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杂志社
分享到:

山花杂志

《山花》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小说苑、文本内外、开端季、散文随笔、诗人自选、批评立场、视觉人文等。
  • 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
  • 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
  • 国际刊号:0559-7218
  • 国内刊号:52-1008/I
  • 出版地方:贵州
  • 邮发代号:66-1
  • 创刊时间:195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山花 2015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花杂志开端季

情感教育

摘要:窗外是灰黄的雾霾天,曼婷住在十二楼,公寓朝西,对面那家商场大楼又看不见了。楼下空着,对着一小片平房,灰瓦屋顶上罩着灰雾,很有几分“深渊”感。这一片虽然算得上商区,但因地处北京南北东西的交界处,还是有些地方漏了网,没被完全开发起来。收到了C的邮件。他已经在北京了,住在海淀。他说这天晚上和第二天下午他都没事,想约她出来见一面。“如果你有空,还想见面的话。”他的措辞显得很小心。他没想错——她已经在心里决定不去见他了。当然,出于礼貌,邮件她会回的,也许是半小时后,也许是午饭后——取决于她什么时候能说服自己坐下来写信。
4-27

面向内心的挖掘(访谈)

摘要:文珍:先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吧。 吴永熹:我叫吴永熹,1985年生于安徽。我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专业课成绩不错(属于那种会考试的学生),但我很快就开始不务正业,走上了“文学爱好者”这条不归路。之后我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东亚研究系读了硕士,毕业后先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工作,两年后回到北京,在《新京报》任图书版编辑。2014年我搬到了纽约,一边做文学翻译,一边给不同同内媒体供稿,同时也开始有意识地尝试创作。目前我是腾讯网驻美国的特约记者,今年应该会比较集中地去见一见我感兴趣的美国作家。
28-32
山花杂志小说苑

比利时药水

摘要:一 我叫胡琳,是一个体重二百斤、脸上有着显著黄褐斑的女人,不认识我的人,认为我是一个凶恶、阴险的女人,起初宋玉就是这样想的,其实我不是,后来她改变了看法,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至于最后宋玉又重新变回原来的看法,那是以后的事了,容我以后再慢慢讲;我是高校里一个教中文的五十岁的副教授,我的课学生们特别喜欢,甚至还有外校来“蹭课”的学生,我不好意思用“人满为患”来形容,但也是“座无虚席”;我应该受到尊重,除了我教课水平之外,还因为我的身后站着胡亚德教授;我的父亲胡亚德教授与我同在一个学校,虽然退休多年,可因为他是一个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人,
33-51

猪鼻龟

摘要:儿子还在小房间里。门没有完全关死,一道狭长的阳光从缝隙间透出来,投射在淡青色地砖上,就像割开了一条明亮的口子。光影消失一下,随后,又重新出现。大概儿子在里面走动。儿子还没忘记她定下的规矩,任何时候都不许把房门关死。她受不了那种隔绝的状态。这一次不能再拖了。前夫的意思,半月前就接儿子出关,被她硬捱到今天。惠敏坐在餐桌边一把木椅子里,看着盘中的荷兰豆和罗非鱼,努力想象着三天后儿子在那边开学时的情景。她试图让自己从眼前逃开,但还是不得不承认她再次把事情搞砸了,破坏了和儿子在一起的最后一餐。
52-67

寒露

摘要:1 寒露一过,风就有些凉意了,捡茶籽的季节也到了。所谓捡茶籽,就是摘油茶果,得用勾子将油茶树枝拉下来,一颗颗地采摘。有些油茶树太高,要爬到树上才摘得到。捡茶籽是件费力的活。往年,捡茶籽都是父亲的事,但今年,他只怕不会承担了。秋生路过油茶林,瞟瞟枝头那些沉甸甸圆嘟嘟的油茶果,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一到家,他就从柴屋里找到了勾子与背篓。母亲从屋里出来,说:“你做么子?那不是你的事。”“再不捡,别人会当野茶籽捡了。”他说。本地习俗,寒露七天之后,还没捡完的茶籽便属遗弃,可任人采摘。母亲当然是晓得的。
68-75

逃离

摘要:叶紫涵给人的印象是这样的,话语不多,安静,善良。有时还有些不合年龄的天真。这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叶紫涵。只有叶紫涵知道自己其实血液中有很多异于常人的因子。她对张东乔说,我觉得我就像是一只猫,平时很安静很警惕地呆着,一旦有谁侵犯,我会一跃而起,毫不含糊地伸出利爪。张东乔看了她一眼,想,你说这话什么意思?是女人的不可理喻,还是想威胁提醒我什么?他很想说,你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但话到嘴边却是急速绕道,变成了言不由衷不痛不痒的一句话,看来女人和猫科动物都是同一种属性呢,都是用指甲作为武器。
76-83
山花杂志散文随笔

