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杂志社
分享到:

山花杂志

《山花》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小说苑、文本内外、开端季、散文随笔、诗人自选、批评立场、视觉人文等。
  • 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
  • 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
  • 国际刊号:0559-7218
  • 国内刊号:52-1008/I
  • 出版地方:贵州
  • 邮发代号:66-1
  • 创刊时间:195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山花 2014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花杂志小说苑

蜜月期

摘要:韦萍卖掉住了五年的三房两厅,换了一套小而旧的老房子,她这么干有不得已的理由:读中学的儿子一心想去留学,而她孤身一人,升职无望,赚钱无门,只有在现有资源上动脑筋。别看她穿得还算光鲜,举手投足也未见潦倒之相,内心早已焦虑得一塌糊涂,超过一个小时不往身体里灌点水,就有五内俱焚的危险。卖房前一天晚上,她站在小区里,望着房子里的灯光想,这跟过去的穷人拔下孩子口中的奶头,去给别人当奶妈有什么两样?
4-34

头头是道

摘要:为我接风的那场酒宴,我记住了丁大民这个人。那顿酒设在金陵饭店,到场的都是我儿时的伙伴,后来都做了南京城里的有钱人,现在称做“土豪”。我姓丁,那天在座的人都姓丁,我们丁家村没有一户旁姓。三十年前,丁家村的支书是我爷爷,丁村中学的校长是我爸爸。政策一松动,我爷爷就组织了一帮工匠进了南京,他们先是修修补补小打小闹,后来就盖起了高楼大厦,再后来就占据了南京建筑市场的三分天下。
35-42

寻访者

摘要:没有人能明白内中原由……——茨维塔耶娃 我站在船头。船在无声地行驶,像一艘飞艇似的悬浮着,快速向前滑动。我回过头去,除了一脸仇大苦深的船老板外,船舱里空无一人。我记得上船时,满满一舱的人,有挑担背筐的农人,有提包拖箱的旅游客,还有稚气未脱的学生。漫长的航行中,
43-54

秋水

摘要:邱老师见秋水又没来上体育课,问同学们:“彭秋水呢?”同学们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莫衷一是。有一点肯定,秋水家出大事了。邱老师心里沉了沉。下了体育课,邱老师找到秋水的班主任李老师,打听情况。李老师长相不差,鼻梁上有几颗很明显的麻子,还挺可爱的。她暗中给邱老师送过秋波,
55-72

左边的苹果

摘要:看到她晃动着又长又白的腿从玻璃门外转进来,左彬才松了口气。他已经在机场出口等了好久。苹果穿着牛仔短裤,在机场大厅里很打眼。左彬心想,就是在成都,苹果还是很出色啊。
73-85

离别的一种

摘要:大雨滂沱,睡不着觉,总觉得有什么事会发生。老公侧身呼呼声很响,雷打不醒。我知道他已精疲力竭。由于孩子原因,老公馋了很久,想动而一直没能动我,难耐有点冒火。晓得他再也忍不住了,下午我把三岁儿子送到了父母家,决定满足他一回。外面的雨声一阵强过一阵,事毕,老公滚下身来睡得酣畅淋漓。按说,雨夜是最能让人安静,最能让人睡好觉的,可不知怎么,我心里总是慌慌的,无法入睡。
86-92
山花杂志文本内外

故事尽头

摘要:《鬼雀》中有一种奇怪的声音:“呕,呕”。这个拟声词并不常见,也许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一种声音,也或许某些偏僻的区域确实有这样一种鸟类的存在,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叙述者需要这样一种声音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呕,呕”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带有一种宿命的意味,伴随着这种声音的,是一个个意料之外的死亡事件。《鬼雀》这部小说让我想起80年代的某些香港恐怖片:在一个偏远的,
104-106
山花杂志开端季

