社会等级雄性根田鼠对自身气味和非自身气味的行为响应模式,结果表明:种群中从属个体对自身尿液存在明显偏好,其对自身尿液的接近潜伏期显著短于非自身尿液,而访问时间、自我修饰频次都显著高于非自身尿液;种群中优势个体则优先访问非自身尿液,其对非自身尿液的访问时间、嗅舔时间、自我修饰及反标记均显著高于自身尿液;对怍自身尿液,不同社会等级雄性个体之间存在明显不同的行为反应模式。这说明,不同社会等级雄性根田鼠具有自我识别的能力且模式不同,同时其对非自身尿气味响应模式的差异也与自身的社会等级有关。

棕色田鼠对熟悉和陌生异性尿液的识别285-291

摘要:本文通过直接接触和非直接接触尿液的方式,探讨了棕色田鼠尿液中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在气味识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棕色田鼠对熟悉异性鼠的尿液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倾向;在非接触情况下这种倾向不明显;雌雄棕色田鼠在非接触情况下共处后,住直接接触尿液时,雌雄鼠都对异性熟悉鼠的尿液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倾向。通过实验发现:棕色田鼠不但能够在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识别熟悉和陌生异性鼠尿液,而且能够通过感知个体产生的挥发性化学物质面对陌生的异性个体形成记忆,在以后通过其尿液对其进行识别,而在此过程中尿液中非挥发性成分可能也起着一定作用。

兽类学报杂志综述
移地与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的探讨292-299

摘要:移地是指将生物有机体从一个区域自由释放到另一区域的移动,通常包括引入、重引入以及复壮等3种类型。野生动物的移地有较悠久的历史。在许多国家,通过移地以维持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在野外的长期续存已成为保护生物学上的一种重要手段。影响圈养动物野外放归成功的因素主要来自物种生物学特性、自然环境、社会生物学以及放归方式等几方面,同时,放归亦给基础生态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兽类,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以及凉山等几大隔离的山系。由于部分山系栖息地的高度破碎以及隔离小种群普遍面临的来自种群及环境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单纯依靠就地保护的措施可能并不足以保证这些隔离小种群在野外长期续存。在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将圈养个体放归野外以复壮孤立小种群应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同时,随着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逐步改善,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的时机亦逐步成熟。文中尚就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之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复方避孕药物(EP-1)对雄性大仓鼠繁殖器官的影响300-302

摘要:鉴于传统化学灭杀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各国都在致力于研究无公害、可持续的鼠害防治技术与策略,其中不育控制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我国在鼠类不育控制方面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张知彬等,1997a,1997b,2001;Shi et a1..2002;Li et a1.,2006)。

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繁殖周期的初步研究303-306

摘要: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francoisi),属灵长目(Primates),猴科(Cercopithecidae),疣猴亚科(Colobinae)。分布于越南北部和中国的广西、贵州和重庆等地的山地岩溶地区(Fooden,1976;王应祥等,1999)。由于生境特殊,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汪松,1998),该物种近20年来数量呈下降趋势’。目前,已被列为国家1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种(VU),并被《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进出口贸易公约》(CITES)列为附录Ⅱ的物种。

圈养华南虎交配行为的初步观察307-310

摘要:1 研究方法 1.1研究地点 在上海动物园虎山进行观察,虎山由半放养区和笼舍区构成。半放养区模仿野外环境,面积约250m^2。笼舍在半放养区后,共5间,每间由活动铁门隔开。

降低圈养大熊猫排粘液频率的措施初探311-316

摘要: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在其整个消化道内膜上,都分布有丰富的粘液腺。在野外,这些粘液腺的分泌物包裹于大熊猫摄食的竹茎、竹叶和竹笋表面而排出体外;圈养条件下,常常见到这些分泌物积聚到一定数量而成团排出,这即被称为大熊猫的排粘液现象(王平等,1983)。排粘液现象在圈养条件下很普遍,而野外大熊猫却未见报道(朱本仁和郭伟,1999)。

《兽类学报》投稿须知3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