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山花杂志 北大期刊

Mountain Flowers

山花是贵州省文联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文联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山花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小说驿、文本内外、散文随笔、诗人自选、大视野、乡音、视觉人文

山花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花杂志小说苑
还乡记4-22

摘要:当火车站上的一名年轻工作人员将军人送过来时,赵区长正在同自己的一名手下发火。他的那位手下毛手毛脚,将急需调配的一批物资给弄错了。赵区长穿一件褪了色的土黄色军装,这件军装是当年在他的帮助下,逃离敌占区的一位部队首长送他的。肩头处布制疏松,已鞦了一道口子。更为可笑的是,天气这么炎热,他的腰间竟扎了一根皮带。上衣扣子全部敞开,那皮带扎得松松垮垮,几乎吊在胯下。加之睡眠不足,眼里布满血丝。一脸络腮胡子和头发一样,乱糟糟支棱着,使他发起火来看上去显得更为可怕。

道路像舞台一样疆域无边(创作谈)23-24

摘要:对某种叙述形式的迷恋,应是和"癖好"一样,会持续不断地发酵、排解,方能消除心头那种意犹未尽之感。童年视角已成为我"写字"的一种"诟病",让人有了急于想摆脱他的愿望。而《还乡记》这篇小说,应算作发生在"路上"的一类故事。此类小说,我已写过两三篇,比如《夜行》,比如《死亡信使》。所幸数量不多,还需持续不断地尝试下去,哪怕会成为另外一种"诟病",也在所不惜。

单程票25-43

摘要:白漠决定去猫场一趟,那是他当年插队的地方。因为人事处新来的小张告诉他,由于工作疏忽遗失了他档案中有关知青的一应材料,工龄只能从上班那天算起,除非他近期去猫场镇开来证明。妻决定和他一起去,才不想留下享受他特制的一大锅板栗炖肉,他不在家她吃着不香,儿子结婚搬出去后她也想出去走走,她还从未离开过覃城半步哩。

与过去握手(创作谈)44-45

摘要:因为单位人事部工作疏忽,遗失了我当知青的所有材料,我只得前往当年插队的乡镇去开证明,这一去就有了《单程票》的构想。说实话,自离开旧地,我再没回去过,我不喜欢那个地方,在那里呆的时间并不多,在我近三年的知青生活中,大多时间是在路上,因为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在生产队好好劳动,而拿不到工分便分不到粮食,我又没脸回家,这就导致我只得四处游走。

惊梦46-51

摘要:王查理的朋友里面,喜欢坐飞机的几乎没有,王查理对飞机的态度是能不坐就不坐,如果有高铁的话。从北京到海口这一趟航班,王查理自己也不知道曾经飞过有多少次,几乎每次都是陪着母亲。王查理的女儿是母亲一手拉大的,后来女儿大学毕业就留在海口做电视编辑,所以,王查理总是陪着母亲飞到海口去看她的孙女。最糟糕的是,从北京飞海口的飞机总是晚点或延误,王查理也说不清在这个机场误过多少次飞机了,每次王查理都在心里默默说,“这次可不要误机,这次可不要误机,”虽然误机的好处是可以吃到那种质量比较好的免费盒饭,但谁又会为了吃一个盒饭而在机场待上七八个小时或更长?

走阴52-59

摘要:老屋大门的门框有两米来高,我站在门槛上,伸手便可摸到门楣。门前光线暗淡,挂着蛛网,飞着蜻蜓,时而也有少许的野蜂在墙壁上筑巢,嗡嗡地低吟。大门老旧了,头上盖着的瓦越发黑了,松木的门板和门墩、门槛都成了棕黑的颜色。两旁的土坯墙也斑斑驳驳。门头上的瓦沟里长了一些石帘花。每到有人开门,"吱呀"声庸懒沉重。门里的巷道只有二三米宽,比较深,都铺了瓦砖。开门声在深深的巷子里缓慢地流淌。

邂逅60-71

摘要:一只有在雨天,这座南方城市,才会让人感觉出冬天的清冷。潮湿的街道,潮湿街道上的开紫花的树木。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紫花,从树上坠下来,满街都是。那会儿,雨突然就停了。雨一停,阳光就出来了。那是下午近黄昏之时的阳光,既柔和又刺目。冬天的文林街道路正在施工,两边车道堵得水泄不通。Z带着儿子坐在公交车上,她心烦意乱。

山花杂志开端季
引力72-80

摘要:1男人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那只猫的。那天下午下班之后,男人像平时一样背着工具包,拿着一瓶冰冻可乐大踏步走过民福街。拐进街角之前,男人还是在细叶榕旁边的公厕里方便了一下。其实并无尿意,只是有一次负责公厕卫生的大爷把水管滋到男人的裤脚后,男人就养成了这个习惯。若是正好碰上大爷,男人还会索性掏出白沙烟,兴兴然地点着,说一句,"操,白沙烟就是够味儿,厕所难道禁得了烟”,男人自己都不知道是在跟哪个过不去。

山花杂志散文随笔
谁提英雄泪81-99

摘要:一当一个身影穿越翻卷的狼烟和黑暗中的烽火闯入我的视线,我感到笔下的文字骤然复活。那是一个死了千百年的人,多少年了,他依然活着,依然让你感觉到一个生命胸膛里的热量、血脉偾张的悲愤与激情,那一身血性随时都将喷薄而出,却又长久地压抑着。透过一个古人的名字,大致可以猜测到他的身世、志向和命运。辛弃疾,原字坦夫,号稼轩,齐之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英格丽德遇见安娜希特的一天100-110

