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兽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 63-1014/Q 国内刊号
  • 1000-1050 国际刊号
  • 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兽类学报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兽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研究简报、资料、问题讨论、实验方法、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

兽类学报 200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贺兰山岩羊冬季对卧息地的选择1-8

摘要:2003年11~12月,在贺兰山采用样带法对岩羊冬季卧息地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共观察到94个岩羊的卧息地,结果表明岩羊对优势乔木的利用有选择性(x2=17.01,df= 5,P< 0.05),偏好利用灰榆占优势的卧息地,避免选择油松和青海云杉占优势的卧息地;对坡向选择性利用(x2=30.69,df= 2,P <0.05),偏好位于阳坡的卧息地,避免利用阴坡;对植被类型、坡位和风向的利用无选择性.对卧息地样方与在样带中随机设置的样方进行比较,发现卧息地具有乔木密度低、食物丰富度低、隐蔽程度高、接近水源、接近裸岩、风速低和雪覆盖浅等特征.贺兰山的岩羊经常选择岩洞作为卧息地,占总卧息地的62.77%.对59个岩洞和35个非岩洞卧息地进行比较,表明岩洞卧息地的坡度大、隐蔽程度高、风速低、保温性好、食物丰富度低和无雪覆盖.岩羊通常选择较宽的、深度和高度适中的岩洞作为卧息地.对各种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7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了80.09%,可以较好地反映岩羊卧息地的生境特征,第1主成分中隐蔽级、风向、风速、距裸岩距离和雪深具有重要作用,其余6个主成分中优势乔木、坡向、坡位和坡度也很重要.

不同饲养条件下海南坡鹿幼体春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9-13

摘要:2003年2月至4月间,在海南甘什岭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0头海南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中摄食、卧息和反刍占有较大的比例;人工圈养和半散放条件下摄食、卧息、反刍、站立和运动行为的昼间时间分配差异性显著(P<0.01),半散放条件下幼鹿每天用于摄食和运动的时间比人工圈养的多,而用于卧息、反刍和站立的时间较少,其余行为时间比较接近;在昼间活动节律方面,圈养条件下摄食有3个高峰期(09:00~10:00,11:00~12:00,16:00~18:00),卧息有2个高峰期(10:00~11:00,13:00~16:00);半散放条件下没有明显的摄食高峰期,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食物的搜索和处理上,而其卧息高峰出现在14:00以后.

从分子水平探讨中国东北狍的分类地位14-19

摘要:国内外对中国狍的分类地位意见不一.本文测定了来自中国东北完达山、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三江和吉林向海等5个地区的15只野生狍的线粒体DNA Cyt b基因(415 bp)和来自完达山、三江和吉林向海等3个地区的6只野生狍的线粒体控制区部分序列(764 bp),分析了中国东北狍与西伯利亚狍、欧洲狍的系统进化关系,得出中国东北狍与欧洲狍之间mtDNA Cyt b和mtDNA控制区序列差异平均值分别为4.12%和4.89%,达到了鹿类动物的种间差异水平;而与西伯利亚狍的mtDNA Cyt b和mtDNA控制区序列差异平均值仅为1.61%和2.44%,只达到亚种水平.结合形态学的差异,本文认为中国东北的狍与欧洲狍为两个独立的物种,与西伯利亚狍为同种.并提出中国东北狍与欧洲狍的分歧时间约在200万年前,与西伯利亚狍的分歧时间约在80万年前.

PCR扩增Sry基因进行鲸类动物性别的鉴定20-23

摘要:哺乳动物Y染色体短臂上的Sry基因决定雄性发育方向.本研究参照哺乳动物Sry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以非性别特异性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作为阳性对照,用PCR扩增江豚、长喙真海豚等鲸类动物的Sry基因片断并对其进行凝胶电泳分析来鉴定鲸类动物的性别.通过此方法对87个已知性别鲸类动物标本的检验,结果完全正确,并进一步应用此方法成功地完成了另外33个未知性别鲸类标本的性别鉴定.由此建立了一套简单、快速、可靠的鲸类动物的性别鉴定方法.

大熊猫生长激素受体(GHR)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24-31

摘要:根据已报道的若干物种GHR基因cDNA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首次从大熊猫肝脏组织总RNA中扩增出GHR基因编码区全长cDNA序列,克隆于pGEM R ○ -T载体后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大熊猫GHR的ORF为1 917 bp,编码638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由1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620个氨基酸的成熟肽组成,与人、狗、猪GHR结构相似,大熊猫GHR成熟肽由246个氨基酸的胞外区、24个氨基酸的跨膜区和350个氨基酸的胞内区组成,并具GHR的特征性结构.序列相似性比较显示,大熊猫GHR与哺乳类GHR具有69%~93%的高序列相似性,与爬行类和鸟类的序列相似性也达到60%,而与鱼类的序列相似性较低,仅为30%左右.与其它哺乳动物GHR相比,大熊猫GHR在氨基酸序列上也存在明显的特异性.