辋川书——探访一个隐者

摘要:一 长安去蓝田,东南行,一百多里都是大路。马车在晨光中启程,嘎吱摇晃,摇到蓝田县城,就是傍晚,天麻麻地黑了。这儿是终南山的北麓,王维的辋川别墅,还在山中三十里的深谷。别墅的故主人是宋之问,他是个才子,20岁中进士,人朝为官,备受恩宠,晚年因受贿而遭流放,最终在56岁之年被赐死。那一年,王维才12岁。20岁时,王维也中了进士,做了官。但他没享有过宋之问曾经的得志,仕宦之途,进进退退。后来,一个因缘,他接手了宋之问的辋川别墅。说是别墅,已是荒秽的废园。翻修用去了一个秋天、一个冬天,到他终于带了几卷书去别墅度假,已经初春了。这是天宝初年的事情,正值盛唐,而他已颇有归隐的意思。
84-91

在那桃花夭折的地方

摘要:我过去上班路上,要经过一片桃林。去时桃林在左,回来它在右。春天来临,桃花盛开,一树树粉面红腮。桃林离路有几米远,四周没有围墙,抬脚走上几步来到桃林中间,俯身或仰脸赏花,没等赏够,花开着开着就落了,有的留下毛茸茸的小桃,鱼眼般大小。我在县城里唯一的山上,在沿河公园的草坪问,在猝然遭遇的空地上,都看见了一棵棵桃树,一朵朵粉嫩的桃花。像那片桃林一样,它们的四周没有围墙,自由是它们的通行证,无数脚步和眼睛随时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来到它们中间和面前。花依然开着开着就落了,有的留下毛茸茸的小桃,等待一抹初红点染桃尖。
92-102
山花杂志诗人自选

雨后(外六首)

摘要:雨后 雨后屋角旁边的几棵树开了窗要把寂寞驱赶,其实也只是落了一阵叶片,重扮冬天最后的角色往日的遮蔽已一扫而尽,偶尔有云彩静静地飘至,似乎年年如此就该有同样的一幅光景——让冬天喜欢让鸟儿栖息歌唱,让落叶再落一次往更深处飘去,而我写诗一遍两遍,却为了把这些遗忘两块颜色不同的泥土1 两块颜色不同的泥土要制成陶怎么办?一个红色一个黑色是昨天的陶艺师傅亲手所赠我有一番感激的话对他细诉:一块红色一块黑色今后会升天而他说:哟上帝知道那是什么趣向。
103-106

蔷薇园(外四首)

摘要:蔷薇园 她在他们脸上看到许多恐惧,恐惧让他们走在路上也不敢彼此打招呼。——约翰·勒卡雷《史迈利的人马》 有人在但并不像风 掠过接骨木尚显稠密的 战阵或者把这战阵 据为己有借以抵御 各种庞杂的广播和市声 花曲柳只掩护尖兵 而不能保护军营的尾声 但是读者并不在乎 只要眼睛看不见就行了 看不见背后的虚空 蔷薇数量并不占优 同样不能妨碍她是 真正主人因为我的个人 命名权从柳园时期 就已开始散发 香味或者无味 并不计较但是声音却被 反复挑剔被电锯声或者 地下呼啸而过的地铁声
107-112
山花杂志大视野

分享艺术的奥妙——读欧阳黔森的短篇小说集

摘要:从超现实主义观点来看,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不是生活决定了艺术,而是艺术发现了生活,并引导生活。欧阳黔森的短篇小说,与既往宏大叙事若即若离。他小说题材中,有与红军时期“雄关漫道真如铁”相关的表述,而且主要以和改革开放时期为背景。但既往文学对“伤痕”的控诉,对“发展是硬道理”的应和或疑惑,都不是他关注的焦点。小说家在似曾相识的题材中另辟蹊径,通过对小人物琐屑经历精准的刻画与描摹,把波澜壮阔、富于戏剧性的历史蜕变成一种人生常态。小人物有自己的生存逻辑,虽然与宏阔的叙事指向判若云泥,但人生的喜怒哀乐还是应有尽有。时代变了,小说家看似在为英雄与凡俗的紧迫感寻找一条当下出路,却实现了文学与以往叙述模式真正的话别。
113-115

