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杂志社
分享到:

山花杂志

《山花》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小说苑、文本内外、开端季、散文随笔、诗人自选、批评立场、视觉人文等。
  • 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
  • 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
  • 国际刊号:0559-7218
  • 国内刊号:52-1008/I
  • 出版地方:贵州
  • 邮发代号:66-1
  • 创刊时间:195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山花 2015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花杂志文本内外

二泉不映月(外七篇)

摘要:本期“文本内外”栏目集束式推出三位作家的超短篇小说,以期增进对“超短篇”这种文体的了解,呈现这种文体的魅力。这种文体的写作似乎是对“短篇小说”模式的突破,但也不可否认是某种小说传统的变化延续;这也是对小说形式自由度的扩展,文本小于“短篇小说”的篇幅.可长可短,表达不拘一格而又审慎节制,整体上显得“言简意赅”,富于隐喻,其留白处,即是想象纵横的疆域。
4-13

写作是一种禅修

摘要:文学性决定作品的品质行超:短篇小说是一个很难把握的文体,我听过不少写作者讨论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到底那个更难写的话题,您觉得呢?蒋一谈:比较一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的写作难易度会比较简单,这就好比两个人比赛跑步,一个跑一百米一个跑马拉松,完成马拉松的选手的确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体力,所以一部长篇小说的写作难度显然大于一篇短篇小说的写作难度。
14-20

我们都爱短故事

摘要:花裙子惠美很爱美,可是买不到花布啊,惠美就买了很多花手绢,用那些花手绢给自己缝了一条花裙子。惠美真美啊,惠美的爱人说。惠美笑了,惠美很爱自己的花裙子,惠美也很爱自己的中国爱人。然后有一天,惠美全家要回日本。留下来。惠美的爱人说,我们结婚。一起走。惠美说,去日本。不。
21-29

平野——“看世界”系列

摘要:午后四点半。手机只剩一格电了。他推着单车,淡蓝色的,不少地方的油漆剥落了。那是她大学前用的了,稍稍一动,便嘎吱嘎吱响。他两脚跨在横梁两边,等她坐到后座上,他用力蹬脚踏,车扭扭歪歪地往前走。不多久,城市就在他们身后了。这是座三线小城市,紧挨着农村。这时节,柏油路中央铺着玉米粒,黄澄澄的。有老人在边上走来走去,并不看他们。他慢悠悠地蹬着单车,不时看老人们一眼,他们脸上的皱纹那么多。他有一瞬间想到奶奶。奶奶九十多岁了,奶奶坐在石阶边,一粒一粒地掰着玉米。
30-33
山花杂志小说苑

心霾

摘要:每当雾霾覆盖城市的时候,汪峰的心情就坏透了。雾霾严重的时候,整个天空都是阴郁暗黑色的,压抑,沉重,每一次呼吸都感到很呛人,空气里似乎有煤尘、汽车尾气和细小颗粒物综合的气味。科学家说,雾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煤和石油燃烧,以及尘土和人类活动加剧造成的后果。微信上,有人传过PM2.5的彩色照片,在高倍显微镜下却是瑰丽和华美的,看上去像是某种奇怪的小生物,是活的,带有威胁和诱惑。就是这东西,现在正被都市人吸入鼻腔和肺部。
34-46

焚画记

摘要:这四十多个秋天来,无箫大师第一次瞧走眼了人。让他走眼的人叫蒋先生,长脸,左右颊肉不厚,颧骨偏高,长无箫大师几公分,又比汪先生矮半个脑袋。他不多话,也不见笑,在半隐斋他的表情肌就没吱生过动静。汪先生将蒋先生介绍给无箫大师,我朋友,就三个字,再不多半个字。无箫大师弓了腰,脸漾上了笑。汪先生又将无箫大师介绍给蒋先生,无箫大师,犬女的先生。
47-55

老许和小许

摘要:小许一进门,在鞋架上发现一双女鞋,黑色,浅口,鞋跟又细又高,那么高的跟儿看着眼晕。他爸老许又领女人了。小许换了拖鞋进自己屋,打开电风扇,风冲着墙吹。又坐到床上开电视机,看世界杯赛事重播。他和老许房里都有电视,平时就各看各的,他屋里的是近年买的进口液晶电视,老许看的是老旧电视。客厅是他们父子用来当饭厅的。德国和巴西酣战半程,小许饿了,去厨房找吃的。
56-63
山花杂志开端季

金色童年

摘要:姐姐的脖子像咕噜雁一样扯得很长,在向着我发喊。你想长大吗——长咱娘那么大吗——喊声从风里传来。姐姐的声音尖细尖细的,与庄里那些大女子的声音非常接近了。这尖细的喊声从风里传来,像被风添加了什么,听上去木木的,像老斧头剁在湿木头上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钝钝的感觉。想,想——长——大。赛麦努力应着。口刚张开,一股子风猛扫过来,尘土沫子灌了美美一口。
64-76
山花杂志散文随笔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摘要:布尔津河,你为什么要流走呢? 布尔津河像一只长方形的餐桌,碧绿色的台面等待摆上水果和面包的篮子。河水在岸边有一点小小的波纹,好像桌布的皱纹。我坐在山坡上看这只餐桌,它陷在青草里,因此看不见桌子腿。这么长的餐桌,应该安装几百条腿或更多结实的橡木和花楸木腿。小鸟从餐桌上直着飞过去,检查餐桌摆没摆酒杯和筷子。其实不用摆筷子,折一段岸边的红柳就是筷子。现在是五月末,红柳开满密密的小红花,它们的花瓣比蚊子的翅膀还要小。
77-87