摘要:夜晚的降落在这里静谧如尚未解冻的河流。黑森林腹地,金希齐河谷。手机地图上闪烁的蓝点提醒着,这里已相当靠近瑞士,所以你可以想象一切积雪与深谷。有一个关于夜晚的古老故事,主角是一朵花。应该说,有三个女人都变成了花,长在田里。其中只有一个敢在夜里回家。要破除被变成花的魔咒,需有人在白天的田野中认出她,摘下她。

山花杂志诗人自选
怀念一匹羞涩的狼(外五首)111-114

摘要:怀念一匹羞涩的狼——悼卧夫一年中要见到几次这匹羞涩的狼。魁梧,周正,毛发茂盛来自北方,但不凶狂,他嗥叫的方式是沉默,带着温柔的微笑,略嫌局促的表情在京城的水泥森林中穿行,步履匆匆有时开着四轮的机器,肩上挂着尼康牌相机俨然二流小报的记者,兼有不人流的收藏癖他咔嚓咔嚓照着,让我注意到他十分敬业的姿势。

雕刻时光(组诗)115-117

摘要:雕刻时光当黑白的光影打在脸上他被一束光雕刻,完成了自己的宿命他交出染色体的纹理与姓氏交出了生辰八字。一张脸被刻成废墟时光只剩下遗址,只有一具躯壳从风中穿过.与此同时他也变成了雕刻家高耸的阳具才华横溢,伸向黑夜的私处他被时光挽留,他也雕刻了时光就像一位早逝的天才在午夜重新复活每一刻痕都是绝笔,每道幽光都是千古绝唱。

拟蜣螂,卑微之书(八首)118-121

摘要:是卑微之物给了这个世界可以触摸的甜让我相信造物小小的善意。屎壳螂 徒劳中,它们这样的生机勃勃让我不忍心一脚踏下像是一个梦的破碎:但我们有过那么多的梦吗?干涸的沙地上甚至都没有一朵乌云像是我们枯萎的颜色,我们焦虑但并不说出的脸庞我们内心的风景,在没有风景的地方它活跃、燃烧,成为一种象征这样的甲虫,它的冷漠是对这辽阔的反动它被囚禁于这样的广袤:它有力的腿,它乌黑的甲壳像星星点缀于这漫无生机的舞台一个平庸的年代,连恶也成为虚荣。它们这时间之沙的骑士生命像沙一样流走像是徒劳,像是上帝之手的精妙带着对大地的羞怯,它们一代代繁衍,但从不命名因为它们自己就是一个地球。

山花杂志大视野
萤火时代的暗影或新鲜的碎片——近年诗歌观察笔记或反省书122-130

摘要:有研究者认为在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期和巨变期,诗歌仍然处于并不乐观甚至被诅咒的“乌鸦时代”(汪剑钊),甚至韩东认为1980年代以来的三十年诗歌景观整体扭曲,只与西方有关的写作观念发生联系。有论者认为当下诗歌受到传媒、技术、资本和市场的影响太大了从而丧失了知识分子立场和批判意识以及先锋精神,如欧阳江河认为当下的“很多泡沫的东西、灰尘的东西,浮在精神的表面、浮在记忆的表面,所以我们的诗歌会是软绵绵的,会是带有消费性质,会是有点颓废,会是有优美,很伤感很自恋很自我的一种崇高,很可能是一种幻觉。”

“90后”的文化想象:新空间和新境遇131-135

摘要:最近,随着"洪荒之力"的流行和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上的独特的表现,中国的"90后"的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关注。傅园慧突然成了中国社会的焦点,一个"90后"的坦然、俏皮、幽默的个性被大家所接受和赞赏。这当然不是横空出世,也不是运动队的生活能够让她如此,而是中国的大众文化现在活跃和有生命力的表现。现在她说了变成今天最流行词汇的"洪荒之力",就是来自网络IP改编的电视剧《花千骨》。

轻盈与沉重——论“90后”文学的可能及限制135-138

摘要:虽然同为青春写作,"90后"作家与"80后"明显不同。如果说"80后"青春文学的模式,可以概括为叛逆形象、成长主题、创伤书写、文学救赎、虚化历史和崇尚时尚等几个主要方面的话,"90后"青春文学则具有更多可能和敞开性,显然要难以概括得多。现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至2014年出版的"90后零姿态"系列为例,尝试对其进行分析。这一套丛书的作者可能不一定最具代表性,但他们的作品极有征候,已然显示出同"80后"写作截然不同的风格及其各种可能来。

渐行渐“暖”的青春——“90后”文学的新转向139-142

摘要:与青春书写在"80后"文学中的地位类似,青春文学也堪称"90后"文学的清道夫。"90后"文学的滥觞、奔流皆有赖于此。如果说当下的青春文学已是新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增量,那么"90后"青春文学及其创作群体则是当下青春文学势力中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不独如此,除了其作品与作者的活跃度并不输于其他文学群体之外,"90后"青春文学在创作题材、作者气质、受众特点、影响范围等方面处处都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正是其对当下中国文坛的新贡献。

“90后”的新媒体文学生活142-145

摘要:生物学意义上的"90后"自然是指公历1990年1月1日0:00至1999年12月31日24:00期间出生的人。在这一向度上,"90后"早已长成。那么社会学意义上的"90后"呢?他们的精神气质如何?其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又如何?说实话我可能不太懂,我仅仅算是出生在1989年年末的一名"90后",这种划分略显文艺。说得更文艺一点,"90后"应该属于风象星座,水瓶、双子、天秤,乱中有序,反应迅速,无法预测,他们的完美分裂在于:坐拥新经济成长成果的“90后”,即便与身俱来刻有时代的物质印痕,却相较于“80后”获得了更多的余裕去谈情怀和理想,在有形的实体存在和无形的思想概念的双向收编中彰显自己独特的复杂性、丰富性与矛盾性,毫不掩饰,也再没有必要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