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山花杂志 北大期刊

Mountain Flowers

山花是贵州省文联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文联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山花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小说驿、文本内外、散文随笔、诗人自选、大视野、乡音、视觉人文

山花 2006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文化的表情——关于王利丰的"中国历史"系列-

摘要:  自1985年以来,画家王利丰持续地在架上绘画的领域进行工作,目睹当代潮流的风云变幻而不为所动.这使我想到两位欧洲的著名画家——夏加尔与巴尔蒂斯,在现代主义如火如荼的20世纪中叶,这两位画家执著于架上绘画,在现代人的心理与梦幻领域勤奋开拓.   ……

4-18

摘要:  刘自坤和我父亲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又同分到一所大学教书,他们之间的交情理应是深厚的,不过我从父亲那儿听来的印象中,他对这位老刘同志始终是有成见的.至于为何,父亲也讲不明白.当然,老刘先生我自小就认识,本来对他不曾注意,父亲的同学有一大帮,他们时常聚会,他们的小孩与我年龄相仿的,便会串着到处玩,而至于老刘,因为他先前没有孩子,所以在家庭交往方面就差了点.……

关于铜的品质(创作谈)19-20

摘要:  这几乎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说取名为《铜》,我知道铜是一种金属,一种有着固定的质量标识的存在.其实,是孩子的名字叫铜,因而小说也才有了叫《铜》的名字.我不知道该怎么讲的更为准确一些,因为在我最后为小说的文字作一次技术处理的时候,当我自己读自己的小说,读到了那个老刘的学生,那个孩子的张叔叔,为孩子取名为铜时,我意识到小说从来都是跟生活,跟人,跟那个最隐秘最深入的人的最暗处的东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许这就是人的命运.……

少年愁21-40

摘要:  1   我在码头嘴上看乱飞的蜻蜓.   我家门口的池塘里,疯长着水葫芦和马苋菜.水葫芦和马苋菜翠绿的叶子上,停着一只只紫红色的蜻蜓,还有无数只蜻蜓在池塘上空飞舞.我想拿一只扫帚,拍一只蜻蜓,也像唐小会那样,把蜻蜓的两只翅膀含在嘴里,再去拍另一只.唐小会在一个下午,能拍好多只蜻蜓,她的嘴巴里咬着红蜻蜓蓝蜻蜓,就像一朵盛开的花.可我家门口的蜻蜓,好像故意跟我作对,全都飞到池塘上空了.我就是拿来扫帚,怕是也拍不到蜻蜓了,它们就像唐跃进那样,箭一般地飞来飞去.……

桃花源记41-59

摘要:  1   公元三九六年,晋太元二十年,阳春三月的一个晚上,武陵渡口的摆渡女趁着麻麻夜色,走进山坳里那间茅草盖的小房子,把她新做的一双布鞋送给渔人,季节换了,他脚上的那双棉靴也得换下来,棉靴自然也是她做的.渡女还托他在上庸郡的大码头上给自己买一副玉镯,一盒胭脂,说完这话她就一溜小跑着离去,回到渡口的石头屋里,那儿有不许她夜晚出外一步的瞎子老娘.……

莽莽大森林60-67

摘要:  一   飞龙山林区是何等的壮丽、深沉,松、杉杂植所形成的富有力度的色块,一直抹向视线所不能及的地方,细细的针叶上缀着晶亮晶亮的水珠,像一只只会说话的眼睛.阳光瀑布般倾泻在林海中,溅起一团团乳白色的水气,轻盈地飘向瓦蓝瓦蓝的天宇.各种不知名的鸟儿,啁啾着,宛若动人的女声小合唱.不远处传来叮咚、叮咚的泉水流动声,俨然是竖琴的鸣奏.而处在高坡上护林哨楼的脚下,全是合抱粗的大松树,那么威武,那么苍郁,那绿色凝重地涌进窗,闯进门,浓浓地涂在龙涛的心坎上."绿城堡!"他惊叫了一声.是哪本书上说的,他想不起来了,反正这飞龙山就像一座巨大的绿城堡,哨楼就是城堡上的了望台、检阅台,而他就是绿城堡唯一的至高无上的主宰!……

