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山花杂志 北大期刊

Mountain Flowers

山花是贵州省文联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文联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山花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小说驿、文本内外、散文随笔、诗人自选、大视野、乡音、视觉人文

山花 2016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花杂志小说苑
斑马4-28

摘要:刘安 太阳狠辣,瘦高个小子跨进门槛(还别说,他长得有点像临阵脱逃的跨栏王刘翔),两手插在裤兜里。石磨蓝牛仔裤,膝盖洗得发白。他一进来,店就暗了。我眯眼望他,问他要点哪样。他说,你咋不救我爹?你说哪样?我说。你是刘安?他说。我避开他旗杆一样挡住太阳的影子,往旁边挪动。

灾难之下,岂有“完人”(创作谈)29-30

摘要:疾风知劲草。考验一个人能耐的不是你在聚光灯下站多久,而是大风大浪来了你能不能挺住。当然,小说家的本事绝非传达非黑即白的道德观,它关注的,或借机关注的,恰恰是“大事件”背后复杂多变、诡谲难测的人心。换言之,小说家之要务,不过是探测事件背面(或根本没有事件,仅仅只是生活的背面)那片幽暗的人性腹地,发现难以言说的、深藏于心的种种无奈、乏力、疼痛和尴尬。

不折不扣之阿瓦山歌·野青31-42

摘要:A面 我小的时候,常听一首歌:村村寨寨,嘿!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二十多年前,我来到这里。从单甲乡出发,翻了两座大山,进入了原始森林。浓荫蔽日,青竹披藓,绿纱树挂。过江龙,翠蔓青藤钻来绕去,一条路径,被布置得就跟凯旋门一样。

不过如此43-63

摘要:1 叫她芳芳吧。她是独生女,母亲把房子留给了她,还有点钱,她心里明白,如果有兄弟姐妹,房子和钱轮不到她,从小到大,她没做父母期望的样子,母亲只生了她一个,她松了一口气。若是母亲早走两年就好了——这想法当然忤逆——她就不会跟王又良纠缠了这些时候,还不是因为他那套既没贷款也无债务的大房子,她倒不是期望能分个一屋半间,只想有个住处,倾向于依赖性,这是母亲恨她的地方,恨铁不成钢,很多时候她都这样想,我不必要做那个钢。

有关储藏室及其它64-71

摘要:也小林最近有点烦恼事。她的房东不肯腾空储藏室。也小林每天进出卧室都经过那道紧闭的门。有几次她明知徒劳地使劲去推门,又把那柄哑光把手摇晃得噶叽噶叽、。王骁伽不以为然,“整栋房子是你的了,关了一扇门有什么要紧。”也小林知道这句话没什么错,但她始终觉得有问题。房东也是这么答复她的,希望她能理解他们保留了一个储藏室。

山花杂志开端季
午夜的安东尼72-81

摘要:一 最近三年,牛山恋爱,买房,结婚,在老家摆下盛大的流水席,在市里换了房子准备要孩子,对岳父岳母说了无数激昂慷慨乃至自我感动的话,似乎未来通过言说就一片光明,和老婆一家的亲戚们也逐步熟悉起来。可突然间牛山又对老婆及其家庭忍无可忍,一张嘴就导致吵架,凡事都以打闹收场,老婆的父母也加入战团,牛山以一敌三继续吵闹,视之为一种抗争,最后只得离婚。

山花杂志散文随笔
光芒只照亮他的鼻尖82-92

摘要:星期一,我会去看伦勃朗。荷兰国立美术馆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全年365天向公众开放、并免费公开高清数字图像的国家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于1885年落成,2013年经过十年整修再次开放,展现从黄金年代到现代800多年的荷兰历史,从中世纪到蒙德里安,从代尔夫特蓝瓷到日本和服,从1918年的FK23 Bantam飞机到12世纪的观音木雕,最古老的藏品是五世纪的一块古玉。

乡村小学93-97

摘要:1 写一写那所树林中的小学校。这已经是想了很久,也说了很久的事儿了。这所学校,现在的样子和二十多年前一样,还是在村西二里外的树林里,十几间老旧的房屋。那些树木,粗壮的已经被砍倒,或者自己干枯了,学校的屋子、墙,也经过了几次翻修,但看上去仍然那么破败。

