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杂志社
分享到:

社会科学家杂志

《社会科学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博导新论、哲学与当今世界、经管新视野、旅游时空_旅游理论与实践等。
  • 主管单位: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3240
  • 国内刊号:45-1008/C
  • 出版地方:广西
  • 邮发代号:48-48
  • 创刊时间:198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86
  • 综合影响因子:0.45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社会科学家 201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社会科学家杂志名家访谈

专注城市社区研究:从体制改革到治理现代化的跨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伟东教授访谈

摘要:陈伟东教授是当今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方面的著名专家之一。他的发展起步和成长于川府之国成都,发展和成就于九省通衢的大武汉。从四川师范大学到华中师范大学,他始终没有离开教育行业,这也恰巧对应了他的发展轨迹:从校园教育到社会教育。他先后推动了武汉市江汉区、深圳市坪山区等城市的社区体制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成就了“江汉模式”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建设典范。为了使社区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推进,近年来,他潜心于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的伟大实验。
3-7
社会科学家杂志名家特稿

赋权社区:居民自治的一种可行性路径——以湖北省公益创投大赛为个案

摘要:社区居民自治水平和自治能力一直是学界所关注的议题。以湖北公益创投实践活动为个案,引入赋权理论视角,讨论了社区建设困境及出路,认为社区"失权"是居民自治水平低下的主因,而随着制度、经济、技术与心理维度上外部赋权的介入,能够利用社区公益组织载体,有效激发社区自我赋权,从而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的能力。
8-14
社会科学家杂志博导新论

我国六大类制造产业的年度技术创新:2004-2012

摘要: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开展、技术获取和技术创新产出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中的六大类产业在2004-2012年间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年度评价。通过评价发现:2004-2012年我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呈现年度逐年上升的趋势,技术创新能力在这9年内有很大的进步、技术创新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5-20
社会科学家杂志哲学与当今世界

先秦哲学视域中的个体性思想探略——以价值论为视角

摘要:个体性思想在中西哲学源流处均确切存在。先秦时期个体性思想具体呈现为个体与群体间之辩证关系,儒、墨、法等家力主以群体为主导,以群体价值居先为优。道家主张应把个体价值置于首位,只有个体价值得到高扬,个体生存得以保障,群体价值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彰显。先秦诸子所论之相同点在于均站在价值论视域中力主研究世界对于人的意义,目的是促使人能够不断认识、反思自我,以创造更为和谐之社会。
21-26

阳明学中的"顿悟"、"渐修"之辩兼论邹守益对"四句教"的回应

摘要:"四句教"是阳明晚年对自己学问的最终理论提炼,认为是不可移易的宗旨。但"天泉证道"表明其最重要的弟子钱德洪和王畿对"四句教"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引出阳明学中"顿悟"、"渐修"的进路分歧,对阳明学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影响。邹守益作《青原赠处》对钱、王在"四句教"问题上的分歧做出回应,强调工夫只在良知发显的寂感神应之"几",通过致良知实践工夫的回归消解了"顿悟"、"渐修"在理论层面的对立。
27-30

历史研究的两个层面与历史存在的四种形态

摘要:历史研究的是“过去”。在“重构论”、“建构论”及“解构论”这三种史学理论下,对“过去”的研究都是从对“事实”的构拟开始的。“事实”是被建构出来的,是被置于某种描述之下的“事件”。“事实”又有两种表现形式:物(事物)与事(事件),二者也成为了历史研究的两个基本层面:考古学强调“物”的研究,而中国传统历史学则侧重于对“事”的探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历史研究是一个将史料转换成“事实”乃至过去某个面相或者某个片段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往往是在历史学家的精神观念中进行的,由此加入了历史学家个人“主观”解释的成分,形成了历史的另一种形态——“观念中的历史”。观念中的历史与过去真实客观地发生过的历史、史料中的历史以及作为历史学家研究成果的历史一样,都是历史存在的形态之一。它使得历史解释完成了由“客观”的“史料”向带有“主观”解释色彩的“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之间的转化。
31-35
社会科学家杂志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正确认识“国家治理”的科学内涵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全新的政治理念,学术界正在加深对它的认识,有的很深刻,但有的却是误读。文章对国家治理理论中的“舶来品说”、“管理、治理对立说”、“公民社会说”以及“多中心说”予以解读与澄清,并在法治的轨道上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
36-39

国家身份对非传统安全的全球治理的影响模式

摘要:文章从安全化视角切入,作为非传统安全议题的解决路径安全化可以被分解为三个阶:“存在性威胁”出现、“存在性威胁”蔓延、“存在性威胁”应对,将国家身份这一内涵丰富的概念解构为“三维一体”的模块:自有身份、集体身份、角色身份,从而探寻国家身份与非传统安全治理的安全化路径之间模式。
40-44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文化重构的挑战与机遇