最后的庄园

摘要:一文明的诞生,往往与河流有关。大屯彝族土司庄园便与赤水河相联。遥远的汉末,一个叫赤虺的彝族部落,从云南东北赤水河的源头出发,九千强弩手,一路击败当地土僚人,辗转来到今天叙永一带。《水经注》称他们为习部,赤水河那时便叫赤虺河。习部到彝族扯勒世时,统治了赤水河沿岸。扯勒家支的头领们被朝廷封为土司时,已是元明时代。其中有一位敢与皇帝叫板的土司,便是大屯土司庄园主的先祖奢崇明。庄园位于赤水河南岸。
88-97

豹诗典(之三)

摘要:豹子袭击一如热拥 我很难忘记法国艺术大师亨利·卢梭(1844—1910)笔下的妖冶植物、人与动物。他因为曾经供职于巴黎货物入城税征处,被朋友们戏称为“税务员画家”。那是他的晚年时节,他渴望变法,他被虚幻的热带丛林风景罩定,像中了蛊一般不可救药,巴黎的亚尔丹植物园成了他最好的梦幻工厂。这很容易让我联想起斯特林堡在1892年首次提出的“树灵主义”新艺术:“新艺术被你发现了,大自然自己的艺术。自然的洞察力!……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有什么不是经过这种力量批准的。”
98-107
山花杂志诗人自选

青海青(组诗)

摘要:日月山顶 需要一次五十步笑百步,因为日月在上。 需要风马牛相及,以免在这个人世间走失。 是的,需要一次深刻的眩晕,去找见自己。
108-113
山花杂志大视野

文学中的伦理与人性——从对张爱玲、萧红评价引发的思考

摘要:一、伦理与人性:文学的两难 人性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是文学一个永恒的母题。说来也可以理解,文学的起源与宗教本就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学就是源于巫(宗教),是从宗教中分离出来的,因此,文学需要分担宗教一定的职责,也就是说要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早期的文学往往都带有很强的道德劝诫意味,伦理色彩比较强。但是,文学的本质是自律的。它最初之脱离宗教就是源于它独立的个性。它的追求方向是个性和自由,是对生命存在的探究和意义的追问。这一点,与宗教是完全不一样的。
117-123

驳布鲁姆

摘要: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就在几年前,他依然笔耕不辍,活跃于美国批评界,不过他的表现却越来越像赞赏家,而非批评家。这一切其实可以从出版于1994年的《西方正典》(The Western Canon)中看出端倪。这部颇为畅销的批评著作在重树经典意识、抨击“憎恨学派”偏见的同时,也在很多地方表现出了布鲁姆个人的偏见。
124-134
山花杂志视觉人文

那个爱画画的少年

摘要:我与曹琼德相识,是在1970年代的中期。当时在我眼里,他几乎还只是一个少年,之后我便一直叫他小曹。除了少年人常会有的几分腼腆之外,他留给最为突出的印象就是温和。温和总是与不张扬连在一起的,照说不太会显得“突出”,但小曹的温和就是显得“突出”。那是一种从里到外透出来的温和,只要他人在那里,你就不会感觉不到。有朋友向我介绍说,小曹爱画画,人虽年轻却已画得相当出色。我倒不觉惊奇。当其时,文化被大革命了,文苑寂寞,艺林萧索。
136-138

曹琼德作品的三个链接

摘要:Ⅰ.地域与时间地域并非只是空间概念。我们环顾四周,仰望星空,以为这就是围绕我们的现实环境。其实不然,就像星光乃是多少万年前发出到现在才为我们所见一样,空间印象的背后总是凝聚着漫长的历史时间。一个画家很容易依赖空间,因为空间有形可据,而对于形的描绘则有技法可以遵循。于是绘画空间成为理解力约定俗成的场域,投身其中是安全而可靠的。但曹琼德似乎一开始就不是这样。我没见过他的早期作品,只知道他是1979年北京“贵阳五青年画展”的参与者,而且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139-141
山花杂志企业论坛

劳动价值从社会价值到人尊严价值的转变视觉人文——浅谈劳动报酬

摘要:劳动创造财富,但针对社会性的人,其个人的劳动价值与劳动的报酬是否适宜,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被追问的问题,并由此导致无数的社会改良、社会改革甚至革命。从历史角度我们会发现,在一个处于稳定的社会秩序状态下,财富总是趋向集中于国家或者个人。在我国关于收入分配的争论从未停止,尤其是三中全会之后,从最基本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到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资本、管理、技术与劳动力(脑力或者体力)等共同名正言顺地成为收入分配的要素,尽管所有制类型不同,采用的分配系数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
142-144

曹琼德美术作品

F0002-F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