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杂志社
分享到:

社会科学家杂志

《社会科学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博导新论、哲学与当今世界、经管新视野、旅游时空_旅游理论与实践等。
  • 主管单位: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2-3240
  • 国内刊号:45-1008/C
  • 出版地方:广西
  • 邮发代号:48-48
  • 创刊时间:198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86
  • 综合影响因子:0.45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社会科学家 2010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社会科学家杂志名家访谈

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经济学家王耀中教授访谈

摘要:曹栋、唐鑫(以下简称曹、唐):王教授,您好!您是我国经济学领域的著名专家,但是听说您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是什么机缘促使您投身于经济学的研究呢?您近三十年在经济学教学科研领域的辛勤耕耘,有什么让您最为感触的事情呢?王耀中(以下简称王):我1979年7月从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后,到湖南财经学院担任基础课部的老师。十年浩劫,拉大了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时值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学术研究亟待复兴。当时,经济学的专业人才十分的紧缺。因为我的专业背景,领导让我担任外贸函电和财经专业英语的任课教师。由于缺乏教材,我通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和撰写教案。
3-5
社会科学家杂志博导新论

曹雪芹民族身份辩析

摘要:曹雪芹的祖上曹锡远,早在后金时期就加入了满洲族籍,隶属满洲正白旗。到了曹雪芹这一代,曹家已经在满族中生活了100多年,满族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曹家的方方面面。不论从曹雪芹自身,还是从其著作《红楼梦》中都可以找到与满族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曹雪芹应该是满化了的汉族人,也可以说就是满族人。
6-10
社会科学家杂志博士论坛

墨家学派的“朋友”伦理

摘要: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伦理型的社会。早在先秦时候,古人就注意到了人伦问题的重要性。后来儒家提出了"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的五伦观念,对人伦问题进行了完整的论述。受儒家影响,墨家也形成了自己的伦理观。墨家伦理观有自己的特色,墨家在五伦中首重"朋友"一伦,而"君臣、父子"等则排在"朋友"之后。墨家学派的一些重要理念,如"尚贤"、"兼爱"等为人所熟知,而这些理念背后则由墨家的"朋友"伦理观支撑。这一伦理观还体现在墨家学派团体的组织和政治实践之中。
11-13

媒体自由的伦理学原则解读

摘要:媒体自由是社会进步的证明。媒体自由是一种价值理念,蕴含着伦理责任。媒体的市场化,曲解了自由理念的初衷,媒体有意疏忽或抛弃了内在于自由之中的道德使命和责任。依靠道德力量与行业法规的共同作用,重构媒体自由理念,使自由的媒体勇担社会责任,做真正符合自由理念的事情。
14-17

早期萨特否定的主体间性思想——以《禁闭》为例

摘要:对人的生存际遇的关注是萨特从事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前提。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的本真性的存在方式。在早期萨特《存在与虚无》的思想中",注视"是人与人之间的最根本的关系。在"注视"与"被注视"的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不可能是共同主体性的关系,而只能是交互主客体的关系,一种否定的主体间性关系。因为在他人的注视下,我的自为存在的超越性被他人所超越,被对象化为客体,于是,主体性在我身上脱落。为了回避这种被对象化的危险,我要求颠倒凝视关系的方向。因此,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本质就是对立、冲突与危险。这就是他所谓的主体间性的"麦杜莎"情结。萨特在出版了《存在与虚无》之后,紧接着创作的戏剧《禁闭》无疑是他的这一理论的最好注解。
18-21

争夺“人民”及其符号的意识形态价值——关于《人民文学》杂志(1976-1977)的“复刊”和“创刊”之争

摘要:1976年到1977年之间,在《人民文学》这个刊物中有过一场关于"创刊"和"复刊"之间的历史的争夺,虽然时代的巨变注定了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斗争,但通过分析前后不同的叙述发现,历史原来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理所当然,不同时代的叙述所呈现的其实仍旧是同样的叙述模式和策略,区别只在于这种二元对立的双方的位置的改变,而作为"人民文学"中之"人民"的范畴,在这当中其实只是充当了合法性叙述的前提,"人民"这个范畴显示出其有自以来的矛盾的内涵。
22-25

虚构文学的游戏与超游戏性

摘要:文学虚构具有游戏性质,这是文学的诗性本质决定的,因为文学虚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文学虚构的游戏性既体现在作者和读者的陶醉中,还表现在文本游戏中。游戏性其实就是娱乐性,强调了"非现实的虚拟性"。然而,文学虚构不仅具有游戏性,而且还具有超游戏性,因为它能突现人类精神,要追寻人生的意义。
26-28