摘要:老年人联系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界卫生组织也曾发表过这一观点:基本上,对待老龄化和老年人的观点,将决定我们以及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经历。全球人口处于一种史无前例的结构调整和变动,人类面临一种文化传统的变革和构建一个适应长寿时代的新文化的挑战。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在国家提供各种养老措施和优惠政策的同时,作为养老主体的老龄人,应该怀着“互助自助”的良好心态,积极地应对养老问题。这也是我们提倡的“积极老龄化”的养老文化。
45-48

地方政府“即期决策”的时间要素分析

摘要:摘要:“时间要素”是影响政府决策的关键变量,政府决策行为受“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不同时间观的支配。当前,地方政府“即期决策”是受“现在”时间观念支配的一种行政行为,由此带来了若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不良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应通过激励制度改变政府“即期决策”的行为,引导地方政府决策者建立起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个时间维度的“全要素时间观”,适度调整“制度时间”与“即时时间”在决策领域的对接,避免地方政府对公众时间压力的过度回应,地方政府与公众在决策博弈中,应当建立“全要素时间现”以发挥对民众的引领作用。
49-52
社会科学家杂志经济新视野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效率分析

摘要: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分为1978-1987年禁止流转、1988年-2002年允许流转和2003-2011年市场规范化三个阶段,用反事实度量法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效率。结果显示,市场规范化时制度效率最优,土地流转完全不流转的制度效率次之,土地流转初步实施阶段制度效率最差。
53-57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生态福利感知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感知和评价是多方面的,长久以来,人们更注重的是对农业产业发展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评价与肯定。而很少有人从生态价值特别是生态福利入手来评价农业发展的贡献。本文在介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生态福利的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福利的三个感知主体,进而在这三大感知主体的基础上,详述了生态福利的评价指标,分析了这些指标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计算方法与权重,建立了一套以感知主体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
58-62

创意经济促进现代城市转型的机理和路径

摘要:创意经济是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可持续经济的高级形态,在现代城市兴起和繁荣,与城市发展阶段内在统一、相互耦合,对城市要素构成具有选择性。创意经济从多个维度作用于城市转型,通过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加速城市产业结构演进,提升城市创新驱动力,重组城市空间功能等得以实现。创意经济促进城市转型,需要从推动文化创意与实体经济融合,培育发展创意经济聚集区,繁荣城市创意活动,培育创意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等方面入手,加快城市产业创新转型,带动城市空间结构转型,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63-67

信息通信技术、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摘要:近年来信息化金融已经逐步渗入到我国农村并影响着其农村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关于信息通信技术通过农村金融发展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文献研究上还不够详细,文章基于中国2006-2010年1743个县(市)的数据,实证检验信息通信技术通过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信息通信技术通过农村金融发展影响了农村经济增长,即信息通信技术水平高的地方,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表明了要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展电子化金融服务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68-72
社会科学家杂志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当前房地产泡沫的科学评估与破灭防控

摘要:房地产泡沫的适度存在,有刺激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然而,泡沫一旦破灭,将对国民经济构成致命冲击。因此,需科学评估我国房地产泡沫的现状,对其进行科学引导、有效管理,并在适度维持的同时防控其破灭。
73-77

基于ECM模型的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摘要: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以期实现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文章基于1978-2012年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资料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系数为0.507,但短期弹性系数仅为0.203;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支援农村生产以及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明显,而农业基本建设费用支出和农村救济费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并未表现出正效应,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78-82

以政府的强力推动民营经济市场环境建设——兼对广西市场化改革的思考

摘要:广西是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市场环境建设滞后,不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所以必须下狠功夫推动广西市场化改革,把民营经济市场环境建设推上新台阶。政府在这场市场化改革中,应做有效的政府和有为的政府,实质是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用政府“强力的手”,以最快的速度促进市场要素的生成和发展,以最有效的手段弥补市场空缺,以最有力的措施提供优质的市场发展环境,以最务实的作风转职能促市场化向纵深发展,强力释放市场和社会的活力,从而使改革真正步入完善成熟的市场经济,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目标。
83-86
社会科学家杂志旅游理论与实践

从经济人到社会人: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与兼职员工管理

摘要:兼职是一种偶发的短期工作形式,但本文在对澳门君悦酒店兼职员工的调查中发现,随着旅游企业对兼职员工需求的扩大,兼职工作呈现出常态化发展新趋势。在这一趋势中兼职员工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相时固定而且日益频繁,兼职员工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个体访谈和面上问卷等调查方式分析发现,从偶发的短期聘用到频发的长期合作,兼职员工与旅游企业之间开始出现重复嵌入的长期紧密关系,兼职员工的工作需求与期望不再限于薪酬,而开始关注培训、受尊重及自我发展等非经济因素。同时,兼职员工在企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身份地位发生变化,影响到其工作态度及质量,进而对旅游企业经营产生影响。文章进而借助嵌入理论分析,兼职常态化使得兼职员工从“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变。旅游企业必须从沟通渠道、工作压力、团队氛围、发展培训等非经济因素着手强化对其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才能有效地应对、这一新变化及产生的问题。
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