由人到龟的美妙历程76-83

摘要:  盘古--他一手握斧,一手持凿,努力劈开并塑造着那个在宇宙中浮游的巨大的花岗岩.他的巨手劈出太阳、月亮和星辰,劈出了他伟大创造的纪念碑;在他的右侧站着同他的卓绝劳动密不可分的伙伴:龙、凤凰和乌龟--与盘古一起构成动物起源的神圣物种.……

奥本尼的冬天84-88

摘要:  窗外,雪下得正紧.透过鲍勃家的玻璃看外面,大片的雪花在黄色路灯的光中打着滚.不过室内倒暖和,加上人多热闹,使人忘却了严冬.这里是美国北部的奥本尼,每隔两周,美国人鲍勃大叔夫妻就要在他们的住宅里举行免费的晚餐会,对所有人开放,不过来的大都是像我这样的外国人,留学生,访问学者.有一个大个子的前南斯拉夫难民,他是一次不落地来,看见各类食品眼睛都发直,还有一个独身的美国老女人也是常客,每次都笑眯眯地把各种食物吃遍,有时把允许带走的打包带走.当然天下既没有免费的午餐也就没有免费的晚餐,大叔是基督教会的负责人,招待大家吃饭,聊天,最后还是要奔向主题,宣讲耶稣,好在并不强迫人.……

谋杀89-95

摘要:  现在想来,一切不幸都源于夜晚的无聊.之前四个星期时间,我躲在一间类似暗室的廉租房内鼓捣关于诗歌的论文.根据两个月前已敲定的安排,它将被带到距这座城市二千三百公里某所大学的教室中宣读.论文在第四个星期最后一天摆上我的桌头,但对-个饥肠辘辘的年轻人来说,一个月是太长时间的停顿,微不足道的成就感瞬间即逝.不停累积和膨胀的无聊与孤寂来势汹汹,对女性幽暗、温暖躯体的怀念粉碎了一切.我点燃一支又一支的香烟,劣质烟草灼烧着我的口腔、喉咙、气管和肺,最终吐出串串愤怒,留下大约十八个烟头后,我决定采取行动,应该开始有意义的生活.……

口红98-105

摘要:  一   下午的时间,基本上是空闲了,也就漫长了.电视演得让人无名的烦.玉茭在沙发上蹭来蹭去的,好像身上长了痒皮.不是身上是心上.心上怎会长痒皮呢?似有把毛刷子在上面刷.冬天难得的阳光从西窗透了进来,刚好贴在卧室门上,朱红的实木门把一抹反光折给了玉茭的脸子,像是一种召引,一种呼唤.那光不是给到了脸上,更给到了心里,把她的心照得透亮通明.玉茭倏地站了起来,直直地看着那道门,才恍恍的意识到心上痒痒的感觉就来自那里.玉茭记得昨天刚进家门的时候,响晴姨就说了,茭儿,你看,帮姨接送元元,煮煮饭,收拾收拾屋子,行不?响晴姨的口气是商量的.……

二叔106-108

摘要:  正月的某一天.二叔撬了一把野葱用右手握着.他的左手不行了,喝柜台酒喝的,骨折,不能动弹;用了一条绷带吊着,有点像刚从战场上下来的伤员.二叔走在田埂上.二叔走得很慢,一边还把那颗沉甸甸的头昂起来看天空,正月的天空很蓝,正月的天空很少有鸟飞.二叔有些失望.二叔想,正月的天空不应该没有鸟飞.想到这儿,二叔又把那颗沉甸甸的头放下来看脚下的田埂,这田埂是一条灰白的道路,所以,仍然没什么看法、仍然让二叔很失望.……

