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山花杂志 北大期刊

Mountain Flowers

山花是贵州省文联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文联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山花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小说驿、文本内外、散文随笔、诗人自选、大视野、乡音、视觉人文

山花 2004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倾向与启示:20世纪的中国文学4-11

摘要:  20世纪的中国文学行程给人们留下了欲说还休的纪念.诗人和散文家这样描述历经沧桑变幻和文界动荡的"过来人"的心境:"我们反顾来路,透过那迷漫的尘烟,在发现有许多失落的同时,竟然发现也有许多的获得.是的,我们曾经贫穷过,然而,我们更是富有.把中国几代作家的亲身经历以及他们的内心经验集合起来,便是一座雄伟而悲烈的精神博物馆.世界上有很多的人不及我们‘幸运'.我们的内心有很多冰川刻痕,很多人本身是深埋地底的活化石.我们有很多记忆,而记忆是一种无价的财富."[1]面对这座绵延一个世纪的"精神博物馆",当代有些论者将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主题界说为"改造民族的灵魂",其总体特征为"悲凉"二字[2].这些带有诗意的描述,有审美的价值与意义,但似乎也遮蔽了文学背后更深刻的动因以及对存在的问题的清理.……

木枕头12-16

摘要:  木枕头一大早就醒了,屋子外面那只喜鹊在叫,它是昨天来到这里的,今天天没亮的时候就开始叫了.木枕头把头抬起来,拉开窗帘,看见这只正在叫嚷的喜鹊长得十分丑恶,它的尾巴破破烂烂,像一把用了多年的扫帚.木枕头把眼神收回来,爬起来懒洋洋地穿衣服.   穿好衣服开始梳头,这是她每天最爱做的工作.坐在那面昏暗的镜子前,她的感觉十分好,昏暗的镜子里有一个同样昏暗的女人,不太真实,好像是一张旧挂历上的女人,痴痴的,表情呆板,摆着性感的姿势.她的头发一直垂到腰际,不太柔顺,但是头发很多,蓬蓬松松,走动的时候不是婀娜多姿,却也有起有伏,有点半推半就的意思.   ……

愤怒的苹果19-35

摘要:  一   九年前,亮气刚来的时候,书记王旗红嘻嘻哈哈陪着他,又是讲黄段子又是拍膀子亲热得了不得,还亲自卷了裤腿陪他过了南边的那条河,河水真凉.他们往南走了好远好远,南边都是坡地,留不住雨水,不好种庄稼."这么大一片地我都想包了."亮气指了指周围的坡地对书记王旗红说,书记王旗红说亮气你随便,这地你想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就像使唤你老婆,你使劲使,不使劲使你就是个脓包!……

购物乌托邦36-50

摘要:  1.L1入口   清晨的光线似乎还不够明亮,文虎好不容易才在入口处找到购物广场的平面示意图.   这是一座六角形的建筑,很像新加坡正宗虎标万金油的纸包装外壳,一只又一只小老虎沿着纸壳的六个面走马灯般飞奔,能有效解除头疼、鼻塞、痕痒、筋肉疼痛、劳损扭伤、肚痛肠胃气胀蚊叮虫咬所引起的不适,当然,这儿不会有这种危险.   ……

麦田的守望者58-63

摘要:  五月的一天,麦子熟了.队长拉着两缸麦去看麦子,他们在一块麦地的旁边蹲了下来.太阳明亮亮地照在麦叶上,麦叶再把返光照在他们的脸上.队长从怀里摸出一只烟袋包,一本小学生写过的作业本,他从作业本上撕下两个长纸条,上面放上烟丝,拧了两根"大炮筒子",递给了对面的两缸麦一支.两根"大炮筒子"马上在两张干燥的嘴上点着了.……

蓝色鸭蹼64-71

摘要:  天没亮透就把人给热醒了.真闷啊.跟躺在蒸笼边上没什么两样,浑身流水,连床板都有点打滑了,一不小心人就会从床沿边滑跌到地板上.家里凡是能打开的窗户全敞开着.这也没多少用,房内依旧溽热难耐.……

