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杂志社
分享到:

社会科学家杂志

《社会科学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博导新论、哲学与当今世界、经管新视野、旅游时空_旅游理论与实践等。
  • 主管单位: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3240
  • 国内刊号:45-1008/C
  • 出版地方:广西
  • 邮发代号:48-48
  • 创刊时间:198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86
  • 综合影响因子:0.45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社会科学家 2012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社会科学家杂志名家访谈

刑诉法“大修”:直指几大“陈疾”、彰显人权保障与法治进步——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叶青教授访谈

摘要:访谈运用的历史和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新刑诉法的修改议题和法治价值、并指出了本次修改在强制措施、律师辩护、审判程序、证据制度和法律援助等方面都有新的变化和进步。
3-6
社会科学家杂志名家特稿

得与失: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若干议题述评

摘要: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立法工作已告完成,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界的首要议题已由探究合理的立法方案转为拟定细致的贯彻实施对策。从长远看,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得与失都将对我国刑事司法理念和实践产生深刻影响,理性剖析其间的制度创新和立法缺憾不仅是理解新法条文的必经过程,而且是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实现现代化转变的宝贵契机。
7-12
社会科学家杂志哲学与当今世界

《周易》“时”范畴的现代哲学诠释

摘要:“时”是贯穿于易学研究史的基本范畴。置于现代哲学语境中,“时”是指一个时段内天地气运大化流衍的总进程,包含了该时段内一切自然人文信息的总和。“时”是天道展开的各种节律性的具体体现。人如果能做到“与时偕行”也就达到了儒家修养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时”是申发众多儒家德行规则的基石性天道观范畴。
13-16

论自我存在、规定与结构

摘要:自我在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中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对自我的研究长时间处于人格研究的附属课题,丧失其独立性。研究自我必须把自我放在主体性的位置,把自我从杂多的“物”的背景里凸显出来,发现自我存在的独特性价值,通过论证自我的规定性,为自我存在找到基石,通过分析自我结构找到自我与万物的联系。
17-20

人文精神:文化环境的价值蕴涵

摘要: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文化精神,是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属人性的高度统一,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人文精神具有人本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特质。人文精神构成文化环境的精神和价值维度,是文化环境的实质与核心,在文化环境中处于核心地位。人文精神是文化环境的指示器,其存在状态直接反映和体现着文化环境的优劣,是衡量文化环境优劣的重要尺度。
21-24

认知博弈、信息与社会

摘要:人与人之间的认知过程是一个认知博弈过程。认知博弈的本质即交流主体之间的信息交互,这种信息交互的目的在于彼此的信念修正,达成公共信念。信念交互通过认知命题而得以进行,通过认知命题所承载的意义而得以实现。随着当代社会信息化特征的日益增强,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可以看做信息命题,透过言语行为的信息特征,认知博弈就能够刻画信息的社会交互模式。
25-28
社会科学家杂志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思想内核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重视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原则、方法、策略和思想的总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既相互联系,又有自己的历史特征。但从中国民生理论演进的历史进路上看,“以人为本”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思想内核并贯穿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作为自身使命的宗旨.而且还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从而实现了民生问题在执政理念和伦理关怀上的有机统一。
29-32

网络民意与政策制定之间的互动

摘要:伴随网络的发展,网络民意一次次彰显力量推动着国家政策的制定、变更和执行。但是,对于网络民意是否有具有执行力,大家的认识并不统一。文章认为,网络民意具有执行力,只是在当下中国,这种执行力采用一种“影响力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不确定性的缺憾。要想使网络民意具有更大的政治效力,应该尝试一些制度性的程序来确保网络民意的执行。
33-36

谣言传播规律以及对群体事件的影响

摘要: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信息系统混乱,会产生谣言,并引发群体事件,产生衍生损失。谣言的传播与传染病的传播存在类似之处。文章应用传染病SIR模型对谣言在几种情景下的传播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增加人群对谣言的免疫力、建立信息收集机制以及时发现谣言和尽早启动应急方案等应对策略,以减少谣言引起的群体事件。
37-40

微博传播中的舆论引导路径

摘要:微博改变人们接触、传播信息行为的同时,也改变着各类公共事件中舆论的形成机制,为舆论引导提出了新课题。公共事件既是舆论的焦点,更易成为舆论引导的薄弱点。深入研究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及其舆论的科学内涵、核心要素,努力探索公共事件中舆论的引导路径,寻找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实现路径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文章试图从微博传播特征出发探寻微博传播中的舆论引导路径。
41-43
社会科学家杂志经济新视野

构建国家统一管理下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战略储备体系

摘要: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稳定供给和战略储备对一个国家社会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全球性资源危机的大环境下,面对我国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构建国家统一管理下的我国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战略储备体系是解决我国战略资源紧缺、资源供需缺口大,以及优势资源大量廉价流失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就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国家战略储备体系的建立展开讨论,结合我国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战略储备的现状分析,在借鉴发达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战略储备体系之建立提出政策建议。
44-47

苏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探析——以苏州市为例

摘要:近年来,苏南地区的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并成为加快其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文章以苏州为例,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实地调研资料,认真考量苏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梳理其发展成果、剖析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试图从经济结构转变、高端人才引进、自主品牌创新、文化产业链的打造等方面探究其文化产业进一步的发展路径。
48-51

以静脉产业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河南省为例

摘要:我国高消耗、高污染的线性发展方式致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日益严重的资源匮乏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文章以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难题,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道路为出发点,分析河南省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发展经济学理论,提出发展静脉产业的应然性及一系列实施对策,为中原崛起、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52-55

基于博弈模型的基金“老鼠仓”行为治理

摘要:近年来,我国基金业“老鼠仓”事件频发,导致投资者质疑基金管理人能否恪尽职守,履行其信赖义务。文章基于委托理论,构建基金公司与基金经理之间博弈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博弈关系,通过求出博弈均衡解揭示基金老鼠仓行为与基金经理受到的处罚力度、基金公司的内部监管力度、监管成本及效用有关,最后分析治理老鼠仓行为的对策。
56-59

通胀预期的理论演变及其政策含义

摘要:信息刚性模型、理性不注意模型和行为经济学理论等三种新的通货膨胀预期理论系建立在批评传统的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理论基础上,预期行为经济学理论可涵盖其他四种模型。新通货膨胀理论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挑战。
60-63
社会科学家杂志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经济转型背景下的我国民营企业品牌战略研究——以广东东莞为例

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以出口加工为主的许多民营企业陷入困境。,实施转型升级,走品牌经营之路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文章以外向型经济典型地区东莞为例,对民营企业转型问题中的品牌战略展开研究,分析了当前东莞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总体情况,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东莞民营企业品牌的发展阶段,剖析了东莞民营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东莞民营企业品牌的战略措施提出了建议。
64-67

注意力转换、媒体宣传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基于人民日报(社论)的分析

摘要: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要国家舆论强有力的引导,转变地方政府过度重视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的倾向。文章引用2003年-2011年人民日报(社论)的报道,从注意力转换视角来分析媒体宣传与公共服务政府建设的关系。在注意力转换方面:公共服务类报道比例超过经济类报道比例;公共服务类报道中,三农、教育、文化较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环境保护较少,需要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公共服务类报道与国家重大时事紧密联系。在注意力固定与持续方面还需要努力。
68-71
社会科学家杂志旅游理论与实践

跨界旅游:文化共生视野下的中国与东南亚

摘要:文章从文化共生的角度探讨中国与东南亚的跨界旅游。首先分析了东南亚复杂多样的文化;其次分析了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文化联系;最后从文化共生的角度研究中国与东南亚的跨界旅游。
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