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村经济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上海农村经济杂志 省级期刊

  • 31-1224/F 国内刊号
  • 1671-6485 国际刊号
  • 0.2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上海农村经济是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管的学术期刊。上海农村经济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要闻、三农前沿、探索研究、长三角地区

上海农村经济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上海农村经济杂志特稿
韩正强调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创新生产经营方式4-4

摘要:2013上海市农村工作会议与往年不同,与会者先参观松江区泖港镇的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与农户深入交流,再召开现场会部署工作。市委书记韩正指出,上海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要结合实际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核心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走规模化、专业化道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推进粮食家庭农场5-7

摘要:为推动农业早日实现现代化,松江区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积极推广粮食家庭农场这一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截至2012年底,全区粮食家庭农场已发展至1206户,经营面积13.66万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80%。其中,机农一体家庭农场已发展至140户,经营面积1.78万亩;种养结合家庭农场53户,年上市生猪6万头。发展家庭农场,不仅保障了粮食生产和生猪供应,保护了耕地和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培育了现代农民队伍,提高了农业专业化水平和种地农民收入。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7-8

摘要:崇明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现有耕地面积75.3万亩,约占全市的1/4。为此,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建设崇明生态岛建设的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着力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组织化、品牌化建设,大力推动发展崇明高效生态农业。一是努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全县实施了19.7万亩设施粮田与农业综开项目,建成了6.4万亩设施菜田,完成了17个畜禽场和20个水产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推进了北部高效生态农业实践区建设,建成了1万亩设施莱田、4000亩设施粮田、500亩特色农业种源基地、80个标准化示范基地。

加快培育上海新型职业农民9-11

摘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不提高农民素质,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一批素质较高、生产经营能力较强的新型职业农民。破解未来“谁来种地”等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培育一支稳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着力加强农业职业培训,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最近农业部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教工作视频会提出: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因此,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当务之急。一、本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上海农村经济杂志现代农业
松江家庭农场的探索与发展12-14

摘要: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是指以同一行政村或同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家庭(一般为夫妻二人或同户家庭劳力二三人)为生产单位,从事粮食、生猪养殖等生产活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家庭农场经营者是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的自耕农。松江区从2007年秋开始探索发展粮食家庭农场,至目前已发展家庭农场1206户,经营面积13.66万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80%。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已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环境改善、保护农田的良好效果。

加快奉贤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15-19

摘要:一、奉贤区农业现状奉贤区农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系统干部群众的努力工作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因地制宜,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农业经济保持了健康发展势头。2011年末,全区拥有耕地面积25794.5公顷(38.69万亩);有农业从业人员6.08万人(其中:奉贤户籍人员4.15万人,外来人员1.93万人)。2012年全区完成农业产值44.66亿元,比上年下降0.7%。

上海农村经济杂志基层之声
以创新的精神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20-22

摘要:最近,我作为上海市郊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全国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了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尤其聆听了参加上海代表团讨论时作的重要讲话,深受鼓舞。深切地感受到,这些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近五年来,中央财政“三农”累计支出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种粮补贴资金从2007年的63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923亿元;新建农村公路146.5万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033万户,解决了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和无电区445万人的用电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上海农村经济杂志调研报告
以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松江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3-25

摘要:深入农村第一线,加强调查研究是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农业农村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市委农办、市农委十分重视调查研究,组织力量,总结了一批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中的先行先试典型。现将五篇调研报告作一汇集,以飨读者。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维护农民财产权——闵行区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5-26

摘要:近年来,闵行区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正确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等多种关系,以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为手段,既促进了集体经济保值增值,又让农民获得了财产性收入,创出了一条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利益的新路子。至2012年底,全区已有53个村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工作。2009年-2012年,全区农民分红总额分别为1.09亿元、1.40亿元、2.08亿元、2.31亿元,年均分红率达到1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6082元、17856元、20201元、2253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1.55"1、1.53:1、1.51:1和1.49:1,实现了农民收入逐年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同时,推进改革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已完成改革的村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集访。闵行区的主要做法:

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闵行区颛桥镇探索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27-28

摘要:颛桥镇处于城市化进程较快的近郊地区,但在闵行区各镇中,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历史包袱较重,由于土地、规划等各种要素的匮乏和约束,前几年经济徘徊不前,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闵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为颛桥镇配备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并加强政策扶持。颛桥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锐意改革,创新驱动,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他们的做法是:一、有勇气、有智慧,扎实推进农村改革