愿意给你72-77

摘要:  清清新新的一束花,仿佛刚从枝上摘下来.   琼玉接过花的时候,在花上轻轻嗅了一下,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肺,她微笑着把花插进茶几上的花瓶中.细细地错落有致地插着.   仿古青瓷瓶衬着粉红色的花朵,宛如一幅优雅的水粉画.   琼玉觉得有一种清新鲜亮的感受,在舒展开来,宛如张开的一个扇面,映印着画色.   "你骑车来的吗?"琼玉扭过头来,看着在厅里站着的男人,笑着问.这个男人正靠近卧室的门,额上的汗像渗着的露珠.天气并不太热,想他是自行车骑快了.他爱出汗,她多次见他白净的脸上,满是汗珠的模样.   ……

抵命78-84

摘要:  后来,当二奎发觉事情已经不好收拾的时候,一下就想起几句常听人说起的话,比如,福不双降,祸不单行;比如,养娃娃就像养狗,惯不得……不过,以前听到这些话时不觉痛痒,只是到了现在,这些话落在自己身上了,才晓得它们的厉害……   事情就是从惯娃娃开始的,而且,丝毫没有一点前兆,说来就来了.那一天跟往日没有什么不同,除了天气好像更冷;那个下午也跟别的下午没有什么不同,缩在火塘边睡了一觉,抽了几根烟,喝了几碗茶,屙了几泡尿,一个下午很快就要过去了.   ……

复眼85-88

摘要:  最近,陈薇拉总觉得精神恍惚,每天两颗安眠药都不能让她很好地进入睡眠.韦应物怕她吃药不慎,就把药藏了起来,等睡觉的时候再给她.有几次,他认为陈薇拉将他给的药偷偷地藏起来了.说她睡不着的时候吃点安眠药心里就会踏实得多.韦应物怀疑妻子已经迷上了这种迷迷糊糊的感觉了.当他建议她去看心理医生时,她死活不肯去.……

美丽的万松浦(外一篇)89-92

摘要:  为了继承中国古书院的传统,由张炜倡导,复旦大学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等四高校在山东半岛龙口海滨的万亩松林中建立了万松浦书院.该书院已于2003年9月正式开坛,目前运行良好.   这个秋天我住在万松浦.这是我多年来第一次住在一个恍若梦境的地方.   ……

凝视桥93-95

摘要:  凝视桥,并被桥凝视,是一种幸福.为享受这种幸福,我点燃了自己的一炷心香,还趁便带来了两脚夕照.   桥无言.只有桥头的皂角树、女贞树和许多不知名的灌木林丛,迎风抒发着自己的情绪,旁若无人地与桥下梦呓似的江水轻声呼应.   我曾仔细读过桥的有关材料,知道这是一段隐匿在深山峡谷中的物化的历史.然历史已被删繁就简,抽象出来不过就是一个几何图案,不过就是三个圆弧顶起一个朴素的平台罢了.平台修长、阔直、规整,像一条横空平伸的肌肉隆起的胳膊.胳膊两端紧紧抓住悬崖峭壁、绿野青山,蜿蜒起伏的驿道从那里带子般地伸入翠微深处.胳膊中间则跑得了人,走得了马,行得了日月,载得了春秋……   ……

隆里:明朝的绮丽生活96-99

摘要:  隆里藏在贵州东部的深山之中,层层叠叠的山峦,像一个个铁盒子,将它包裹起来.很久以来,这里的一切,不为人所知.从黎平坐车去隆里的早晨,雨下得稀里哗啦.两边的景色,让我觉得很愉快.雨将树木、田畴、草地洗得干干净净,发出鲜亮的光泽.在兴化镇外,广阔而平坦的田畴里,一条小溪出现了,白花花的小溪上,有一座石桥,石桥上架着一座风雨桥,它的出现带给了些微的暖意,穿过一片林场,视线豁然开朗,一块平整的土地出现了,隆里就在这块土地的中心地带.绿色的土地,像一汪静静的绿水,而隆里,就是绿水上面的一叶扁舟.下车的那一刻,雨突然住了,一丝暖意从背后涌过来.太阳出来了,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一样.……