采青

摘要:魁元觉得自己最深刻的记忆停留在1997之后的那几年,比如那个时候他还喜欢骑着父亲的老式凤凰单车到处跑,载着从鱼档取回来的冰块,他觉得在夏天,带着硕大的冰块满街跑是一件很魔幻的事,如果冰块碎在地上,看起来就像大街尿了裤子。1997年过去一半的时候,他就开始载冰骑行,更神奇的历史或许都会发生,但是他的夏天却从未凉快过。
107-115
山花杂志散文随笔

从优干宁到拉卜楞寺

摘要:次仁顿珠和他的电影 小镇宾馆门口,拴着一匹马。毛皮黑黑发亮的乌骓马。不是乌骓,是河曲马。从车上帮我拿箱子的次仁顿珠纠正我。优干宁镇是县城,宾馆是县城里最好的,门口拴马让人想起古老的岁月。
116-124

没有方向的河流

摘要:我站在村外河水的浅处,一直往东南方向行走。日光高远,层层叠叠地拍打下来,水面漾着整片白晃晃的光芒,让我睁不开眼睛。我想那一定是我的童年,我的童年里小伙伴们像木偶戏里的木偶,他们和我处在同一条河,像一起上演一场默片。
125-130
山花杂志诗人自选

在旷野上(组诗)

摘要:夜 ——我捡拾星星的羽毛。旷野上风捋动铁质的静谧一只鸟卸下微微喘息的道路 我熟识那束藏在砾石中的火焰它有青翠的身影当大河带来鸟声砾石中的火焰延伸出穿越甘苦的所有倾诉……
131-136

布摩(外三首)

摘要:布摩 我们都是拿火焰写字的人。我们记得。死亡在鹰的翅膀下面已经无法坚持。死亡在黑鱼的鳞片下面已经无法坚持。死亡在襁褓的破洞下面已经无法坚持。我们都是和天打交道的人。
137-138

夜的叙事词(外八首)

摘要:夜的叙事词 更为深不可测的陷阱,在路灯后沉默 微弱的光线,是身体撕开的零星的口子 他摇摆着四肢,无形的手在推着他旋转 他内心的洞穴,就快要露出端倪
139-142
山花杂志批评立场

当代文学“关不关键”词(之一)

摘要:统计学 统计是一种实现欲望的形式,就像众多梦想一样。——波德里亚:《冷记忆1》 辛波斯卡在其一首糟糕的诗里嘲弄了“统计学”,在她看来,人们无论以何种名目操弄或严肃或戏谑的数字游戏,最终都是“终需一死者”——“百分之一百的人。/此一数目迄今未曾改变”。
143-150
山花杂志大视野

为了遗忘的记忆——关于2013年诗歌的随感

摘要:每逢岁末,诸事都觉匆促,但有一段时间却是属于诗,属于诗的慢节奏。长夜里,青灯下,翻阅着那些新鲜的或是稍旧的、有时是蒙了些许灰尘的杂志与诗集,努力摒除杂念和扰攘,静心享受这个过程。而且,不时地回想着一年中它们陆续来到我的书房和案头的情景,那其中有闪现的熟悉面孔,当然也不乏有陌生的想象与设定。我不时地为他们的句子所撞击着,或心弦暗动,或翩然神合,或忍俊不禁,或哑然失笑着。
151-155

中国诗歌论语

摘要:1.诗歌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多”和“更高” 在地中海一片金色落日的废墟里,意大利人奥琳埃娜·法拉奇面色沉凝,目光深邃,遥望着一片片正在远去的云彩和历史,坚定地说出了个“不”字。
156-158
山花杂志视觉人文

中国古民居观察·砖:读砖

摘要:当余平和助手董静在他们的头脑里将“土、木、砖、瓦、石”酝酿的构想刚刚落定,就想当然地断定关于砖的一节非我莫属,这一荣耀对于我来讲并非是出于我对砖的认识和了解,而恰恰是因为近些年来我作为一个制砖的实践者,对砖的兴趣以及身临其境下的感怀。在我欣然为余平夸下海口时,忽然觉得自己对于司空见惯的砖块无从说起,却又深陷其中不知不觉将自己囚禁在砖码放的四壁里,封闭在它结结实实的堡垒中不能自拔。
15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