阿拉善地区不同生境小型兽类群落多样性研究32-38

摘要:本文对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不同生境中小型兽类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1998年8~9月和1999年8~9月,2002年10月,在8种不同生境类型中共布放54个样地,22606个有效铗日,捕获小型兽类标本866只,分属2目6科,共20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种不同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186~1.589之间;Pielou均匀性指数在0.6309~0.861 8之间;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在0.234 9~0.415 7之间;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0.9318~2.020之间.根据不同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相似性指数聚类结果,可以将8种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大致划分为4种类型:耐旱型(群落Ⅴ和群落Ⅶ)、干旱型(群落Ⅰ、Ⅱ、Ⅲ)、农林交错型(群落Ⅵ和群落Ⅷ)和森林型(群落Ⅳ).生境条件的差异对小型兽类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而人为干扰有明显影响.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夏季啮齿类的空间生态位39-44

摘要: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生态学中生态位的理论和方法,采用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基础的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啮齿类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根据海拔高度和植被类型,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划分为4个带,即山地常绿阔叶林带(海拔1600 m以下)、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1 600~ 2 100 m)、针阔叶混交林带(2 100~ 2 400m)和亚高山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甸带(2 400~ 3 600m).发现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12种啮齿类动物中,高山姬鼠、龙姬鼠和大林姬鼠在4个垂直植被带上的分布范围最宽.本文还对群落中物种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与其分布的关系以及各物种对空间资源的竞争与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大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根田鼠栖息地选择的影响因素45-51

摘要:2002年7~9月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地区对根田鼠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对根田鼠栖息地利用强度变量(一定面积内的跑道长度、跑道分叉数、洞口数)与12个栖息地特征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显著影响跑道长度的变量为灌丛高度、竞争性啮齿类、电线杆、早熟禾、围栏、灌丛间距和双子叶植物生物量;显著影响跑道分叉数的变量为灌丛高度、竞争性啮齿类、电线杆、早熟禾和围栏;显著影响洞口数的变量为灌丛高度、土壤含水率和围栏.对影响利用强度变量的因素进行综合生态学分析表明,在小生境尺度上,研究期间影响根田鼠栖息地选择的因素主要为捕食风险和种间竞争,食物资源和土壤硬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成年布氏田鼠对个体气味信号的识别与记忆52-56

摘要:将配对饲养的成年雌雄布氏田鼠分离,通过分开单独饲养12 h,1 d、2 d、3 d、5 d和7d后雌、雄鼠对原配偶异性和陌生异性气味信号的选择实验,探讨布氏田鼠对气味信号的识别和记忆.实验表明:在分离12 h和1d后,雄鼠对陌生雌性气味的选择和探究行为显著多于对熟悉雌鼠气味,而雌鼠对两种气味并未表现显著的探究差异;布氏田鼠对气味信号的记忆维持的强度和时间随个体不同而产生差异,雄鼠在分离后12h、1d、2d中对陌生雌鼠气味均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探究行为,而后,各项探究行为的差异均不明显.雌鼠探究行为变化比较缓慢.据此推测雄鼠对气味的记忆维持在2 d左右.

棕色田鼠雄性幼体不同发育期犁鼻器和副嗅球的组织结构57-62

摘要:通过对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雄性棕色田鼠犁鼻器和副嗅球进行组织学观察,探讨棕色田鼠出生后犁鼻器和副嗅球的发育规律.实验以出生后当天(0日龄),5日龄,15日龄,25日龄以及成年棕色田鼠为研究对象,副嗅球采用Pischinger氏染色法染色,犁鼻器用H.E.染色法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棕色田鼠出生时,犁鼻器和副嗅球就已具有成体的基本结构,随着动物个体的发育,犁鼻上皮逐渐增厚,犁鼻管变长,犁鼻上皮中神经元密度增加;腺体逐渐增大,犁鼻管腔填充物增多,犁鼻管背外侧的静脉血管逐日增大,管腔周围出现越来越多的血管;副嗅球长宽都增加,僧帽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逐渐增长,各层细胞密度变化稍有不同;出生后15日内,僧帽细胞层细胞密度增加,15日龄以后又开始降低,25日龄及成体的僧帽细胞层细胞密度与5日龄的相似;颗粒细胞层细胞密度持续增高.实验结果提示,棕色田鼠5日龄时,犁鼻器和副嗅球已具有了完整的结构,到25日龄时可能达到了功能上的成熟.

