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社会科学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ocial Scientist

  • 45-1008/C 国内刊号
  • 1002-3240 国际刊号
  • 0.8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社会科学家是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社会科学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名家访谈、名家特稿、博导新论、哲学与当今世界、旅游时空_旅游理论与实践、旅游时空_乡村振兴与旅游、旅游时空_旅游文化与产业等

社会科学家 2016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社会科学家杂志名家访谈
中西典籍的“创造性相遇”——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林子淳教授访谈3-7

摘要:中西典籍在各自的生成、发展历程中,经历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体现迥异的文化特色。如何吸纳启蒙现代性原素来使中国的文化现代化,是一个巨大议题。语境转化带来的意义多元,不仅是因为具体的历史脉络不断变迁,语言性往往也是核心因素。考察中西典籍与传统中的相互通融之处,并逐渐发现其中的差异,才能有效地处理两种经典的"创造性相遇"。

社会科学家杂志名家特稿
从比较老庄思想的视角论四重整体与最后之神8-14

摘要:海德格尔曾引用老庄哲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显示出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亲缘性,甚至在现代性问题上可能作出对话和协作。文章尝试从海德格尔中、后期作品来检视其探索之旅,并关涉其与老庄思想对话的契机。在海德格尔和老庄思想的表面相似之下,中西之间有何深刻的分别?倘若海德格尔尝从道家找到共鸣和启发,那么当代中国学人在面向现代性困惑时又可否找到逆向的启示?从他的四重整体概念与四大的分析,检视四重整体中各原素之相互交织情况,从而理解其中神-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的有限性特质的关注,尤其对于一个圣凡本完全相融的中国文化来说,不可能是一个无关痛痒的课题。

社会科学家杂志博导新论
种豆得瓜:农村集体经济的不同产业绩效及动因15-20

摘要:传统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低效率使得农村恢复家庭经营,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工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创造世界独一无二的农村工业化道路。文章认为要将集体经济置于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两个转变的大背景下考察。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品质使其在不同产业领域具有不同的适应性。集体经济在工业领域的成就,在于适应了中国和世界工业化进程中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及高科技产业进程中的需求,并有着私人企业和国有企业所不具有的比较竞争优势。随着内外因素的变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着转型升级。

社会科学家杂志哲学与当今世界
回到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的人类解放意蕴21-26

摘要:人类解放是马克思哲学的思想主题。在马克思身后的时代,出现了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不同解读。葛兰西以对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化理解为前提,建立了领导权理论,其意义在于从社会的复杂系统中探讨文化发展与运作的隐密机制,通过文化的路径获得政治力量从而达到解放的目的。他强调文化启蒙对个体和群体的重要意义,认为大众解放的过程就是由"知识分子"与普通群体形成"历史集团"的过程。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从葛兰西对文化关注的思维方式中获取思想资源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

马克思主义在越南发展的启示27-31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越南的发展,历经民族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革新开放三个历史时期,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正在形成;在系统总结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本质和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及当今时代特征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实行革新开放、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建设纯洁强大的党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资本与劳动关系视域下的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32-36

摘要:在资本与劳动关系视域下审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有助于更为全面、完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早年对异化劳动的剖析与阐述。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异化劳动发轫于劳动从属于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现象。在劳动对资本形式上从属的阶段,工人还或多或少地依赖着封建式手工业生产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技术要素,其劳动并没有被完全异化,因而异化劳动未能得以彻底实现。当劳动在实际上从属于资本,工人没有了半点个性,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只是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工具",异化劳动在此时取得了自身发展的完备形态。扬弃异化劳动、消灭资本和解放劳动是同一事物的三个表现方面,资本的消失,即劳动的解放和异化劳动的覆灭。

基本权利限制理论正当性的根据37-40

摘要:公民基本权利限制是权利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基本权利保障的一个部分,也是权利得以实现的前提。文章以黑格尔法哲学自由理论的重新解读为前提,通过权利与自由之间内在逻辑的自我证成,运用黑格尔自由理论对公民基本权利限制进行探讨,以期从理论的深层次上揭示基本权利限制理论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为其实践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

社会科学家杂志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农民主体性思考41-44

摘要:文章结合对一号文件的解读,从供给侧改革的四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出发,论证突出农民主体性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揭示当前农民主体性欠缺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制约现状,并从构建农民的经济主体性、政治主体性和文化主体性的系统化角度提出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对策。