山花杂志诗与思
东君的诗(十三首)98-102

摘要:听德沃夏克 这是夏日午后与 虚无的一次邂逅 音乐不死心不死 死的是昨日之日 是镰刀般的风声 收割的那片记忆

形式之内,形式之外103-109

摘要:千百年来,中国诗一直注重合辙押韵。读古人的诗,总感觉,他们就缩头缩脚地坐在一个局促的纸房子里,为了求得纸房子的完好,他们始终不敢站起来;有人这么一坐就渐渐把自己给坐死了,也有人深得伸缩之道,囿于纸房子而犹能转圜自如;于是乎,人人都觉得这样子也不错,也就没有一颗脑袋穿过纸糊的天花板了。

山花杂志诗人自选
一样的月光(外八首)110-115

摘要:一样的月光 一样的月光照在红色的汽车上 是红色的 照在蓝色的汽车上 是蓝色的 照在白色的汽车上 是白色的

神在细小的事物中(外一首)116-118

摘要:神在细小的事物中 1 那穿着白色浴袍的女人 拂晓时躺在一簇激情的蕊上 花园里有玫瑰花瓣凋零 风把它紧紧地贴在象牙白的墙上

山花杂志大视野
“文学类型与类型文学”笔谈(一)——类型小说的当下性119-121

摘要:近十数年来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繁荣而来的,是中国文坛格局的重组和巨变。网络媒介的书写传播方式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类型的划分日益失效,而所谓的文学上的雅俗对立模式也越来越难以有效阐释日益复杂的文学现实。某种程度上,文学真正迎来了“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这从大众参与的深度,及其阅读和传播的广度来看,似乎都是如此。“类型文学”在今天的极盛即是其鲜明表征和不争的事实。

从文学类型到“类型文学”122-125

摘要:一 虽然说文学的类型化和模式化倾向渊源有自,但“类型文学”创作的繁荣及其范畴的提出却是新世纪前后才有的现象。表面看来,“文学类型”与“类型文学”之间似乎只是词项组合和前后侧重的不同,但如用阿尔都塞的观点视之,“类型文学”作为新的概念的出现反映的却是一种可以称之为“问题域”的变化,旧有的概念,诸如通俗文学、亚文学等等,显然已经不足以有效概括当前文学创作的种种新变。

类型文学批评:错位与对策125-129

摘要:批评和创作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错位关系,尽管我们常说,文学创作是自由的,文学批评是独立的,我们也经常听到批评家和作家互相鄙夷的激愤之语,但是一般说来,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都还是将对方作为重要的潜在读者的。

网络文学时代的类型文学129-132

摘要:以这样一个题目谈论类型文学,确实要先说说我在谈论什么。有两个意思大约不错:一是说互联网时代的类型文学。二是说网络文学和类型文学的交叉与区别。在关于互联网和写作的关系上,我过去也同大多数学者一样,强调媒介革命和媒介转型的意义,因为这样一种覆盖性的技术、载体、平台的出现,任何作品和产品都将面临(获得)一次生产、传播和销售方式的重组,有些内容从下游跻身上游了。

诗学随笔(二则)133-137

摘要:陈实的悄然逝世与彭燕郊的文化落寞 先说女翻译家陈实。2013年7月9日晚,彭燕郊先生的遗孀张兰欣老师在电话中告诉我,翻译家陈实先生已于月初逝世。陈实生于1921年,如今已是92岁高龄(1921—2013.7.1),辞世自然也不能说是意外,但在度娘里居然几乎搜不到陈实逝世的相关信息,豆瓣里边也没有,这多少令我感到有些意外。

山花杂志视觉人文
不羁的乡村画家139-140

摘要:70后熊庆华,生于湖北仙桃市通海口镇永长河村,异想天开地想当一名画家。天才和疯子,都是痴迷者。熊庆华痴迷画画。16岁辍学后,除开农忙时节,他都宅在二楼的杂物问读书绘画。成家后,生计愈艰。农民,渔夫,打工者,送奶工……每个身份都是寒酸的生活,唯有绘画,是生活之上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