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山花杂志 北大期刊

Mountain Flowers

山花是贵州省文联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文联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山花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小说驿、文本内外、散文随笔、诗人自选、大视野、乡音、视觉人文

山花 201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花杂志小说苑
小太君4-13

摘要:节日,最好的要数端午了。这一天,菖蒲和艾草一起散发出香气,很好闻。上自皇宫,下至平民,每家每户都竞相插着许多菖蒲和艾草。这番新奇有趣的情景,在其他节日又怎能看到呢?傍晚,杜鹃啼叫,更是风情十足。——(日)清少纳言《枕草子》那不过是昭和年间的旧事了。世上的事谁都说不准,昭和十九年端午,少年兵黑木星羽在中国鲁地的济南,遇到了中国女孩金娣,而金娣就这样记了他一辈子。

黑的不是夜14-24

摘要:一拿到黄大军送来的手枪时,栓柱离报名上学只差几天光景了。谁若问黄大军这辈子到底做了多少把木头枪,恐怕多得连他自己也记不得了。这种东西我们村像建军、麻脸、猴子都曾有过,年岁稍小一些的国庆、小嘎、虎头、甚至于小油瓶子也都有的……当然,我也有一把,而且,我的这把枪是松木料的,表面又光又滑,没有一颗节苞,更没有细小的裂缝,面上还有山水样的一圈一圈斑纹,拿在手上能闻到一股脆生生的松香味呢。

小白情史25-36

摘要:两年多前,我和几个朋友开了个店。原谅我用"个店"这么抽象的词,我实在说不清楚该怎么概括这个店。具体来说是这样,我们原先的想法是做一个小店:有咖啡,有果汁,有房间,我们还请了一个厨师做饭,酒是必不可少的。店是一栋独立的别墅,有漂亮的院子。我们在院子里种满了花,还种了满墙的爬山虎。现在,整面墙都是绿的了,两年前可不是这样。爬山虎刚种下去那会儿,只有几条稀疏的藤蔓,搭在细竹子上,像是瓜蔓,我们看着有些着急,

卖狗肉的宠物店37-45

摘要:以下内容均截取自微信朋友圈,略去图片和分享链接,仅保留文字部分蟹蟹妮无比震惊,令人发指,五道口又出大事了!今天一早,我带着小皮诺参加一家名叫萌哒哒宠物店的开业典礼,去的时候满心欢喜,一来是冲着广告上说的豪华大礼包,二来也想让小皮诺瞧瞧热闹。万万没料到,到头来礼包没拿着,心却给伤透了!大概因为礼包有限先到先得,我和小皮诺到那儿时,店门外已经排上了二三十位养狗人士。大家一边看着狗狗们互相嬉戏打闹,一边交流着养狗心得。

像峭壁露出的马脚46-55

摘要:我第一次见到韩若丹的时候,就情不自禁爱上了她的两条大长腿。那是在新生入学的典礼仪式上,电影学院高级编剧班的领导在台上讲话,讲了什么我都忘了,因为当时我看见韩若丹的两条长腿在桌子下面白花花地晃来晃去,我的脑子里骤然生出一个念头,我要是哪天把韩若丹摁倒吃喝了,她的两条大长腿该往哪儿搁呢。就是,她的两条大长腿该往哪儿搁,这个问题折磨了我十五分钟,像放地下小电影一样,

山花杂志开端季
伪装56-61

摘要:柳兆武的一生用过七个名字,就像活了七辈子。愚人节那天,烟云酒馆照例举行一年一次的旧书派对,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的男孩凭一本马尔科姆·考利的《流放者归来》混了进去,他既没有向酒保讨酒喝,也没有参与任何的讨论,他蹲在角落,像一顶雨后的蘑菇。傍晚,一个邋遢的长毛走进来,一些女青年认出了他,人们围拢到一堆,他站到桌子上,手里拿的是阿尔贝·加缪的《西绪弗斯神话》和《反抗者》,他开始演说,诗人们正在遭遇不幸,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容忍真实,

静默如山62-70

摘要:那时太阳离地平线还有四指高。他们爬上一处碎石坡,在寒气袭人的巨石林里喘口气。吴越攀上黑石顶,军绿帽的圆边在他眼睑下烙了一块暗影。他的下巴翘起网眼状的干皮,猩红泛白,用力一搓能抹下一整卷。他抹掉额头上的两道盐白,遮住光,将指南针掖进怀里,指针在注满水的表盘里颤巍巍地站住脚。指向与正南方夹出三十五度角,读大学二年级时,他经常在解析几何题里算出这个度数。他想不起那一串精巧的分式,只记得那些英文字母像筒子楼里的居民一样,拥挤地分住在楼上楼下。