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的历史发展及其现实意蕴45-48

摘要: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思想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肩负历史使命、奋力解决不同时期历史主题、增进党内思想和谐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在其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忧患意识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不仅包括党"为何忧"、"为谁忧",也包括"如何解忧";不仅体现在思想层面,而且付之于解决不同时期历史主题的实践,是党和人民极其宝贵的思想资源。考察党的忧患意识的历史发展,对于目前新形势下牢固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攻坚克难,为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非公经济青年创业人士政治认同——基于广西桂林的调查49-52

摘要:建构高度的政治认同,是非公经济青年创业人士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非公经济青年创业人士政治认同研究以身份认同、发展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体制认同和文化认同为维度,对非公青年创业人士的认同现状和问题原因进行实证研究,并最终提出提升政治认同的具体对策建议,为相关部分提供决策参考。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的公众参与机制53-56

摘要: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当前转型期深化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公众参与机制所注重民主、合作、利益表达,内在耦合了多元共治的需要。审视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实践,仍存在政府管理体制僵化、社会组织空间狭窄、参与理性不够等障碍。因此,从政府、社会、公民三方关系入手,转变政府职能、降低社会组织门槛、培育公民理性精神,对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路径予以完善,以期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经济发展与法治政府绩效评价的关系——基于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抽样调查57-60

摘要:法治政府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公众对法治政府的满意度是政府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研究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文章对2014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样本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对法治政府绩效公众满意度影响最大的是公众收入水平,其次是性别因素,但社会经济发展与公众满意度相关性不大。经济发展与法治政府绩效满意度与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方面的因素有关,而经济发展必须能普遍提高公众的收入水平及解决收入分配过程中所存在的公平、公正性问题。

社会科学家杂志经济新视野
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转型与环境承载力耦合关系61-65

摘要:文章借助PSR方法对经济转型与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发现经济转型对环境承载力具有胁迫效应,环境承载力对经济转型具有约束效应,二者呈耦合关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西部地区贵州省内9个地州市的经济转型和环境承载力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二者的耦合关系: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二者呈负相关关系,经济转型在二者的动态耦合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基于国际市场势力的贸易比较利益增进研究——以我国苹果汁为例66-71

摘要:为了研究我国传统行业贸易比较利益的增进路径,文章选取苹果汁数据,构建了市场势力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虽然是苹果汁出口大国,但比较我国苹果汁在主要出口市场美国、俄罗斯、荷兰的市场势力,却处于较低的水平。进一步比较美国市场上的智利和阿根廷苹果汁出口,发现我国的市场势力弱于智利和阿根廷,存在苹果汁出口的"贸易大国、定价小国"现象,出现"比较利益陷阱"。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势力来源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和进入壁垒,而国内原料果生产集中度低、产品差异化程度不高、企业经营规模难以提升和美国市场进入壁垒高筑等现象,直接限制了我国苹果汁行业的价格加成能力,影响了我国贸易比较利益的获取。

农户就地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福利影响——基于四省农户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72-77

摘要:文章使用2015年江西、四川、安徽和辽宁四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识别影响农户参与就地城镇化的因素;采用基于倾向得分法的平均处理效应模型,估计就地城镇化对农户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1)户主受教育程度、上年家庭纯收入、上年非农收入比重、社会网络关系和位于四川等因素对参与就地城镇化具有推进效应;(2)户主年龄、家庭经营耕地面积、子女教育认知、社会保障认知、城市生活成本认知、谋生能力认知、补偿标准认知等因素对参与就地城镇化具有制约效应;(3)农户参与就地城镇化可以显著改善其福利水平,具体而言,使其总收入平均增加29.81%,生活消费总支出平均增加11.05%。

美国与中国“城市矿产”发展比较78-82

摘要:"城市矿产"概念的提出是为了缓解对日益枯竭的原生矿产的过度依赖以及促进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的发展。当前发展"城市矿产"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必由之路。美国是最早实践循环经济的国家之一,文章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城市矿产"的发展路径,借鉴美国"城市矿产"发展的成功经验,从而提出顺应中国"城市矿产"发展的对策措施。

社会科学家杂志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互助式养老:破解城镇养老难题的路径选择83-87

摘要:文章针对老龄社会来临和新型城镇建设给中国城镇养老带来的严峻挑战,基于城镇养老护理与关怀这一本源问题的破解,提出了互助式养老模式作为传统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有益补充,分析了互助式养老的内涵、特性及价值,并提出了构建一个理念、多元支持、三维立体护航的互助式养老模式。

国外公共住房政策对我国保障房运营模式的启示88-92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住房的矛盾逐渐加剧,如何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中国梦,应是政府及全社会在十三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对国外公共住房政策的研究,立足我国社会保障房的现状,结合新加坡、英国和日本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保障房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