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二章)100-103

摘要:  一个人的三个角落   我在熟悉的路上,像一只苍蝇,缺乏必要的思维和一致的方向.从电视塔下面,人工的湖畔,沿着早就坑洼了的狭窄柏油马路,向北.我的眼睛里面时常出现一些青蛙(静卧或者跳跃);一些蚂蚁(一个或者更多,衔着死了的虫子或者其他事物);一些黑色的甲虫(它们总是走走停停).夕阳已经西下,一张新婚姑娘的脸蛋,伏在西边的沙漠之上,它到处都是的光辉,把原先清晰的丘陵和树枝涂得模糊不堪.我想,在这一时刻,夕阳是颓废的,尽管有着那么多的光芒.一边的杨树已经好多年了,树杆里藏着时间.它们的叶子相互击打,亲密而又仇恨.树根下是青草,大批倒伏,即使有一些直立,蜂拥密集的尘土,迫使它们弯下腰来.对于那些沙枣灌木,即使一万年,它们也难以长高,在强权的沙漠和大风之下,沙枣树会不会感到悲哀呢?而迎面走来的人们,三五成群,相互低声说着什么,与我相遇,又很快擦肩而过.这种时候,我总是会感到自卑,在骨头里面,隐隐作疼.   ……

奔跑的紫云英(五首)104-105

摘要:  幸福,那是我出世   白天黑夜,两只鞋子   走远了吗?还是轮回依旧   昨天只剩下一堆文字   断断续续,明天在我手中   这封未投寄的没有地址的信   祖父望着窗外笔直向上的杉树   把一盘磁带听成了空白.一只鸟   正在低处练习飞翔   ……

涌动(组诗)106-108

摘要:  上升   是的,我将变轻   我曾小心提着的一小点光亮   现在是暗影   在大地的乳房上   我将上升   是的,亮,真亮呀   我终将拦不住我的去路   我将看着我变成星星   ……

书房中的马109-109

摘要:  1号   实体的城堡.走进去的愿望   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走进   内心的阳光和雨水   当人们说"月亮落下"的时候,我会把一本书   放到它原来的位置   ……

文学期刊与先锋文学110-117

摘要:  新时期以来,各种文学思潮此起彼伏,伤痕、反思、改革、寻根……好像火山喷发一般,释放出作家们由于""的长时间禁锢而积蓄的能量.然而,当这些火焰渐渐熄灭,泥沙俱下的文学命名却给文学史家们设置了一个不小的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将这些鱼龙混杂的文学现象有逻辑、成系统地编纂进文学史,实在是一种充满讽刺意味而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先锋文学"也是对一种文学潮流的匆促的命名,是一种权宜之计,许多评论家都曾用它来指称80年代中期以后具有鲜明的形式探索意味的文学涌潮.本文所指涉的先锋文学,主要是指以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叶兆言、孙甘露、北村、吕新等作家为代表的小说创作.在先锋文学孕育、生长、繁盛、衰变、转型的过程中,文学期刊的推波助澜犹如精神酵素一样,使这些青年作家相对分散的、风格各异的写作,被集结在形式实验的旗帜下,以相互呼应的态势冲击着文坛既定的秩序.同时,文学期刊的生存环境,文学市场的趣味调整,也反向地影响了先锋文学的走势,形式乌托邦在90年代的文学生态中,在文学大众化、市民化的声浪中幻灭成飓风中的碎片,"先锋"也就蜕变成了一具徒有虚名的空壳.……

一个批评家的重点所在118-121