多管齐下 强村惠民——奉贤区柘林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8-30

摘要:柘林镇地处奉贤区西南部,2003年由胡桥、新寺、柘林三镇“撤三建一”,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为改变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困境,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多管齐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过多年努力,目前该镇已摆脱了经济发展困境,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

政府主导 农民自愿 市场运作——嘉定区积极稳妥推进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工作30-31

摘要:近几年来,嘉定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力度,高度重视和科学谋划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在全区范围内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工作,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各方面快速发展,在推动城镇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和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一、嘉定区把宅基地置换作为突破瓶颈,实现大发展的重要举措,高起点谋划试点工作,一揽子聚焦支持政策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土地指标、建设资金往往成为瓶颈问题,而农民宅基地置换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嘉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高水平、高起点规划,通过政策聚焦来推动城镇建设和区域发展。第一,区领导高度重视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宅基地置换工作,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专题听取汇报,并到试点现场一线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提出要求。

上海农村经济杂志农业产业化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32-34

摘要: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有利于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联结起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农业土地规模经营被看成是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比较效益的根本途径。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进展不快,主要原因是现实条件的限制。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最基本的前提是,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转移到非农产业,土地经营不再作为他们的谋生手段。在实践中,我国各地把60%~70%的农村劳动力稳定地转入非农产业,作为实行规模经营的起步条件。

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以金山区廊下镇为例35-38

摘要:一、廊下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状况分析(一)基本情况截至目前,金山区廊下镇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3家,分别是鑫博海、红马、舜地;区级龙头企业3家,分别是申漕、亚太、日丰。6家企业均属于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都采用产加销综合的经营方式,在运作模式上大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市场"形式。在与农户的联结方式上,申漕、亚太与农户有稳定购销关系(亚太与当地农户有稳定劳务关系),鑫博海、红马、日丰3家企业采用订单形式,而舜地与农户之间为非订单关系。在年订单量上,红马年订单总额为17000万元,鑫博海9000万元,日丰500万元;订单年履约率均为100%。

上海农村经济杂志长三角地区
真抓实干 攻坚克难 推进花桥国际商务城发展上新台阶39-41

摘要:在阐述"中国梦"时特别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字字掷地有声,意味深长,振聋发聩。通过学习领会,深深感到要推进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建设再上新台阶,必须坚持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唯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梦"在昆山探索好、实践好、发展好,加快梦想成真。实干见成效。在过去一年中,在昆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企业和广大干部群众,围绕"五个领先"目标,全力推进国际商务城开发建设,各项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2.30亿元,同比增长25.9%;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23.7%;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5.04亿元,同比增长41.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39亿元,同比增长7.2%。

田园胜境:昆山花桥天福生态园41-42

摘要:花桥天福生态园,位于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沿沪大道和天福路交叉路口。基地以天福古村落为中心,占地约8平方公里,经过科学合理的改造,在这里实现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有机融合。生态园内设有垂钓休闲区、农垦养殖区、果园采摘区和民宿休憩场所。在这里,你可以亲身参与户外垂钓、蔬菜认种、家禽养殖、水果采摘、农家烹饪等娱乐活动。

上海农村经济杂志人物春秋
王炎根和他的浦东老宅43-44

摘要:这是一处位于浦东新区康桥镇沿北村林带内的古式古香的大型庄院。这里小桥流水、杨柳依依、鸟语花香、碧波荡漾。这里长廊婉蜒、白墙黛瓦、驳岸长长、庭院深深。这就是最近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命名为为"用拆迁老建筑建造的最大建筑群"—一浦东老宅。这里原是横沔苗圃(后改制为康茂绿地有限公司)的一片苗木用地,根本没有什么古建筑,是康桥土生土长的花甲老人王炎根带领他的员工们花了近十年时间建造而成的传世杰作。

上海农村经济杂志沪郊揽胜
远去的陶宅古镇44-45

摘要:在上海郊区这片具有6000多年文明历史的故土上,名胜古迹众多、水乡古镇遍布、历史名人荟萃、农耕文化璀灿,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闻名中外海派文化的重要历史渊源。在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历史遗存,更好地发掘、保护和利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以更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展示在世人的面前。本期沪郊揽胜专栏刊登姚金祥撰写的《远去的陶宅古镇》。欢迎对沪郊名胜有研究的有识之士为本刊多多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