精料的蛋白质水平及能量浓度对亚成体大熊猫日粮消化率的影响63-72

摘要:采用双因子交叉分组(2×2)试验设计方案,选用2只亚成体大熊猫进行5期(第5期用常规日粮)消化试验,考察精料的蛋白质水平与能量浓度对亚成体大熊猫日粮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精料蛋白质水平对粗蛋白、半纤维素、能量的消化率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对粗脂肪消化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 0、0.761 8、0.550 4、0.672 3);精料能量浓度对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能量的消化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对粗脂肪消化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 9、0.604 7、0.505 2、0.741 1).对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能量的消化率而言,该2个因素互作效应显著(P<0.05).1~4试验期,粗脂肪、半纤维素,1~5试验期,粗脂肪、半纤维素、中性洗涤纤维、纤维素、总能量等项消化率与2个因素线性回归达到显著性水平(α=0.05)(其中粗脂肪及1~5期半纤维素达到极显著,α=0.01).从多重比较结果看,除木质素外,各项消化率均以第1期为最高,因此,日粮配方1(CP2×GE2即CP 20.61%×GE 19.53 MJ/kg)是优选配方.

猕猴精子优选及体外获能的研究73-76

摘要:选择活率高的精子并进行体外获能是开展猕猴体外受精研究的必要程序,是研究猕猴受精生物学的重要手段.本实验采用上浮法和Percoll梯度离心法对猕猴精液进行了优选,并对处理后的精子形态正常率、精子活率、密度及受精率作了比较,发现二者差异不显著;用dbcAMP和咖啡因使精子获能,发现只有两种获能剂同时存在才能使猕猴精子获能并使卵母细胞受精.结论为:上浮法和Percoll法都是有效的精子优选法,对受精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dbcAMP和咖啡因在猕猴精子体外获能时缺一不可.

中国翼手类新记录——马氏菊头蝠77-80

摘要:2003年9月8日,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白龙洞(24°12;N,103°21'E)获得一号蝙蝠标本,雄性(共捕捉和测量了7个此种蝙蝠的个体,但鉴于数量稀少,故仅保留一只个体用来制作标本,其余测量后放飞),经鉴定为马氏菊头蝠,为中国新记录.本文给出了这种蝙蝠的特征描述和相关测量数据,并对这种蝙蝠的分布进行了分析.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兽类学报杂志综述
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警报叫声81-85

摘要:警报叫声是非人灵长类动物社会交往中的一种重要的通讯行为.本文从警报叫声系统及其作用、发展和影响因素入手,综述了相关研究.根据叫声包含的信息,警报叫声可以归纳为功能性参照系统和紧迫性参照系统.警报叫声使灵长类动物能够更好地躲避危险,增加存活机率.各物种产生、理解和使用警报叫声的能力有其发展过程.天敌的捕食方式、个体差异和学习,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警报叫声.川金丝猴警报叫声的初步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龄个体的警报声所体现的危险程度不同.对更多物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非人灵长类警报叫声的全貌.

基因组文库构建及其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前景86-90

摘要:基因组文库是进行分子克隆和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完整的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使任何DN段的筛选和获得成为可能.随着不同克隆载体的相继出现,基因组文库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其中,BAC文库因其转化效率高、嵌合体少、插入片段易回收,以及容载量较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近几十年来,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保护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不断相互渗透,孕育产生了保护遗传学这一分支学科.作为保护遗传学中物种保护策略的重要部分,建立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基因组文库,是保存其种质资源的最为有效的实际手段和方法,并能为进一步开展与生殖、疾病和重要经济性状等方面有关的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材料保证.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四川石渠县夏季藏原羚的分布和栖息地特征91-96

摘要: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有蹄类动物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藏原羚的分布较广、数量较多,其游牧习性有利于草场植被的持续稳定,在青藏高原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Schaller,1998;尹秉高和刘务林,1993).

圈养小熊猫的昼夜活动节律97-101

摘要:动物的活动节律是行为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动物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活动强度及变化规律(马建章等,1999).对珍稀濒危动物活动节律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珍稀濒危动物的生态学基础资料,而且能为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马建章等,1999).

野外黑叶猴对人类的攻击行为102-104

摘要:2002年8月17日,对在广西弄岗部级自然保护区附近楞垒自然屯发生的黑叶猴攻击人的事件进行实地考察.当小车发出鸣笛后,一只亚成体雄性黑叶猴从保护区边缘的丛林中冲出来.十分冲动或激怒地冲到了汽车旁,后来在路边的树上、石头、矮墙上不停地跳来跳去.围观群众躲到很远的地方观望,其中一人被扑到身上,幸好逃得及时而没有被咬伤.据访问了解,这只亚成体公猴从2001年初开始在保护区边界村庄附近已连续伤害了15个人和2只狗.分析和探讨这种攻击人类行为的形成是十分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