可乐的食客(外一篇)109-111

摘要:  我写过一篇短文,叫《人鼠大战》,在杂志上发表后,被多家报纸转载.人和老鼠的残酷遭遇,取材于我在煤矿下井时的生活.现在我记下一场人猫大战,是我下乡时赶上的.   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个工友叫老铁.在巷道中与鼠军对决,突破老鼠的包围时,我们俩曾并肩作战.后来,我到文化局搞专业创作,老铁因工伤提前退休,回到在郊区的家.我去看望老铁.老铁很高兴,从水库打上一桶鱼,往锅里舀满凉水,吆喝儿子:"下鱼!"老铁的儿子叫小炉盖子.小炉盖子个头不高,满脑袋黄毛,挺撩人.小炉盖子围着木桶,撸胳膊挽袖,伸手捞鱼,鱼嘴吐黏沫,扑楞扑楞扭.小炉盖子捧起一条鱼,送进大铁锅里,鱼跳起来,水花乱溅.老铁问:"哈巴子呢?"哈巴子是牧羊犬,老铁对哈巴子,比对儿子还亲.……

登鹳雀楼记112-113

摘要: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边,它始建于北周,为大将军宇文护"镇河外之地"时所造,因有成群的鹳雀栖身楼上而得名.历经隋唐、五代、宋金七百余载,至元初毁于兵燹.后因黄河水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至明以后,逐故址也难寻觅了.……

诗、剧、画艺术丛谈114-117

摘要:  (一)风景画与风景诗   在世界绘画史上,俄罗斯的巡回展览派画廊占有无可替代的一席之地.在这些画家中,列维坦是无可替代的风景画大师,他的风景画独具魅力.尤其是他画笔下的秋天是那么富有浓浓的诗意.请看他的代表作《金黄色的秋天》:高高的天空,弯弯的小溪,平整的田畴,茂密的白杨林,它们全被两种秋天的色彩所浸染.一种是蓝:蔚蓝的天空,深蓝的河水,蓝到发靛,简直像要沉淀下去那样浓烈、厚重、深沉;另一种是金黄:金黄的田畴,金黄的树叶,金黄的色素饱和到了极点,就像要燃烧起来那样强劲、火辣、炽热!……

汶莱鳞爪118-120

摘要:  当飞机降落在汶莱国际机场的时候,我知道,阔别十五年的汶莱,已经走进我的眼帘.   十五年,不是一个短暂的岁月,可以由一个青春活泼的年轻人,磨练成-个满脸风霜的中年人.   确实,再重踏汶莱这一块土地上,我已经是个中年人.……

浮尘121-123

摘要:  依然是浮尘天.看得见的浮尘落到地上,落到汽车上.看不见的浮尘在天空飘荡,进入眼,进入鼻,进入嘴.女人们在脸上蒙上纱巾,男人们不蒙纱巾,敞着身子接受浮尘."今年蓝天目标完成相当难".忧心的人在晚报上忧心忡忡.他们看得高,看得远,为一年的统计数字而不安.看不高看不远的人,只记住了"专业气象台11时权威"中的一句话"这样的天气不适宜外出".……

阅读 难以忘怀的沧桑敬畏与快乐129-134

摘要:  一   去年冬天.   北京《诗刊》的林莽先生打来电话,约我为改刊的《诗探索》写一篇关于我自己写诗的文章.几次催稿,我踌躇再三,后来写了一篇《阅读敬畏与快乐》.   林莽是我结识近三十年的朋友,诗歌编辑同行.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从北京来成都看我,在大慈寺路30号省文联低矮狭窄的宿舍里,天气闷热,有朋友自远方来,我只用两个西瓜招待他们(好像还有牛波、石光华等),谈诗说文,彻夜灯明.……

史蕴诗心:王利丰的视觉史境142-145

摘要:  当今资讯社会所带来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历史意识和历史感的消失,历史曾经是现代性的根基,历史解释了现代社会的渊源、发展和演化的历程.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资讯蜂拥而来,人们无法再清楚地理清演变的脉络,这一切于是都逐渐消失了.现代社会一方面让人觉得时间飞速流转,似乎一切都同时发生,无法辨认真实与虚幻;而另一方面,人们又感到一切都在重复,没有创意,没有信靠,即使以创新为天职的艺术,也不再为人们提供"述往事,思来者"的清灵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