图像的霸权与阐释的拯救

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及视觉文化的背景下,文学消费进入一个新的个人阅读的时代即"读图时代",媒体演变成整个社会,整个社会被图像所反映,图像在文学消费领域确立了霸权,对文学消费产生了市场化、直观化、欲望化、去内容化和去想像化、个人阅读经验单一化的影响,一度使图像不需要阐释乃至反对阐释的思想甚嚣尘上,但图像具有很大的意识形态欺骗性,只有阐释才能使我们真正理解和把握图像。离开阐释的拯救,图像不能保证文学的纯洁、高雅与神圣。
29-32
社会科学家杂志历史纵横

唐末长安民俗生活论——从《北里志》看

摘要:《北里志》是一部描写唐代乾符年间长安士子狭邪生活的实录式笔记小说,书中包含了很多晚唐长安民俗事项的记录,如科举宴会、席纠、国忌行香、保唐寺讲习、祓禊、踏青、斗鸡、斗草、打马球、挽歌等。对其进行研究,对我们了解和认识唐代民俗以及理解现在我们身边的民俗现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33-36

乾嘉考据学源起之新探

摘要:关于乾嘉考据学术之根源,争论颇多,梁启超等将开创之功归于清初顾亭林等大师,钱穆等则将之追溯到明代中晚期。对于钱穆等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明代考据仅限于个人的雅好,远没有成为一种学术的代称。但实际在明代中后期,汉学运动已经风起云涌,在经史子集等方面皆已发乾嘉学术之先声,此时的诗歌注释也在注释方法、注释内容及注释思想等几方面充分体现出清代考据学的特征。
37-40

从个体主体维度透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机制

摘要:个体主体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关键要素,它通过调节利益结构、发挥主体性、梳理价值关系以及优化价值生态等方式,形成其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作用的四维表征,即通过相应的创生机制、实践机制、互动机制和演进机制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发展。
41-44

政府自利性与合法性危机——一种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

摘要:自利性是政府的重要属性,是与政府公共性相对应的一种不占主导地位的政府属性,主要表现为政府以潜在的或显在的方式去追求政府自身利益。政府合法性主要指政府系统的组织结构、制度安排、政府系统输出的公共政策以及政府价值是否得到社会成员自愿忠诚和支持的问题。文章在对政府自利性以及政府合法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探析了政府自利性与合法性危机两者的关系问题。合理的政府自利是政府行为的重要驱动力,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不断满足人民合理的利益需求,提升政府的合法性;过度扩张的政府自利性将导致政府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不断受到侵蚀,降低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意识,从而导致政府合法性危机。
45-48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现农民工就业?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民工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农民工就业趋势预测;并在总结国外农村劳动力就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农民工就业的建议措施。
49-52
社会科学家杂志经济新视野

企业间异质性对企业网络的影响及其政策启示

摘要:对企业网络的解释必须同时考虑收益和成本的影响。从资源和能力出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是企业参与网络合作的根本动因。论文构造了一个同时反映内外部资源与合作成本的长期利润函数,分析了企业参与网络合作的激励以及企业间合作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网络成员之间存在一个均衡合作水平,且企业间异质性越显著,均衡合作水平越高。而在每一种合作水平上,通过恰当的治理机制,可使交易成本最低。其政策含义是:促进企业网络的发展不仅要降低交易成本,更要增强企业间异质性。
53-56

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摘要:根据1985-2007年数据,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收敛状况和影响服务业收敛的因素。结果表明:1985-2007年间不同地区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低于西部地区,且出现恶化现象;全国各个地区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差距不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而且会向自身的稳态收敛;对外开放、人力资本和市场化进程促进了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收敛,然而政府影响力却对服务业技术效率有逆向作用。
57-60

“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剖析与制度应对

摘要: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日趋凸显,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目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社会利益关系,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关系着每个公民的生存发展和人道尊严,关乎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大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关注和思考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研究应对问题的制度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主要表现的分析,进而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制度安排。
61-64
社会科学家杂志法学与法制建设

住宅商用问题的法律分析

摘要:文章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和第11条的具体规定,从业主和行政机关的角度分析了如何理解和适用《物权法》第77条中有关住宅商用的规定。
65-68

刑事和解的困境与超越——以“花钱买刑”为视角

摘要:刑事和解面临的困境之一即为花钱买刑。产生此困境的原因主要有法学界对刑事和解本身的含义理解不一;刑事和解方式单一,贫富差距较大;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缺位;刑事和解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应深入研究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正当性的理论基础,构建多元化的和解方式,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为刑事和解确立明确的法律依据。
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