山花杂志散文随笔
不眨眼的旁观者71-77

摘要:夜已经很深了。相邻的那栋楼,居然连一丝灯光都没有,人们都早早地睡下了。也对,这毕竟是冬天,天寒地冻的时节,大抵除了我,没几个人会整夜整夜不睡。空气里有冰寒的味道,偶尔漫过几丝潮湿,膝盖于是咯咯作响,似乎在宣告着什么。或许又是一场无声落下的雪。我于是突然迸发一个念头,想要穿起大衣开车去海边,看看结冰的大海于黎明前落雪时的样子,是不是有泛着银色光芒的线条,又或者是蓝到极致如同墨色的绸缎,而洁白的雪,无声无息落在其上,

去梅雨潭78-84

摘要:1戴一副圆框玳瑁眼镜。眼镜后面,是读书人惯有的平静而笃定的眼神。头发三七分,一丝不乱,这是否意味着,他注重仪表,并且极其严谨?他的五官称得上英俊:眉浓,鼻高,唇厚,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然而他总是抿着嘴,一副不苟言笑、守口如瓶的样子。人群中的他,会不会有点拘谨,有点笨拙?然而他并没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意思。只要靠近他,你就能感觉到他的温度。总的来说,他应该是个表面看起来低温但内心温热的人。——这是现代文学史。

二十年的邂逅85-94

摘要:松户在哪儿?简单来讲,它与东京隔江相望,属千叶县管辖。古时候,松户是下总国与武藏野联系的要冲,也是水户街道进出江户路上重要的宿场。从东京市区搭乘JR要先后跨过隅田川、荒川、江户川三条大河,记得爸爸说过,九十年代时每天从东京坐上常磐线,就是这么一条条河地数着,一点点计算着到松户家的时间。九二年,我在松户有过一年的小学经历。

山花杂志诗人自选
我在大雨之前出走(组诗)95-99

摘要:我在大雨之前出走 听说雨季要来 你开始积攒云层和山风 我还有一些没用完的焦躁

我只和自己形影不离(组诗)100-102

摘要:冬将至 冬天已临对岸,鸟儿一只接一只飞走了 江上渔火 不知何时已悄然熄灭,像

山花杂志大视野
“青春文学写作及研究的困局与新变”笔谈——“80 后” “新 80 后” “90 后”103-106

摘要:最近,关于"80后"文学的议题已经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其实是这个词出现已经十余年后的重要的调整,其实也是中国文学本身的重要的调整。这些状况其实标志着这个概念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换。这些转换的意义需要我们深入地认知和了解。众所周知,在二十一世纪初,"80后"作家是依赖"新概念"作文进入文坛的,

青春文学与“80后”写作106-109

摘要:一曾经,青春书写被视为"80后"写作的代名词,"80后"写作几可以等同于青春文学。事实上,在"80后"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时候,确乎是以有关青春的叙事标榜自身,诸如成长之痛、青春的感伤、反抗与叛逆、校园题材,等等,也一度成为80后写作的鲜明风格。在这当中,"80后"之所以同青春文学"耦合"起来,媒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春文学研究的困局与生机109-112

摘要:一我想从《思想史的写法》——这是葛兆光先生两卷本《中国思想史》的导论——开始谈起。这样一篇关于思想史写作的方法论长文,对于我们的议题有何启迪?葛先生的文章最有价值的地方,是他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大意是:我们以前的思想史,基本上就是一部"精英思想史",叙述、罗列的是少数思想天才的成果。

后青春时代的“青春文学”113-116

摘要: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青春文学"已经为自己型塑了一个毁誉参半的形象,伴随着这个概念共生的"80后"(80后作家与青春文学作家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但并非重合)已经群体性地从年龄到写作态势都已经越过了最初"青春文学"的设定。是时候对它的前世今生进行一番梳理,并瞻望它的未来了。"青春"和"青年"是两个概念,每一代人或者说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青春,

耀眼夺目的词语游戏——“80后”文学的夸张修辞116-119

摘要:"80后"作家有过度形容词使用嗜好。形容词有助于帮他们表达感受的丰富性,也更容易使得句子出彩,能吸引现实生活平淡的读者,更会被当作例句进行表扬和模仿。他们在作品里对形容词的偏好分为两种:一是在一个事物前,加上数个形容词来修饰,有堆砌的嫌疑。二是在每个事物前都要加上形容词,看似是对每件事物都敏感,实质则是缺乏着力点,把事物铺陈开来。

当“反思”退场——对当代“青春文学”及其批评场域的分析119-123

摘要:青春是一种生命的冲动,正如《青春之歌》的青春是一个时代的热血,《青春万岁》的青春是一个时代的希望,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则是需要承认的我们这个时代——关于青春情绪的曲折表征。面对青春文学,传统文学批评往往将其指认为某种伴随商业大潮而兴起的大众文化,其背后由资本逻辑左右,将年青的一代在不谙世事之时引向拜金主义和犬儒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