“像一场最高虚构的雪”——从《原诗》说到青年诗界

摘要:一 蜀地的青年诗人孟原将他编辑的诗歌年选《原诗》发给我,嘱我在前面写几句话。他在信中告诉我编选的意图,在于“只选择70、80、90年代出生诗人的作品,以凸显‘新生代的新的审美、新的价值、词的裂变、意的幻灭与重生”’。这对于一个年齿渐长的读者来说,确乎无法推辞。同时,我也以为“原诗”之名确乎有深意存焉。“原诗”,某种意义上也即是“原道”,是探寻“道之为物”的属性,与“诗之何为”的责任,所以是不可不认真面对的。虽然说“原”乃是追根溯源之原,是原始和原本之原,但这个“原”如果确要较真,却又是“人之初”的原,是年轻之原,而诗歌永远是属于青春的,多少伟大或杰出的诗人在我们这样的年龄,早已经是天上的星宿、人间的神祗了,他们早已经完成了不朽的创造,将名字刻进了文字与历史。
116-122

秦淮旧梦与先锋新声——回望先锋诗歌系列之九

摘要:我所要论及的1980年代诗歌视阈中的“江南”已经不再是政治经济地理版图上的长江三角洲,而是经过了诗性主体创设和文字构造成的精神图景和文化景观。1 尽管当年的鲁迅作为典型的江南人曾对江南表现过不满,如他所说的“我不爱江南,秀气是秀气,但小气”,但是无论是对于众多的南方本土作家还是对于外省尤其是北方作家而言,江南显然已经不单是一个地理概念和地域形象,而更多带有文化气象和文学性格的象征,“较之地理、行政和经济概念,作为文化区域的江南更难界定。因为江南是一个特定的名字,是一种流行的诗意暗示、想象出的丰富形象”。
123-128
山花杂志视觉人文

为年轻人做点儿事——序“新星正在升起——文博宫全国美术院校毕业生双年度推介展(2014)"

摘要:全国美术院校毕业生双年度推荐展的举办,得益于深圳文博宫资助青年艺术家的拳拳之心,得力于全国各地推荐人以及策展团队、评委会的辛勤劳动。所有参与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为年轻人做点儿事,为中国新一代艺术家的成长尽一份心力。展览在专业美院所在区域,邀请了10位著名艺术家和批评家作为推荐人,考虑到其他高等美术院系众多,还在网上提前展讯,让合乎条件的毕业生能够自荐。在收到所有推荐资料后,由策展团队进行初选,根据展览规模挑选出三十位青年艺术家参展。然后邀请著名批评家和艺术家共同组成评委会进行评选,评出参展艺术家一、二、三等奖和推荐人奖,由深圳文博宫在开幕式上公布并颁奖。
130-130

一种属于自我的言说方式——“新星正在升起——2014文博宫全国美术院校毕业生双年度推介展"观后记

摘要:通常进入冬季之后,艺术圈里的大多数展览活动都会偃旗息鼓,留待明年春暖花开之日。但在南国的深圳,气候依然温暖宜人,这里的艺术活动仍然兴旺如春,时不时还会给人带来惊喜。9,014年11月末的日子里,在深圳市文博宫祥山艺术馆成功举办了“新星正在升起——2014文博宫全国美术院校毕业生双年度推介展”。本次展览得到深圳市美丽集团有限公司鼎力支持,著名策展人王林先生受委托组建了10名批评家和艺术家组成的推介入团队,从全国的美术专业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美术院系的应届和上届毕业生中推选出31位同学参加本次展览,应该说是代表了全国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的优秀的水平。
131-133
山花杂志特稿

“因为你们,鲜花轻松开放"——2015首届山花·虎溪诗会综述

摘要:由重庆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山花》杂志社合作主办的“2015首届山花·虎溪诗会”于2015年1月7日在重庆大学城四川美术学院正式拉开帷幕。诗会计划每年一届,本届诗会由川美教授、著名艺术批评家、诗人王林担任活动策划,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家新,著名诗人、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唐亚平,《山花》主编、诗人李寂荡,诗人戴欢、王郁晓、冯楚、凡斯、南岸及著名艺术家曹琼德等嘉宾出席诗会。
134-138
山花杂志大学校长论坛

建设国内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坐落在贵阳市花溪风景名胜区、毗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贵州民族大学,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批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自1951年5月17日建校伊始,学校就把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宗旨,经过63年的办学实践与探索,走出了一条地方民族高校多层次办学、特色办学的新路子,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尤其是近十年来,学校提出“五步走”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第一步于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步于2007年4月被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为省属重点大学,第三步于2008年3月成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的大学,第四步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等次的基础上,于2012年3月将贵州民族学院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目前,全校师生正在围绕第五步发展战略目标——建成国内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而努力耕耘。
139-144

人文民大·魅力校医——贵州民族大学掠影

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